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业不断增收、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思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的标志,表明我党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顺应了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它既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原则,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从根本上说,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信等配套设施要齐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我们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新农村建设这个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一个“新”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工夫、做文章。要切实结合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批次、分类型地搞好建设,力争建设得好、巩固得好。一是要研究解决农村的政治、经济和财政保障机制,使建成的新农村以及社会公益事业有人管、有钱管,并发挥出长久的效益;二是注重培养农民的新思维、新观念、新习惯,使他们真正从旧传统、旧观念、旧风气中走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民;三是在物质富裕的基础上要重视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用新文化、新知识、新技术武装他们,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维护新农村的建设成果,并不断地自我造血、自我完善,并依靠自己的能力智慧富裕自己。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才有坚强的产业支撑。应着眼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培育符合当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支柱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从主要重视农产品产量向产量、质量、安全、生态效益并重转变,从主要重视农业自身发展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转变;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全面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大力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为此,应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管理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形成依靠农民群众建设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务、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建设新农村,应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长期以来,我国对一些农村的投入欠账较多,农村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应抓住国家政策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转向农村的机遇,要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电网、能源、通信、电视、农田水利等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等问题;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农村空巢老人孤独无助等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让公共财政覆盖广大农村和农民;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为载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建设平安和谐的新农村。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量就蕴藏在广大农民群众之中。促使农民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出来,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从实际情况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又需要通过加强各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

当前,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应在这样一些方面下工夫: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充分发挥农业的食物营养、工业原料、生态保障、观光旅游等多种功能,在做优做强传统种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二是拓展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推动农业与工业的对接,实现农民向工人和市民的转变,从而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育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构建农资直接下延和农产品外销的农村双向物流体系,使农民分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经商的渠道,使他们通过这些渠道实现增收致富。三是探索新的增收致富途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变“打工经济”为“创业经济”,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走出的几个误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盲目跟风,急于求成,甚至走入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自为政”。有些政府部门按计划经济的思维,从部门的角度、利益出发,形成不了合力。最典型的就是资金投入:中央、省级财政近两年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增长,但是由于投入渠道等因素,基层又缺乏捆绑使用的机制,造成林业种树,水利筑堤,卫生改厕,交通修路等单兵推进的局面,难于形成集约效应、撬动效应。多元的投入机制难于形成,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投入长期缺血的被动局面。以往农村建设大都经历了自行设计、自行建设的路子,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新农村建设也是“政出多门”、“各自为战”,“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调”。常常不得不重新投资进行统一改建,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易给群众造成政府搞“形象工程”的印象,政府出力不讨好。

二是“盲目投资”。当前,有些地方简单地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村村通广播、村村有电视、村村铺柏油路、村村用沼气。有的地方偏颇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规划一片地方盖农民公寓,“贴瓷砖,造洋房,扛锄头进电梯”,且有“一哄而上”之势。有的山区农村,农民居住分散,为了三两户人家,当地政府不惜耗资数十万元修条水泥路。报载,在苏北某地,村民被动搬进住宅新区后,对每日、每周缴纳一次水电气费、卫生费、物业管理费等很不适应。农民说,新居好看了,费用太大了,我们交不起,离农田太远了,干活不方便。一些地方的农民扛着锄头进“农民公寓”的电梯。现实生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距离太大,不相适应。苏北尚且如此,贫困地区就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三是“急功近利”。有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需求,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重视经验成果,忽视推广普及等问题,有的地方在建设速度上盲目攀比而导致基础设施脆弱、易老化,系统不配套。有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达标工程”、“限时工程”和“指标工程”,这样,只会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四是“贪大求全”。有些地方经常出现“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的误区,不考虑当地实际,盲目搞一些不实用、不切群众实际的“花架子”工程;有的地方凭政府主观意愿盖新房,拿贷款建“别墅”、“新村”,群众负债累累,不堪重负,称这是打肿脸充胖子;有的地方不具备条件,就在公路边拆迁改建,扒旧房建新房,拆平房建楼房,形成剃头挑子一头热,政府与包村干部热,群众不响应,惹得百姓在背后骂娘,甚至气愤地称这是“两扒”工程。

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选好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建设好战斗堡垒。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促进发展的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同时,要研究选用农村基层干部的机制问题,发挥乡镇干部的作用,把大批基层干部稳定在农村基层一线,制定激励机制,从政治、经济、福利等方方面面倾斜于一线干部,如采取优先提拔、上级抽调、学习优先、给予补贴等措施。

二要扎扎实实搞好帮扶工作。帮扶工作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给钱、给物进行“输血”,更重要的是要扶技术、扶项目、扶思想,帮助“造血”。要结合群众实际,不断拓宽群众的致富空间,通过各种途径帮农民上项目,找销路,牵好针引好线。

三要重点做好农民教育,真正转变农民的旧观念。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就要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而要“鼓钱袋”就要先“富脑袋”。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把农民自身的潜能、积极性挖掘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四要抓农民文明习惯养成,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既要着眼长远,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为优化农村环境打好基础,又要从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抓好道路建设、改厨改厕、庭院美化等工作,改善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为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创造条件。要用长效机制管理,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户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科学规划是前提,没有科学规划,一哄而上,会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产生新的农村问题。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农民群众的意愿,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综合规划及长远发展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注重地域特点,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一定要保持鲜明的地方特色,保持独特的地域特征,保持优秀的文化传统。

六要坚持基础先行,务求实效。新农村建设要从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集中力量搞好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整治。要着重在现有基础上开展各项建设,量力而行,要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农民受益得实惠。要找准切入点,要从基础条件较好、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地方入手,从比较容易见成效的事情入手,从资金筹措比较容易到位的项目入手,集中力量,尽快达到目标要求,促使新农村建设稳步、协调、健康向前发展。

七要正确估计农村的经济现状和农民的富裕程度,考虑农民自身的承受能力。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有生力量是农民自身,但这项巨大的工程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农村的资源是有限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基础设施十分脆弱,农民的富裕还有待于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帮助。国家应从政策、体制、经济上给予指导和引导,既要“多快好省”,又要防止“劳民伤财”;既要“顾及当前”,又要“着眼未来”。防止因建设新农村造成新的环境、生态污染,致使农民重新返贫,出现住在新村新房中的贫民事情发生。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