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文集(2)

译文

贤能通达之人的兴起,他的初期大致有着非同一般的困顿,颠簸挫折战战兢兢,才仅仅得以保全。德行权术在灾患中练就,筋骨体力在苦难中坚强,所以能在安逸时想到危险,欢乐时不荒废时光。

评点

此段出自《陈岱云母寿宴席诗序》。陈岱云,湖南茶陵人,曾氏同年,同官翰林。陈虽出身清华,然命运并不佳。在翰苑任职期间,他没有放过差,经济上一直不宽裕。儿子远济出生甫一月,妻子便得病去世。道光二十四年,陈放江西吉安知府,后调广信知府,再调安徽池州知府。咸丰三年,太平军攻池州府,城破,陈岱云自缢而死。

道光二十六年,陈在广信知府任上为母庆寿,僚属朋友纷纷献诗。陈将这些寿诗汇集成册,请曾氏为之序。因陈在京期间颇多坎坷,而今仕途顺畅,故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意为勉。不料,陈命多舛,终未成贤达。

求人与不求人

原文

古君子多涂,未有不自不干人始者也。小人亦多途,未有不自干人始者也。

译文

古时的君子出仕有多种途径,没有自求人而开始的。小人的出仕也有多种途径,没有不自求人而开始的。

评点

古人云君子慎出处,即告诫人们须以正当清白的方式获得官位。古时以求官为耻,今日此风愈演愈烈,不仅求官,而且跑官、买官。官位既是买来的,做官后又怎能不贪污受贿呢?

俭约可不求人

原文

能俭约者不求人。

译文

能够俭朴简约的人可以不求人。

评点

人以无求而品高。怎样才能无求,曾氏为读者指出一途:俭约。

不自暇逸

原文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其过如驷,其去如矢,虽有大智神勇,莫可谁何。光阴之迁流如此,其可畏也,人固可自暇逸哉?

译文

天缺可补,海阔可填,南山可搬移,唯有光阴逝去不可再追回来。光阴的经过如同四匹马拉的车子一样奔驰,它的离去如同射出的箭一样迅疾,即使有大智神勇也无可奈何。光阴的如此流逝,真令人畏惧,人怎能自我虚度呢?

评点

曾氏同邑好友朱尧阶,在其父七十大寿时,曾请曾氏为父寿作序。曾氏答应了,但一拖就是三年。三年后再作,便有《朱玉声先生七十三寿序》一文。这段话即出于此文中。曾氏对于自己无所事事地便过去了三年而深有感叹,继而感到恐惧。志士惜阴,古今同慨。

所习之重要

原文

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

译文

看一个人,要看他所受的染习。朝廷中有善于逢迎的老臣,则下面的官员习惯于无原则地跟随附和。家庭中有正派敢言的家长,则子弟习惯于遵守规矩。有人倡导则为风气,众相效法则成习俗,这些就不是一个人的为利与为害了。

评点

曾氏同年陈仲鸾的父母七十大寿,乡亲友朋纷纷以诗文为之庆寿。陈为人戆直伉爽,官场中所少见。陈的这种性格,系从小受其父母的影响而形成。此事再一次验证“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曾氏在其所作的《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中,由此发挥“视乎所习”的观点。常言说“性格即命运”。性格有先天部分,也有后天部分,后天部分多由染习所决定,故而好的习性是可以给人带来命运之收获的。

导向之重要

原文

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中材者,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其始瞳焉无所知识,未几而骋耆欲逐众好,渐长渐惯而成自然。由一二人以达于通都,渐流渐广,而成风俗。风之为物,控之若无有,䲡之若易靡,及其既成,发大木,拔大屋,一动而万里应,穷天人之力,而莫之能御。

译文

上天所孕育的人类,特别智慧的不常见,特别愚蠢的不常见,芸芸众生,大致都只是中等才智罢了。中等才智的,引导向东则东,引导向西则西,学习为善则为善,学习为恶则为恶。初始时懵懵懂懂没有什么知识,未过多久便放纵嗜欲追逐众多的爱好,慢慢长大慢慢习惯而成为自然。由一二个在大都市里发达的人提倡导引,渐渐地向四面八方广阔的地方流传,于是成为风俗。风作为一个物体,抓它像是没有,压它像是容易披靡,到了它成气候时,则拔起大树,吹倒大屋,一旦发作则万里回应,穷尽天人之力量,而不能抵御。

评点

咸丰十年,胡林翼以私产在家乡湖南益阳建箴言书院,请曾氏为文记述此事。这段话即出于此文。由普通人到人才,这中间的关键在教育,最好的教育场所便是学校。孔子最早办学校招收弟子,并亲自教授,又制定出一整套教材,所以孔子成了万世师表,成了中华民族最受尊敬的人。胡氏父子为官而重视教育,这是曾氏所深为嘉许的。曾氏一向看重领袖人物对社会风尚所起的作用,常常以“一二人”如何如何来表明这个观点。此文中的“一二人”,除开他之外,大概也包括胡林翼在内。

不敢造次忘艰苦

原文

安乐之时,不复好闻危苦之言,人情大抵然欤!君子之存心也,不敢造次忘艰苦之境,尤不敢狃于所习,自谓无虞。

译文

安乐的时候,不想再听危难痛苦时的话,人的性情大抵都这样啊!君子的用心,是不敢轻率忘记艰苦时的境况,尤其不敢沉溺于过去的成功经历中,自己觉得再无忧虑。

评点

同治三年十月,曾氏上奏朝廷,请在南京城里分别建陆师昭忠祠与水师昭忠祠。同治六年,曾氏为陆师昭宗祠作文,以记述吉字营战事。同治八年,曾氏又为水师昭忠祠作文,以记述水师战事。这段话系出于《金陵楚军水师昭忠祠记》。所谓昭忠祠,即祭奠死难将士的祠堂。祭奠亡灵,固然是纪念往者,但更重在警示生者。故而曾氏要在东南大定五年之后,再说些安乐时人们所不想听的话,要特别告诫今人不可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要“因时适变,不相沿袭”。

克己爱人去伪崇拙

原文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艰,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呜呼!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载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欤?

译文

君子为人的原则,莫大过以忠诚作为天下的倡导。世道混乱时,上下皆放纵于亡身之欲,彼此以奸伪相吞食,以变诈相角斗,谋求自己的安逸,而将最大的危险留给别人,畏惧艰苦躲避祸害,竟不愿意捐丝毫之力来拯救天下。有忠诚者崛起,改变这个状况,克己而仁爱别人,去掉虚伪而推崇朴拙,亲身经历各种艰苦,而不要求别人与自己共患难,浩然捐献生命,如同远游之人的回乡,而毫无顾惜与害怕。于是,众人学他们的样,也以苟活为羞愧,以躲避事端为可耻。啊!我的家乡几位君子之所以能激励众人,经历九年战争而戡定大乱,难道不是拙而且诚的效应吗?

评点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国内战争中,曾氏的家乡湘乡县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县邑。湘军的雏形——千人大团,便是来自湘乡的团勇,湘乡先后有十余万人参加过湘军。三河之役死的六千人都是湘乡人,攻打南京城的吉字营也都是湘乡人。因此,湘乡也崛起了一大批军政要人。除曾氏兄弟外,还有罗泽南、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杨昌浚、刘松山、刘锦堂、陈湜、刘蓉、刘岳昭等等,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湘乡的昭忠祠,也相应地成了湖南最大最有名的祭奠湘军的祠堂。梁氏所抄录的这段话,便出于曾氏所作的《湘乡昭宗祠记》。曾氏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湘乡这批士人,是以自身的忠诚节烈为邑人榜样,凭着这种精神力量来号召、团结、鼓舞全体湘乡人的。曾氏认为,此种精神,就是他常说的拙诚。拙,指方式朴拙;诚,指心思忠诚。曾氏将拙诚视为应对天下至艰至难的法宝。

气节与养士厚薄无关

原文

世多疑明代诛锄搢绅而怪后来气节之盛,以为养士实厚使然。余谓气节者,亦一二贤者倡之,渐乃成为风会,不尽关国家养士之厚薄也。

译文

世人多怀疑明代打击压抑官员,从而奇怪后来士人气节的旺盛,以为是供养士人厚实的结果。我认为气节这一点,也是一二贤德者倡导,逐渐成为风气,不完全与国家养士的厚薄相关。

评点

曾氏有一篇不足三百字的短文,名曰《书周忠介公手札后》。这段话即出于此文。周忠介公即周顺昌,明末江苏吴县人,曾做过吏部主事。此人性格耿介刚直,因得罪魏忠贤而下狱,受酷刑死。同时受捕的还有五个人,后都被杀。门生潘祖荫以周顺昌被捕时的手札出示曾氏,曾氏读后,认为周可与之前的杨继慎、之后的史可法并称为晚明三仁,并由此发了一通气节与养士厚薄有无关系的议论。

明代散文家张溥有一篇题为《五人墓碑记》的著名文章,其中也涉及这个问题:“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并没有在文章中回答自己所提的问题,曾氏代他回答了,即贤者倡导渐成风会的缘故。

亲历艰苦食之弥安

原文

凡菜茹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凡物亲历艰苦而得者,食之弥安也。

译文

凡菜蔬亲手种又亲手摘的,它的味道特别甜美。凡物品是从亲历艰苦而获得的,吃时心里特别安宁。

评点

曾氏晚年,曾为他的祖父母、父母写了两篇墓表,分别为《大界墓表》《台洲墓表》。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常用于叙述较为重大的事件,著名的有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墓表,系叙述墓主生前行状的文章。这段话出于《大界墓表》,是曾氏转述其祖父生前之语。曾氏的祖父早年较为放荡,中年后折节向善,倾心操持家业,打下耕读之家的坚实基础;又热心公益,为邻里排难解纷。曾氏一生以祖父为精神偶像,其治家观念多半来源于祖父日常的所作所为。直到晚年,他还常常回忆祖父、父亲日落前亲摘蔬菜佐餐以教导子孙,又时时刻刻不忘教育家人勤劳。同治十年给二子留下四条遗嘱,其四则为“习劳则神钦”,告诫后人“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这就是所谓“食之弥安也”。

不必一一求有济

原文

道微俗薄,举世方尚中庸之说,闻激烈之行,则訾其过中,或以罔济尼之。其果不济,则大快奸者之口。夫忠臣孝子,岂必一一求有济哉?势穷计迫,义不返顾,效死而已矣。其济,天也;不济,于吾心无憾焉耳。

译文

道德式微风俗浇薄,举世正推尚中庸之说,一听说有激烈行为,则指责这种行为不符合中庸,或者以于事不济来阻止。到时果然不济,则奸猾之徒大为快乐。对忠臣孝子来说,哪里想求得每一件事都有济呢?形势急迫,义无反顾,效法前人一死而已。于事有济,这是天意;于事无济,则我的心里没有遗憾罢了。

评点

这是曾氏早期思想的一段袒露,却借表彰一个妇人而发出。前面提到曾氏好友陈岱云命运多舛,生子甫一月而妻子去世。去世的陈妻便是曾氏所要表彰的易安人。

易安人在丈夫久病未逾、万般无奈之时,曾割臂和药以进。不久,陈病逾而易安人患疾,数月后以虚弱之身生子,遂造成子生甫一月而去世的悲剧。刲臂疗亲,书籍上虽有记载,但现实中毕竟罕见。想不到好友之妻竟然是如此烈性女子,曾氏为之感动不已。在为易安人撰写墓志铭时,他叹息说“陈氏累世赖以不坠者,独此人耳,而有他乎”,接下来,便发了这样一通议论。易安人此举,非常人所能做到,属“激烈之行”;又不一定于治病有济,属“罔济”一类。世人多不赞成,但曾氏却大为称赞。他所称赞的,其实是为义而不返顾的果决之心。曾氏的这种理念,在八年后他出任湖南团练大臣时,得到一段时期的痛快实施。他甚至矫枉过正而不顾,甚至身得残忍之名而不辞。曾氏的“激烈之行”实施五年之后,终于因障碍重重而有所醒悟有所改变。这自然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