第1章 前言:应对能力不足的危险 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领导是一种古老的现象,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就存在着领导和领导行为;领导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综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时代的领导干部要完成领导的使命,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这是对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对于我国来说,21世纪的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抓紧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是当务之急。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保持干部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坚定干部队伍理想信念;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干部队伍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在领导干部所需的各种能力中,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又是重中之重。

就核心能力这一概念而言,“核心”就是中心(英文称为core),是指在事物或事情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分。换句话说,没有核心,事物将不复存在。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是组织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的核心主体,与组织具有深度关联性。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是衡量领导责任、实干或有效领导行为以及影响力等诸项能力中最关键、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能力;在整个领导能力体系中处于本质层面和核心地位;是一种深层次、高境界、宽层面的累积性、叠加性、拓展性能力;是在基本能力整合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深度能力;在能力结构中处在根本性、主导性、关键性位置;它是自己独有的、别人难以模仿的,如同人的气质和悟性一样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

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不同于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前,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整个能力体系中居于本质层面,具有重要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紧紧围绕德才兼备的标准,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当前形势下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有哪些?我们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领导干部的实践经验,把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归结为十二项,分别是:政治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知人善任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应对风险能力、维护稳定能力、同媒体打交道能力和学习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充满矛盾问题的国内局势,首先需要一个政治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队伍。领导干部不论是在重大问题上,还是日常工作中处理政务,首先要做到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是党中央对各级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提出的基本要求。只有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才能正确有力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把握机遇,因势利导,促进和推动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才能保持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和气节。

统筹兼顾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只有统筹兼顾,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把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协调好,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关系解决好,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安排好。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要有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的观念和长远规划的眼光。统筹兼顾是党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而言依然意义重大。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的决策、管理、协调、指导、监督、服务任务更加繁重,对国家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就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增强人本和服务意识,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成为人民的好公仆。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并强调指出,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提高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的在于努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地落到实处,落实得好就表现为执行力强、效率高,落实得不好就表现为执行力弱、效率低。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加强领导干部的高效执行力培养,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今的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在这个飞速发展、极富变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多、更新、更复杂的挑战和机遇。新形势下,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把自己的思维禁锢起来,以“不变”来应对“万变”,就会坐失良机,陷于被动。领导干部必须大胆开拓,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开拓创新,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振兴、要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知人善任的能力,要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把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要求和任务,也是考验和检验。

领导干部肩负着繁重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涉及的关系也是方方面面。只有理顺各种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履行好国策下达、民情上传的职责,才能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形成一种万众一心、合力拼搏的强大合力,开创一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大好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联系的日渐密切,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出来。这是一种客观规律和必然表现。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不仅能够居安思危,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一旦遭遇危机,还要能够快速反应,正确决策,果断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一个平安、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应对风险和维护稳定的能力。

近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平民百姓参政议政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兴起,媒体逐渐成了人们接受信息、评论时事、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然而,一些领导干部还不适应媒体的新变化,还不善于也不乐于同媒体打交道,甚至仍把新闻媒体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事实上,媒体也是领导干部传达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正确引导舆论、化解危机的一个主要途径。合理利用媒体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不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当然,不管哪种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学习或不善于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我们党十分重视学习问题,提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十八大报告强调,“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新本领、积累新经验,才能廓清是非,增强免疫力,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本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详细阐述了当前我们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和增强的能力。书中不仅从理论层面深入阐明了每项能力的意义、内容以及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还选取了大量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和史料故事,既让理论落在了实处,又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是广大领导干部提升自身核心能力的指导读物和必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