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涨杀跌是不成熟投资者的表现】
投资市场,特别是股市中,有没有“追涨杀跌法”呢?答案是:有。它是股市操作的一个重要技巧,即在股市上涨时买入股票,股市下跌时卖出股票,如果操作得当是很好的赢利手段,可难就难在如何操作上。
现在交易市场有句术语叫“买涨不买跌”,指导投资者选择当前市场的热点、板块龙头股来进行操作。操作这种人气和活跃度都很高的股票:第一,可以短期内获取大幅利润;第二,可以避免买到冷门股而造成资金闲置。但很多投资者把此种选股与操作策略,与追涨杀跌等同起来,因此屡买屡套,损失惨重。
美股论坛的一个网友发帖子说:“10个炒股的人中,7个是赔钱的,2个是不赔不赚的,只有1个是赚钱的。不论美股或者A股,基本上都是这样。”该网友是一个做股票的散户,在追涨杀跌方面,有着非常惨痛的经历。
“刚刚进入股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自己随便看了几本书,”他在帖子中与其他投资者分享自己的经历,“看到股票涨了,听人说很热,就立刻买进;看到股票跌了,害怕赔钱,就立刻抛出。这样折腾了一年,我算了一下,进进出出的手续费快比赚的多了!”
他现在已经算是一个资深散户,在论坛中提醒刚入市的网友:追涨杀跌的先头兵都是散户,成熟的投资者和投资公司是不会盲目跟风的。网民与大公司信息不对称,所以切忌盲目跟风,散户没资格跟大户玩。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我现在越来越理解了,我认为,前半句必须坚持,后半句要谨慎对待。”这位网友说。
“股神”巴菲特无疑是从不追涨杀跌的智者,他每只股票的持有年限基本上都在8年以上,就是最短的一只也要3年(中石油H股)。为何如此呢?因为巴菲特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1.5%的费用,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但如果不换手呢?那手续费就只有买入和卖出的3%。如此巨大的差额,巴菲特是不会支付的,但我们身边的投资者却总是选择与巴菲特相反的道路,不停地追涨杀跌、买进卖出,到头来却只是为市场贡献了手续费,在别人填满腰包的时候,自己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要克服追涨杀跌的行为和习惯,我们可以把目光从短线投资转移到长线投资,不让市场价格影响我们的投资行为。
股票投资高手彼得·林奇有着十分成熟的长线投资眼光,曾经有一段时间,他断定汽车旅馆业正处在一个反复复苏的阶段,于是购买了联合旅馆公司的股票,并且向其打听最令他们头痛的竞争对手,得到了“La Quinta汽车旅馆”这个名字。
彼得立刻打电话到La Quinta公司去询问他们成功的办法。他发现,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十分独到,比如说,它的汽车旅馆里没有餐厅,因为餐厅是很多汽车旅馆亏损的重要原因,旅客的大部分不满也是由于餐厅引起的。
优秀的经营让彼得对这家公司的营业能力开始有信心,同时他惊喜地发现,1978年只有三家证券公司在追踪研究La Quinta公司,并且大型机构投资者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不足20%。为了进一步确认这家公司提供的情况的真实性,彼得·林奇还分别在三家不同的La Quinta汽车旅馆住了三个晚上,检验床的坚固程度,使劲拉拉窗帘,用力拧拧毛巾,最后得出结论,La Quinta旅馆的设施一点儿也不比假日酒店差,很有发展的空间。之后,彼得·林奇购买了尽可能多的La Quinta股票,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作为成熟的投资者,我们应该避免无脑的追涨杀跌。不要见到股价盘中大幅拉升就盲目杀入,因为这样很容易高位套牢;也不要见到股价大跌就急于卖出,这样很容易错失良机。
在我们投资的过程中,要有策略地运用追涨杀跌法,首先要选出没有大涨过,或者从相对历史行情来看,目前相对价格尚不算高的个股(最好是低位盘整已久且放出很大成交量的股票),然后通过黄金眼关注资金流向指标或主力持仓线指标,最后在机构和大户资金流入、主力持仓线稳步攀升时,根据软件发出的买进信号把握良机,及时买入。
同样,对杀跌抛售也要谨慎。一只股票之所以会从高位下跌,是因为大家不看好后市,对股价后期继续上涨意见不再统一且看空做空的人逐渐增多。但是我们知道,真正对股价产生巨大影响的是机构和大户资金,而他们有计划地撤退时,股价可能还在上涨,可大部分股民都是后知后觉者,在主力资金拉高出货时散户还在不停接盘,在股价刚开始下跌时,散户还在期待虚幻的后期利润。也就是说,投资者想要杀跌时,也许已经错过了抛售的最佳时机,属于高位接盘随后被套,这时必须立刻抛售,否则可能会被深度套牢。
让我们从盲目追涨杀跌的行为模式中跳出来,把眼光放长远,做出合理成熟的投资选择,不要重复“被套牢——割肉逃脱”的老路,把握好投资时机,努力做市场中盈利的那一个。
【保守行事,绝不借债投资】
很多做投资的人都听说过阿克森的故事,讲述他如何通过借债投资,从一个清贫的穷律师变成一个身家上亿的巨富。方法很简单,通过借款存款在银行建立信用,然后通过银行贷款购买公司,并且盈利。
阿克森的例子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借鸡生蛋”、“空手套白狼”。很多投资者对这样的行为十分神往,认为能做到的人简直就是“股神”,市场中的各个机构也习惯拿这个例子来鼓励投资者,加大投资份额。
但当我们冷静地进行思考,从先保本、后盈利、保障资金安全的角度出发时就会发现,借贷投资是十分冒险的,它很可能导致投资者身败名裂,甚至赔上身家性命。
德隆集团在2004年的破产就是借债投资的一个典型教训。德隆集团1986年创建于新疆乌鲁木齐。2000年年初,集团在上海注册了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人民币5亿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德隆逐渐发展成了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重组和整合能力不俗的成功企业。
德隆在10年中涉足的领域有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十几个。公司拥有新疆屯河集团有限责公司、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合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三个全资公司,并参股20余家公司。在2002年,这些公司实现了销售收入40亿元,上缴利税4.5亿元的辉煌战绩,德隆国际的总资产超过200亿元。
然而,德隆在实施并购过程中,过分追求规模的扩张,大笔举借外债,最终导致了资金链的瞬间断裂,把自己带入了沉重的财务危机之中,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整合产业打造金融帝国的远大梦想对于德隆来说是“令人动心的数字”,但资金链的断裂让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了。
不少人认为,投资市场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认为借债投资只是一种投资方式,没有必要过于保守。可事实上,反对借债投资的正是那些投资市场中的常胜将军。
比如巴菲特就曾经意味深长地告诫他人:“在投资中,就算再令人心动的数字,如果将他乘上一个零,那结果也还会是零,而你用别人的钱来投资,无疑就增加了零出现的几率。”
投资市场变化无常,存在着巨大风险,每个投资者抵抗风险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即使是用自己的资本来投资,都有可能因为失败或者周转不灵而影响正常生活,更不要说借别人的钱来投资了。
深圳市的一位老股民徐某曾经是股市中的赢家。1990年,他第一次接触股市就赚到了几万,从此专心炒股。等他攒够了原始资本,就急流勇退搞起实业,创办了一家造纸厂。可他并不擅长公司的管理和经营,不到两年就把积蓄赔个精光。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重新杀回股市。
只是这时的徐某已经没有了本钱,于是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法,“空手套白狼”,向家乡的亲朋们“融资”。
徐某在股市上小有名气,因此亲朋好友都愿意把钱给他代为投资,就这样,徐某的原始资本瞬间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目。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徐某信心百倍地回到了股市上。
一开始,情况非常不错,徐某赚得盆满钵满,还给亲朋好友带来丰厚的回报。由于第一轮投资十分顺利,徐某更加无所顾忌地开始了第二轮投资。他将第一次的盈利加上筹措来的1000万,集中出击,全部投到他看好的三个公司上。但就在这当口,股市出现了衰退的征兆。
一开始,徐某认为这是正常的波动,但当他看到大盘一路下跌,电脑显示器上的惨绿逐渐增多时才意识到,熊市来了。对此,徐某唯有用“割肉”的方法解套,但面对如此大笔的投入,一旦解套几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徐某还是踌躇了。就是这一踌躇,把自己逼上了绝路。2009年年底,当徐某彻底清醒想要从股市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他手上的资金已经不及当初的百分之一了。
灾难没有到此为止。徐某投资的本金有一大部分是属于亲朋好友的。大家把钱借给他,本来是为了在股市中盈利,谁知赔得血本无归,都不依不饶地闹上门来。2010年11月,徐某终于不堪忍受别人的质问和压力,用一瓶农药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投资是有计划有把握的资本投入,而借钱来“豪赌”的行为显然是投机。
投机不可取,投资应保守行事,彼得·林奇也是这样认为的。在他看来,投资者即便是用自己的钱去炒股,也应该严格控制额度。
如何控制额度?
以股票来举例。投资者在买股票之前,应首先重新检查一下家中的财政预算情况。比如,在未来的两三年里你需要买房或是有其他大宗资金支出吗?如果有的话,不要进行投资,除非是把钱放入银行吃复利。因为没有人能预计投资的结果,你预测正确的可能性跟你猜对硬币的可能性一样高。即使是股市中最为稳妥的篮筹股,也可能也会在三五年里一直下跌或不动,这说不定会破坏投资者某些重要的人生计划。
所以,无论是投资市场中的菜鸟,又或者是被人追捧的“大神”,都应该警惕和避免借债投资。正如韩国新生代富豪卢绅镐说的:“从根本上说,不管投资理财能力如何,完全指望‘借鸡生蛋’的人是傻瓜,不要陷入误区。”
【投资的计划不宜太多】
每个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都要制订自己的投资计划,查看一下自己的家庭财政状况,估计一下自己的薪资能否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然后分析市场,考察自己即将投资的产品,最后再作决定。包括在投资过程之中,每一次大盘走向出现波动,或者是接触到一些金融信息,我们都需要对此进行消化处理,计划我们的下一步举措。
计划是必要的,但是过多的计划反而是累赘。把时间用在计划上会令我们错过投资的时机,幸运时只是少赔一些,严重时甚至会令我们赔本。
有这样一个关于采草莓的故事。艾米的家庭并不富裕,与她同村的索顿先生有一家水果店,专门卖草莓之类的水果。
有一天,索顿先生问艾米:“你愿意挣点零花钱吗?”艾米立刻回答:“是的!我做梦都想要一双新鞋,可是没有那么多钱。”索顿先生就说:“那好,格林家的花园现在有很多草莓成熟了,他允许每个人去摘。你去采草莓回来卖给我,一篮我可以给你13美分。”艾米听了十分高兴,她跑回家,拿上篮子往格林家跑去。
一边跑她一边想:如果我采了五篮草莓,那能挣多少钱呢?于是她停下来,摸出一支笔和一块小木板开始计算,最后得到结果:65美分。她又想,如果我能采到十二篮,那又能挣多少钱呢?她又开始计算,然后惊叫出声:“天啊,我能赚到1美元56美分。”她非常开心,又开始计算采集五十篮、二百篮能获得的收入。就这样,时间悄悄流逝,吃午餐的时间到了。艾米摸摸肚子,决定回家吃饭。等她填饱了肚子,心急火燎地赶到格林家时,才发现许多孩子午饭前就到了那儿,草莓几乎都被采完了。最后,艾米只可怜巴巴得采到一篮的草莓。
心动不如行动,这句广告词是真理。很多投资者,在投资之前阅读大量的书籍,一遍又一遍地推敲自己的投资计划;在投资市场上倾注大量的精力,对市场的风吹草动都反复推敲,最后成为了一个又一个“艾米”,唯有眼睁睁地看别人把草莓采走。
与其在纸上演算自己可以获得的收益,不如立刻到投资市场中去实现它。投资市场中的行动派代表彼得·林奇,就是凭借卓越的眼光和迅速的行动力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曾经有人向彼得询问寻找10倍股的方法——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彼得告诉他,就要从你家附近开始找,如果附近找不到,就去大型购物中心找。
这种投资一点都不困难,就好像你不用在柯达上班就可以知道日本制造的价格便宜、操作简单、质量上乘的新一代35mm照相机正给照相机行业带来新的生机,胶卷销量正在上升。无论你是一个胶卷销售人员、照相机店的老板或者员工,都会注意到这种情况,也许你是一位当地的婚纱摄影师,你可能看到五六位新人的亲戚们正在婚礼上拿着自己的照相机四处乱拍,以至于几乎影响到你这位专业摄影师拍照了。
看到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确认,它就是可以给你带来巨大利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