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章太炎:“肩头伊尹谁能任,脚底鸱夷未了心”(1)
- 那些年情依何处:民国十大才子的恩怨纠葛
- 韩海
- 4983字
- 2018-04-02 17:12:40
他具有先哲的精神,是后生的楷模;他的一生,既有保守,也有革命,既有传统,也有西化,唯一不变的是对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他以纸笔为武器,对抗清政府的统治;他几番流亡海外,四处讲学宣传,唤醒人们革命的意志;他退而著书,宣传国故。
1.不一样的家世与师出名门
1869年1月12日,章太炎出生于浙江杭州府余杭县东乡离城约十里的仓前镇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字梅叔,号太炎。
章太炎的曾祖父章均,号治斋,以县学增广生(廪贡生)任海盐训导,善理财,操持家业数十年,积累家资百万,为一方巨富。清道光七年(1827年),捐巨款几万贯,于余杭东门白塔寺前创建苕南书院,官府将此事上报朝廷,建“乐善好施”坊于书院大门前表彰其功德(后书院毁于战乱)。后又捐田千亩建章氏义庄、义塾,收养族中孤寡老弱病残者,以及赈恤贫族中寒门子弟婚丧与入学。
章太炎的祖父章鉴,死于1863年。章鉴曾被选为国子监生,一生藏书达五千卷,曾自学中医为人治病。章太炎的父亲章浚,为县学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俗称秀才),饱学并兼精医术,多行善事义举。1862年,浙江巡抚左宗棠围攻余杭太平军时,由于仓前为战场,章家受到战火荼毒,家境开始衰败。章浚赴清营献余杭地图,被荐入杭州府知府谭钟麟门下,任杭州诂经精舍监院等职。1869年,谭钟麟擢授河南按察使,章浚辞职回乡,任余杭县县学训导。
章浚曾误入杨乃武与“小白菜”葛毕氏冤案,原因是杨乃武在余杭知县刘锡彤与杭州府陈鲁酷刑逼供下,诬称曾找仓前钱氏药店钱宝生购买红砒毒死了小白菜的丈夫,于是刘锡彤传讯了钱宝生,但钱宝生称自己名叫钱坦,从来没有用过钱宝生的名字,而且核查账目交易后,发现店里从未出售过砒霜。刘锡彤见状,辗转请任县学训导的章浚告诉钱宝生大胆承认,决不拖累;如不承认,有杨乃武供词为凭,反而要加重治罪。杨乃武案件大白天下后,章浚以误为奸官刘锡彤作说客被革去训导。
晚年,章浚与汉学家孟沅、高学治等人刊刻著述,“检点《山经》读异书,闲披《尔雅》释虫鱼”。
章太炎的外祖父朱有虔是浙江海盐人,为乾隆年间进士朱兰馨之孙。朱有虔本人是库生(未能补廪的秀才),1876年,朱有虔到余杭对章太炎进行了为时四年的孺业启蒙教育。朱有虔给章太炎讲过吕留良、曾静、戴名世、查嗣庭等人的“文字狱”事件,以及顾炎武等人的反清事迹,给章太炎的思想里种下了反清的革命种子。
章太炎12岁时,朱有虔归养海盐,由父亲章浚和大哥章炳森指导《四书》课读,学作八股文。章炳森年长章太炎16岁。章太炎出生时,他已是秀才;后为县学训导,并中举。1883年,章太炎参加童子试,但突患眩晕症,没有考成,此后便绝意科举,专心研经读史,“诵六经,训诂通”,“浏览周、秦、汉氏之书”。章太炎说:“时闻说经门径于伯兄锾,乃求顾氏《音学五书》、王氏《经义述闻》、郝氏《尔雅义疏》读之,即有悟。自是一意治经,文必法古。”
1890年,章浚去世。章太炎遵从父命,来到杭州西湖边的诂经精舍,师从俞樾、高学治、黄以周、孙治让、谭献等名儒,学习声韵训诂、文辞法度。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在诂经精舍首尾七年间,深受其影响,长进很快。在此期间,俞樾对锋芒初露的章太炎也非常欣赏,《诂经精舍课艺》就收录了章太炎求学期间所作的《诂经札记》、《膏兰室札记》等几十篇文章。章太炎说:“余十六七岁始治经术,稍长,事德清俞先生,言稽古之学,未尝问文辞诗赋。先生为人岂弟,不好声色,而余喜独行赴渊之士。出入八年,相得也。”
章太炎在诂经精舍读书期间,爆发了甲午战争,其后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拉开序幕。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鼓吹的维新变法,使章太炎日益向往革命,最后决定走出书斋投身革命运动。
1897年1月,章太炎离开诂经精舍,到当时维新派的舆论阵地——上海《时务报》馆任职,俞樾对弟子结交倡言革命的维新人物很不高兴,以为可惜;1901年,章太炎剪掉辫子,发表仇满文章,则让俞樾极度生气。虽然俞樾思想较开明,但他封建忠君爱国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对于弟子章太炎的所作所为,他是不能理解的。
1901年春,章太炎去苏州东吴大学任教时,前往拜见住在苏州曲园的老师俞樾。俞樾对章太炎给以声色俱厉的痛斥,大骂章太炎“不忠不孝,非人类也”,还表示要清理门户。面对先生劈头盖脸的责骂,章太炎当仁不让,与之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弟子以治经侍先生,而今之经学,渊源在顾炎武,顾公为此,不正是要使人们推寻国性,明白汉、虏分别的吗?”写下《谢本师》一文,宣布与俞樾断绝师生关系。
1906年,《谢本师》一文公开发表后影响很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经学大师孙诒让予以高度评价,表示想收章太炎为关门弟子。
不过,章太炎和俞樾并没有真的断绝师生关系。俞樾对章太炎仍然以门生看待,章太炎对老师也始终充满敬意,1908年俞樾去世后,章太炎作《俞先生传》以示哀悼与怀念之情。
2.“七被追捕,三入牢狱”的革命之路
章太炎与孙文、黄兴被并称辛亥三杰。章太炎少年时就有“明亡于满清,不如亡于李自成”的惊世言论,年长后投身革命可谓是九死一生。1936年,鲁迅回忆老师章太炎时这样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
1894年甲午战争后,章太炎开始关注起变法图强的浪潮。1895年,满清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不久,康有为等发起“公车上书”运动。同年11月,章太炎从杭州寄会费十六银元,加入设立在上海的“强学会”,与康有为、梁启超、沈曾植、文廷式、陈炽、丁立钧、杨锐等成为首批“强学会”会员。后到上海与梁启超、汪康年等一起投入政治活动。
虽然章太炎赞同康、梁的维新变法主张,但他不同意康有为倡言建立孔教,自称“教主”等做法,与改良派发生争论。1897年4月,章太炎因此遭到康有为门徒围攻殴打,愤然离泸返杭,与宋恕、陈虬等创办“兴浙会”,在《实学报》、《经世报》、《时务报》和《译书公会报》等发表文章。
1898年1月,在宣传变法方面已经很有名声的章太炎上书李鸿章,未得答复。不久,章太炎受湖广总督张之洞邀请,到武昌筹办《正学报》。但章太炎很快认识到自己与主张“忠君保皇”的张之洞格格不入,于是章太炎奋笔疾书,纵谈对于满清无忠可言之意而去。张之洞等满清官僚大骂章太炎是“疯子”、“叛逆”。
9月,戊戌变法失败,章太炎遭到通缉。为躲避清政府迫害,携家避难台湾,任《台北日报》记者。次年春,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书信联系,6月,应梁启超及留日学生之邀,到日本横浜寄寓在梁启超的《清议报》馆,经梁启超介绍,与孙中山相识。数月后回国,到上海任《亚东时报》主笔。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7月,参加谭嗣同的同学唐才常在上海发起的“自立会”,章太炎、严复、容闳等八十余人到会。但章太炎对“保全中国主权,请光绪皇帝复辟”的会议主张非常不满,当场宣布脱会。为示与改良主义彻底决裂,遂割掉辫子,脱下长袍马褂,换上西洋装,发文宣言脱离自立会,从此彻底走上反清革命的征途。8月,唐才常起义失败被杀,章太炎因为参加过自立会被满清通缉追捕。大年将近,章太炎悄悄回老家与家人团聚,清廷捕快追至,幸亏邻人及时通报,才得以从后门逃出,藏进镇西龙泉寺寺内。
不久,美国教会在苏州设立的东吴大学校长、美国传教士孙乐文打着“尊重中国文字,必尊重中国教习”的旗号,“厚币延聘海内名宿”。章太炎经朋友推荐,为避开清政府的追捕,遂应东吴大学之聘,于1901年5月赴苏州任教。
在苏州,章太炎以课堂教学为革命阵地,在讲台上向青年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宣扬民族民主革命,曾以《李自成、胡林翼论》等为学生命题作文,发表《正仇满论》、《积弱溯源论》等文章批判梁启超、康有为。章太炎在东吴大学宣传反清革命的言论,引起了江苏巡抚恩铭、刘坤一等的注意,要求校长孙乐文予以逮捕。章太炎获知此事,遂于1902年春,逃到日本东京,当时孙中山正好住在横滨,章太炎便到横滨专程去拜会,二人相谈甚欢。
章太炎在日本三个月后应蔡元培之邀返回上海,与蔡元培、吴敬恒、黄炎培等一起到爱国学社任教,并带领章士钊等学员积极发表反清革命文章。这时康有为、梁启超仍坚持鼓吹维新改良,公开反对用暴力推翻清朝政府。1903年,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对其进行有力的驳斥,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不久,邹容也来到“爱国学社”,长邹容18岁的章太炎与之一见如故,彼此惺惺相惜,很快便结为异姓兄弟,互以大哥、小弟相称。
1903年5月,一本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并由章太炎作序的书——《革命军》在上海出版。书中,邹容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在这部书的结尾,邹容高呼:“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4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在序言里,章太炎称之为“义师先声”。孙中山赞它为“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能大动人心”。因此,这部书被誉为中国近代的“人权宣言”。
《革命军》出版后,由爱国青年章士钊担任主笔的《苏报》对之大力进行了宣传,发表了多篇介绍文章,章士钊著文说:《革命军》“诚今日国民教育之一教科书也”。这样,此书很快风行国内外。《革命军》唤醒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自由意识,直击封建专制统治的要害,吹响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冲锋号。
《革命军》的广泛社会影响也很快引起了清朝统治者们的恐慌。两江总督魏光焘奉命与英租界交涉,要求封闭报馆,逮捕“犯上作乱”的邹容、章太炎、蔡元培等人。随即查封“爱国学社”和苏报馆,并追捕章太炎、邹容、蔡元培等人。邹容、蔡远培事先闻讯已逃避他处,只有章太炎自投罗网不肯逃走,说要革命就要不怕流血,清政府已是第七次要捉他了。邹容得知章太炎被捕入租界狱中,表示要与“大哥”共患难,不久也自动投案。
章太炎,邹容二人被抓捕后,清政府曾向英租界请求引渡,幸未得手。于是,在租界的公堂上,作为原告的满清政府和作为被告的章、邹二人,打起了打官司。十个月后,章太炎被判处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罚作苦工。这就是当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苏报案”始末。
在狱中,章太炎常遭狱卒虐待。他曾绝食七天,以示抗议。他和邹容互相鼓励,继续坚持斗争,还趁探监之机,和蔡元培等研究组织革命团体事宜,章太炎因此成为“光复会”的发起人之一。
1905年4月3日,邹容被恶劣的生存环境折磨致病,卒于狱中,年仅20岁。章太炎眼含热泪手抚其尸,哀恸、哽咽不能出声。
1906年5月,章太炎服刑期满,孙中山派人迎他去日本,于是章太炎第三次踏上流亡日本之路。其后由孙中山主盟,章太炎与孙毓筠等人于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主持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
章太炎接手《民报》后,针对保皇党、改良派和立宪党,与汪精卫、胡汉民等人,撰写了大量文字犀利的政治和哲学论文,与孙中山发起的革命行动默契配合,影响很大,被鲁迅赞为“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往”,章太炎本人也被广大学子视为偶像。
1907年,章太炎与张继、刘师培、陶成章、苏曼殊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亚洲和亲会,章太炎起草章程,主张“反对帝国主义而自保其邦族”。
1910年2月,章太炎与陶成章等于东京重组光复会,章太炎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以《教育今语杂志》为机关报,正式退出同盟会。
1912年3月,中华民国联合会改名统一党,章太炎与张謇、熊希龄、宋教仁等被推为理事。
1913年,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孔教会成立。章太炎发表《驳建立孔教议》,反对定孔教为国教。不久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爆发并失败,章太炎赴京找袁世凯理论,被袁世凯软禁,直至1916年袁世凯死去,才重获自由。
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讨伐段祺瑞,章太炎被任为护法军政府秘书长,为孙中山撰大元帅就职宣言,之后到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争取唐继尧等军阀的支持,但均以失败告终。由此,他一反孙中山等人中央集权的革命方向,与张继等人鼓吹“联省自治”——先各省自治再联省自治,受到各地割据势力的欢迎。
此后,章太炎主要从事著书讲学的活动,革命活动逐渐减少。值得一提的是,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起,章太炎就一直站在反共反苏的立场上,反对国共合作,曾在上海组织“反赤救国大联合”,极力“反对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