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览

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

一 国土

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它的北面是鄂霍茨克海,东面和南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黄海、东海和日本海,与中国和朝鲜、韩国及俄罗斯隔海相望。其领土同中国大陆最近处仅相隔400余海里,同台湾岛更仅相隔100海里左右,因而被称作中国的“一衣带水”的邻国。

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日本国的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6800余个小岛(其中面积在55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48个)组成。这些岛屿从东北向西南略呈弧形排列,其中轴线绵延长达3000余千米。国土总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千米。如果仅就西方国家来看,其面积仅小于加拿大(约998万平方千米)、美国(约937万平方千米)和法国(约55万平方千米),比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都大。

二 地形与气候

(一)地形特点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日本的地形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的特点。

1.万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因其拥有3000余个岛屿而被称作“千岛之国”。其实,日本的岛屿要比印度尼西亚多得多。根据日本海上保安厅2013年10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日本共有海岸线在100米以上的岛屿6852个,如果加上海岸线在100米以下的岛礁,日本大概真可以号称“万岛之国”了。

在这些岛屿当中,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共有341个,其中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29个。日本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面积约为23.1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0%,主要的大城市和工业区大多集中在这个岛上;然后依次是北海道岛(约8.3万平方千米)、九州岛(约4.2万平方千米)、四国岛(约1.8万平方千米),这四个岛一般被称作“日本四岛”。

2.山多坡陡

也许是岛国的缘故,日本列岛上可谓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国土当中约有61%是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18%是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二者相加约占国土的80%。在日本,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脉有21座(参见表1-1)。其中,最高的是位于山梨、静冈县境内的富士山,它海拔3776米,山势巍峨挺拔,是日本人引为自豪的国家象征。

表1-1 日本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

从表1-1可以看出,海拔3000米以上的21座山峰中有14座整体或部分位于长野县,该县因此被称作“日本的屋脊”。日本的山脉大多很陡峭,位于长野县境内的飞山脉、木曾山脉、赤石岳尤其以山势险峻巍峨著称,因而这3座山脉1896年被英国人惠斯登统称为“日本阿尔卑斯”,这一称呼已经为日本人所接受。与山势陡峭相对应,高原在日本则比较少见,偶有一块“高原”,便会被作为游览胜地而备受青睐。

3.平原狭小

山地丘陵多意味着平原少。在日本1982年的国土统计中,“低地”约占11.0%,“台地”约占13.8%,以这两个名义统计的平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4.8%。所谓“台地”,是指高于低地而低于高原的平地。日本的台地多是因地表隆起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洪积台地,多形成于第四纪。关东平原的主要部分就属于这种洪积台地。还有一些台地是由于火山作用形成的,如熔岩台地、火山灰质岩台地、石灰岩台地等。所谓“低地”,主要是在冲积世形成的扇状地(也叫冲积扇)和三角洲。冲积扇多位于河流的上游,有些还是几条河流共同造成的复合冲积扇,如富士平原。三角洲则多位于河流的下游,如新潟平原、浓尾平原等。

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面积约为10000平方千米,然后依次是石狩平原(4000平方千米)、新潟平原(2070平方千米)、浓尾平原(1800平方千米)、大阪平原(1600平方千米)。关东平原是日本社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首都东京、全国第二大城市横滨和川崎等大城市都位于这个平原。全国第三大城市大阪和著名的阪神工业区位于大阪平原上,从而使这个平原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全国第四大城市名古屋和四大工业区之一——中京工业区则位于浓尾平原。此外,本州的新潟平原、富士平原,北海道的石狩平原、十胜平原,北九州的筑紫平原也因其经济发达而比较著名。

4.“地灾”频生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不仅台风等“天灾”频发,“地灾”即地震、火山喷发、山体滑坡、海啸等地质灾害也比较频繁。日本共有火山270余座,其中有80座左右是活火山。著名的富士山就是一座标准的圆锥形活火山,虽然已有近300年没有喷发,但山上仍每天冒着白色蒸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崎附近的云仙、普贤岳和伊豆大岛曾出现大规模喷发,给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与频繁的火山活动相关联,日本也是一个以地震频发著称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全国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会有1次。东京地区每年仅有感地震就有40~50次。发生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曾造成了99331人死亡、103773人伤、43476人失踪的惨剧。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的“东日本大地震”,地震烈度高达9级,截至2015年7月10日,已判明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踪者共18466人,毁坏建筑物399301栋。这次地震及其伴生的大海啸导致的福岛核电站事故更是造成了旷古未有的核灾难。

当然,日本的这种火山地震频发的地质特征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随之产生的大量温泉就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很大便利。

(二)河流与湖泊

日本是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亚热带温带的气候,使它的降水量很大,因而河流和湖泊的数量众多。多山而且山势陡峭的地势使其河流湖泊具有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日本主要河流与湖泊的统计数据如表1-2、表1-3所示。

表1-2 日本的主要河流(2013年官方公布统计)

续表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15年版、3頁。

表1-3 日本的主要湖泊(2013年官方公布统计)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15年版、2頁。

1.河流的特点及其人文价值

(1)流程短

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全长约367千米。其次是利根川,全长为322千米(参见表1-2)。全国共有干流流程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0余条,其中干流流程200千米以上的河流仅有10条。

(2)流域面积小

据官方统计,日本共有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6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5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级河流有44条。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利根川(16842平方千米),然后依次是石狩川(14330平方千米)、信浓川(11900平方千米)、北上川(10150平方千米),余者皆不足10000平方千米(参见表1-2)。

(3)落差大

如前所述,日本地势多山且山势陡峭,山地与海岸之间的距离很短,河流从山地流出后很快流入海洋,加上日本雨量充沛,因而河流的落差很大,水流湍急,激流和瀑布众多。

(4)水流量因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差别

日本各地四季分明,都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季节之间降水量变化显著,因而河流的水流量的季节性变化很大,有些河流夏秋汛期常常泛滥成灾,而到冬季则往往干涸断流。

(5)河流的人文价值

在古代,许多较大的河流都曾被作为诸侯国之间的边界。汲取河水灌溉更是日本进入农耕时代以来各地通用的习俗。水流量充沛和落差大的河流便于用来发电,日本人民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截至1993年,日本的水力开发率已达76%,即5156万千瓦水力蕴藏量中已有3911万千瓦用来发电(装机容量)。1960年,水力发电量曾占日本总发电量的50%以上。然而,日本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船舶航行,因此日本几乎没有内河航运。

实践证明,是人文价值的大小而不是流程长短决定了河流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日本素来就有“三大河流”之说,它们分别是:利根川(俗称“坂东太郎”,干流流程322千米)、筑后川(俗称“筑紫次郎”,干流流程143千米)、吉野川(俗称“四国三郎”,干流流程194千米)。干流流程最长的信浓川由于几乎全程都在山间盆地流过,反而未被列入其中。干流流程仅有75千米的淀川,却因其流域面积较大,以及它在关西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用而被列为“第七大河”。

2.湖泊

日本全国共有大小湖泊600余个,大部分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关东、东北和北海道地区。其中,水面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四个,即琵琶湖(约670平方千米)、霞浦(约168平方千米)、猿涧湖(约152平方千米)、猪苗代湖(约103平方千米)(参见表1-3)。

日本的湖泊多是火山湖,有的就是在火山的喷火口积水而成,因而具有小而深的特点。最深的田泽湖水深达423米。北海道的支笏湖和位于青森、秋田两县之间的十和田湖的深度也都超过了300米。

日本也有一些面积较大、经济价值颇高的湖泊,如琵琶湖的面积就与中国山东省的微山湖(约660平方千米)差不多。它不仅是滋贺县和大阪、京都两府的主要水源地,而且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基地,其淡水鱼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淡水珍珠也在全国久负盛名。

(三)气候

气候与国土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日本的国土中大部分属于温带,加之四面环海,因而基本上可以说日本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本州、四国、九州等地区可以说是终年气候宜人、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本部分气象观测点测量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如表1-4所示。

表1-4 日本部分气象观测点的平均气温、降水量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15年版、6~7頁。

与中国等欧亚大陆国家相比,日本的气候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地区间差异明显

由于日本的国土所跨纬度较长,从南到北狭长排列,地跨亚寒带、温带和亚热带,而且各个大岛上山脉众多、地形复杂,加之经常受到季风和海流的影响,因而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同一时间里,在日本既可以看到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又可以领略椰林婆娑婀娜的南洋景致。日本的气象学家一般把日本国土分为以下三大气候区:西部和西南部的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区、北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的季风型温带针叶林气候区、中部的季风型温带阔叶林气候区。即使在同一个本州岛上,面向太平洋的“表日本”和面向日本海的“里日本”之间在气候上也有较大差别:里日本冬天降水量大,多阴雪天气;表日本则往往冬日晴朗,但夏天降水量大。

2.季节特征分明

同中国一样,日本至今仍使用二十四节气,并在历法上分别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在天文学上,日本则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是大体上把二月、三月、四月称作春季,把五月、六月、七月称作夏季,把八月、九月、十月称作秋季,把十一月、十二月、一月称作冬季。“季风”在日本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这既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日本季节变化的明显,也说明了日本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每到春天,被从西伯利亚大陆刮来的季风吹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总是满怀喜悦地欢迎南风(春风)的到来,并且还会记住这个日子,亲昵地称它为“春一番”(即“第一次春风”),有的人甚至还把第二次南风称作“春二番”。日本春天的特点是阴晴变化频繁,夏季的特点则是高温多雨。来自太平洋亚热带地区的小笠原气团形成了东南季风,往往给日本列岛特别是“表日本”带来闷热多雨的天气。由鄂霍茨克海气团带来的梅雨不仅普降于整个日本列岛,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人们一提到夏季就会想到“梅雨”,“入梅”也几乎成了“入夏”的代名词。当人们提到秋季的时候则往往会想到“台风”和“晚霜”。频繁发生的台风会给人们的财产甚至生命造成损害。大雪是日本特别是北半部日本冬季的独特景观。一般来说,日本并不比位于同一纬度的大陆地区寒冷,气温甚至还要略高些,但由于日本四面环海,由西伯利亚气团造成的西北季风与日本海沿岸的对马暖流相遇,常常会使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特别是“里日本”地区连降大雪,有时积雪竟达一米乃至几米之深。

3.降水量大

如果把日本作为一个整体来与大陆国家相比,其平均气温显然较高,降水量也较大。日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在1800毫米,九州东南部、四国南部以及石川、福井等县的年降水量竟在3000毫米以上,而欧洲的年均降水量仅有560毫米左右,北美也仅有640毫米左右。秋田县与北京的纬度相同,但其降水量是北京的3倍。

三 行政区划

日本是实行地方自治制度的单一制国家。按照日本的《地方自治法》,地方自治制度的直接实施者为“地方公共团体”。其中,人们将一般所说的地方政府称作“普通地方公共团体”,而将那些不设民选的议会和行政首长、职能比较简单、单一的地方团体称作“特别地方公共团体”。在“普通地方公共团体”中,又分为“广域地方公共团体”(即都道府县)和“基础地方公共团体”(即市町村)两类。这些普通地方公共团体实际上构成了日本的行政区划,即日本的行政区划是由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两个层次组成的。此外,日本还有一些政府色彩较为淡薄的地方组织。

(一)都道府县

所谓都道府县,实际是日本47个广域地方公共团体(相当于我国的省级单位)的统称,其中“都”指东京都,“道”指北海道,“府”指京都府、大阪府,“县”指余下的43个县。它们之间在法律地位、政治体制、行政权限上都没有多大区别,其名称上的差别基本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形成的。

东京都是日本第一大政区,是日本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它的名字后面之所以缀上“都”字,显然是因为它是日本的首都。作为首都,它的行政体制比较特殊,即除了像道府县一样下设许多市町村以外,还在城市中心地带设立了23个“特别区”,并且在战前乃至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政府对特别区的控制程度要比对市町村高得多。

大阪府是日本的第二大政区,经济十分发达。京都府是日本的古都。这两个政区之所以在1871年日本“废藩置县”以后被称作“府”,主要是它们的大部分辖区曾是德川幕府的直辖领地,而不像许多“县”那样只是各个分封诸侯(日本叫“大名”)领有的“藩”。东京在1943年改为“都”之前也曾以同样原因被称作“东京府”。

北海道是日本成立最晚的省级政区,于1886年正式设立。历史上日本曾有东海道、西海道、南海道等七个“道”,作为政区,其他六个“道”都已分化为几个县,只有北海道还原封不动地维持着原来的疆界,其名称便也被保留下来。北海道的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地广人稀,由此便产生了它的特殊之处:道政府在道内各地设立了13个分支机构——“支厅”。

日本各都道府县的人口、面积和政府驻地见表1-5。

表1-5 日本各都道府县的人口、面积和政府驻地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15年版、10頁。

近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在准备推行“道州制”改革,即把现有的47个都道府县合并为八至十个“道”或“州”,何时成功,尚难预料。

(二)市町村和特别区

在日本,“市”与中国同样是“城市”这一类地方政府的简称,而且在“市”这一类中也分成几个小类。“町”则相当于中国的“镇”。“村”的字义虽与中国差不多,但从体制、法律地位上看则与中国的“村”不同。日本的村与市、町和特别区一样同属“基础地方公共团体”,即每个村都是一个地方政府,其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也都是地方公务员。而且,市、町、村和特别区四者之间地位相互平等,没有隶属和领导或“指导”关系。但如就规模来看则相差很大,如有的市人口达几百万(如大阪市、横滨市),有的村则只有几百人。

截至2015年4月5日,日本共有市790个,町745个,村183个,特别区23个,其中,“市”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普通市、政令指定市和核心市三种。下面逐类加以介绍。

1.普通市

市的规模大小不一。按照《地方自治法》的规定,人口在5万以上并且市区户数和工商业人口均占60%以上的地区可以设“市”。实际上,战后日本政府为了推动市町村合并,曾两次制定了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地区也可设市的“特例”,因而现有的790个市中有不少是5万人以下的,而有些市的人口则多达几百万。后来,日本政府逐渐在“市”中划分出下述两类“不普通”的市,余者就是这里所说的“普通市”。

2.政令指定市

政令指定市的性质类似于中国的“计划单列市”,即其虽然隶属于道府县,但在城市规划、居民福利、传染病预防等17项行政业务方面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指导而不受道府县节制。在行政机构方面,政令指定市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下设“区”,区下设事务所或派出所。这里所说的区与东京的特别区不同,它不是一级政府,而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不设议会,区长由市长任命。

政令指定市是1956年根据修改后的《地方自治法》设立的。该法规定政令指定市的设立标准为人口50万以上,但日本政府实际上执掌的标准是100万人左右。日本现有的20个政令指定市的人口多已超过或接近100万人,它们是: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神户、北九州、札幌、川崎、福冈、广岛、仙台、千叶、埼玉、静冈、新潟、相模原、浜松、冈山、堺、熊本。

3.核心市

核心市在日语里写作“中核市”。1994年,日本修改了《地方自治法》,决定设立核心市。该法规定设立核心市的条件是:人口30万以上,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核心市的职能权限小于政令指定市,即可行使原由道府县执掌的60项权限,如设立保健所、审批居民建房、城市规划、限制屋外广告等。根据该项法律,日本已分批设立了48个核心市,其中有些后来升格为政令指定市。至2015年初,日本共有45个核心市,其中有许多是县的首府,它们是:函馆、旭川、盘城、郡山、青森、盛冈、秋田、宇都宫、前桥、川越、越谷、船桥、八王子、柏、高崎、横须贺、富山、金泽、长野、岐阜、丰桥、丰田、冈崎、大津、高槻、枚方、东大阪、姬路、尼崎、西宫、奈良、丰中、和歌山、仓敷、福山、下关、高松、久留米、鹿儿岛、长崎、大分、高知、宫崎、松山、那霸。

4.町与村

町相当于中国的镇。町的设置标准由各都道府县自行规定。一般以人口5000以上、工商业人口占60%以上为标准。町的数量原来很多,至20世纪末还有将近2000个。由于日本1999年开始推行大规模的“市町村合并”,町村的数量大幅减少。村的设置不受条件限制,但现有的村多不是原始的自然村落,而是行政村。

5.特别区

特别区只设于东京都的中心区域,共有23个,如千代田区、中央区、文京区、新宿区、台东区、港区、涩谷区、世田谷区、品川区、杉并区等。特别区从1947年开始设立,是“特别地方公共团体”,不享有完全的自治权。尽管它们的人口多超过核心市,甚至已经接近政令指定市,但它们的行政首长即区长曾经长期(1952~1975年)由东京都知事任命,1975年后改为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近年来,要求进一步扩大特别区的自治权,甚至要求将其改为“普通地方公共团体”的呼声日益增高,但至今仍未实现。

四 人口

日本是个人口大国。按照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日本共有人口约1.27298亿人,居世界第8位,仅少于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是世界上10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之一。由于日本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其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就有343.4人(2010年),如按照联合国1990年的统计(1987年数字)则为327人,亦居世界上18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第60位(从密度大的数起),在前述十大人口国和发达国家中则占第一位。可以说,日本是个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轨迹

古代特别是17世纪以前日本人口的准确数字无从查找。关于绳纹时代(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人口数量,日本本国没有发现任何文字记载,人口的准确情况自然更无从谈起。有的日本学者基于考古资料推测,认为绳纹时代的人口不会超过150万人,弥生时代不会超过400万人。公元7世纪中叶大化改新时,当时的天皇曾于646年发布诏书,下令“按检户口,课殖农桑”。701年制定的《大宝律令》使日本的户籍走向制度化。遗憾的是,在此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日本的人口统计资料仍没有完整地留存下来。好在这一时期的历史已有文字可考,一些日本学者据此推算,认为公元8世纪有人口450万~800万人,16世纪末期发展到1800万人。

直至1721年,日本始有正式的人口调查统计记录。那时,德川幕府的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锐意推行“享保改革”,其措施之一就是下令在全国进行户口调查,从而得知当时日本的人口为2606万人。纵观此后的人口统计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人口数量波动比较大的高峰或低谷(参见表1-6)。

表1-6 人口数量的推移趋势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15年版、8頁。

一是德川时代的人口增长低谷。德川幕府统治时期,人口增加缓慢,特别是在德川吉宗开始统计人口后的77年(1721~1798)里,人口不但未增加,反而减少了59万人,即从2606万人降至2547万人;107年(1721~1828年)中只增加了114万人,平均每年约增加0.04%。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经济不景气,人们养不起孩子,城镇里堕胎、农村里溺婴现象(当时日本人将此称作“间苗”)骤增,从而使人口增长率下降。

二是二战后初期的生育高峰。如表1-6所示,1945~1950年,日本的人口从7214.7万剧增至8320万,出现了一个人口高峰。这个高峰主要是新生儿的增加所致。因为战争结束后,人们的生活在历经战乱之后终于得到了安宁,开始大量生儿育女,于是便出现了所谓的战后第一次生育高峰。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鼓励优生优育来诱导性地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即于1948年制定《优生保护法》,使人工流产和绝育合法化,又与政府外围团体合作大力推广普及避孕节育知识,指导民众制订生育计划,从而在此后抑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三是第二次生育高峰。如表1-6所示,在第一次生育高峰过后,人口在15~20年里连续上升,20世纪70年代初期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人口从1970年的1.03亿增加到1975年的1.12亿,5年增长率从前几个5年的4% ~5%增加到7.9%。不过,这次生育高峰只是第一次生育高峰之后的自然反应,即在第一次生育高峰中出生者这时开始生儿育女,而不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意识或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四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口增长的新低谷。进入90年代,日本的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1995年,人口的年增加率已低于0.3%,仅为0.24%,5年增加率也从1990年的2.1%降到了1.6%。据日本政府部门预测,从2009年开始,日本人口的绝对数转为下降,此后仍将呈直线下降趋势,至2100年,将降至6736.6万人。在此期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仍将不断延长。这说明,这次人口低潮主要是新生儿减少造成的,即育龄人口不愿意生孩子造成的。不过,这次生育低谷的根源与德川时代不同,主要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变化,即育龄人口重视追求个人的生活质量。

(二)人口地区分布上的特点

如前所述,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但如就各个地区来看,则不尽如此,各都道府县之间的差别很大。据日本政府1995年举行的国情调查,北海道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73人,而东京都的人口密度则高达每平方千米5384人,可见日本的人口分布是很不均衡的。这种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现象虽然早就存在,但其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引人注目则主要是二战后特别是日本取得高速经济增长以后的事情。

在战后日本人口分布变化的各个时期,分别表现出了各不相同的几个特点。

1.20世纪50~70年代:城市化

人口的城市化是战后日本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在20世纪50~70年代表现得十分明显。如表1-7所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城市人口几乎一直呈增加趋势(只有1945年前后因战时疏散人口有所下降),特别是在日本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1950~1960年,其城市人口(各市和东京都特别区所属人口总和)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从37.5%增至63.5%,至1970年更增加到72.3%,即20年里增加了将近一倍。到高速经济增长期结束的1975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496.7万,在总人口中占75.9%;农村人口(町村所属人口)为2697.2万人,约占24.1%。至1995年,城市人口更达9800.7万人,在总人口中占78.05%;而农村人口只占21.95%。考虑到日本与中国在城市概念上的差别(日本的町已经很有城市色彩,务农的人很少),这里所说的农村人口还要打个折扣,由此可见日本人口的城市化程度要比上述数字表示的还要大。

表1-7 20世纪20~90年代日本城市、农村人口所占比率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1983年版、20頁、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05年版、18頁。

同时,应该看到,正因为日本区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标准是人口所在地方政府的性质和规格,所以,城市人口的增加一方面与各个城市人口的增加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实行“市制”的城市数量的增加直接影响了城市人口的变化。在明治时代末期的1908年,日本只有61个“市”;到大正时代也仅有94个市,不过这时的市人口基本上在10万以上。日本到了昭和时代才出现10万人以下的市,特别是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至1955年的10年里,日本的市增加了273个,其中10万人以下的市233个。据2015年4月统计,日本的市达790个。由于在日本新设“市”必须满足人口总数和工商业人口所占比率等条件,战后日本政府推行的“町村合并”政策无疑对城市的增加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工业化、服务化的发展也使这些新设城市更加容易达到工商业人口所占比率标准。众所周知,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从工业化开始的,其结果是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急剧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迅速增加。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1950年为48.3%,1960年、1970年、1980年分别为32.6%、19.4%、10.9%,到1994年则降至5.8%。与此相应的是城市人口开始增加,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从而推动了日本人口的城市化。

2.20世纪70~80年代前期:人口向三大城市圈聚集

二战结束以前,日本已经形成了工业比较集中的四大工业地带,即京滨(东京和横滨)工业地带、阪神(大阪和神户)工业地带、中京(名古屋)工业地带、北九州工业地带。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人口亦明显地开始向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集中。对此,日本政府先后制订了《首都圈整备法》《近畿圈整备法》《中部圈整备法》及其配套法律和计划,期望以此减轻这些大城市的压力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因而把“圈”画得比较大,如首都圈就包括了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山梨县;近畿圈包括了大阪府、京都府、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福井县(部分)、三重县(部分)、滋贺县(部分);中部圈以名古屋为中心,包括了爱知县、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部分)、长野县、岐阜县、静冈县、三重县(部分)、滋贺县(部分)。

但实际上,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仍局限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附近的少部分县市,并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下来(见表1-8)。于是,自70年代开始又产生了新的提法,即所谓“三大城市圈”——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一般把东京都、千叶县、神奈川县和埼玉县等一都三县称作“东京圈”,把近畿圈里大阪府、京都府和神户市所在的兵库县等二府一县称作“大阪圈”,把爱知、静冈、岐阜、三重等四县称作“名古屋圈”。根据日本政府1985年进行的国情调查,在全国1.21亿人口当中,东京圈的人口为3027万,占总人口的25%;大阪圈为1653万,占全国的13.7%;名古屋圈为1381万,占11.4%,三者相加,已经超过了总人口的半数。

表1-8 日本各都道府县的人口密度(2010年10月1日国情调查)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15年版、10頁。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提法是“50千米圈”。至1995年3月末,东京50千米圈的人口为2957万人,大阪50千米圈达1604.7万人,名古屋50千米圈达852.7万人,三者相加达5414.4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3.4%。

3.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东京圈一极集中化

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化、信息化、贸易和金融自由化成为日本的重要课题,把东京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金融中心”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各种信息、人力、机构都向东京及其周边地区集中。资本金在10亿日元以上的上市企业和法人有60%以上把总部设在了东京。1975年,面积仅占全国3.6%的东京圈(一都三县)里已经集中了24.1%的人口,而1995年这一比率达到25.9%。对此,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87年制订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针对“东京圈一极集中”提出了“多极分散型”国土建设方针,以减轻东京的人口压力。1992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转移国会等首都机能的法律,“迁都”也成了媒体热烈议论的话题。此外,由于东京的物价高、就业也比较困难,近年来东京都的人口已经停止增长甚至在减少,但其周边地区,特别是埼玉、千叶两县的人口增加率仍在全国高居榜首,因而可以说东京圈的一极集中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三)年龄结构——老龄化、少子化

近年来,日本人口的年龄结构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老龄化和少子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1985年,日本女性的人均寿命为80.48岁,开始在世界上独占鳌头。这一年,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4.78岁,但也从翌年即1986年开始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到1998年,日本男性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7.18岁,女性更达到了84.18岁,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战后以来日本国民经济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有直接联系,与日本人的喜食清淡的饮食习惯和优越的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平均寿命的延长意味着死亡率的降低。1947年,日本的年死亡率曾达1.46%,到1951年就开始在1.0%以下,1966年以后长期稳定在0.7%以下,1993年以后因总人口数下降而逐渐有所上升,2013年达1.01%。人口死亡率降低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

日本与世界上多数国家一样,将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即老龄人口系数超过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日本是从197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197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达到了739万人,老龄人口系数为7.1%。从表1-9可以看出,自1980年以来,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一直呈增加趋势。1980年,老龄人口系数达9.1%,2013年更达到25.1%。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出生率的下降是加剧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日本战后第一次生育高峰的1947年,日本的人口出生率曾达3.43%,但几年后迅速下降,1955年开始降至2.0%以下,1990年开始降至1.0%以下。从表1-9也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0~4岁、5~9岁的人口呈直线减少趋势,10~14岁人口除了1985年(当时正值第二次生育高峰)略有增加外,亦呈直线下降。这种出生率的下降不仅加剧了老龄化,还催生了另一个人口现象——“少子化”。

表1-9 1980~2013 年日本各年龄层的人口变动 单位:1000人

资料来源:総務省統計局“日本の統計”2015年版、16頁。

所谓“少子化”,指的是出生率下降造成的儿童数量减少的现象。日本政府1992年发表的《国民生活白皮书》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当年日本的出生率为0.98%。用来表示“少子化”的另一个常用指标是“总合出生率”,它指的是一个妇女一生所生育的孩子数量。日本的这一指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1996年为1.43, 1998年下降到1.38, 2005年更下降到1.26。这说明日本的年轻夫妇已经不愿意多要孩子,有的甚至根本不要孩子。对此,日本朝野上下颇感忧虑,采取了许多对策,已产生了一些效果。到2012年,日本的总合出生率恢复到1.41。

五 民族与语言

(一)民族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和人”以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

1.民族的起源

近几十年来,日本国内外学术界都十分重视对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从形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人口学、遗传学、宗教学等多种角度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由于这一课题难度较大,在许多问题上至今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日本的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列岛上就已经有人类生存。一般认为,在冰河时代,地球北半部的海水水面曾大幅度下降,日本列岛遂与亚洲大陆相连接。当时,生活在大陆的人类为追寻猎物来到日本列岛,并在那里滞留下来。到了新石器时代(约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300年,即所谓“绳纹时代”),生活在日本列岛上的人们已经会制作带有草绳样条纹的陶器,因而被称为“绳纹人”。有的日本学者将这些“绳纹人”和比其更早的原始日本人统称为“石器时代人”。在这些“石器时代人”来自大陆这一点上,日本学术界似无很大争议,但对于来自大陆哪一地区,则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来自中国长江以南的亚洲地区,主要根据是“石器时代人”的身材和脸型等与该地区同一时代的人骨化石相似;另一种意见则以日语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等为根据,认为绳纹人来自欧亚大陆北部。有的日本学者还从检测丙种球蛋白遗传因子入手,明确指出日本人的祖先来自贝加尔湖畔。这两种意见分别被称作“南方说”和“北方说”。

关于日本民族起源的更大争论集中在绳纹人与“弥生人”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弥生人”是弥生时代(约在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生存于日本列岛的人类,他们的身材比绳纹人高大,头型也与之有较大不同,而且同一时期在日本列岛上还出现了水稻种植业和铁制农具。许多日本学者据此认为:在弥生时代,有大批“渡来人”从亚洲大陆经朝鲜半岛来到日本西部,后来分散到其他地区,并与原住民混血融合,从而使日本人的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学者还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这些“渡来人”来自中国东北部和西伯利亚地区,平均每年来1000人左右。这一势头一直持续到古坟时代乃至奈良时代,遂使日本民族得以形成,这些学者认为日本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弥生人是当代日本民族的祖先。与此相对应,另一部分学者虽然也承认弥生时代有“渡来人”来到日本,但认为其数量没有那么多,也不会因混血而使绳纹人的形体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弥生人与绳纹人在形体上的差别,是绳纹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化的结果。换言之,这些学者认为日本民族的起源是一元的,日本民族在绳纹时代已经形成,绳纹人就是当代日本民族的祖先。

2.民族现状

(1)大和人

大和人亦称“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98%以上。大和人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其体形特征是头较短,黄皮肤,黑头发,体毛和胡须较少,耳垢为干性,眼睑中有被称作“蒙古襞”的皱襞,血型以A型居多,其他依次为O型、B型、AB型。大和人原来身材较矮,我国历史书上将其称作“倭人”,据说就与此有关。近年来,大和人的平均身高已有明显增加。据统计其男人的平均身高已达170厘米左右,在世界上属于中上水平。

(2)阿依努人

阿依努人旧称“虾夷人”,属于千岛人种类型。在体形上,阿依努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略微兼有赤道人种的某些特征:肤色黑黄,体毛浓密,腿长腰阔,头大颧高。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阿依努语,而且还依其使用范围区分为北海道方言、桦太方言和千岛方言三种方言。用于文学创作的“雅语”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在词汇和语法上有较大不同。他们还具有独特的文学——韵文“物语”(如“词曲”)和散文“物语”(如“酋长谈”),也有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如“踏舞”和“轮舞”等)。阿依努人信奉一种带有浓厚的萨满教色彩的宗教,经常举行“熊祭”“鲸祭”等宗教仪式——这与他们自古以来一直过着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存手段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到了现代,阿依努人的上述民族特征已经所剩无几,处于被和人逐渐同化的过程之中。

但是,同化现象的出现并不等于阿依努民族的消失。据北海道政府2006年调查统计,有23782名阿依努人集中地生活在北海道的胆振、日高等地。如加上散居于全国各地者,实际上具有阿依努血统者要大大超过这一数字,有的调查报告认为居住在日本全国的阿依努人多达20万人。他们仍然主张维护自己的民族权利,要求废止《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消除实际上存在的民族歧视现象。对此,北海道地方政府及其外围团体已经做出积极反应,提出了废止《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制定《关于阿依努民族的法律》的建议,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自民党所属的札幌市议员金子快之2014年对阿依努民族的真实存在及其所享受的优待政策提出异议。

(3)琉球人

琉球人约有12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日本冲绳县所在地——琉球群岛。琉球人虽然与大和人同属蒙古人种,但与大和人相比,他们的身材略矮,眉毛较浓,颧骨稍高。古代琉球人以部落为单位群居,14世纪时建立了三个小国,1429年由尚巴志统一为琉球王国,与中国结成朝贡册封关系。琉球王国17世纪初遭日本萨摩藩侵略并开始受其控制,但仍保持同中国的朝贡册封关系,奉中国正朔。1879年,琉球被正式并入日本版图。

琉球人有自己的语言——琉球语。琉球语虽然与日语属于同一语系,但语音、语法、语汇都与日语有很大不同。琉球人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16世纪以后,一些上层人士开始用汉字和日语假名记事。下层民众中流行一种叫作“斯丘码”的象形文字,也有人靠结绳记事。琉球被并入日本以后,明治政府推行同化政策,强令琉球群岛上通用日语。现在,年轻的琉球人多已不会讲琉球语。

琉球人的文化受中国和日本本土的影响较大。从宗教上看,琉球人中既有信奉佛教和神道教的,也有不少道教的信徒。他们同中国汉民族一样有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他们还喜欢在屋顶放置石狮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一种叫作“石敢当”的石兽,这些也与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的习俗相似。在饮食方面,琉球人喜欢喝一种名叫“泡盛”的白酒,吃油多的菜肴,还喜欢吃猪蹄、排骨等食物。这些有别于大和人的习俗至今仍然保留着。

(二)语言

在日本通用的语言是日本语,简称日语。虽然日本还有阿依努人、琉球人等少数民族存在,这些少数民族分别拥有自己的语言——阿依努语和琉球语,但现在使用的人很少,年轻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基本上都使用日本语,因而可以说日语是日本的国语。生活在日本的朝鲜人等外国人,移民到巴西、美国等国的日本人也使用日语。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上在学校里开设日语课程的国家越来越多。

1.日语的形成与发展

日语是大和人的固有语言,与朝鲜语、蒙古语等同属于阿尔泰语系。日语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较大影响。一些日本的语言学家认为,日语中一些固有常用词汇如“马”“梅”“米”等的发音与汉语非常相似,很可能是因为当时受到了中国人的影响,在文字的形成方面更是受到了中国汉语的巨大影响。

日本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比较短。现存最早的文字资料产生于公元5世纪,而且是用汉语记载的。这说明此前日本很可能没有文字。日本最早的史书之一《日本书纪》是用汉语写成的。公元3世纪到7世纪,由于当时的日本统治者热心于引进吸收中国文化,来自中国的佛学、儒学著作大量传入日本,许多日本人学会了汉文。公元478年,当时日本的统治者之一倭王武致中国南朝皇帝的国书也是用汉文写成的。公元8世纪以后,日本人创造了专门用来表音的汉字——“万叶假名”(因在古典文学名著《万叶集》中被大量使用而得此称)。后来(约在公元10世纪),日本人又利用汉字的草书创造了日本式字母——平假名(如:安——あ;以——い;宇——う;衣——え;於——お),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了片假名(如:阿——ア;伊——イ;宇——ウ;江——エ;於——オ),从而逐渐形成了汉字与假名相结合的日语文字书写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2.日语的构成

在日语当中,除了汉字以外,还使用日语“字母”——“假名”和罗马字。汉字是日语的表意文字,假名是日语的表音文字。罗马字也叫拉丁字,主要用来表示欧美国家的地名、人名、商品名等固有名词和为假名注音。如前所述,历史上日本曾经有使用汉文的时期,现在有些日本人仍能写出很好的汉诗。因此,中国使用的繁体汉字在日本几乎都可以找到。诸桥辙次编撰的《大汉和辞典》中收入汉字5万余个,小林信明编撰的《汉和辞典》收入汉字11350个。二战结束以后,日本政府开始限制使用汉字。1946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当用汉字表》只收入汉字1850个。1981年,日本政府根据使用情况略微扩大了使用数量,在新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收入汉字1945个。如果加上法务省公布的166个“人名用汉字”,一共才有2111个。在这些汉字当中,绝大部分是从中国汉字中吸收的,仅有极少数是日本自己创造的“和字”。日语中实际上共有48个假名,但因为每个假名都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写法,所以也可以说有96个假名。

表1-10 五十音图(平假名)

表1-11 五十音图(片假名)

从语法的角度来看,日语属于黏着语,即主要依靠助词、助动词的黏着来表示单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时态、否定、推量、被动、可能等语法机能。它不像俄语等屈折语那样有性、数、格、时的变化。日语的语序是谓语在句子的最后,即在宾语和补语的后面而不是像汉语、英语那样在前面。

3.日语的特色

第一,语音简单。其简单程度仅次于波利尼西亚语。元音的数量少。日语的音素中只有a、i、u、e、o五个元音(它们分别成为五十音图中第一行即あ行五个假名的读音),比英语少得多,也比汉语少。辅音的数量也不多,如没有l、v等辅音。日语语音的这一特点使日本人学习外语十分吃力,因为他们很难适应英语、汉语等语言的多元音发音方法。

第二,敬语复杂。日本人重视礼仪的特点在日语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主要是体现在敬语的使用上。广义的敬语中又包括尊敬语、自谦语和敬体三类,三者各有其特有的机能。尊敬语专门用来表述以第二、第三人称为主体的行为;自谦语则专门用来表述以第一人称为主体的行为。换句话说,即使所要表达的语义完全相同(如同是表述“吃”“说”等行为),尊敬语与自谦语所使用的词也是完全不同的。“敬体”是与“简体”相对应的。敬体与简体二者的语义和词干都相同,只是词尾及其变化不同,使用敬体词尾“です”“ます”可以表示对受众的尊重。

第三,受外来语言影响较大。从日语与汉语的关系来看,日语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汉语的影响已如前述。也许是由于日语与汉语的渊源太深,尽管日本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只用“假名”不用汉字的“日语假名化”(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出版过只用假名写成的小说)和只用罗马字写作的“拉丁化”的动向,但都未能形成气候。实际上,汉字早已被日本人看作“国字”,汉语字词也不被看作“外来语”。目前,在所谓“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原来使用汉字的国家如越南、朝鲜等已经正式宣布不用汉字了,而日本却没有这种迹象。再从日语与其他语言的关系来看,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语、荷兰语、德语、俄语、英语等欧洲语言相继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也给日语带来了大量的外来语,丰富了日语的词汇和表现力。日本自20世纪初期就开始并相继有多家出版社编撰出版《外来语辞典》(三省堂1915年出版),到70年代中期均已经改版多次,所收词语也从当初的几千个增加到2.5万个左右,到80~90年代还出版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许多学科专用的《外来语辞典》,可见日语吸收外来语的速度是何等之快。这一现象的出现,固然与日本二战后曾被美国长期占领密切相关,与日本民族对于外来文化采取积极摄取的态度也不无关系。

第四,男女“有别”,即存在着专门供女性使用的“女性语”。如果说敬语产生于日本封建社会时代的天皇崇拜、等级意识的话,女性语也可以说是产生于封建社会的男女差别意识乃至“男尊女卑”意识。早在平安时代,日本就出现了由女作家创作的所谓“女流文学”(女性文学),其遣词造句乃至整个表述方式都更加含蓄、委婉、优雅,与一般通用语言有明显区别。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近年还制定了《男女同工同酬法》),“女性语”则随之走向衰落,但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女性在生活中使用的语言还是与男性有许多差别。

第五,方言较多。与世界上其他人口或面积与之近似的国家相比,日本无疑是方言较多的国家。日本全国共有16种方言,分别属于四大方言区,即:东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九州方言区、琉球方言区。

日本有这么多的方言,主要是多山、多岛屿、多河流等地理条件造成了古代乃至近代日本各个地区的封闭性,建立于这种地理条件之上的诸侯藩国实行封建割据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封闭性,因而地区之间人际交流甚少。明治维新以后,废藩置县等政治改革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使地区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二战以后日本政府又大力推广以东京话(关东方言)为主体的“标准语”,大大降低了各方言区之间的语言交流困难程度。但是,消除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方言绝非易事,很多日本人至今仍在根据场合和谈话对象使用着各自的方言。

六 国旗、国歌、国徽、国鸟和国花

(一)国旗

日本国旗的正式名称为日章旗(日语:日章旗,Nisshōki),在日本国内的常用名称为“日之丸”(日语:日の丸,Hinomaru)。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周围是白色的旗面。1854年7月,德川幕府发布通告,在民用船只上使用日之丸旗,从19世纪中叶开始,日本船只都悬挂日之丸旗,日之丸旗逐渐成为代表日本的旗帜。1870年,日本政府正式将日之丸旗定为日本海军旗帜。1945年,日之丸旗成为日本代国旗。

1999年8月,日本国会通过《国旗国歌法》,将“日之丸”和“君之代”分别定为日本的国旗和国歌。

(二)国歌

《君之代》是日本法律规定的国歌,原曲由宫内省式部察乐师奥好义谱写,后又经雅乐师林广守编曲。

歌词的大意为: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现在,在日本国家举行庆祝仪式和欢迎外国国宾的仪式上以及学校的开学、毕业典礼上都要求挂国旗和演奏国歌。此外,在相扑联赛的颁奖仪式等场合,通常也演奏国歌。

由于日本的国歌和国旗沿用了军国主义统治时期的歌曲和旗帜,很容易让人回想起战争时期日本犯下的罪行和带来的苦难,因此,日本教职员工会等进步组织对政府强制要求学校升国旗、唱国歌表示反对,各学校发生了多次拒唱国歌事件。

(三)国徽

日本没有法律规定的国徽,习惯上把日本皇室(天皇家)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即菊花纹章作为日本代表性的国家徽章使用。不过,日本护照的封面上使用的是“十六瓣一重表菊纹”,花瓣数虽一样,但花的层数却少了一层,与皇室的菊花纹章并不完全相同。

(四)国鸟

日本的国鸟是雉,俗称野鸡。1947年由日本鸟学会选定。

(五)国花

日本尚无成文规定的国花。樱花一般被看作象征国家的花,如被用在硬币和邮票的图案上。菊花则更多地具有象征皇室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