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塞缪尔·亚当斯——美国革命之父

第一卷 亚当斯家族——美国“第一王族”

有人戏称亚当斯家族是美国“第一王族”,这并不为过,因为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华盛顿、富兰克林、杰斐逊等几位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始人,但他们都没有男性的合法继承人。

亚当斯家族与美国历史和美国民主体制的确立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塞缪尔·亚当斯亲自参与了美国独立革命的发起和组织工作;

约翰·亚当斯,是《独立宣言》的4个起草人之一,曾任第1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

而约翰·亚当斯的儿子约翰·昆西·亚当斯,在美国独立后曾先后任驻普鲁士、荷兰和俄国的大使,众议院的议员,国务卿,后成为美国第六任总统。

促使美国独立的是三个有名的事件:一是反抗《食糖法》、《印花税法》和《汤森法》;二是“波士顿惨案”;三是“波士顿茶叶案”。

这一切都是一个名叫塞缪尔·亚当斯的波士顿人一手组织策划的,所以在美国人心中,他是“美国革命之父”。

1.在哈佛开始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美国的国父很多,所有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人都是国父,因此美国人谈到国父时用的是复数。而“美国革命之父”只有3个,其中之一就是塞缪尔·亚当斯。

1722年,塞缪尔·亚当斯出生在一个制酒商人之家。当时,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富有家庭通常会把孩子先送进波士顿的拉丁学校,然后进入哈佛学院学习,毕业后最理想的职业是当牧师,其次是当律师。

塞缪尔在哈佛期间开始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追求社会正义的人生”。这为他后来的一系列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塞缪尔是成功的,而所有的成功者都非常善于在行动之前,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发展的目标,因为在他们看来,找到目标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塞缪尔接受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政治哲学,认为政府是人民和国家的一种契约,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

人民有最终的权威,人民就是主权。政府应该有3个部分,立法、行政和司法,每个部分只对自己负责。如果人民认为政府没有履行它的责任,人民就有权收回政府的权力,换句话说,就是人民可以推翻政府。在政府之下,人民的自由是共同遵守同一规则下的自由,这一规则就是宪法。宪法高于一切,人民必须在宪法之下自由活动。宪法之下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应该服从任何他人强加的意志。

在他的一篇《论自由》的文章中,塞缪尔指出自由使人有别于野兽,它是一群有理智的人与野兽的区别,后者只有一条规则,最长的尖角就是最强的法律。塞缪尔在哈佛的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殖民地人民是否可以合法地抵制英国法律》,“造反”精神由此可见。

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黑暗中远征,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处。所以,人生一定要有目标,可以是一辈子的、一个时期的、一个阶段的,也可以是一个年度的、一个月份的、一个星期的,甚至是一天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崇高越直接,他进步得就越快,对社会也就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标,只要矢志不渝地努力,就能有所成就。

塞缪尔这样的人胸怀大志,既不会为眼前小小的“成功”所陶醉,也不会被暂时的挫折所吓倒。他们心中十分清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艰难险阻。假如轻而易举就能排除,只会向人们表明自己的目标定得太低。所有的困难一开始就被排除得一干二净,会使人们丧失尝试有意义的事情的兴趣。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处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终有一天,你会到达目的地。

没有大目标的人很可能满足于眼前的利益,眼睛只局限于伸手可及的小目标,让自己变得鼠目寸光。这样的人只会有一种结局: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在空耗自己的青春。

传说,大唐贞观年间,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心。马负责为主人拉车运货,驴子的工作是在屋里推磨。贞观四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与大师一起动身去天竺国大雷音寺取三藏真经。

13年后,这匹马跟着大师历经千辛万苦,驮着佛经回到了长安。大师受到了重赏,马也被人们精心打扮一番,跟随大师去全国各地讲经。不久,朋友见面,老马跟驴子谈起了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峻岭、火焰山的热浪、流沙河的黑水……驴子听着神话般的故事,大为惊异。

驴子惊叹道:“马大哥,你的知识真丰富呀!那么遥远的路程,那种神奇的景色,我连想都不敢想。”

马思索了一下,感叹道:“老弟,其实这几年来我们走过的路程是差不多的。”

驴子不理解:“怎么会?我的确一点儿见识都没有长!”

马说:“你想,我在往西域走的时候,你不是一天也没有停止拉磨吗?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而明确的目标,始终按照一贯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开了眼界;而你却被人蒙住了眼睛,一直围着磨盘打转转,所以总也无法走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没有大目标的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事业上,都容易随波逐流。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并不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没有大目标的人。只有胸怀天下、目标远大,你才会有巨大的成功。

在工作中,有的人喜爱随意,总是“到时再说吧”,他们从来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明确的目标,这个弱点使他们永远被拒绝在成功的门外。一个人只有先有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才有成就大事的希望。

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与他意志中的最主要思想互相配合,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一项心理学原则。特意深植在脑海中并维持不变的任何明确的主要目标,在我们下定决心要将它予以实现之际,它都将渗透到整个潜意识,并自动地影响身体的外在行动来实现目标。

改变生活必须从培养期望做起,但光有强烈的期望还不够,还得把这种期望变成一个目标。这就是说,你应该用想象力在脑袋里把目标绘成一幅直观的图画,直到它完完全全实现。有丰富的计划,就有丰富的人生。假如你能确立人生目标,就已经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2.“我要的是商人,不是政治家”——找到自己的坐标

成就伟业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知道自己的天职和定位。他们一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做正确的事情。

塞缪尔从哈佛毕业后,母亲希望他献身上帝,父亲则希望他能成为律师。塞缪尔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听从了父亲的另一个建议——经商。一开始,塞缪尔在一家财务公司工作。身为哈佛毕业生,塞缪尔本应该干得很出色,可没多久,公司老板就请他走人了,理由很简单:“我要的是商人,不是政治家。”

从财务公司出来后,塞缪尔的父亲借给了他1000英镑,让他自己做生意。他把其中的一半贷给了一个朋友,结果血本无归,另外一半也很快就花完了。1746年,塞缪尔被选为波士顿的政府官员。两年后,他和朋友出版一个政治周刊,替辉格党宣传。父亲死后,塞缪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1/3的房产,并负责管理家里的酒厂,但是经营得一塌糊涂。被债主抄家后,他只好宣布酒厂破产,跑去做收税官。塞缪尔在这个任期8年的位子上做了不到一年就因为账面上的8000英镑的亏空被免职了,塞缪尔并没贪污,但他从来不记账,自然不知道钱去了哪里。

塞缪尔在事业上干得很不成功,但他在革命的道路上却越走越远。他在辉格党内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名曰“罗亚九君子”,由8名工人和塞缪尔组成。他们常在一家酒厂楼上开会,托利党人说他们是用酒鼓起的干劲。因为有塞缪尔,他们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

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寻找的艺术。在奋斗的道路上,你若能够看清自身的条件和优点,找到适合自己奔跑的那双鞋,也许就成功了一半。

即使像塞缪尔这样伟大的美国革命之父,在没有站对位置前,也是平庸的,他经商的失败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么?有时,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而是因为他选择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品”。

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看你有没有站对位置,而位置的对与不对,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从美国著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经历中可见一斑。

艾森豪威尔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领导者,但他在大学校长任上却成绩平平。

二战时期,他作为盟军统帅指挥盟军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奠定了盟军反败为胜的基础。随后,又指挥盟军将德军驱逐出法、比、荷境内,并直捣德国腹地,第三帝国海、陆、空三军部队全部投降,德国元首希特勒也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纵观古今战史,无论何种战事,有两个以上国家的联军是最难以统帅的,而艾森豪威尔却能够把多国的庞大武装力量整合一体,协调行动,共同战斗,足见其统帅能力非常人所能及。战后,艾森豪威尔又以压倒性的胜利,击败了政坛老手史蒂文生,二度出任美国总统,成为最受美国人民热爱的总统之一。

艾森豪威尔站对了位置时,他的成就是非凡的。

而没有站对位置呢?

二战以后,艾森豪威尔曾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在战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这一位置上却毫无建树,唯一值得圈点的,是在校园内的草坪上为懒于绕道的学生开辟了一条便道。

在人生的坐标系里,占到好地盘比什么都强。所以,看看自己的位置错了没有。若位置站错了,讲话讲错了,做事也做错了,可能会永久地在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20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曾收到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去当以色列的总统。对此,爱因斯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在回信中写道:“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爱因斯坦是一个传奇,他是世纪之交众多机构共同评选出的千年伟人。他的大脑至今仍保存在哈佛大学作研究,也为全人类认识人的大脑之谜提供了一个模型。

爱因斯坦对物质世界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这方面的洞察力超越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以至于当1905年他发表狭义相对论的论文时,全世界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读懂。

爱因斯坦是清醒而明智的,他的智慧和美德不仅在于他发现了相对论,还在于他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

试想,假如爱因斯坦接受了邀请,果真担任了以色列总统,会发生什么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职和位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职,天才就是召唤。有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一切空间都向他开放,他的天才悄悄地邀约他竭尽全力、永无止境地到它那里去。他就像河上的一条小船,到处碰壁,而只在一个方向上畅通无阻。在这个方向上,一切障碍都被消除了,他安静地漂向越来越深的河道,进入广阔无垠的大海。这种才能、这种召唤取决于他的肌体组织,或普遍的灵魂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方式。他倾向于做那种对他来说容易去做,并且做过有好处,而别人都不能做的事。他没有对手,因为他越真实地考虑自己的能力,他的工作就越表现出与其他任何人工作的差异。他的雄心与他的能力完全成正比。山顶的高度取决于山基的宽度。每个人都接受了力量的召唤去做某种与众不同之事,没有人会听到其他任何召唤。”

是星就有星的位置,是光就有光的辐射。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应当认真领会这句话的真谛,都必须学会正确的人生定位艺术。只有及早而正确地发现自己的最佳位置,才能把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对准所定的正确的大目标进行积累,从而早有突破、早有大成。这就是最佳位置的奥妙所在。

3.因反《印花税法》运动而成名

1764年,英国公布了殖民地的《食糖法》,刚过42岁的塞缪尔终于知道他该干什么了,那就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和约翰·汉考克成为了波士顿地区的抗税领袖。

在哈佛受过的良好教育,很快使塞缪尔成了一位革命理论家。他在《食糖法》的序文里找到了一个暗示,就是殖民地人民“纳税而无代表权”,这句话成了革命的火种,点燃了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的熊熊大火。

接着,英国又颁布了《印花税法》。为此,塞缪尔发表了一个反对英国当局在殖民地随意加税的宣言。马萨诸塞有37个城镇通过了该宣言,13个北美的英国殖民地共有600多个城镇通过了该宣言。各殖民地纷纷成立“自由之子社”,组织起来反抗英国。塞缪尔是天生的宣传家,他执掌了由约翰·汉考克出资的《波士顿纪事报》,以该报为基地向《印花税法》和英国驻波士顿总督发难,还鼓动群众捣毁印花税办公楼,冲入税务官的官邸企图杀死收印花税的官员。不过,该官员事先得到密报,逃离了住所。

3天后,该官员宣布辞职。接下来,塞缪尔发动宣传攻势,声称《印花税法》是总督的主意。尽管这不是事实,但很快马萨诸塞人民就都认为是了。

1765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群人涌进了总督公馆,进行破坏。第二天,总督对《圣经》起誓,他绝没有参与《印花税法》的制订;相反,他是极力反对的。

接下来,塞缪尔再次发动宣传攻势,说那天晚上在总督家抄到了证据,但这证据是什么,塞缪尔从未公开。

马萨诸塞议会邀请各殖民地派代表出席纽约会议,讨论《印花税法》问题。组织会议的马萨诸塞总督以为会议将支持英国,没想到会议认为除了由各殖民地议会自行决定的税收外,不曾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合法的税收,同时认为《印花税法》有破坏殖民地人民的权利与自由的倾向。于是,各殖民地纷纷抗议,英国议会最终只好放弃《印花税法》。

塞缪尔因反《印花税法》运动而成名,1765年被选入马萨诸塞议会。次年,马萨诸塞首富约翰·汉考克也被选入议会。有了约翰·汉考克的金钱和塞缪尔的理论与组织,殖民地议会成了他们反对英国的工具。塞缪尔在《波士顿纪事报》上公布了拥护《印花税法》的议员名单,19名亲英的托利党议员因此落选。从此,马萨诸塞议会由反英的辉格党掌控。

4.点燃美国独立革命的火种

《印花税法》取消后,塞缪尔继续组织集会游行。塞缪尔相信,他的种种活动对广大民众的影响要远大于议会中的宪政辩论。1768年9月,为了颁布《汤森法》,英国当局从加拿大调来了两个团的士兵。

于是,塞缪尔宣传的“英国专制”成了事实。

塞缪尔开始发表《事态日记》,报导英军在波士顿的丑行。尽管英国当局予以否认,但各殖民地人民都相信《事态日记》的报导,反英情绪逐渐升级。

“波士顿惨案”发生的前一天晚上,塞缪尔散发了很多有着英军士兵签名的传单,上面声称英军即将对波士顿市民动手。

这又是塞缪尔制造的消息,市民读后大为激动。1770年3月5日黄昏,英军一名哨兵与市民起了口角,市民们向英军扔了许多雪球、冰块和棍棒。最后英军开枪,打死5人,打伤6人。

几小时后,塞缪尔掌控的《波士顿纪事报》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四处散发,塞缪尔把这件事称为“波士顿惨案”。就这样,一次小小的口角引起的事故成为了“血案”,这一切都是约翰·汉考克和塞缪尔一手策划的。在向英军扔雪球的人群中,有一位后来成了美国第一任陆军部长,他就是华盛顿的亲信诺克斯。诺克斯是被人鼓动去闹事现场的,他事后根本说不清是谁开的枪,也说不清英军为什么要开枪。在后来的审判中,只有一位叫保罗·瑞维的人把当时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而且一口咬定是英军故意开枪,连谁开了几枪都说得清清楚楚。因为保罗·瑞维是塞缪尔派去现场为后来的审判作证准备的。这个人后来很有名,1775年4月18日,因为他的通风报信,英军收缴民兵武器的阴谋破产,从而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这些都是后话。

事发后的第二天,塞缪尔召开市民大会,要求英军撤出波士顿。会后,总督见势不妙,把军队撤至威廉斯堡。“波士顿惨案”大大激发了各殖民地的反英情绪,约翰·汉考克和塞缪尔趁机建立民兵,以便有朝一日对付英军。

《汤森法》取消后,只有茶叶税一项可以成为塞缪尔对付英国殖民当局的把柄,塞缪尔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1773年,东印度公司成功游说英国国会,获得了在北美洲销售茶叶的垄断权,并按北美的低税率纳税。同年12月,东印度公司把它滞销的茶叶带到了北美的四大港口。波士顿人守在港口,不让茶叶卸下岸。东印度公司的船长请求回英国,但总督对船长说,要是他不卸货而回英国的话,总督将按叛国罪起诉他。正是总督的强硬态度给了塞缪尔可乘之机,要是他和其他殖民地总督一样采取温和的态度,6个月后茶叶税就会取消,塞缪尔也就没有发难的机会了。

15日下午5点,塞缪尔带上上百个化妆成印地安人的同伴,手执印地安人的板斧和绳索,爬上了东印度公司运茶叶的货船。他们砍坏茶叶木箱,把300多箱茶叶全部沉入海底。塞缪尔高兴不已,他在等待英国当局的发作。

不出所料,英国议会立即宣布了《波士顿港口法》,宣布关闭波士顿港,增派驻军,强征民房,把马萨诸塞的总督由文官改成了武官。恐怖笼罩着波士顿,这更加证实了塞缪尔的“英国专制论”和英军的暴行。习惯了自由的殖民地人民对此无法忍受,弗吉尼亚的绅士乔治·华盛顿不得不揭竿而起。至此,独立革命已不可避免。

5.由一个一事无成的哈佛毕业生成长为美国国父之一

1774年,塞缪尔觉得有必要召开北美所有殖民地的会议来讨论当前的局面,弗吉尼亚也有同样的认识。于是,在塞缪尔的倡议下,马萨诸塞议会通过决议,决定召开北美各殖民地的代表大会。

决议通过后,马萨诸塞的英国总督盖奇解散了议会。同时,弗吉尼亚的英国总督因反对民选议会,也解散了弗吉尼亚议会。在马萨诸塞和弗吉尼亚的号召下,除乔治亚以外的12个北美殖民地的56名代表于1774年9月5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

这是一次美国革命群英会。马萨诸塞的代表有塞缪尔·亚当斯,塞缪尔的堂弟、美国政治学的奠基人、第二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代表团长约翰·汉考克等人。弗吉尼亚则派出了乔治·华盛顿、派屈克·亨利、理查德·亨利·李和代表团长佩顿·伦道夫等人。佩顿·伦道夫当选为会议主席,约翰·亚当斯是会议的灵魂人物。

第一届大陆会议向英国递交了请愿书,要求取消对各殖民地的强硬措施。会议还通过了与英国断绝贸易关系的决议案和由约翰·亚当斯起草的《权利宣言》。第一届大陆会议团结了北美各殖民地的抗英力量,为北美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届大陆会议之后,在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的策动下,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马萨诸塞民兵和英军发生了武装冲突。塞缪尔·亚当斯和约翰·汉考克为了激发各殖民地的反英热情,并建立殖民地自己的军队,于1775年5月10日在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与会代表66人,新代表中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约翰·汉考克被选为会议主席。会议宣布以武力反抗英国,并由华盛顿任总司令成立“大陆军”。

从此,大陆会议成了殖民地的权力机构。

1776年7月4日,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根据理查德·亨利·李的《李决议》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塞缪尔在《独立宣言》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就这样,塞缪尔由一个一事无成的哈佛毕业生成了美国国父之一。

经过了1775年到1783年长达8年的独立战争,北美的13个殖民地于1787年5月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各殖民地的代表经过4个多月反复的讨价还价,终于制定出了近代第一部非君主制民主国家的宪法。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宪法还明确说明,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规定了政府各部门的权限和关系,明确地体现了洛克的政权源于人民,权力必须有制衡的政治哲学。

又经过了两年的时间,宪法才被各殖民地议会批准。1789年,新生的合众国选出了首位总统乔治·华盛顿,从此,美国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6.塞缪尔·亚当斯的演讲——好口才成就人生

语言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纽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进而影响到事业的发展以及人生的幸福。卓越的口才、有技巧的说话方式,不仅是家庭幸福的法宝,更是事业披荆斩棘的利剑、增加自身个性魅力的砝码。

塞缪尔·亚当斯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好口才的伟人。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1776年8月1日塞缪尔·亚当斯在费城向州议会发表的演说——美利坚的独立:

今天,在我们这片大陆,300万同胞为着同一个目标联合起来,这使全世界感到震惊。我们的军队人数众多、训练有素;我们的指挥官具有第一流的军事才能,他们生气勃勃、热情超群。我们以非凡的信心,准备好了弹药和粮草。外国纷纷等待与我们联盟,以庆贺我们的胜利。我想说,上帝几乎是令人惊讶地站在我们一边,我们的成功挫败了敌人,使丧失意志的人恢复了信心。因此,我们可以真诚地说,拯救我们的并不是我们自己。

看来上帝一直在引导我们,也许是要我们恭顺地接受伟大而十全十美的天意。我们已经摆脱了政治厄运,让我们不要回头张望,以免遭到灭顶之灾,成为世界的羞辱和笑柄。难道我们不希望在防卫上更一致,备战更周密?难道我们不想让敌人众叛亲离,让自己勇气倍增?我们的力量与抵抗足以使我们赢得自由,并将确保我们获得光荣的独立。在自由而庄严的各州,它将成为我们的后盾。我们不能设想,由于我们的抵抗,一个分崩离析的垂亡之国就会对美利坚变得较为友好,或变得稍为尊重一点人权,我们因而就可以期望他们出于对权力的追求,抑或出于恐惧而不是德行,重新恢复我们的权利,并补偿我们所受到的伤害。步调一致和英勇无畏将为我们带来光荣的和平,它将使今后为自由奋斗成为理所当然。如果有力量逮住恶狼,却又不拔除它的尖牙,不斩断它的利爪,反而任其逍遥,那么这个人一定是疯子。

我们别无选择,要么独立,要么蒙受最卑劣、最残忍的奴役。在我们的平原上,敌人已经重兵压境,荒芜和死亡就是他们的血腥行径。我们同胞血肉模糊的尸体在向我们呐喊,这喊声仿佛来自上苍。

我们的联盟已经组成,我们的宪法已经起草、制定并获得通过,你们现在就是自身自由的卫士了。我们就像罗马执政官告诉罗马人那样对你们说:“没有你们的同意,我们的任何提议均不能成为法律。保持你们的本色吧,美利坚人!你们书写了法律条文,你们的幸福也就有了保证。”

你们的士兵已经开赴战场,足以击退所有敌人,包括他们的精锐部队和雇佣军。士兵们的心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激烈跳动,他们为正义的事业而群情激奋。他们一旦举起刀剑,就能从上帝那里得到帮助。你们的敌人卑鄙无耻,嘲弄人权,把宗教化作笑柄。他们为了高额赏金,不惜把矛头指向自己的首领和祖国。

继续从事你们伟大的事业吧!你们要为以往的胜利而感谢上帝,并坚信将来会赢得最终胜利。对我来说,除了与你们共享光荣,分担危险,我别无他求。如果我有一个心灵的愿望,那就是:我愿将我的骨灰同沃伦和蒙哥马利们撒在一起,让美利坚各州获得永久的自由和独立!

读完了这段热血沸腾的演讲,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与外貌相比,良好的口才更是人脱颖而出的资本!而且它比外貌更具优越性:外貌是有期限的,并且有很大的遗传因素;口才不仅没有期限,而且可以靠后天修炼出来。

如果你没有骄人的外貌,不要为此耿耿于怀,你完全可以通过不断修炼、完善自己的口才,为你的魅力加分。

那么,想要拥有好的口才,应该让自己具备哪些知识呢?当然,知识面越广越好,天文地理,历史经济,什么都要学习,还要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使自己的语言优美动听。具体来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工夫。

(1)好学上进,加强知识积累。

渊博的知识是睿智的体现,而渊博的知识、睿智的头脑则来源于平时一点一滴的学习和积累。“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名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演讲与口才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做到读万卷书、识万般理,平时养成多读书看报的习惯。没有人天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的背后是艰辛的汗水。

(2)关注生活,加强生活积累。

之所以有些人的话别人总不大爱听,就是因为他缺乏生活的积累,净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样是很难打动人心的。所以,要想有好口才,多加强生活积累显然很重要。加强生活积累关键是要走出去,积极面对生活、感受生活,尝试生活中的甜酸苦辣,用眼睛欣赏生活的色彩,用耳朵聆听生活的声音,用心灵感受生活的脉搏。因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3)紧跟时尚,把握时代脉搏。

现在的社会进步很快,只有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说出的话才能够吸引别人。如果你用上个世纪的口气和词语与现代的人来交流,那就只能被人称为“土老帽”了,谁还愿意听你讲话呢?所以,一定要多注意一些时尚的语言,跟上时代的步伐。

(4)崇尚真情,加强情感积累。

“言为心声”,口才最重要的是要以情感人,没有感情就等于人没有生命。从表面上看,口才不过是用嘴巴去叙述,而实际上,它是用心、用感情去和听众进行交流。当然,感情不可能凭空产生,它来源于平时的经历和积累。没有丰富人生情感经历的演员不可能成为出色的演员,同样,没有丰富情感经历的人不可能有丰富的情感语言,所以,一定要注意加强个人的感情积累。

写文章讲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话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看的东西多了,才能够说出有水平、有见解、有说服力的话,才能够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