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人生(1)
- 换个角度看人生:活出全新的自己
- 管庆龄
- 4980字
- 2018-04-03 15:44:56
人生长河中,痛总是和快乐相伴,得失总在一念之间。面对人生境遇中的幸福、美满和团圆,世人都懂得感恩、庆幸,珍惜;但面对痛苦、悲伤和破碎,很多人却不能够换个角度看待,只是一味地局限于眼前的困境,耿耿于怀于个人的得失,逐渐丧失了最基本的辨别能力。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角度,总会欣赏到不同的风景;而不同的心胸,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一片蓝天下,悲观者看到渺茫,乐观者却看到广阔。渺茫了,心就会失去方向;广阔了,人就容易积极前行。
所以换个角度看,也许所有的苦难都可能是幸福设置的关卡,所有的悲伤都可能是快乐眷恋你的借口,所有的失败都可能是成功在对你做最幽默的考验。你会发现,其实人生路途处处皆风景。
【用什么样的眼光欣赏世界,世界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报】
美国某大学的科研人员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之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原来,一个人在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不是吗?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衅的眼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用什么样的眼光欣赏世界,世界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报;用什么样的心灵看待世界,就会决定你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01.放下烦恼和忧愁,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很早以前,有一群土著人被外侵者追赶,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危急,酋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
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酋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站着,神色惶恐地等待着酋长的话。
他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到处发出“可怕啊”“我们可怎么办”的声音。
突然一个勇敢的人发问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酋长回答:“那就是我们还存有很多的水牛饲料。”
同样的一件事情,悲观的人只看到不利的一面,乐观的人看到的却是有利的一面。不同心态呈现出的世界完全不同,呈现出的人生道路也就有了不同。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
“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战争。”
“那你就停止战争呗。”老人回答他。
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的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
“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
“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
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怒气冲冲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
“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那就不要悲伤呗。”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待在老人居住的那座山的一个角落。
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号啕大哭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
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于是他又来到了老人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生活到底是沉重的,还是轻松的?这全依赖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它。生活中会遇到各种烦恼,如果你摆脱不了它,那它就会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担子。“一觉醒来又是新的一天,太阳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吗?”放下烦恼和忧愁,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有一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船夫救起。船夫问:“你年纪轻轻,为何自寻短见?”
“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船夫听了,想了一会儿,说:“两年前,你是怎样过日子的?”
少妇说:“那时的我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烦恼……”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两年前去了。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烦恼了,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请上岸去吧……”
少妇恍如做了一个梦,她揉了揉眼睛,想了想,心中豁然开朗,便上岸走了。
从此,她没有再寻短见。她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记得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句话很经典,它引导我们学会解脱,而解脱的最好方式是面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思路去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视角不同,所得的结果就不同。
相信一句话:要解决一切困难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任何一个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转换看问题的视角,就是不能用一种方式去看所有的问题和问题的所有方面。如果那样,你肯定会钻进一个死胡同,离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远,处在混乱的矛盾中而不能自拔。
一个对生活极度厌倦的绝望少女打算以投湖的方式自杀。在湖边她遇到了一位正在写生的画家,画家专心致志地画着一幅画。少女厌恶极了,鄙薄地睨了画家一眼,心想:幼稚,那鬼一样狰狞的山有什么好画的!那坟场一样荒废的湖有什么好画的!
画家似乎注意到了少女的存在和情绪。但他依然专心致志、神情怡然地画,一会儿,他说:“姑娘,来看看画吧。”
少女走过去,傲慢地睨视着画家和画家手里的画。然而,她瞬间被吸引了,竟然将自杀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她真没看到过世界上还有那样美丽的画面——他将“坟场一样”的湖面画成了天上的宫殿,将“鬼一样狰狞”的山画成了美丽的、长着翅膀的女人,最后将这幅画命名为“生活”。
少女的身体在变轻,在飘浮,她感到自己就是那袅袅婀娜的云……
良久,画家突然挥笔在这幅美丽的画上点了一些麻乱的黑点,似污泥,又像蚊蝇。
少女惊喜地说:“星辰和花瓣!”
画家满意地笑了:“是啊,美丽的生活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发现的呀!”
生活的美与丑全在我们自己怎么看。如果你将心中的烦恼和阴暗面彻底放下,选择一种积极的心态,用心去体会生活,就会发现,生活处处都美丽动人。
02.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决定了思考角度的不同。同是一朵花摆在面前,会有“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感怀,也会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舂泥更护花”的深刻。
当然,你不能苛责寄人篱下的林妹妹的伤怀,也不能否认落红护花的事实,你能做的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去体会一朵花的丰富内涵。之后,你才会发现生活是如此丰富。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免会发生矛盾,怎样才能缓解这些摩擦呢?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事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替他人着想。毕竟,每一个人在其他人眼中也是“别人”。坚持换位思考,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和谐。
有一个小男孩儿,三岁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坏事”——他把一碗滚烫的菜汤倒进了花盆里。这盆名贵的花是他爸爸刚刚从花市里买来,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亲自搬回来的。
爸爸怒不可遏,这小子太淘气了,简直就是个破坏分子!三岁的儿子看爸爸到处找笤帚,已经吓得哇哇大哭了。这时妈妈冲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说:“你别忘了,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养花!”
妈妈的一番话,在提醒了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个更重要?更何况在没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开打,是不是在说孩子的自尊和快乐还远远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妈妈蹲下来帮孩子擦干了眼泪,轻声地问:“宝宝为什么要把汤倒在花盆里啊?”
小男孩抽泣着说:“奶奶说……热热的菜汤有营养……我想让花长高高……”
这下轮到妈妈流眼泪了,孩子爱花的一颗心啊,差点儿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自己的思维定式下,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想法。如果不是妈妈及时制止父亲的怒火,怎么能听到孩子那善良美好的心声?如果父母只是片面地看到事情的表面,却不肯倾听孩子的声音,不肯站在孩子的角度,有多少孩子会生活在委屈中?
换位思考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东西,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伴随在我们的左右。日常生活中需要换位思考,工作中更需要换位思考。
因为我们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增进了了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因为我们换位思考,我们在交往与合作中才会变得愉快;因为有了换位思考,我们会发现生活是如此地充满人情味儿。
生活是需要换位思考的。因为换位思考能帮助我们打开观察世界的多棱镜,让我们更好地读懂别人,读懂生活,读懂社会。此时的我们便能学会用单纯而善感的心去感受世界多角度的斑斓,体味生活中别样的美。
03.换个角度看压力,压力就会变成积极的动力
很多成年人都喜欢说,要是我们永远不长大,做一个单纯懵懂的孩子,不用承担来自事业、情感、家庭、社会的压力,生活一定很甜蜜和轻松,世界一定很美好!
其实,这样的说法是有很多破绽的。因为压力本来就是无所不在的,从一个人出生开始,压力就如影随形。即使作为一个孩子,虽然没有生计的烦恼,但也要熟悉这个新世界的冷热惊喜,也会有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需求及无法满足的失落。
等到稍大一点,孩子又会因为复杂的社会因素,与他人进行比较、竞争,形成实际的压力。
等到再大一点,只要孩子对生活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就必须承受一份来自环境、体系、制度的压力。但是,由于孩子天性中具备接受新鲜事物的特质,所以他们大多能很快消除压力带来的不适,进而稳重、沉着地应对挑战。
压力有大有小,你把它看得重,它就重;你把它看得轻,它就轻。与孩子的善于遗忘和善于学习相比,成年人太依赖习惯和常规,对压力的态度就显得不那么友好。
然而,适当的压力对人来说,绝对是不可缺少的清醒剂。它让你不畏惧困难,懂得思考如何进入新的局面、如何打破旧的格局,甚至让你萌发自信和勇气。这些都是帮助你将来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任何人都要接受压力的挑战。
著名的恺撒从一个没落贵族荣升到罗马最高统帅,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每个时期他都肩负着沉重压力,正是在跨越重重险阻之后,他才最终收获成功。
恺撒19岁时,家族权威人士从集团利益出发,要求他放弃原来的婚约,与当权派人家的女儿攀亲,甚至不惜使出各种手段进行胁迫。然而面对压顶的阻力,恺撒毫不退缩,坚持自己的主张,甘愿让个人财产和妻子的嫁妆被没收,并上演了一场出逃完婚的剧目,为自己赢得了信守诺言的美誉。这也是后来将士们愿意追随他的重要原因。
当恺撒搬开了第一个巨大压力后,他又用了足足38年的时间,一步步从军营、战场,走向政坛。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时刻都要对抗难以计数的压力。在与压力抗衡的过程中,恺撒没有浪费时间去烦恼,而是把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变成动力。他不断挖掘自己的各种优势,包括发挥他的军事才能,并用他英俊的容貌、机智的谈吐以及坚毅镇定的心志博得大家的重视,彻底扫除拦在成功前面的障碍。
美国总统华盛顿说:“一切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的。”不因压力而放弃既定的目标,这是恺撒取得辉煌成绩的原因之一。
明知道压力不可能消失,整天妄想没有压力的生活无疑是给自己心里添愁。
其实,遭遇压力时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立即跳出来,分析自己的压力来源,思考如何将它转变成有效的动力。
压力太大,容易让人一蹶不振;压力太小,则容易让人滋生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