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定位:多重方位

战略就是命运。

——伯格曼

定位这个耳熟能详的词看似不需要再来解释,实则不然。一次“战略管理”的研究生课程上,我被学生问道:“定位学派的创始人是迈克尔·波特,可为什么特劳特被称为‘定位之父’呢?”

的确,一边是定位学派创始人,一边是“定位之父”,两者都是事实,但两者并不矛盾。我们之所以需要很认真地去认识定位,其原因在于,尽管这个词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可能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

从时间来看,1969年特劳特已经公开发表论文来阐述定位概念,波特的定位学派则从其20世纪80年代的竞争论开始。这样来看,特劳特似乎更早。但比这个争论更有意义的是,对定位一词本身的认知。

如同盲人摸象一样,我们可能都在说一个概念是自己描述的样子,但真正的样子,可能每个人都只是回答了一部分。对定位的认知也是如此。事实上,认识定位,不仅需要看到波特和特劳特,还需要更多观察和思考,才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认知。这样来看,定位就包含了若干层面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