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札(1)

湘中士人集团的领袖贺长龄

原文

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今日而言学术,而莫若取笃实践履之士。物穷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积玩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

译文

今天谈论治理国家的方法,则不如研究名与实之间的综合审核;今天谈论学术,则不如择取笃实苦干的人士。事物到了极点则发生变化,挽救浮华的莫过于质朴。长久疲沓之后,以猛烈来振作,其用意就在此吧!

评点

这是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写给贺长龄信中的一段话。借这个机会,我们来说一下贺长龄。

在曾、左大显之前,湖南先后出现过四个著名的督抚。他们是陶澍、贺长龄、李星沅、劳崇光,均为湘中士人集团所尊敬的人物。这四人中,名声最大的是陶澍,影响最大的则是贺长龄,甚至可以说,贺是早期湘中士人集团的领袖。这是因为,一则贺是《皇朝经世文编》的主编,对于以经世致用为价值追求的湖湘士人来说,这部书乃他们的必读之书,且贺人品端方,为官有政绩,于是自然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二则贺氏家族势力强大,人脉广泛。贺的弟弟熙龄、丹麓等或为朝中御史,或为社会名士,都有相当高的时望。贺家还在长沙城里办学经商,财力雄厚。湘中士人里的头面人物如左宗棠兄弟、罗泽南师生、江忠源、刘蓉、欧阳兆熊以及湘阴郭家(郭嵩焘兄弟)、善化孙家(孙鼎臣兄弟)、茶陵陈家(陈源兖兄弟)等都与贺家关系密切,有的还在贺家做过西席。所有这些,使得贺长龄在当时三湘士林中有着极高的声望。

贺长龄官运亨通,由翰林而知府而按察使而布政使而巡抚而总督,但晚年却因镇压地方动乱不力遭劾革职,回家后不久便抑郁去世,终年六十六岁。咸丰元年,家道已明显走下坡路的贺家,主动与官运日隆的曾氏结儿女亲家。贺家试图通过这种联姻来重振家道,但可惜的是贺家之女在过门一年后便难产去世,不久其弟丹麓与嗣子少庚亦相继去世。曾氏在给儿子的信中说:“耦耕先生学问文章卓绝辈流,居官亦恺恻慈祥,而家运若此,是不可解!”

贺长龄生前家道兴旺四十余年,死后仅十年便气象凋落,这在官场中并不少见。曾氏说:“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贺家为“一代享用便尽”又提供一个例证。

早具坚车

原文

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乎哉?

译文

我们今天倘若有所发现,又想作传之久远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预备坚实的车子吗?

评点

此话出自道光二十三年致刘蓉的信。刘蓉亦湘乡人,与曾氏相交十分投缘,此时不过一秀才功名的塾师,而曾氏却在京城给他写论文与道的长信。这句话的前面,曾氏写道:“周濂溪氏称文以载道,而以虚车讥俗儒。夫虚车诚不可,无车又可以行远乎?孔孟没而道至今存者,赖有此行远之车也。”道是靠文来承载的,文好比车,浮华的文字如同虚车,质实的文字则如同坚车,故而有志于将自己的所见所得传之后世的人,一定要把文字功夫练好,把文章写好。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曾氏很重视文章写作,并于此下过很大的功夫。进京之初,他便告诉诸弟:“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三十四岁时,他的文章已经成熟,自认为“将来此事当有成就”。仗打得最艰难时,他不怕死,怕的是心中对古文的研习所得未能尽告世人,而成为广陵散。

一手好文章对曾氏一生事业上的帮助甚大。早年,正是因为文章好,让他赢得很高的知名度,从而仕途上一路顺利亨通。后来组建湘军,他的文名也为他招致海内众多学问优长之士,一时幕府之盛,并世无双。尤其是他一生丰富的思想与深厚的阅历,都能借助于精确传神的文字予以表述,这是他本人之幸,也是后世研究者之幸。

忍耐冷苦劳闲

原文

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译文

忍耐冷清忍耐艰苦,忍耐劳累忍耐寂寞。

评点

道光二十六年,友人黄廷赞任职苏州,曾氏在给黄的信中勉励他要耐得住冷、苦、劳、闲:“弟有一言,奉吾兄于数年之内行之者,其曰耐乎。不为大府所器重,则耐冷为要;薪米时或迫窘,则耐苦为要;听鼓不胜其烦,酬应不胜其扰,则耐劳为要;与我辈者或以声气得利,在我后者或以干请得荣,则耐闲为要。”六年后,曾氏在长沙办团练,黄廷赞以在籍江苏候补知州的身份协助。由此可知,黄去苏州任职时官阶不高,既为候补,则权位亦不重。黄应是苏州官场上一个不甚起眼的人物。所以,曾氏以耐字相送。

官场是最为露骨最为严酷的名利场。此场可得名与利,但不是人人均分,厚此薄彼、尔荣我枯是它最大的特点。志得意满者从来都是少数,压抑郁闷者却是多数。黄廷赞既然在官场上不起眼,那压抑郁闷一定是少不了的。笔者由此想到,自古官吏都对老百姓作威作福,这事除开道德的原因外,还得从心理上去寻找原因。小官小吏在场内屡屡受上司的训斥,时时没有自我,心里的委屈、愤懑和自尊的失落感,便只好对场外的平民百姓发泄,借别人在他面前的卑躬屈膝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由此看来,官吏欺负百姓的现象,似乎永远无法根绝。其实,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名利场,只是相对于官场来说,显得较为隐晦一点罢了。它同样存在着冷与热、苦与甜、劳与逸、清闲与显要等等不平等,在许多时候,个人对这种不平等是无力改变的,也只能奉一言以行之,曰耐。

人才高下在志趣

原文

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

译文

人素质的高低,看他的志趣所在。志趣低的安于流俗平庸浅陋的陈规,于是日益变得污下。志趣高的仰慕先贤崇隆的行事,于是日益变得高明。

评点

好友欧阳兆熊的儿子欧阳勋,年方二十而志趣高远,曾氏写信鼓励他继续努力。由志趣所向来预卜年轻人的未来,这是衡人的一个重要法则。欧阳勋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本可有所作为,惜未而立即因病辞世。应其父所求,曾氏为他的文集作序,称赞他的文章如同诗一样:“清缜喜往复,亦时有乱离之慨。”

可为浩叹者

原文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

译文

无士兵不足以深忧,无军饷不足以痛哭,唯有放眼看当今世道,寻求一个谋取利益不走在前面、奔赴正义唯恐落后、忠愤耿耿的人却不能很快得到,这才是值得浩叹的。

评点

咸丰二年十二月,曾氏奉旨出山,办理湘省团练事务。时局混乱,办事极难。陶澍的女婿彭申甫致信给曾氏,说“今日不可救药之端,唯在人心陷溺,绝无廉耻”。这话与曾氏的看法完全一致。曾氏遂复信彭,同意他的意见,认为当今办团练,无兵无饷都不是最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勇赴公义的人才。将人才视为第一要素,这是曾氏事业成功之秘诀。

独赖耿耿忠心

原文

今日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独赖此精忠耿耿之寸衷,与斯民相对于骨岳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庶几万有一补。不然,但就局势论之,则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

译文

现在什么事都荒废而不能举办,各种弊病都已并发,不可收拾,唯有依赖这颗耿耿忠心,与民众共处于白骨如山积血如潭之中,希望能堵塞横流的人欲,借以挽回厌恶混乱的天心,或许有万分之一的补救。否则,但就局势来说,则像洪水滔滔的局面,我不知道何时是终结。

评点

这是咸丰三年二月给江忠源、左宗棠信中的一段话。

太平天国事起,代理浙江秀水知县的江忠源最先在家乡(湖南新宁)办起团练,并带领团勇与太平军交战。左宗棠则被湖南巡抚聘为幕僚,佐理军务。江、左二位都是曾氏所器重的有大志大才的人,且对时局的看法又多有相同之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即国家遭此大变,都是因为人欲横流的缘故,若不从这点下手,则无可救药。而当时的官场,更是深受人欲之害,京官推诿、琐屑,外官敷衍、颟顸,体制内几无人才可用。挽救时艰,必须着眼于体制外。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曾氏出山办事初期较为相信书生,大量起用书生带兵。他也较为信任绅士,每到一处都注意借用绅士的力量,来打开当地的局面。然而,像彭玉麟那样愿以寒士始寒士终的书生毕竟极为罕见,像欧阳兆熊那样不做官只做事的绅士也并不多有,绝大多数书生做了官以后,便很快忘掉血性,绝大多数绅士在有了实权之后也随即变质,曾氏心中那种始终如一的“忠愤耿耿”者,竟然难求难遇。权与利对人的腐蚀,看来几乎是不可抵御的。

集思广益当内持定见

原文

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在手,外广延纳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

译文

集思广益本不是件容易事,重要的是内心要持有定见,套住群马的缰绳要在自己的手里,对外要广为延纳众说,使之像千万条溪水流向大壑,这样才更有好处。

评点

咸丰三年二月,钦命办理团练大臣曾国藩答复好友欧阳兆熊来信中所说的几桩事,其中一桩便是“集思广益”。集思广益乃领导者的一个重要素质,办理团练之初,好友以此四字相赠,曾氏自然是感激的。集思广益指的是“广为延纳”之意,而曾氏却又格外指出“内持定见”。从道理上来说,曾氏所指出的这点很值得重视。若自己毫无定见,则所听愈多则愈打不定主意,其结果是更坏事,正所谓筑室道谋也。从曾氏当时的心态来说,他其实早已成竹在胸,决心不顾世俗之见而要特立独行地做一番大事业。这种心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他同一时间的奏折中:“臣之愚见,欲纯用重典以锄强暴,但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臣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但愿通省无不破之案,即剿办有棘手万难之处亦不敢辞。”

力去害民之人

原文

方今民穷财困,吾辈势不能别有噢咻生息之术,计惟力去害民之人,以听吾民之自孳自活而已。

译文

现在百姓穷苦财政困难,我们势不能另外有抚慰生息的办法,唯有竭力除掉害民之人,以此来听任老百姓自己繁殖休养罢了。

评点

鉴于秦朝暴政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汉初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的国策,从而很快使经济得到复苏。这种看似无为的黄老之术,其实远比那些轻举妄动要好得多。只是“与民休息”得有一个安宁的环境,而“去害民之人”,则是维护安宁环境的重要手段。

选将官的四个条件

原文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

译文

带勇的人,第一要才干可以治理民众,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求名求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致说来,若有忠义血性,则这四点都会相跟从而一齐来到。

评点

咸丰三年九月,曾氏在给同邑友人彭洋中、曾毓芳的信中谈到湘军将官的选择,希望他们注意物色推荐。梁氏所抄录的这段话,其实是将此信中的两段并在一起,中间略去了一部分。现将它补录于下,可以方便读者对曾氏提出的带勇之人四个方面的了解:“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则诸勇必不悦服;不勤,则营务细巨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羸弱者过劳则病,精神乏短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以带勇。故弟尝谓带勇须智浑勇沉之士,文经武纬之才。数月以来梦寐以求之,焚香以祷之,盖无须臾或忘诸怀。”

不可专恃粮重饷优

原文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

译文

古时名将之所以得到士卒的真心拥戴,有在钱财之外的原因,后世将领专门依恃粮食和饷银的优厚,作为笼络兵心的工具,所依恃的这个根本已是浅薄了,故而金钱多则奋勇如同蚂蚁附和,利益尽了则冷落如同鸟兽散去。

评点

依靠优厚的粮饷来笼络士卒之心,这几乎是自古以来带兵人所通行的办法,当时湘军的将官们也不例外。营官王錱尤好向藩库索取军饷。王錱以名将自居,曾氏遂以古时名将风范开导他:不能专恃粮饷优厚,还要学习古名将于钱财之外的方方面面,如为人用兵等等。这种开导既为玉成王錱而言,也的确表现出曾氏高于世俗带兵者的见识。

讨厌宽厚论说模棱气象

原文

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囷肝胆又与掀振一番。

译文

我进入这个世界已经很深了,讨厌看到一种宽厚论说、模棱两可的现象,因为此而造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的世界,误人误家与误国已非一日,偶尔有所感触,则自己的五脏六腑又要被掀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