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平塘藏字石记

10月里因事过贵州黔南,甫坐未定,当地领导就急切地说,我们这里出了一件奇事。平塘县有一巨石落地,中裂为二,裂面处凸显“中国共产党”五字。我说,世上哪有这等巧事?对方说,凡初听者都不信,人家还讽刺我们说,莫不是穷疯了,编此奇事诓人,因此我们特请专家进行了鉴定。

第二天,我即驱车平塘,出县城后又蜿蜒起伏疾驰六十多公里,折入一谷地,忽山清水秀,绿风荡荡,原来已进入掌布河谷。沿谷地深入数里,弃车步行至一村,名“桃坡村”。村口矗立一巨木,是一棵有五百年树龄的枫香树。前不久,于夜深人静时,此树轰然倒裂,现留一个十多米高的树桩,三人不能合抱,桩上又发新枝。而倒地的树干压折一棵老银杏后横卧于路,如壮牛猛虎,气势逼人。树枝已被削去,粗者如腰,细者如臂,散落于路下田中竟占地一亩。未见奇石先见老树,邈邈古风,幽谷中来。

绕过古木,是石砌小路。路旁有宽深一米的水渠,水清见底,水中草蔓飘舞如带,石子莹润如玉。我自少年时代一别三晋名泉晋祠之水,就再未见过这样清澈透亮的山泉。不觉心头一紧,才意识到大自然库藏的珍品真是越来越少。沿这条清水古道缓缓而上,过一滩,名浪马滩,碧水平泻,乱石如奔马。过一泉,名长寿泉,因乡人常饮此水多高寿而名。两岸陡崖如壁,竹木披拂,藤缠草覆,绿云扑地。渐行至河谷中段,隔水相望,对岸悬崖下有两棵十多米高的大树,树阴中隐隐有物,导游以手相指说那里即是藏字石。要观石,先得过一吊桥。桥迎壁飞架而去,人一过桥即与悬崖撞个满怀。我不由举首仰望,壁立如削,峰起如剑,云行高空,风吼谷底,忽觉人之渺小。桥左有一对巨石,即为藏字石。从现场看,此石从石壁上坠落而下后分为两半,相距可容两人,两石各长七米有余,高近三米,重一百余吨,右石裂面清晰可见“中国共产党”五个横排大字,字体匀称方整。每字近一尺见方。笔画直挺,突起于石面,如人工浮雕。在这行字的前后还有一些凸出的蛛丝马迹,不成文字。我大惊大奇,实在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天工虽巧,怎能巧到这般?虽然我们也常在石壁上发现些白云苍狗,如人如兽,如画如图,但那也只限于象形的比附。今天突然有巨石能写字,会说话,铁画银钩,颜体笔法,且言政治术语,叫人怎么能相信,怎么敢相信?

但是,面对这块一分为二、内藏五字的石头我们又不能不信。经地质专家组鉴定,该石是从山体上剥落下来无疑。现离地十五米处的石壁上还有坠石下落后留下的凹槽。而山体、巨石及石上的字体,主要化学成分都一致,说明它们曾共生共存,浑然一体。字体也没有人工雕琢、塑造、粘贴的痕迹。这字的成因则是由海绵、腕足类等生物形成化石,偶然组成这五个大字。巨石坠落时,受力不均,沿字的节理处剖裂开来。据测算,石之生成距今已两亿八千万年,而坠落于地也已有五百年,在长年的风雨侵蚀中,化石硬度稍高,就更凸显于石面。过去于两石间长期堆秸秆树枝,石旁又有两株大树遮掩,从没有引起人的注意。今春,为推广景区风景,当地举办一次摄影活动,村支书张国富在清扫此地时无意中发现这石上的五个大字,石中藏字的消息遂即传开。

看过奇石,我又大体浏览了一下周边的风景。由奇石处上行有藤竹峡,因遍生藤竹得名。此种珍稀植物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其细如丝,其柔如藤,却属竹科,缘壁附崖,牵挂缠绕,两岸数里如金丝织就,一片灿烂。有抱石崖,崖面均匀生出圆形石卵,如鱼眼鼓突,如恐龙遗蛋,有足球之大,共三百六十六颗。当地人说此石三十年一熟,会自然拱破石壁,接续而生。其余路边风景都十分可人,如光硬的石壁上会钻出无根之松,郁郁葱葱;滩里巨石上无土无沙,却杂树成林;水中的群鱼细小如豆,会逐人腿而吻,称“吻人鱼”,都为别处之少见。掌布河流域本就风景奇特,早在七年前就已辟为旅游开发区,今发现藏字石更锦上添花。自然中有奇巧之事本也有科学之理,因为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无数个点的排列组合,大自然在无限的时空中总能组合出最理想的图案。今石上这几个字只是一巧而已,也许某年于某石中还会发现别的字迹。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过:“如果把一只猫放在一架打字机上,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也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亚。”而这种万年、亿年才有一遇的巧事,竟幸临平塘县这个布依村寨。这是天赐旅游良机,助民致富。村民已借天成的“中国共产党”五字增设了红色旅游主题,于石旁空地立十六面石碑,简述中共一大至十六大的梗概。

这石两亿年前天生而成,五百百年前自然坠地,其时村口一株枫香树又破土而出,而在今年,忽一日树断枝裂,石中藏字也惊现人间,这一连串巧合莫非天意?离开村口时,我又细端古树,怅然有思。地方同志见状问有何建议,我说有两条。一者,此卧地断木是天赐史书,叫我们牢记过去。可剖光断面,展其年轮,呈于游人。并可标出哪一轮是五百年前,哪一轮是1840年,是1921年,是1949年,直至树断字现之年的2003年,当更显厚重,更有新意。二者,天降“中国共产党”五个大字,是要我们自警自策,与时俱进,当地党政部门一定更要爱民忧民,年有新政。不只让百姓感到石上“中国共产党”之奇,更要感到身边的中国共产党之亲。这样才不负天之祥瑞,民之殷情。

阅读指导

景使文生色,文使景添彩。晋祠因作者的文章而名声远扬,各地就有不少景点去求作者品游。

文章以“奇”字立骨,通篇围绕“奇”字而作。

开篇直言奇事,巨石落地露出政治术语,给读者以悬念。“莫不是穷疯了,编此奇事诓人”,也许是当地为发展旅游而开发的噱头,作者以介绍初听者的反应,来写一般人的普遍心理,使文章的观点全面,不走极端,增强了文章的信服力,因为这种不以为然的心理是文章躲避不开的。

作者写得巧,巧在是借地方领导自我辩解的嘴说出来的,作者以听者出现而不予表态,从而保留了发言权。这样首段就设置了两个悬念,吸引读者进入下文。

幽谷老树,古道乱滩,已经是奇景了,几经铺垫渲染,在“壁立如削,峰起如剑,云行高空,风吼谷底”的悬崖吊桥旁,才烘托出藏字石。现场观察,作者“大惊大奇,实在不敢接受这个现实”,以生活中常见的象形比附,来衬托巨石能写字会说话且言政治术语的奇异,写出了大众心理和疑惑,同时使自己的看法观点并没有脱离大众。字与石是浑然一体的,字是因生物化石而形成,作者以专家鉴定和说明来回答大众疑问,以发现过程来证明没有人为因素。

在正面回答后,作者又借周边风景的珍稀植物、崖面石卵等进一步写风景奇特,由此感叹“自然中有奇巧之事本也有科学之理”,并借科普作家之口,认可这个奇巧之事,“这种万年、亿年才有一遇的巧事,竟幸临平塘县这个布依村寨”,所以本地抓住巧事开发红色旅游主题。至此,奇事基本写清楚了,有记叙,有描写,有衬托,有直描,有说明,有引证,写得疑云频生,波澜起伏。

文章到奇事写清楚也就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在回顾整个“奇事”感叹莫非天意后,借给当地同志提建议的机会使思考更进一步:突出年轮的红色教育意义,突出天降祥瑞更要我们“自警自策,与时俱进”“爱民忧民,年有新政”。不只让百姓感到石上“中国共产党”之奇,更要感到身边的中国共产党之亲,不能仅仅提供好奇,更要使之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作者点到为止,语短情长,使文意又上一层楼,给好奇及围观的人们以警醒,使市井闲谈之语具有了发人深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