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会遗忘
一生中,能让你珍惜的东西也许并不多;一生中,有些往事也许是你无法忘怀的。然而生活的航船却一直向前行驶,痛苦、欢乐、奋斗的人生永无尽头。我们不能总活在过去,留恋过往会让我们畏惧未来,可前路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完成。
有一个人,他在20岁的时候因为被人陷害而锒铛入狱。10年后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牢房。出狱后的他并不甘心,开始了几年如一日的反复抱怨和诅咒:“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了本应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监狱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狭窄的空间让人备感压抑,唯一的小窗口里几乎看不到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命运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以解我心头之恨啊!”
这样一直持续到他75岁那年,疾病让他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来到他的床边,问道:“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为何还如此耿耿于怀呢?”
老者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怎么能释怀,那个陷我于不幸的人现在还活着,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个使我遭遇不幸的人。”
老者又问:“你因受冤屈在监狱里待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如实回答了老者。
老者长叹了一口气,说:“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人的陷害使你在监狱中度过了艰苦的10年。而在你走出监狱获得自由后,你却用心底的抱怨和诅咒囚禁了自己近50年!”
我们生活在世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烦恼包围着,所以忧愁往往会陪伴自己左右。有烦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遗忘。如果我们不能遗忘,事事计较,那么,烦恼与忧愁,只会越积越多,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感到越来越累。
一位知名学者在做演讲的时候说起过这么一件事情:某天晚上,他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这位朋友接了个电话,从两人的对话中他听出来,打电话的人要告诉这位朋友诬陷者是谁。可这位朋友却说:“你千万别告诉我,我不想知道。”对方满心不解,这位朋友的解释是:“知道了又怎么样?有些事情不需要知道,有些事情需要忘记。”
学者对这位朋友的豁达很是赞赏。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要让自己快乐,就必须给自己减压,最好的减压方法就是学会忘记。人生需要能“拿得起”,可有时候“放得下”更重要。
有个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和尚和老和尚一起去化缘,小和尚毕恭毕敬,什么事都听师父的。他们走到河边的时候,正好一个女子要过河,老和尚便背起这女子过了河,上岸后,女子道完谢就离开了。然而小和尚心里却一直疑惑:师父怎么可以背那个女子过河呢?可他又不敢问。就这样,一直走了近20里,小和尚实在憋不住了,就问师父:“师父,我们是出家人,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么能背那女子过河呢?”师父转头看着他淡淡地回答道:“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可你却背了她20里路还没放下。”
老和尚的话充满禅意,细细品来,也是一种人生的哲理。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次长途跋涉,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行走。沿途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景,经历许许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过去、看见过的事物都牢记心上,就会在无形中给自己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
经历越丰富,压力也就越大,倒还不如一路走来一路忘记,永远保持轻装上阵。时光不会倒流,过去的事情也不可能像影片一样倒带重播,除了吸取经验教训以外,我们大可以就此释怀。
生活中,难念的经一本接着一本,它们以种种不同的方式,交替访问我们。如果不学会遗忘,让这一个接一个的负担积压在自己身上,总有一天,沉重的压力将彻底摧毁我们的意志。
在爱情上,也许曾经深切的爱,让我们无法面对分手的现实。但我们应该学会遗忘,让时光冲淡那份伤痛,重新去感受未来的美丽。如果一味地纵容自己整天胡思乱想,把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记存在头脑中,那你总会感到前途渺茫,认为人生总是不如意占多数。
过分看重名和利的我们,常常将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也常常将他人对自己的种种误解深藏内心,对他人的轻视耿耿于怀。于是,原本打算给自己营造一片浪漫温馨的天地,不料到头来却是给自己套上了一个又一个的精神枷锁。心头那片蓝天在不知不觉中蒙上灰色,伴随着成长的足迹深植于心,并在不经意间折磨着自己。
此时,我们真的需要一点遗忘的精神。不妨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事物本真的神韵,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将所有悲苦释放,将本不应留下来的事情遗忘。
当然,忘记也需要加以选择,有些人、有些事在你的一生中是无法忘怀,也不该忘怀的。
阿拉伯地区有位著名作家叫阿里,有一次他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结伴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亏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接着三人继续前行,又走了几天后,三人来到一处河边时,吉伯和马沙为一件小事吵起来,盛怒之下的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于是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却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
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并且铭记于心。至于他打我的事,我的记忆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忘得一干二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人对你的帮助要牢记,而别人对你的不好则要忘记,这才是做人的本分。
生活中,我们快乐着、痛苦着、烦恼着、憧憬着。有许多人和事值得我们记忆并珍藏,可是在许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学会遗忘,忘却那些不用记忆的困惑。不再被忧伤的往事所淹没,不再被昨日流逝的荣誉所束缚。
2.学会包容,学学弥勒佛
在很多寺院中,人们进入寺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肚弥勒佛。在佛教中弥勒佛是宽容的代表,因此,他预示着希望和喜悦。世传弥勒佛的原型是历史上一个叫布袋和尚的法师,他曾说过一句话:“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布袋和尚所说的“布袋”,其实指的就是人的胸襟。宽容者的度量,能包容四方,凭着广阔的心理生活空间,悠游于尘世之中,活得潇洒自在。
古时候,有一个禅院里住着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老禅师独自在院中散步时,发现墙角放着一把椅子。
“这定是院里哪个不守规矩的小僧人越墙出去了!”老禅师心想。于是,他把椅子挪开,自己蹲在那里。
没过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僧人翻墙进来,他没有发现板凳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师父,就踩着法师的背跳进院子里。站稳之后,小僧人这才发现,自己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不禁大惊失色。
只见这位老禅师直起身子,拍拍身上的灰尘,用平和的语气说:“天冷夜深,当心着凉。”说完转身就走了。
这位老禅师的宽容,让小僧人深感内疚。此后,就再也没做过违规的事情了。
一位佛学大师说:“僧人懂得宽容之道,所以能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益。”现实生活亦是如此,如若我们能宽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人生处处都会变得和睦融洽,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会因此而成为人间净土。
有位将军向白隐禅师问道:“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禅师反问:“你是做什么的?”将军自得地说:“我是一个大将军。”白隐禅师大喝一声:“是谁有眼无珠请你当将军?你看来倒像是个屠夫!”将军闻言怒不可遏,拔出腰间的刀作势要砍向禅师,禅师即说:“地狱之门由此开。”将军惊觉自己失态,即收起嗔怒之心,向禅师行礼。禅师又说:“天堂之门由此开。”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呐喊,它体现了对“异见”的胸怀,是一种高层次的包容。但无奈的是,我们明明知道这种胸怀的可贵与高尚,却很难让它为己所有。
面对别人的不同看法,我们容易产生抵触和反感的情绪,我们太容易在心中一厢情愿地认定自我的正确性,认为别人都是错的,甚至会因为别人的不同意见而认为对方心怀不轨。这正是人类天性的一种体现。
人生就像一场修行,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提炼自己的内心,我们需要不断地战胜自己内心的自私,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宽容的人。
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包容的智慧都弥足珍贵。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所以,即使你不信佛法,也应该学会佛法倡导的包容精神。如果你信佛法,那么就要学弥勒佛,常开笑口、放大度量。
要相信,即使其他人的观点和自己不同,也有可取的地方,要用宽容的心态面对他人。
3.以宽容“度一切众生”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那么,修养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是宽容。
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若为人宽厚,不管别人待你好与不好,都能谅解、都能包容,这便是人生最大的修养。
有位佛学大师说:“佛要教化一切众生,慈爱一切众生,对好的要慈悲,对不好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坏人更要教化。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佛家有云:‘普度众生’。”
有一天,一个强盗突然闯进禅院,对正在打坐的七里禅师恶狠狠地说:“快把你们禅院的钱都拿出来,不然我对你不客气!”七里禅师平静地指着一个木柜,说:“所有的钱都在里面了,你自己去取吧!不过,希望你能够给我们留下一点,因为禅院快要没米了。”
强盗得手后,就急着逃走,这时七里禅师突然叫住了他:“你等等。”强盗不解地问:“你想干什么?”
“收了别人的东西应该道谢才对啊!”七里禅师认真地说。强盗迟疑了一下,对禅师说了句:“谢谢。”然后逃之夭夭。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个强盗最终还是被捕了。衙役把他带到七里禅师面前,问七里禅师说:“这个人曾经抢劫过你,是吗?”强盗非常惶恐地看着七里禅师,他知道,只要七里禅师说一声“是”,那么自己的下半生就将在监狱中度过。他心想:完了,七里禅师没有理由不指证我。
但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七里禅师却对衙役们说:“他没有抢我的钱,是我自愿给他的,而且,他也谢过我了。”
就这样,强盗逃过了一劫。但由于他还曾在其他地方犯过小案,所以仍被官府处以一年监禁。
在监狱中,强盗始终在想:七里禅师为什么没有揭发我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对他说了声“谢谢”,他就宽恕了我的罪过吗?这个问题强盗始终想不通,可他却由此对七里禅师充满了敬意。从前,他在做坏事时,总觉得自己已经堕落了,将来无论自己如何改变,别人都不会再宽恕自己。但是现在,还有人能够宽容自己的愚蠢和邪恶,这个人就是七里禅师。
强盗服刑期满之后,立刻前去拜见七里禅师,真诚地恳请禅师收他为徒。
七里禅师笑着对他说:“我可以宽恕你的罪恶,但是这还不够,必须要你自己宽恕自己才行。从前的事情,都忘了吧!从今往后,宽恕自己,也宽恕别人,让你的生命重新开始。”
强盗顿悟,从此以后和七里禅师一起修行,终成一代高僧。
七里禅师的宽容之心,让强盗走上正途。由此可见,宽容这种柔性的力量,似一捧清泉,能洗净自己和被宽容对象心中的尘埃。面对别人的错误,一味地以暴制暴,只能让彼此的心结越结越深。
盘硅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很多误入迷途的人都因他的感化而获得新生。
他有个弟子有偷窃的坏毛病。禅师多次教诲,他都没当回事。后来这位弟子因为偷窃被人抓住。面对找上门来的失主,禅师的众弟子感到羞愧难当,纷纷要求禅师严惩行窃的弟子。但是盘硅却用自己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弟子。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弟子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众弟子忍无可忍,为了寺院的名声,他们一致认为要把那个偷窃的弟子赶出寺去。于是众人联名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弟子,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硅看了弟子们的联名上书后,把他的学生们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我感到很欣慰。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得不对,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他,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教他,谁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他需要我的教诲!”
众学生听后,心中的不满不知不觉间都消散了,他们对禅师的敬意也更为深刻。而那个偷窃者早已感动得热泪盈眶。
“善恶是法,法非善恶”,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从本性上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或许你曾因被别人欺骗而憎恨过,想一下子改变这个社会,却劳而无功。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心里种一颗善良的种子,用爱孕育,让它开花结果。这些绚丽的花、香甜的果,会温暖你和你周围的每一个人。
有一位禅师,住在山间的茅屋修行。一天晚上他散步归来,看见自己的茅屋正在被小偷“光顾”,然而他孑身一人,屋内无一长物。禅师便脱下自己的外衣,他怕惊动了小偷,就站在门口等他出来。
小偷果然一无所获,愤愤然地走出茅屋,却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禅师。正在他感到惊愕之时,禅师悠然说道:“我的朋友,你走大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避寒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满面羞愧,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一直目送小偷,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之中,抬头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清早,禅师推开房门迎接温暖的朝阳,却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是在别人“错”的伤口上无情地撒一把揭穿的“盐”?还是用自己宽容的“药水”去帮别人慢慢清洗呢?毫无疑问,只有后者才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佳途径。因为宽容如药,不仅洗尽了别人伤口上“错”的铅华,还在别人痊愈的心灵上涂上了一层爱的护肤霜!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宽容的人,其信仰才更真实。最难能可贵的是那种不求回报的给予,因为它以爱和宽容为基础:要取得别人的宽容,首先要宽容别人。尽管我们不求回报,但是美好的品质总会在最后显露它的价值,这更让人感动。责人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苛责,只会更加令人反感,甚至可能还会激起别人的逆反心理。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世界之都》,写的是一对住在西班牙马德里的父子的故事。小说中本该相依为命的两父子,却因代沟及性格差异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冲突,以至于儿子离家出走。做父亲的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是杳无音信。走投无路的父亲突然想到去报纸上登寻人启事。他的儿子名叫帕科,这是西班牙最常见、最普通的名字。
父亲在报纸上这样写道:“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一整天在马德里日报社的大门口等你。过去的一切让它烟消云散吧。我爱你!”
第二天中午(海明威给了小说一个叫人吃惊的结尾),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竟涌来800个等待宽恕而名叫帕科的人!
人一生的福气有许多种,但其中最可靠的是宽容。因为这种福气并不来自外界,而是完全发自内心。拥有了宽容,就拥有了佛家所说的“福报”,生命亦会得以升华。
4.原谅那些曾伤害过我们的人
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个大英雄名叫海格里斯。一天,海格里斯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时,发现有个袋子一样的东西挡住了去路,便一脚踢向那东西,没想到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破,反而膨胀起来,变得更加大了。海格里斯愤怒不已,抡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去砸那东西,结果它竟膨胀到把路给堵死了。
就在这时,一位老者从山中走出,他对海格里斯说:“快别动它,朋友,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的名字叫仇恨袋,你不侵犯它,它就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便会膨胀起来,把你的路给挡住,和你敌对到底!”
是啊,“仇恨袋”不过是个象征,报复的火焰一旦燃烧起来,可以让人的理智窒息。报复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你报复别人的时候,剑的另一头正在刺向自己。所以,当遭遇背叛和伤害时,应该保持理智而不是冲动,选择宽容而不是报复,倡导放下而不是执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伤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时时宽容,常常忍让,才会达到精神上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才会宠辱不惊,心境安宁。而被宽恕者自会感恩图报,以求心灵上的自我救赎,这样便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交恶到宽恕的故事,成为化敌为友的典范。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以为他要来奚落自己,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没有交谈达数年之久。
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固执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就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告诉亚当斯当年的误会,让亚当斯也知道自己对他所怀的深厚友情。
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杰弗逊。从此,两人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宽容,最重要的因素便是爱心。原谅那些曾伤害过我们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就会从中体验到宽容的快乐。不顺心的事随时都会发生,若能宽容待人、做事,便能享受快乐的一生,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生的幸事吗,所以我们应尽量以愉快的心情处理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即使忍无可忍,也应用理智来抑制自己的情绪,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名前曾经担任过俄国彼德耶夫公爵家的私人乐队的指挥。
突然有一天,公爵决定解散这支乐队,乐手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全都面面相觑、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这些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许多年的亲密朋友,这位指挥更是睡不安寝、食不甘味。在他绞尽脑汁之后,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他谱写了一首《告别曲》,说是要为公爵做最后一场独特的告别演出,公爵同意了。
这一天晚上,因为是乐队在公爵家的最后一次演奏,乐手们表情呆滞、万念俱灰,根本打不起精神。但是看在与公爵一家相处这些日子的情分上,大家还是尽心尽力地演奏起来。
这首乐曲的旋律一开始极其欢快优美,把与公爵之间的情感和美好的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公爵深受感动。渐渐地,乐曲由明快转为委婉,又渐渐走向低沉,最后,悲伤的旋律在大厅里弥漫开来。
这时,只见一位乐手停了下来,吹灭了乐谱上的蜡烛,向公爵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悄悄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名乐手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了。就这样,乐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去,到最后,空荡荡的大厅里就剩下指挥一个人。只见他深深地向公爵鞠了一躬,吹熄了指挥架上的蜡烛,偌大的大厅刹那间暗了下来。
就在他也要像其他乐手一样,独自默默地离开时,公爵却忍不住了,他的情绪似乎已经达到了顶点。他大声地叫了起来:“这是到底怎么一回事呢?”指挥真诚而深情地回答说:“公爵大人,这是我们全体乐队在向您做最后的告别呀!”这时候公爵突然明白了指挥的用心,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啊!不!请让我再考虑一下。”
就这样,这位指挥用一首《告别曲》的奇特氛围,成功地让公爵改变了主意,将整个乐队留了下来。他就是被誉为“音乐之父”的世界著名音乐家——海登。
生活中,不少人会这样做: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你好。比如,有些人在被抛弃、被辞退的时候,往往会愤愤离去,甚至采取报复行为。还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人即便是在决定抛弃对方或者准备跳槽时,也不愿意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只能让结局更为糟糕。相反,海登深知,即便是最后的时光,也要一样无限美好地离去,为的是给双方留下一些更美好的或是更值得他日回忆的东西。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国君之位而战。鲍叔牙辅助小白,而管仲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执政后,想任命鲍叔牙为相国。可鲍叔牙心胸宽广,有知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做相国。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不如他;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
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之人,他并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齐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国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齐桓公也因此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因此引起了一些议员的不满。面对非议,林肯微笑着回答:“让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一语中的!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我们潜在的朋友。
5.建设安详和谐的人际环境
佛家特别强调亲和众生,与众生为友。
当一个人了解人际关系的正面意义与功能时,就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也能享受到人际交往所带来的乐趣。寻求朋友就像渴了要喝水一样,是人类群体性的自然表现。跟不同的人在一起,才能显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若世上只有你一人,那么,你的存在及所作所为,又有什么意义与价值呢?
生活得愉快、美满、充实、潇洒,是每一个人终身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达此人生佳境呢?星云大师认为,我们往往只强调外部社会环境、工作成就、社会尊重、生活条件等物质的改善,却忽视了对于主体安详的心境、人际环境的关注和建设。到头来,许多人非但未能从不断提高的社会地位、逐渐增加的荣誉财富中品尝到幸福的滋味,反倒视生活为不堪忍受的累赘。
那么,怎样的人际环境才可称之为安详?
第一,安详的人际关系是统一和谐的。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通常取决于个人的观念、情绪、欲望。当它们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沟通协调时,心中自然就没有矛盾,人际关系也由此得以统一与和谐。人际关系处在和谐统一之中,主体行动起来,必然表现得坚定、果断,一旦目标确定,便会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也会得到众多的支持。相反,若是处于纠缠不休,“割不断、理还乱”的人际环境中,心也就纷乱无绪。犹如多头马车,彼此牵制,奔向各方,终将止步不前。在这样的心态下,主体为人处世总是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有时你明明想做某事,没过几分钟就自己推翻了自己;明明理智告诉你这样做是对的,情感却使你厌恶;明明你理智上坚信某人不可为友,可情感却鼓励、怂恿你去接近他。
第二,安详的人际环境是宁静安适的。
所谓宁静安适,即稳定平和、无愧无悔、踏实饱满、纯真畅达。如果说统一和谐是关于观念、情绪欲望之间如何合理协调人际结构状态的话,那么,宁静安适则是由此产生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属性。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能明确无误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的人际关系统一、和谐,人际环境就宁静安适了。如此一来,一个人往往在生活中就会表现得自信但不目空一切;有理性但不过分;有主见而不强加于人;有才干却谦虚有礼。
第三,安详的人际环境是明彻透悟的。
所谓明彻透悟,就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都能自觉认知的境界。内心不困不惑,就能从纷乱中理出头绪,从对立中看到和谐,从失败中想到成功,从黑暗中看到光明。换句话说,一切矛盾、烦恼、忧愁、压抑、暗淡,都会瓦解冰释,不再侵扰我们。
所谓安详,不过是人际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整合状态,具有和谐统一、宁静安适和明彻透悟三重有机联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