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史纲
-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 3388字
- 2024-11-02 12:41:26
List Ⅱ The Origin of Mankind
第二辑 人类的发源
第六章 人类的祖先
The Ancestry of Man
类人猿——人类的祖先
对于人类的祖先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人们曾经讨论了几百年。现在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同所有哺乳动物一样,人也是由某种低级生物慢慢进化而来的;或者说,我们和巨猿、黑猩猩、大猩猩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再向前追溯,我们的祖先有可能是一种鱼类——它后来进化成两栖类,接着又进化为哺乳类。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仔细研究人类胚胎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它最初的形态更像是一条鱼——长着鳃片和鱼般的心脏和肾脏。在孕育过程中,它还经过了一些很像两栖类和爬行类的阶段。此外,它还重复了低级哺乳类的结构——拥有一条尾巴。
回过头来看,我们人类的祖先到底是谁?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有一个详尽的“族谱”,因为岩石很好地记下了它们进化的痕迹。可是唯独人类,却出现了“断档现象”,因为人类祖先的化石遗留很少而且不完全。这种现象其实不难理解,人类不是从一开始就会游泳的,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既然如此,那么一种很少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就不会轻易死在水里并使自己留下的骨骼变成化石。从这个角度看,岩石的记载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只有那些常年在水中生活的生物,才更容易在水中死去并留下化石。中生代岩石里很难找到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就是由于这个原因。不过,我们依然可以从陆陆续续发现的化石中推断出人类进化这一链条的细节。
普遍认为,人的祖先是一种生活在新生代的善于奔跑的猿类。它们主要在地面上生活,在岩石间藏身,而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树上生活。当然,这些猿类也会爬树,并且能够用大拇指和食指抓东西,但是它已经和中生代的祖先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从树上下到地面来,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难。我们可以把人的骨骼和大猩猩的骨骼并排放在一起。虽然两者之间有许多类似之处,可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有些关键的差别,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类的祖先应该是生活在地面上的类人猿。最值得关注的是,两者脚步落地的方式很不一样。人是用他的脚趾和后跟行走的,大脚趾是行走时主要的杠杆。与人相比,大脚趾发展得有些和人相似的只有一些狐猴。狒狒是用脚板和所有的脚趾一起行走的,它用中趾作为它的主要起步点,很像熊的走法。大猩猩经常在地面上生活,可是在行走时,它们常用前肢活动,奔跑时肘关节着地,这和人类完全不一样。人类的这个特点说明,与常年生活在树上,或者只有少部分时间生活在地面的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已经在地面上生活很久了。也许从祖先那时候开始,就已经不善于攀缘了。
与动辄成千上万名成员一起生活的野马和鹿不同,人类的祖先——猿类——不是那种聚集起很多数量共同生活的族群。它们往往会单独或者成对,带着一两只幼猿在广阔的旷野里觅食。每个家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即便有几十只相互间有亲属关系的猿类聚集起来生活在一起,这个规模和庞大的原野比起来还是显得很渺小。在这种情况下,古生物学家恰好寻找到它们遗迹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把石块的一面砸碎,形成一条锯齿状的边缘,这就是最早的切割和劈砍工具
在化石的寻找发掘方面,科学界进行得还很不够。以前只有西欧国家在进行这种勘探,现在亚洲、印度和非洲也都有科学家开始进行类似的考察活动了。有理由相信,在岩石的记载中必然还有成千上万条线索等待我们去发现。不过,即便如此,我们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在新生代,猿和猴就已经分道扬镳了。它们的分支多种多样,其中有些近于猿与人的共祖,从这里分出两个进化方向,一个进化成了现代猿,一个成了现在的人类。
工具——人类形成的标志
许多动物都会使用工具,人类的近亲狒狒能够用石头砸碎果壳,用木桩撬起石头猎取昆虫,甚至用木棍、石头殴打猎物。在人类起源时期,工具也同样被类人动物制造和使用。这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
关于人类从起源时期就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现存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出土的那些手持式的、通过击打和凿削制成的燧石石片。当然,其中有一些不一定是人类制造的,毕竟石头形成某种形状也很可能是大自然风化的结果。在种种自然条件作用下,石块成了类似石质工具的形状,最后被使用者发现并且拿去使用。
确信无疑是由人类制作而成的工具,被发现于坦桑尼亚的山谷里。这是一些粗糙的、被砸碎的石块。制作者把石块的一面砸碎,形成一条锯齿状的边缘,这就是最早的切割和劈砍工具。类似的工具还在北自阿尔及利亚、南到南非这个范围内的各个遗址里被发现。这些遗址多产生于200万至300万年前。从范围来看,制造这些遗址的人类,已经遍布整个非洲大陆了。
这些从遗址中发现的工具可以让科学家们追踪出原始人类进化的步伐。因为在不同年代的沉积层里,我们可以看到工具不断演变、发展的轨迹。当人们常用的工具由砸制石砾发展到简单的石质手斧的时候,人类文明无疑会向前迈进一大步,因为那些石斧几乎就是万能工具。人们用它来切割、剥皮和刮削都可以。
人工制作的工具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了社会阶段。从那时起,旧石器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远古人类化石
与人类最早手工制作的工具同一时期出土的,还有这些工具制造者的骨骼化石。严格来说,他们还和我们现代人种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始人类分为两个不同的族群:非洲的南方古猿和亚洲猿人。南方古猿在年代上要早于亚洲猿人。科学家认为,两者和现代人类之间有传承关系,南方古猿是亚洲猿人的祖先,而现代人类又起源于亚洲猿人。
人们发现的第一块南方古猿化石是一个少年的头盖骨,1925年它被发现于博茨瓦纳。从形态上看,南方古猿的外貌更接近猿,不过在一些细节上,比如牙齿,就很接近人类。10年后,在南非的德兰士瓦,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系列头盖骨、牙齿和其他部位的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有力地证明了南方古猿的存在。
时间上,南方古猿大约生存于更新世第一冰期以前。他们身高4英尺,头部近似猿类,下肢像人。南方古猿的头盖骨很厚,前额低平,眉毛粗重突出,下颌宽大。不过,虽然南方古猿头部近似猿类,但是在某些细节上,还是和人类有很明显的联系了。
南方古猿下肢接近人类。从现有的骨盆、股骨、头颈结合部化石结构来看,他们已经习惯于双腿直立行走了。而且,他们比任何一种猿类都站得更直。双腿直立行走让南方古猿彻底解放了双手。自由的双手为他们制作石器工具创造了条件。
北京人头骨化石复制品
Ryan Somma摄
人类进化链条的下一环是亚洲猿人。1891年在爪哇的特里尼尔,科学家发现了一块头盖骨的顶部、几颗牙齿和一根大腿骨化石。这些化石所代表的原始人类大约生存于距今约50万年前的第二冰期和其前的间冰期。因为发现于爪哇,所以科学界把他们称为“爪哇猿人”。爪哇猿人身高不到5英尺,颅骨厚而平扁,眉骨突出,下颌宽大。从头部比例来看,爪哇猿人更接近现代人类,脑容量也能够达到现代人类的60%左右。从这一数据上看,爪哇猿人的智慧程度提升很大。和南方古猿相比,爪哇猿人的下肢和现代人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了,想必像我们这样直立行走甚至奔跑已经不在话下。
亚洲猿人的另一个分支——北京猿人发现于中国。在北京周口店附近,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牙齿、头盖骨和肢干骨化石。分析得知,北京猿人是比爪哇猿人更接近现代人类的变种。
爪哇猿人的生活细节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北京猿人已经能够制作石器和骨器,而且他们还知道如何使用火。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用火的痕迹,炉灶和烧焦的鹿骨,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从这个链条看,人类最早应该起源于非洲,而后慢慢扩展到亚洲。科学家现在已经在北非找到了和亚洲猿人非常近似的原始人类颚骨。这是一个再重大不过的发现。
除了南方古猿和亚洲猿人,世界范围内还有其他一些古人类化石被陆续发现。科学家曾经在德国海德堡附近的一个沙坑里,发现了一块颚骨。这颗颚骨当时被埋藏在离地面80英尺的深处。经过测定,拥有这块颚骨的古生物大概生活在20~25万年前的第一间冰期。那个时候,爪哇猿人正活跃在亚洲大陆上。对比我们已知的古人类种群,这块颚骨的主人应该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但毫无疑问的是,它的确非常像人。只不过,这种古人类没有下颌,颚骨远较现代人类粗大,颚骨后部窄小——这意味着这种古人类无法用舌头进行语言交流。科学家们将他们称作“海德堡人”或者“海德堡古人”。也许这是一种身材高大,上肢发达的强横原始人类。
海德堡人生存的环境和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生存的环境非常接近。象、马、犀牛、野牛、麋鹿等动物都存在,剑齿虎已经消失了,狮子的足迹遍及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