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们为什么会抱怨

1.一定要知道的“抱怨心理学”

我国早在晋朝时期就出现“抱怨”一词,《晋书·刘毅传》记载:“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於邪人之铨。”这句话的意思是:“许许多多被冤枉的人,怨声载道,抱怨这个世界对他们不公平,长时间让坏人用不正当手段隔绝他们看见的、听到的事情,使人们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可见抱怨自古有之,是人类的一种通病。

那么,抱怨是怎么产生的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抱怨的人很大程度上只是想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很多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看到自己跟别人的差距,就会抱怨,而他们抱怨的事情很多时候根本无法改变。

抱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心怀怨恨,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平,怨恨别人;另一种是埋怨,对现实环境的抱怨,却又无力改变。不管哪一种抱怨,产生时都会有一个前提:“我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然后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的错的。就算有人提醒抱怨者,也会被他们忽略,继续陷入抱怨中无法自拔。

抱怨者在抱怨和指责别人时,会觉得自己占据道德优势,有种别人都不如自己的优越感。抱怨还可以让抱怨者发泄内心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排遣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在大多数时候,抱怨都是负面和无效的。

抱怨者总是抱怨与利益相关的事。我们抱怨着城市里越来越严重的雾霾、抱怨到处堵车、抱怨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工资却不见涨等等。我们抱怨的这些内容跟我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与我们无关的事,我们只是描述,而不会抱怨。例如,我们不会抱怨其他国家的交通,也不会抱怨其他国家的物价。

抱怨可能会传染。抱怨者的抱怨有时候也会得到倾听者的认同,当很多人都有这种认同感时,他们也会产生消极情绪,成为抱怨链条上的一环。这种大面积的抱怨,会导致消极情绪、导致效率低下。

张德芬认为:抱怨也有正面的和有效的,比如情侣间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抱怨,有可能会增进感情;正视自己内在伤痛和脆弱,可能会让你反思、奋进……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所发出的抱怨都是负面的无效的,它只会引发反感、抗拒和冲突。

所以,与其不停地抱怨糟糕的事情,让别人讨厌你,不如行动起来,改变这些让自己抱怨的问题,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心情。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另一个“我”存在,有心理学家称之为“小我”。我们觉得自己受不了自己的脾气,不停地抱怨时,就是被住在内心的那个“小我”控制了。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相似的一句话:“在这个世上,我最大的敌人就是我自己。”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

2.抱怨的自我测评

1.你来到一家饭店坐下来,可是过了好久服务员也没有过来为你点餐,你会想:

a)服务员是不是看不起我,就让我这样等着?

b)社会上的人怎么这么冷漠!

c)算了,服务员可能忙吧。

2.热闹的聚会里,你坐在角落,观察着周围的人,这时你会想:

a)我为什么不跟别人一起聊天,就这样傻坐着。

b)这是一帮无聊的人,说着无聊的事。

c)这些人都太肤浅,我还是离开吧。

3.学校里,你正为写不完的作业犯愁,这时你会想:

a)我真的受不了这么多作业,受不了学校。

b)这些作业我写不完。

c)老师一定看我们不顺眼,布置这么多作业。

4.一段恋情结束了,你非常痛苦,这时你会想:

a)为什么我谈恋爱总是会失败,是不是我找不到真爱?

b)再也不相信爱情。

c)他/她并不是真的爱我。

5.你经常抱怨的是:

a)这些人怎么这么讨厌。

b)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c)这件事我做不来。

6.你在超市里准备付账,排着很长的队伍,这时你会想:

a)前面的人付账怎么那么慢?

b)买个东西还要排这么长的队,真的浪费时间。

c)为什么我总是排在队伍的最后。

7.当你的事业失败,或者遭到别人拒绝时,你的反应是:

a)我怎么总是做不成事情呢?

b)这件事不适合我做,而不是我做不好。

c)这件事失败不是我的原因。

8.和好朋友发生争吵时,你的反应是:

a)感到无法再做好朋友。

b)自己有错,但对方也有不对的地方。

c)觉得应该是自己哪里做错。

上述每道题中的a为1分,b为2分,c为3分,加起来计算出你的抱怨程度。

1~10分:经常性地抱怨着别人。

你希望别人都变得有礼貌,生活变得更美好。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你的标准,你对他人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你总是跟别人过不去。你不能容忍别人犯的错误,总是盯着别人的不足之处,对别人持怀疑态度,避免自己被人利用。

你总是会在一些你根本无法控制的场合耍些没有效果的脾气,你容易和别人较真,把目光集中在别人的毛病上,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你自己并不完美,却用高标准去要求别人,让别人厌恶你。

向你的朋友表现出你的宽容和爱心,并不是让你无原则地迎合别人,有很多事看到的并不是事实。你想帮助别人改掉坏毛病,应该化抱怨为关怀,提出正确的办法,一起行动起来!

11~20分:抱怨周围的环境。

你与周围的环境很难和平相处,你总是想着不公平的事情,它们让你心烦意乱。当你想到自然灾害,想到雾霾,想到战争等,你会抱怨世界的不公平。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很多,你会觉得愤怒,可是又没有能力去改变,只能不停地抱怨。

你可以将抱怨转为行动力,想办法改变这些让你抱怨的事情。也许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点点积累起来多多少少会有些改变。并不是要你接受世界上这些不好的东西,而是要接受现实中,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不会因为你不停地抱怨就消失。所以不要抱怨,有机会就行动起来,一点一滴地改变那些不好的事情。

21~24分:你抱怨的对象是你自己,你总是在苛求着自己。

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你总是提出各种要求为难自己。你的目的是想把事情办好,可是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所以你觉得自己不能停下来,甚至会用抱怨没做完的事,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减轻自己的压力。

做每一件事,你都会忍不住跟自己较真儿,你觉得生活非常辛苦,举步维艰,你认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如你所愿,只有用抱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你需要与自己和平相处,不要过多指责自己,因为有些事你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完成不了又跟自己较劲儿,那样的话,你会感到生活非常痛苦,做任何事都很困难,也都难以让你满意。你要为自己多考虑一下,不要一味地迁就他人而忽略自己的要求,多想想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快乐,怎样让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3.抱怨者的言行和心理特点

抱怨是社会人际交往中一种常见的行为,有抱怨者,就有倾听者。人们在生活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对现实生活不满时,就会发生抱怨的行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抱怨”并不陌生,抱怨者只有不停地抱怨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留下深刻的印象。

抱怨者在言谈举止和心理上有哪些特点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抱怨者为人都比较实在,不会察言观色。和抱怨者谈话时,倾诉的欲望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抱怨的事情上面,忽略了倾听者的感受。倾听者不想听他们抱怨,又不能走开,就算捂起耳朵,可能对方还会把倾听者的手拿下来,可怜兮兮地让倾听者给他们拿个主意。

抱怨者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比较弱,遇到挫折和困难或遭受不公平待遇时,就会对生活失望,试图用抱怨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烦躁,也就是说,抱怨是他们对自己心理的自我疗伤。遇到不好的事情应该去自我反省,想着如何用行动去解决问题,他们却把抱怨变成日常习惯,不停地找周围人诉说,给别人的生活造成困扰,而对解决问题也毫无助益。

从心理学上来讲:抱怨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满意,才会向对方抱怨,希望获得对方的认可和重视,让对方理解他们的行为,并且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一般情况下,人们大多数时候是向自己喜欢的、信任的或者爱恋的人抱怨,当关系好的人都不在时,他们会见人就抱怨,这时抱怨已经成为一种病态。病态的抱怨包括:泄愤式抱怨、捕风捉影、对别人负面新闻过分关注等等。这些抱怨对别人不仅是一种侵扰,也是一种压抑。

抱怨是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并且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本来是一种带着强烈沟通意愿的行为,但是在现实中,抱怨者通常会情绪失控,那些充满负面情绪的语言会让倾听者心里难受,想起自己生活中不愉快的事,甚至会与倾听者发生争吵。这类人喜欢抱怨又不愿意改变,还会让别人耗费几个小时听他们抱怨,也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对别人的建议不加理睬,让倾听者的情绪变得很糟糕。

作为倾听者,当你觉得无法忍受抱怨者的消极情绪,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反而让自己心情很糟糕时,就应该迅速找个借口远离抱怨者,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争执。没有了倾听者,抱怨者自然而然就停止抱怨,倾听者几次故意离场,抱怨者就失去对他倾诉的欲望,会去寻找新的倾听者。任何事情有利有弊,在抱怨者看来,倾听者的远离是不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将不会再信任倾听者,在感情上也疏远倾听者。

很多抱怨者往往都是心机不深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不会“拐弯抹角”,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亲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任何忌讳。他们需要别人倾听,帮他们舒缓心中的压力,解决问题。

如果碰到的抱怨者只是因为某事受到了刺激,而非常年喋喋不休,那么我们应该对他们多点理解,倾听对方的心声,不要总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这样互相之间的关系会更亲密,感情也会更好。当他们抱怨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时,只要耐心去听就好,帮他们减轻心中的压力。他们说完了,心里舒服了,就可以用快乐的心情面对错综复杂的人生。当他们抱怨的问题很严重时,就要认真去听,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抱怨中的“三角关系”

不知你是否意识到,抱怨其实是一种三角关系的游戏:抱怨者是受害者A,被抱怨的人是坏人B,另外还有一个自愿或被迫倾听的人C。倾听者C一般都是抱怨者A喜欢、关系较为亲密的人,可是C通常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改变抱怨者A。

在抱怨时,我们习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给对方安上坏人的角色,再跟第三方抱怨,希望第三方为我们解决问题,去对付我们抱怨的坏人。而第三方因为经常接收抱怨者的怨气,变成了“情绪垃圾桶”,他们也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当他们向第四方传递抱怨者的话时,他们也成为抱怨者,抱怨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样,不停地传播着消极情绪。

小丁毕业两年,今年幸运地跳槽进入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做会计,薪水还不错,工作忙碌而充实。负责带她的老会计陈姐很热心,就是有点儿碎嘴,每天不停地跟她抱怨财务经理:今天抱怨领导什么活儿都往下压、明天抱怨领导在她事假时打电话找她、后天又抱怨压力大领导不给争取加薪……开始的时候,小丁感到很为难,刚到一家公司不想卷入这样的是非中,但是时间长了,她也习惯了陈姐的抱怨。渐渐地小丁也跟着抱怨起来,下班时她跟同路的其他部门同事抱怨道:“咱们公司的财务真不好干!每天这事儿那事儿一大堆,压力大吧,工资还少!我们那个经理有事儿时想到我们,加工资时就没我们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基本上都会抱怨,这就形成了一个个的三角关系,比如说张三对李四好,李四对王二更好,张三就会对李四有怨气,就会跟别人抱怨张三忘恩负义。如果不想让这种消极的游戏再继续下去,这时,我们就把那些抱怨当成耳边风就好,让它随风而逝。

很多人错误地把抱怨等同于袒露心声,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儿。袒露心声,没有“受害者、加害者和同情者”的三角关系,只是诚实地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受,没有修饰和夸大,只是一种情绪的适当宣泄。袒露心声的时候,他们不会带着情绪,而是试图发现问题并且想出具体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抱怨则不然。抱怨者会强调自己是受害者,夸大甚至扭曲加害者所做的事情,希望同情他们的倾听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并且陪着他们一起指责加害者。这时同情者心理上就会感到压力,好像必须同情抱怨者,否则自己就不是好人,会成为抱怨者口中的加害者一样。

“受害者、加害者和同情者”这个三角关系在人际交往中都会存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为了生活忙碌,没必要去聆听别人的抱怨,可以找个借口离开,或者直接拒绝抱怨者,让他们不要逃避问题,虽然直接面对问题会有些痛苦,但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5.倾听者与抱怨者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生活中还真的有一群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情绪垃圾桶”的角色,在抱怨者没完没了地抱怨时,这些人总是在一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究其原因,有的可能是性格太软,不好意思拒绝;有的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好人”,可以给抱怨者指点迷津,让他们摆脱痛苦;有的权当听八卦新闻了,顺便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是,在抱怨者无休无止的抱怨轰炸下,他们最后也会忍受不了,感到做个好人也不容易。

倾听抱怨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他们无法解决抱怨者所抱怨的事情,还要没完没了地听着相似的话语,接收着抱怨者散发出来的负能量,这也影响倾听者的身心健康。

那么,为什么倾听者心中充满委屈,还会充当抱怨者的倾听者?

当倾听者开始抱怨那些抱怨者为什么总来找他们时,大多数倾听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负能量的朋友是他们自己吸引过来的,就好像古代故事里面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倾听者出于自己的需要,才会听着抱怨者无休止地抱怨。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为别人做了一切,可是为什么对方却没有给我相应的回报呢?”或者是:“我对每个人都好,为什么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呢?”

心理学家说:“我们的付出会有一定成本产生,包括物质或者心理。”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会考虑心理成本,只会在心里感到不舒服时,才会体现出来。抱怨者总是找倾听者抱怨,让倾听者心里不舒服,等到倾听者的负面情绪高涨,感觉到痛苦时,就会衡量自己的心理成本。

倾听者按自己的理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好人的形象,不去得罪任何人。他们觉得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自己好。作为一个好人,就会尽量避免让抱怨者与抱怨的对象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倾听者觉得自己做了好人好事,却忘记他们也要付出心理成本。

作为好人的他们不去指责别人,避免被别人批评,让自己保持道德优势,想办法不让抱怨者与别人引起冲突,忍受着抱怨者反复不停地“倾诉”。倾听者表达自己过分的“好”,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情感的恐惧,他们害怕被别人拒绝、被抛弃,害怕抱怨者批评他们不作为,害怕孤独和愤怒。他们觉得只要做个为别人着想的好人,就可以避免让他们恐惧的事情发生。

现实社会并不像倾听者想象的那么完美,他们觉得自己是委屈自己,但是抱怨者却不这样认为,抱怨者纠缠着老好人般的倾听者,甚至还会怀疑倾听者的好心。倾听者为了证明自己的好心,就会加强对自己好人角色的维护,全力帮助抱怨者,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损害好人们想维护的社会关系,让他们非常痛苦。

倾听者可以暂时性地满足抱怨者的需求,倾听抱怨者诉说,可是他们无法减轻抱怨者的烦恼,又无法拒绝抱怨者的要求,只有消极地躲避。抱怨者需要有人倾听,把心中的“垃圾”倒出去,这样抱怨者就会感觉自己舒服些,而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从生物的角度来看,人们都会感到害怕和愤怒,当我们面对抱怨者的消极情绪并且带给我们伤害时,就要做出防御反应。消极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状态,不能说害怕伤害对方,怕与对方起冲突就躲避起来,满足对方的要求,成为对方认为的一个好人而伤害自己。要在实当的时候用愤怒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才可以与抱怨者积极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互补的,也就是说你支持我做的一些事情,需要的时候,我也会支持你做的一些事情,投入和收获保持平衡才有利于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果一方不停地付出,消耗着自己的资源,满足对方的需求,最终会接收太多负能量,让自己心理痛苦。

你在这段关系中消耗太多精力时,可以祝福对方后安全撤离;如果你一边倾听着抱怨者无休止地抱怨,又为自己找各种理由说着自己的无奈,这些理由表明你在与抱怨者的这段关系中也有属于自己的收获。

每一个朋友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朋友之间能够相处在一起,肯定会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好人也不是对所有人都好,愿意听抱怨者诉说肯定是有一定的需求在里面,抱怨者找到倾听者进行无休止的抱怨肯定有原因,在这段关系中彼此都会获得自己想要的好处。

6.如果生活伤害了你

我们为什么会抱怨?很多人对此抱有疑惑。虽然确实有一些人是天生爱发牢骚,但是大多数抱怨者往往也是生活的“受害者”,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刺激和伤害,久久不能释怀,有些伤害甚至只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每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时,他们还是通过抱怨的形式发泄出来。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按受伤害程度把抱怨者分成3种类型:

第一种,轻微地发泄内心的痛苦。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曾遇到过一些让自己受伤的事儿:因为学习退步被老师当众责骂,同学抢走心爱的玩具,体育课不达标,在公交车上被无端挑衅,被分手……这些大大小小的事儿都会引发抱怨,即使是在成年后。因为对生活的挑剔、对别人态度的不满等,他们很自然地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位置上,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抱怨者认为自己内心的痛苦、受到的伤害都来自于别人,而不是自身的原因,但实际上他们受到的“伤害”可能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儿,却在头脑中被无限放大了。

第二种,被暴力伤害却无法改变的人。这类抱怨者受到很严重的心理伤害,得到社会的同情,却无法摆脱现实的困境,比如,社会上有些遭受家暴的女性,她们只有用抱怨来发泄心中的怨恨,但是抱怨越多,越提不起改变的勇气,最后只能继续承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第三种,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病态心理。与前两种不同,第三种抱怨者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他们将潜意识中的痛苦投射到身体上,无法区分现实与幻想的区别:有人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身体差,于是就经常“生病”,头疼脑热失眠不断,每天抱怨自己身体差;有人在潜意识中缺少安全感,现实中总觉得环境不安全,门锁好了总要回去检查,包里随时要带安全锤,不停地抱怨骑车的横冲直撞、开车的不守交通规则……

上述三类“受害者”遇到刺激后都会进入无休止的抱怨模式,下面就说一下具体表现方式以及解决办法:

1.内心分裂成受害者与害人者两种模式

抱怨者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后,会用“受害者”的身份到处抱怨,寻求别人的安慰和同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当倾听者无法或者不想帮助他们时,他们就会暴躁起来,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用伤害他人的方式发泄自己心中的痛苦。

解决办法:他们的受害程度还不深,能够自我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消极情绪,感到痛苦就用抱怨的方式去发泄。此时应该提醒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慢慢地自我调整,明白抱怨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会让事情恶化这个道理。

倾听者听到别人抱怨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别人,千万不要认可对方的行为而被对方同化,成为“自愿的受害者”。

2.把痛苦转嫁给别人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些人把自己受到的伤害向周围人发泄,他们喋喋不休的抱怨也让别人也感到痛苦。比如,工作中,蛮横的上司对下属不讲理的抱怨谩骂,让下属苦不堪言,为了保住工作,他们只能忍气吞声地接受来自上司的怨气,然后把自己身上的痛苦,向下一级或者周围的同事发泄出来。

解决办法:这种人群有很严重的受害者情绪,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向周围的人投射,给别人很大的困惑和痛苦,而且从长期来看,对于自身也是非常不利的,既有损健康又妨碍个人发展。当察觉到这种情况,仅靠自己又无法摆脱时,可以找心理医生干预治疗。

3.用哭泣抱怨把自己承受的痛苦发泄出去

当一个人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时,既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又很难改变自己的生活时,就会采取哭泣抱怨的方式发泄痛苦,比如,遭遇家庭暴力的女性很多就会选择这样做。

家庭生活中,哭泣抱怨的女人和霸道蛮横又冷酷的男人是一个让人倍感痛苦的组合,这种家庭往往会出现暴力的害人者和痛苦的受害者,妻子因为家庭暴力而不停地哭泣抱怨,并且形成了一种畏缩可怜的“受害者气质”,这种气质在某种程度上又加深了丈夫的暴力,妻子又继续哭泣抱怨。一个恶性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解决办法:第三种人群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只有远离痛苦源头才能真正改变,而这仅仅需要一点勇气。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对任何已经发生的事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努力用行动改变问题、拒绝抱怨,让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

7.抱怨是一种慢性心理疾病

如果一个人不停地抱怨,整天深陷入抱怨中惶惶不可终日,我们会说这个人“有病”。当然,抱怨还没有达到入院治疗的程度,但有些医学家已经把抱怨归纳为“慢性病”。慢性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发病原因复杂、患病人比较多。从这些特点上来看,长期抱怨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个正常的人,动脉每年都会变狭窄些,当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抱怨时,情绪波动大,心理压力随之变大,这就加快了动脉硬化的速度。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脏血管病的元凶,当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长期抱怨,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心理压力慢慢增大,最终导致了身体疾病的发生。

拥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关注4个方面: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戒酒还有就是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就是保持心理健康,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非常重要。有医学博士这样说:“‘怨’这个字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举着小刀指着他人或者自己,把心踩在脚底下。”长期不停地抱怨会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让人们处在“怨而生恨”的不良环境中。不仅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长期处在抱怨的负面情绪里会让自己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

心理学理论上有个“破窗效应”,意思是指有人打破了一幢楼的窗户,如果不及时去修补,就会有人打破更多的窗户。

任何不好的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成为习惯,不容易改,最终酿成恶果。抱怨就是如此,如果不控制自己的坏心情,放任自己不停地抱怨,慢慢地,抱怨就变成了一种习惯,长期下来就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放下心中的郁闷和愤怒,可以降低血压升高的危险,也就能降低心脏病、高血压的发病率。

抱怨解决不了任何烦恼,因为被抱怨的事情还会存在,不会因为人们不停地抱怨就消失。心理学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喜欢抱怨。因为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交流,同时女性比较敏感、喜欢与人交谈。男性大多数在比较强势的组织里工作或生活,比如军队、公务员等,会三思而后行。心理学家说:“人在组织中会受到纪律的约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抱怨。”所以相对来说,女性的抱怨比男性多。

男性通过抱怨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实事求是地说出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而女性大多数时候抱怨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烦恼,寻求别人的同情和帮助。有一位两性心理学家说:“当一个女人下班回家,在家里不停地抱怨工作上的事,15分钟后,她老公就会问:‘你既然对这份工作不满意,为什么不换份工作?’”换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这也是事实,她老公只是想让妻子停止抱怨,从根本解决这件让她烦恼的事,但事实是妻子并不想换工作,只不过想发泄一下情绪。不过这种发泄方式既伤身,又容易招人厌烦,所以应该努力克制。

感觉到自己或别人开始抱怨时,要想办法把话题转到轻松的事情上,可以扭转自己或别人的负面情绪,化解抱怨带来的伤害。不管是自己抱怨或者听别人抱怨,心情都会不舒服,可以找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做,比如看书、听些快乐的音乐或者看电视等,这些都有助于调节心情。

虽然说抱怨是一种慢性病,但并不是说生活中完全不能有抱怨,适当的抱怨可以减轻人们心中的压力,但不能无休止地抱怨。美国作家威尔·鲍温被人们追问:是不是永远不能抱怨?他回答道:“你当然可以抱怨。但抱怨要有度,要做到不经常抱怨、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

8.抱怨者是没有长大的孩子

抱怨者会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快乐和不幸福归咎于别人,然后找周围人诉说,希望得到倾听者同情、安慰和照顾。抱怨者不停抱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自己的掌握能力,希望启动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

抱怨者觉得自己被别人伤害了,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他们的生活里面只剩下抱怨,只有不停地抱怨,才可以发泄他们所受到的委屈。他们抱怨老板没有眼光,使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抱怨伴侣不理解自己,忽略他们的情感要求;抱怨儿女们不听话,总是与他们作对;抱怨周围的朋友不理解他们,甚至在路上,别人的车超过他们的车,都会被他们抱怨半天。

心理上,抱怨者觉得自己对这些伤害他们的“坏人”非常“忠诚”,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动“坏人”,征服“坏人”,让“坏人”成为喜欢、爱护自己的人。当“坏人”没有随着抱怨者的愿望而改变,脱离抱怨者的控制,抱怨者就会觉得自己付出的没有得到公平对待,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觉得自己可怜,感觉整个世界都与他们作对,他们认为自己对每个人都好,可是每个人对他们却不够好。这时,抱怨者会陷入一种不被人们理解的困境,感觉身心都被伤害,又不能采取行动,只能自己痛苦,只有向倾听者诉说自己的可怜之处。

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抱怨者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找个借口,然后把责任指向“坏人”,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和责任感。究其原因: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倾向于同情弱者,弱者会被人们体谅和照顾。

比如说,孩童时期,顽皮的孩子到处奔跑,摔倒在地上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孩子摔倒的同时,旁边看护的家人会第一时间上前把孩子抱起来,关心地安慰孩子,并且还会给孩子一些东西作为补偿。于是,孩子无师自通地懂得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道理,知道受伤可以得到额外的关心和爱护。在这些互动中,孩子们慢慢建立起这样一个理念:当他们是弱者时,就会得到体谅和照顾,装可怜可以赢得别人的照顾。有的孩子从学校中、生活中建立起了成熟的世界观,甩掉了这种幼稚的想法,有的孩子却让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成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抱怨者早期成长过程中,只要乖乖地听家人的话,一举一动都在家人们的控制指导下完成,就可以得到家人的照顾和陪伴,以及社会的认可,这种情况把抱怨者从孩童时期培养成身心无能的依赖者。成年后,家人们无法帮助他们,抱怨者觉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很受伤,用“受害者”的心态来抵御自己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无能感。

这些孩子长大后,遇到事情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上,用抱怨的方式把责任推给别人。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有几点:1.想获得别人对他们的注意和关心;2.如果事情失败,他们不用承担风险;3.不用背负心理成长的责任;4.得到“我说得没错,我做得都是对”的优越感。

可事情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过度的依赖让每个靠近他们的人都想要离开。许多善良的人尽力帮助他们,但不会持久,因为抱怨者要求的关怀是一个无底洞,他们心中想的是:“如果你对我好,就要保护我不受到伤害”,最终磨掉善良人心底的善意,慢慢离开他们。

抱怨者的潜意识里觉得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就不会受到伤害,也不用对事情负责。他们抱怨着别人,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会陷入一种不负责、不行动的消极情绪里,错失改变自己的最好时机。

偶尔的抱怨是一种宣泄方式,放松心中的压力。可是习惯性地抱怨事情,不积极改变,总是以“受害者”的身份博得好处,是一种长不大的幼童心理。抱怨者总感觉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在推卸责任不愿意改变的同时,也丧失了对自己生命的控制权,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放到别人手里。

心理学家提出一系列的方法让抱怨者试着远离负能量:

1.谁是你经常抱怨的人,找到自己受到伤害的原因,行动起来。

2.总是重复相似的受害经历,意识到这种现象,马上停止诉说。

3.留意生活中与自己情况相似的人们是如何解决问题。

4.看清楚事情的本质,积极寻找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不要总是围绕着做不到的事情抱怨。

5.找一个合适的方式来发泄心中怨气,比如锻炼、看书等。

生命就是要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负责任,修整好自己的方向感,不要想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可免受害。停止抱怨,不再自哀自怜,不要等着别人来照顾你,你需要的是自己买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