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
在普通人看来,军营是封闭的,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军人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即便如此,在外界看来颇为神秘的军营也不能不受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个将“消费主义奉为圭臬”的小时代(或者说和平年代)。长篇小说《飞越地平线》以文学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这一点。
书中人物众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感碰撞无处不在,但作者处理起来却显得游刃有余,似乎并不费力。而陈青松和新疆女子阿依古丽那种军民一家亲、不是兄妹胜似兄妹的感情,则超越了当代人总是与利益挂钩、不再纯洁的人际关系,令人想起《冰山上的来客》那种为信仰而活的纯真年代,这份军民之间超越生死的情感,不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当下社会生活中,都显得如此与众不同,而又似曾相识。
军队在和平年代,几乎与战争绝缘,那种同仇敌忾的团结一力,当然内化于各个层面的交集与矛盾,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这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产生新的影响,人物的情感、人性的复杂性、改革进程中思想观念的对立等等,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样貌,但总归是客观而辩证地服务于这层“变化”当中,小说的主题整体而言是积极向上的。
在写作手法上,作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充分展现了当代军人的精神面貌与时代风采,但并没有刻意重蹈“高大上”的写作套路,而是从“军人也是人”的层面,以点带面反映了当前体系下军队的运转现状和军人的思想轨迹。这恰恰证明了具有特殊社会身份的军人在本质上也是普通人,他们的这种双重身份,要求他们在做好日常政务工作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包括夫妻感情,子女教育、就业与婚恋等问题。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军人作为有血有肉的人,都有着他们各自不同的小命运,有亲情也有爱情,有追求也有迷茫,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痛苦……正是这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构成了当代军人独具鲜明特色的军营生活。
作者在小说中引用了很多有意思、有意味的俚语、成语、诗词,随手翻阅,俯拾皆是,这归功于作者较深的文学素养和生活积淀,它们不仅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提高了小说文本的趣味性、可读性与真实性,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全书洋洋洒洒30万言,凝结了作者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深刻体验和人生感悟,真情实感与文学虚构交织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是真实的成分多一些,还是虚构的成分多一些,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风趣幽默的人物对话,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让读者身临其境,欲罢不能,这正是这部军营小说的魅力所在。
(邱华栋,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