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
- (日)吉松隆
- 1432字
- 2020-06-24 22:03:05
原作
作曲家死后被挖出的丢脸之作
吉松式的定义:
谈话对象
编辑R
埋深一点,埋深一点……丢脸丢脸啊,丢脸死了
何谓修改作品
说到作曲作品,会有几种稿。
首先是“初稿(原稿)”,这是作曲者最早完成、亲笔写成的总谱,一般是在首演中演出。
如果就照这样一个音符也没变再演出、出版的话,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作曲家一般都会这里那里再作修改,称之为“修订稿”。有的时候作曲家听过首演之后,觉得有些地方不完美,很自然会去修改;也有的时候评论家、作曲家的朋友或是演奏家及作曲家的弟子会说“那里短一点比较好”、“希望能更容易弹一些”,插手修改作品,排练时演奏家会将自己的意见,如“这里太长删掉”、“这里加上停顿”等字眼,一一加注在总谱上。
更改的地方如果只是音符变化,曲子的调性相同还好,然而有的时候会删掉几十小节重新补写上去,或是每篇乐章全部改写,编曲完全不一样,诸如此类的大改造也会发生。所以作曲家就会因每次演奏而更改手稿,如“修订第一稿”、“修订第二稿”或是“一八××年稿”、“巴黎稿”等等。表示最后的乐稿会加上“决定稿”字样,但又作更改就称为“完成稿”,或再加上“最终稿”等名称。
还没修改吗?
再者,出版时也有些修改,这就是“出版稿”,这是因为一开始经由很多人过目。但是,作成印刷谱时由于乐谱副本错误,以及出版社的关系,交响曲的编号及作品编号会作变更,类似此种情形也不少,必须小心。
另外,会出现不同作曲者异稿并列的情形,那是因为原稿作曲家过世之后,后世的作曲家及研究者修正原稿,重新编曲整理后加上自己的名字,所以才会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版”或是“诺瓦克(Novak)版”之类的异稿陆续出现。
“哇,真复杂啊!不过,身为一名作曲家若能将彻底修改后的乐谱遗留人世,应该是最理想的吧!”
“这也不尽然,譬如,若将年轻时热情洋溢的作品视为不成熟,而由作曲家本人或是他人重新写得很工整,感觉上就有不同吧?”
“是啊,年轻时虽嫌稚嫩,不过若上了年纪之后将年轻时澎拜汹涌的情书重新改写,就算写得再漂亮也没什么意义吧!”
希望将长期局限于框架中的作品,再一次恢复成诞生时的新鲜、充满生命力……这是原稿取向。将指挥者及出版社修改过的布鲁克纳(Bruckner)交响曲尽可能地根据作曲者最初的构想来演奏……这点以前和现在都很普遍。最近录下西贝柳斯(Sibelius)大改版前、首演当时的《小提琴协奏曲》及《第五号交响曲》的原音,也成为谈论的话题。
“毕竟没有经过后人加以修改的原始状态才是最棒的,不是吗?”
“不过,作曲家经过数次改写完成作品,再由演奏家、研究者、听众大家共同培育才成为‘名曲’,所以不去正视这点,只是一味地赞赏最早的原作,这不是有点不公平吗!”
“哪一个才正确?”
“也没有什么具体结论,正因为没有结论所以才叫做音乐。”
因为这样,我也每每在重写乐曲时,走在匪夷所思不断增加的异稿迷宫里。重写之前的原稿打算好好埋在地下,不过如此一来,我死后被挖掘出来的丢脸之作,就不是只有一两篇了……
古典单口相声(1)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有此一说,只要一听古典音乐头脑就会变好。只要听莫扎特的音乐,小孩子功课会变好,牛的乳汁也会增加。
这些说法如果是真的,莫扎特的功课一定很好、奶水也源源不绝才对。因为他从出生到死亡,一直持续听着自己的音乐。
什么?别胡说八道!莫扎特怎么可能会有奶水?这我可不知道,反正听起来和‘哞……宰它’类似。
欲知后续,请听下回分解。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会重新埋好,绝不会让它们重见天日。”
“难不成我的乐曲是德古拉(Dracula)? ”(意指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