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 “三农”问题调查与思考
- 尚柏仁
- 3227字
- 2017-11-08 16:38:15
韦守信
农业是我们的祖业,对其重视和关注,大概是一种求生本能和亲祖情怀吧。素闻柏仁同志多年来专门致力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对大量的原始素材进行比较系统、长时间的调查收集,且深入地分析与探讨。近日他给我送来一沓厚厚的手稿,题目为《“三农”问题调查与思考》,沉甸甸的一大本,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使人不胜感慨。
重视农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远古时代的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封建社会的民以食为天,农业成天下大事,国之根本。中国共产党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胜利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从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正是由于中央的高度重视,农村的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进行,在上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
“三农”的提出,源于《南方周末》2000年8月24日发表的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2000年3月写给朱镕基总理的一封信中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第一次并行提出“三农”之说。这是从不同角度相对而称的三个本为一体的概念,缺一则不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5000年之久的农业文明史,且有4000多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到21世纪初的农村仍然陷于“苦”、“穷”、“险”的境地?这不得不令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黎民百姓去深入思考……此后的2004年至2011年,中央连续八年发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也说明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不是哈气而成、朝夕可就的。
柏仁同志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多年在乡村、企业和县级党政领导岗位上工作,不管身居何职,都能够深入基层,扎根农村,接触地气,为民谋利造福。不管公务多么繁忙,仍能深入农村,潜心研究“三农”问题。正是由于他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三农”、关注“三农”,随着不断实现人生道路的每一步顺利跨越,他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面、更大的范围上为农民群众鼓与呼,为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他所撰写的各种调研报告、论文,相继被国家、省报纸杂志刊登,获得数十项荣誉。其文章主题鲜明,直指“三农”;内容丰富,包括村级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问题、农民看病难问题、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素质问题、农民养老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农村干部作风问题、扶贫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乡村旅游问题等等,几乎涉及农村的方方面面;结构严谨,由数据的搜集整理,进入现状的特点分析,到更深层次的原因解剖,直至提出相关建议对策。数据翔实,论证缜密,说理充分,建议科学,观点新颖。每一篇调研报告、论文,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他田间地头奔波的汗水,无不包含着他挑灯苦读、奋笔疾书、一往无前、执著如一的精神。
通览柏仁同志的这本书,会感到其鲜明的特点:
一是“实”。他走基层,访农民,互谈心,取得第一手素材,贴近基层,反映实情。比如司空见惯的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就医贵,农村孩子的上学远、难、教育资源匮乏而得不到良好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的确显示出他与农民群众有着长期的、深厚的、难以割舍的情怀和良苦用心!这些问题也的确是党和政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乎国之根本、民生大计,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
二是“真”。书中的许多话,可以说是出自农民之口,发乎农民之真情。急农民之所急,忧农民之所忧。时下有关“三农”问题的著述繁多,但大多站在专家、学者,或者政府官员等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发声。柏仁同志则是站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替农民群众鼓与呼,为党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他的很多见解十分独到。比如针对一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简单为建新房的问题,提出要构建农民自己的新文化,要保留农村的田园风光,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加强农村水、电、路、网,以及学校、医院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培训教育,要保护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等问题。
三是“直”。该书很多观点直抒胸臆、直截了当,不拐弯,不隐晦,其中除分析产生问题的客观根源和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急功近利外,矛头直接对准我们的个别基层官员贪、懒、腐、奢等现象,一针见血、剑指弊端。
四是“深”。即感情深。该书反映出柏仁同志相当熟悉基层工作,熟悉农业、农村和农民,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血肉般的深厚感情。正是这份感情驱使,他才写出如此发人深省的好作品。
所以,不免让我联想有二:一是时下不少人言佛、论佛、信佛,据不完全观察,从动机而言大概有五类:第一类是真心信佛,一心向佛,普度众生,别无他求;第二类是信佛拜佛,求得神佑,心想事成,吉祥如意;第三类是求佛拜佛,利我而不利他;第四类是喜爱佛学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第五类是赶时髦,搞炫耀,满足其虚荣心而已。当然还有亵渎者应当别论。二是为农民办事,不太准确地说,从动机而言大致应分四类:第一类是全心全意为农民办事;第二类是真心为农民办事,满足同情心;第三类是为农民办事,或获得社会荣誉,或获得工作政绩,或获得政治经济利益;第四类是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办不了好事,有时还会把好事办坏。
认真品读柏仁同志的这些作品,大喜之中亦有余忧。我们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按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农民办事,制订了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要求的政策,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解决了许多历史上多年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引导广大农民走上了小康之路。但我们还需要继续艰难地探索。为此,柏仁同志提出一些迫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一是我们的农民群众还比较可怜,虽基本实现了温饱,又走上小康之路,但与真正的小康生活差距较大。二是有些地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做法确实违背了党中央的精神,背离初衷。三是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应是主体,但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四是我们的农村仍然缺乏生机和活力。五是强行逼农民拆房上楼,真正得益的是政府,最可怜的还是农民。这些,都是带有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即对农民过去是单剪刀差,现在却是双剪刀差,仅剩下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农副产品可出售。这让人模模糊糊看出,幼儿学说话、学走路,不靠别的高明老师,而正是靠自己。中国现代化的榜样,不在别的地方,就在中国,就在中国自己的创新。
本书给我们以新的启迪,似乎是应老老实实走中国特色的道路,建城市式的农村、农村式的城市,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社区、村庄相结合;不创新、不发展、不前进不行;急于求成,搞强迫命令、揠苗助长也不行;单一的政绩观不行,趁机图谋不轨更不行。应在经济实力和民主自愿的基础上,典型示范,积极引导,循序渐进。城市并非一切都好,并非越大越好,农村并非一切都不好,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在那里,那里才真正是我们生存的地方,那里有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大城市的优越性是有限的,是由很大的牺牲代价换来和维持的,农村的优越性才是无限广阔的。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专家学者幻想中西方式的城市化,而是应该建设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和万里海疆的生态园。
国内有关“三农”问题的著作浩如烟海,我也读过一些,但柏仁同志的这本书,的确值得细细咀嚼品味。当然,这种乡土调查,相对于学术理论探讨,仍有很多观点有待商榷,有些建议苍白无力;同时地域性很强,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毕竟显示了他对农民的真情、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受柏仁同志之托作序,水平所限,老之难新,但盛情难却,心得又涌,提笔缓就,谨以代之。
2011年11月25日
(韦守信,原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