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让读书人看到希望,才能让新政权更有希望(3)

尽管这个竞争规则本身也有不少问题,但拥有规则,显然要好过无序竞争。再不公平的规则,也比没有规则来得公正一点儿。而规则本身,也可以不断完善。

科举考试的竞争极为残酷,其概率之低,不会比今天中彩票的难度低多少。能从中脱颖而出者,除了需要长年的埋头苦读之外,也绝对需要或多或少的运气。但是,科举至少给上百万读书人,提供了不用参与造反就能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有人甚至大胆设想,如果黄巢和洪秀全这二人能中个秀才,他们就不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闹事了。

明代的科举只有进士科一门,规定子、午、卯、酉年秋季,在各地省城进行乡试,取得秀才资历的人方能参加。考试于八月初九开始,每三天一场,共有三场。初场考《经》义两道及《四书》义一道,二场考试论一道,三场考策论一道。乡试的优胜者被称为举人,拥有参加次年二月在京城进行会试的资格。

朱棣占领南京的壬午年,本来是举行乡试的年份,但让“靖难”给耽误了。朱棣被迫在永乐元年,下令各地举行乡试,接着于永乐二年,在南京举行会试和殿试。同时,朝廷下令,继续维持丑、辰、未、戌年会试的传统,也就是说,永乐三年,再进行一轮乡试。大明的考生算是有福了。

永乐二年的会试,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按照传统,一般会试只录取二百来人,但这一次,朱棣一口气录了四百七十二人,显然,他是充分考虑到“靖难”战争对人才的破坏作用。朱棣还下令,挑选其中最出色的二十八人,直接进入翰林院读书,重点培养。这些人于是有了个很牛的称谓——二十八宿。

内阁学士的地位越来越高,非翰林不能入内阁,而要想进入翰林院,自然要在会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主考官员的垂青。

科举最大的优点,也是其诱人之处,就是选拔制度的公正。所有的考生面对的是同样的考题,接受的是同样的规则,更让人称道的是,科举固然对考生资格有种种限制,却没有年龄的要求。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能够想象五六十岁的老人去参加高考吗?而在六百年前,这根本不叫事儿。没有一个读书人,会因为年龄而被剥夺考试资格,考卷面前人人平等,就算是六部尚书的儿子,也没有优先录取的特权。当然,这些高干子弟可能通过捐官进入仕途,但只能在外围部门做一些闲职,而且还往往会被人看不起。这和隋、唐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范进中举的故事,总是会受到中国人的嘲笑,但这毕竟是虚构的故事。在十六世纪初期,有个叫张璁的读书人,却用自己的经历,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也为科举的公正增加了一个注脚。

弘治十二年(1499),二十六岁的张璁首次参加会试,从此屡败屡战,或者叫屡战屡败也行,反正他一直考到正德十五年(1520)。

此时,张璁已经到了抱孙子的年龄,坐在考场上,周围大都是比他小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可这一次,他偏偏还考中了,从此拥有了公务员资格,开始在礼部打杂。

没有后台,没有关系,没有人脉,而且年龄一大把,谁会要他?答案是:规则要他。

因为试卷是要全部誊抄的,主考官只能根据考生的文章来定夺。所有考生遵循的是同一个规则,只认考卷,不管其他。

活在今天的我们,还有资格嘲笑人家吗?可笑的往往正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公平竞争,就认为这样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出现;如果我们以为灰色交易天经地义,就认为自己的祖先也和今人一样“鸡贼”势利;如果我们对历史没有最基本限度的尊敬,就会以为过去两千年的传统社会真的是不堪入目。

事实上并非如此。

各位如果知道张璁七年之后的岗位,恐怕就更不淡定了。五十四岁时,他居然坐上了大明首辅的宝座。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璁的事例固然太极端了一点儿,但足以证明,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在大明被埋没的可能性,真的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明朝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以及嘉靖时期的首辅严嵩,都出生于标准的下层家庭,似乎种一辈子地才是他们唯一正确的出路,进城打工也只配当农民工。但抱歉,他俩偏偏位极人臣,并且是大明首辅中名气最大的两个。

没有科举制度,没有这种制度的(相对)公正性,两个送不起礼的屌丝,恐怕连个秀才都当不上吧。

至于被后世严重诟病的八股取士,也和朱棣没有多大关系。这种制度是在朱元璋时期就实行的,朱棣不过是遵守祖制而已。

而且,八股取士并非一无是处。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格式,尽量避免因为主考官的好恶而形成的印象分差异,反而更能体现出考试的公正性。一个连八股文都写不好,连乡试都过不了关的人,基本上可以说算不上人才。这样的人,如果愣要说自己聪明过人,那不是骗子又能是什么呢?如果偏要让考得差的人升得高,那才是可耻、可笑、可恶的事情。

朱棣自己没多少文化,可他并不像父亲一样看低读书人,因为他需要很多饱读诗书的人来为他分忧。当然,鉴于自己刚刚上台,政权并不稳固,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因此还需要很多赳赳武夫来为他撑腰。

四、此锦衣卫,非彼锦衣卫

朱棣对朝廷机构的变动,不仅仅是创设内阁。他还恢复了朱元璋后期取消的锦衣卫,并在制度上予以正式确立。

纵观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史,皇帝为了排除异己、监视百官,通常都会建立忠于自己的特务谍报机构。而这些组织中,往往都会有太监的身影。汉武帝设立“绣衣直指”,又称“绣衣御史”,负责搜集情报。三国时,曹魏设立“校事”,监察百官与吏民。北魏则设立有“候官”,来监视文武官员。武则天时期,为铲除异己,特别是打击李氏诸王及其支持者,特设了“内卫”。唐肃宗时的掌权太监李辅国,秘密组织了间谍机构“察事”。两宋时期,则有以太监为负责人的皇城司,直属皇帝领导。

但是,要说名气最大的特务机构,非明朝的锦衣卫莫属,一来,明朝距离今天更近,影视作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来,锦衣卫确实组织更为严密,行事更为“专业”,因而破坏作用,往往也会更大一些。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朝中大臣,撤掉了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建立锦衣卫。锦衣卫的全称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是由拱卫司发展而来。起初不过是皇家的仪仗队和侍卫队,但后来的权力越来越大。

锦衣卫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两个:

一是接受皇帝的直接领导,绝对听命于君主,刑部尚书也管不了他们。如此一来,朝中大臣只有被锦衣卫修理折磨的义务,没有管理或弹劾他们的可能。二是有司法权。可以进行侦察、逮捕和审判,有点类似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组织。锦衣卫从不对老百姓下手,只盯着朝廷官员。虽然三法司——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有自己的监狱,但锦衣卫的监狱无疑是最特殊也是最恐怖的,有个很拉风的专属名称——诏狱。里面关的,大都是皇帝亲自下诏捉拿的要犯。一个健康的人,一旦被抓进诏狱,注定是生不如死,只求速死。能活着出来的,肯定就有本钱吹牛了。

不过朱元璋时代,锦衣卫只存在了五年就被解散了。朱棣上台之后,下令恢复锦衣卫,并在南北两京分别都建立了镇抚司。

南京的南镇抚司,主要职责不过是仪仗与工匠;而设在北京的北镇抚司,管的可就是刑法与诏狱了,让朝廷官员谈之色变的锦衣卫,通常指的就是北镇抚司。

在政权还很不稳定、反对势力相当强大之时,朱棣恢复锦衣卫,显然是希望它能成为维持自己统治的好帮手。

锦衣卫的一把手称为指挥使,是正三品,其下还有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和镇抚使等高级职员。而首任指挥使,就是非常受朱棣欣赏,同时和朱高煦又有特殊交情的纪纲。

永乐朝初建,朝廷内外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而纪纲也是毫不含糊,屡次在大江南北掀起打击风潮,把很多对朱棣不满的人进行了严厉惩处。在南北二京,许多官员提起纪纲的名字,真有谈虎色变的味道。除了纪纲,锦衣卫还有两个指挥,分别是刘江和袁刚。因为名字的发音比较接近,他们三人就被老百姓敬畏地称为“三纲”。这三位爷,可比三头猛虎吓人多了。如果他们抓住了谁的把柄,不把你整个半死,那“纲”字就得倒着写。

当然,朱棣无意于恐怖统治,在掌权初期重用纪纲,有些“乱世用重典”的意味。随着政权的巩固,他对锦衣卫的行为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约束,甚至规定,除非谋反大逆,审覆无异,否则罪犯在刑讯以取口供之前,都有五次覆奏之权[1]。到了永乐十四年(1416),朱棣对纪纲一党进行了清洗,曾经威风一时的纪纲被处以凌迟之刑,全家男女老少发配戍边。

不过,此后终明一朝,锦衣卫都一直存在,甚至成了这个王朝的一张名片。

锦衣卫的高官,可以和朝廷大员一样着蟒服,而中下级军官则穿着醒目的飞鱼服,腰挎锋利的绣春刀,神出鬼没,遍地开花,堪称大明二百多年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锦衣卫的成员都是正常人,但为什么人们总是把他们和太监联系在一起呢?

因为太监往往是他们的领导,而且到了后来,东厂建立之后,锦衣卫往往要受东厂的指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朱棣上台之后,各方面的布局与建设有条不紊,很快就稳定住了局势。那么,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他,还会有什么大动作呢?

注释:

[1]参见《明太祖实录》卷一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