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支部书记及委员工作规程与方法(2018版)
- 潘立魁
- 11627字
- 2020-06-24 22:00:59
(五)党支部书记要具备的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是指从事活动、完成任务所应具备的素质和本领,它是人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党支部书记主要应具备执行能力、决策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具备这些能力,是党支部书记知识综合发挥的基础,是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本领,带领党员和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动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阶梯,对于全面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1.决策能力
科学决策是对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党支部书记的科学决策能力表现在: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地决策。决策是一种选择,选择是建立在判断的基础上,判断同决策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紧密相关。决策是一项高度复杂的思维过程,必须遵循科学理论,反映客观规律。所以,科学决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没有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征求意见不决策,没有民主讨论不决策。
二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科学决策体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动态结构体系,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组织保证。这个体系主要由决策者的思维结构(思想路线、思维方式)、素质结构(决策者自身素质、决策机构整体素质)、知识结构(决策知识基础)和情报信息系统、专家智囊系统、决策中心系统、决策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等要素组成的,高级决策必须有这个完整的决策体系来保障。党支部的决策虽然达不到这样高的层次,但也要遵循这个思路,抓住主要要素,做到决策正确合理。
三是实行决策民主化、制度化。在决策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民主程序,集思广益,正确决策。实行民主决策要有制度来保证,把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用制度确定下来,建立健全决策责任制,对决策失误追究失职责任,防止决策中的主观随意性,杜绝或减少决策失误。
党支部书记提高决策能力的途径:
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以保证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正确决策。
二要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
三要掌握科学决策知识,按照科学决策的有关制度、程序和方法来进行决策,有主见,同时又要防止主观武断。
四要及时了解全局的环境、形势和发展趋势,能够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大局出发,做到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新时代必须增强的八大执政本领
增强学习本领
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增强政治领导本领
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
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
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
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增强科学发展本领
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增强依法执政本领
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
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
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
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
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
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
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勇于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五要努力提高自身决策水平,自觉锻炼和培养开拓创新的意识、果断决策的魄力和正确决策的能力。
2.执行能力
党支部书记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具备较高的能力。执行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就是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党的基层组织会经常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党支部书记不仅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理解力,还要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这是新形势下衡量党支部书记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党支部书记所应必备的重要条件之一。执行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是态度要明确。党支部书记在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态度明确,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党的政治纪律所决定的,也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体现。一要态度严肃认真,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落实,决不能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态度。二要坚定不移,执行中坚决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干扰,维护党的权威,确保政令畅通。三要以身作则,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和表率。
二是行动要坚决。这种行动坚决首先是要做到“准”,即对政策的理解要准确、全面;其次是要做到“稳”,即制定稳妥的实施方案、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明确的工作进度,为顺利执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准”和“稳”的基础上,在执行中坚决不打折扣,做到学习快、传达快、部署快、执行快,保证路线方针政策迅速贯彻落实。
三是方法要灵活。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既要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又要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面对错综复杂的世情、国情和本单位、本部门情况,在执行政策时,切忌采取生搬硬套和“一刀切”的方法,要善于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在多种方案中,选择实施政策的最佳时机、最佳途径、最佳方法,以取得最佳效果。
四是工作要创新。善于借鉴经验,敢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对党支部书记执行政策的基本要求之一。党支部书记要善于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故步自封。要树立新思维,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党支部书记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一是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党支部书记工作虽然处在党的最基层组织之中,但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大局意识,做到统观全局,立足实地,选准执行政策的基本点。要从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坚决服从全局利益,必要时还要暂时牺牲局部利益,以保证全局利益的实现。
二是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原则性是前提,灵活性是手段。路线方针政策是带有普遍性、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都属于原则性的问题,对原则性问题不能违背。灵活性是指在执行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区别的、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方法和手段,以保证更好地贯彻执行。党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同一切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行作坚决的斗争。同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地执行路线方针政策,使之在基层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是处理好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关系。党支部书记是党的最基层组织的负责人,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必须牢固树立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念,处理好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关系,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执行党的政策,正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借口对党负责,而不顾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觉悟程度,强迫命令、生搬硬套地执行政策,往往会背离党的政策的精神实质,反而会损害党的利益。以对人民负责为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采取歪曲、违背政策原则的做法,去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同样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观察能力
观察是贯穿于整个党支部工作实践全过程的活动,党支部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观察。因此,提高观察能力是提高党支部书记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比较观察。它是通过对客观事物之间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比较,从而获得对事物特征和本质的正确认识的一种观察方法。党支部书记在领导工作中要善于从同类情况中做出比较,从中获得正确的结论,然后决定取舍,做到扬长避短,取得最大效益。
(2)跟踪观察。它是通过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全过程透视,从而获得对事物特征和本质的正确认识的一种观察方法。党支部书记在领导过程中,要对一项工作从开始到过程到结束进行全程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试验性的工作和新的工作,更要做全程性的跟踪指导、跟踪观察,不断总结经验,摸清工作规律,提供全面指导。
(3)提问观察。它是通过向他人提出疑问、得到解答,从而获得对事物特征和本质的正确认识的一种观察方法。党支部书记在领导工作中,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勤思考。多深入实际,多向群众请教,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真实情况,多占有资料,深入分析思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取得正确的观察结果。
(4)全面观察。它是观察和了解事物时,事先不带框子,不定调子,不划定范围,不确定重点,全面、广泛进行调查,从而获得对事物特征和本质的正确认识的一种观察方法。党支部书记在领导工作中,要尽可能多地占有情况和资料,全方位、多渠道、宽视角、高效率地吸纳和利用各方面信息,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善于从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中,分析、概括、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和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观察结论。
党支部书记提高观察能力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在观察活动之前,必须确定明确的观察目的,制定观察计划,明确观察任务。这样才能对观察有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努力掌握由易到难、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观察方法,努力掌握反复细致的观察方法,做到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防止孤立地、静止地、就事论事地观察,以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三是进行及时的整理和总结。只有通过及时的整理和总结,才能将观察中得到的片断、零碎的信息条理化、系统化,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找出规律性,以保证得到正确的观察结论。
四是完善观察主体的品格。要提高党支部书记集中观察的注意力。要创造良好的观察心态,要保持积极的观察兴趣,要锻炼持久的观察毅力,要克服观察的心理障碍。
4.思维能力
好的思维能力是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党支部书记提高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要全面、深刻。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不要把视线只盯在一点、一线、一面上,而要尽力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思考。思维要有深度,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要敏锐、灵活。思维过程中善于当机立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思维过程中不为成见所禁锢,在问题面前能够提出若干个解决方案;能够从许多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做到多谋善断。
三要有自己的观点。思维时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不为别人的观点所左右,敢于质疑否定,敢于冲破旧习惯的束缚,不为陈旧观念和模式所左右,不照抄照搬。从实际出发执行上级指示,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要有创见性。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别人还没有涉及和认识的领域,提出和认识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解决问题有新的途径和方法。工作中要有新意见和新办法,有新的思路,不墨守成规而勇于革新,富于创造性。
党支部书记提高思维能力的途径和办法:
一要培养新的思维定式。党支部面对的是众多复杂的实际工作,传统的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已不适应新的领导工作。旧的思维定式很容易束缚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因此,党支部书记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注意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对思维的消极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为正确思维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党支部书记要主动、积极地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使自己的思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树立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做到超前思维。否则,思维就要滞后于实践,只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三要集思广益。党支部书记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从群众中吸取知识和营养,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要勤于思考问题。人的思维能力是在思维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提高的,党支部书记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就应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勤于思考,多想问题,培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5.表达能力
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是党支部书记素质的体现。表达能力是领导者不可缺少的能力。表达能力有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种。这两种能力是党支部进行领导工作时都离不开的,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应在提高这两种能力上下功夫。
第一,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是实行领导工作的方式,它包括演讲、对话、辩论、谈话等形式。一名支部书记能够用准确、流利、精辟、熟练、通顺的语言表达工作设想和意图、要求等内容,便会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和信服力,增强与群众的思想感情交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表达中观点要正确,表达要明确,语言要准确。在此基础上,可以求得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精辟凝练,增强感召力。
二要实在、朴实,反对空话、套话。讲话力求简明清晰,长话短说,讲实话、真话。力戒讲那些空洞的口号式的语言,不讲套话。大道理要讲,但要摆事实,讲道理。
三要有针对性。围绕主题,看听众和场合,设计讲话方式和语言的使用。也要根据讲话内容设计好表达方式。
党支部书记要掌握以下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要吃透文件精神,明确讲话意图,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表达时才能语言流畅,话从心中出。一头雾水情况下,便言不由衷,说不清道不明。
二要以作风实带语言实。一个工作作风严谨、注意实际讲实效的党支部书记,讲话时就会实在,不讲套话,不讲空道理,不说大话。
三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同群众打成一片中,沟通感情,沟通思想。了解群众,讲话便有针对性,便能打动听众。
第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是运用文字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领导者基本的表达能力之一。书面表达是口头语言表达的发展,虽然没有口头表达直接,但比口头表达更周密、精练,传播更广泛、持久。书面表达可以用来传达指示、宣传思想、交流信息、储存经验、联系工作,在间接的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工作,是领导者开展工作、实施领导的重要手段。
根据基层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任务,党支部书记常用的书面表达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工作计划:将进行的某项工作或活动的目的、要求、任务、指标、步骤、措施、完成期限等内容,用书面的形式写出来,就是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根据内容也可叫做“意见”“方案”“安排”“设想”“规划”等。工作计划没有固定写作模式,可采用条文或图表格式。内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标题,即计划的名称,应标明制定计划单位、计划内容、执行计划有效期限等内容。二是正文,要写清计划的目的要求、具体任务、方法步骤和分工负责等。三是落款和日期。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党支部对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总,通过分析研究找出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的文字材料。工作总结的写法,一般分四个部分:一是标题,包括单位、时间、内容、文体。二是导语,包括总结工作的背景、时间、地点、条件、经过。也可以把主要成绩、经验、问题简明扼要地点出来,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或结论。三是正文,包括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经验教训等。四是结尾和落款。
发言材料:发言材料也叫讲话稿,是为了在某种会议上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把话讲好,事先将口头表达的内容形成书面材料。撰写发言材料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简明扼要、语言生动,写得口语化。
典型经验:典型经验是总结、介绍、交流、推广各种先进经验时形成的书面材料。典型经验的写法一般由标题、署名、正文和时间组成。标题应标明经验的主要特点、突出特征、中心内容、基本观点或基本方法。署名在标题下面、正文前面。正文主体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经验,包括做法、体会、经验、教训等。结尾一般要写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以及下步打算。时间写在正文之后。撰写典型经验的要求是,既要有代表性,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又要有本质和规律性,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就是把对某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结果,用书面形式反映出来的文字材料,是党支部书记工作中常用的文体之一。调查报告既可以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又可以为本单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调查报告大体应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标题,要用高度概括、简明扼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点出调查报告的核心内容。其次是开头,简要介绍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范围、方法和过程。再次是正文,主要包括基本情况、主要问题、产生原因、经验教训、措施对策等内容。最后是结尾,用来统揽全文,强调主题;总结经验,概括观点;分析问题,找出根源;判断是非,得出结论;说明现状,预见未来。
党支部书记提高表达能力的方法:
一要多读书。必须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党支部书记不仅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学习本职岗位技术业务知识,提高政治业务水平,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如文学、历史、美学、心理学、逻辑学、现代科学等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为提高表达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要注意坚持收集、整理和积累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资料。积累资料是提高党支部书记表达能力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坚持积累报刊、杂志上的相关资料,通过认真研读,吸取知识营养,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思路。
三要在实践锻炼。提高表达能力,必须有实践中不断学习,逐步提高。党支部书记要注意克服工作繁忙等困难,做到勤学、勤练、勤总结、勤实践。
6.创新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党支部书记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新发展理念,提高创新工作能力,有效地改变传统领导理论和领导实践难以适应新时代新任务发展要求的现状,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支部书记要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有新作为。党支部书记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要敢于创新。具有创造能力的人,首先就要表现出敢闯、敢担风险的精神和气魄。在实际工作中党支部书记应具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务虚名、不放空炮、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盲从的科学态度,紧密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指示和要求,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二要有科学预见性。党支部书记首先要具有追求未来、创造未来的强烈愿望,并以此为动力,始终站在形势发展的前列,弄潮而进。其次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在尊重和依据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事物发展趋势、发展进程和最终结果有一种判断能力,科学地预见未来。只有这样,才能在迅猛发展的形势面前,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变被动为主动,保证事业健康发展。
三要博采众长。善于创造性地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发现所要借鉴的经验与自己面临的实际的相似处和共同点,站在理性的高度去认识经验,认识和抓住经验中最本质的东西,解决面临的问题。
创新能力的核心问题是敢于创新、能够创新。创新是新时期对党支部书记的一个新的要求。党支部书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创新:
一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党支部书记的创新能力首先应当表现在富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上。没有这种精神,就难以有创造性工作的热情和干劲,更不会有创造性工作的成果。我们所处的年代是革故鼎新、开拓创新的改革年代,是打破常规、富于创造的年代,党支部书记必须带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以积极的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对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进行大胆改革,兴利除弊。只有这样,党支部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
二要不怕风险,勇于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党支部书记身处改革、生产第一线,要做到敢担风险、敢于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这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领导者应有的胆略和气魄。一个有作为的、富有创新能力的党支部书记,必须具有强烈的争先意识,具有“敢闯、敢冒”的精神,敢创新,敢争先,找准突破口,夺取党建工作、业务工作的双丰收。
三要大胆实践,善于创新。开拓创新就意味着要敢想前人没有想过的问题,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富有创新能力的党支部书记,一定要经受住风险的考验,树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勇于实践、顽强拼搏的精神,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前进。同时,还要善于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风险,在作出具有一定风险的决策时,认真研究,慎重考虑,权衡利弊,反复论证,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力争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
党支部书记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树立崭新的领导观念:服务观念——深入群众,有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有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有办实事、讲实效的工作作风,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有了服务思想,才能实现领导方法创新。开放观念——开阔眼界,解放思想,面向世界,突破过去传统的、狭隘的小生产思想束缚,求发展、求创新,改变过去习惯了的旧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竞争观念——在各种挑战和机遇面前,在责任和压力的推动下努力创新,奋发进取,使自身和所领导的党支部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战略观念——站在全面角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去组织制定党支部工作目标和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创新观念——不囿于常规,不盲从权威,超常规思考,进取发展。
7.协作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党支部书记只有具备协作能力,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党支部作为战斗堡垒的作用。党支部书记进行团结协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处理好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会的关系。处理好党支部书记与党支部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搞好党支部工作的首要条件。党支部书记与支委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党支部书记如何掌握好自身角色上。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日常工作,是党支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勇于负责,有一定主见,善于正确决策,发挥“班长”作用。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党支部书记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实行集体决策,不能搞个人说了算。党支部书记能否处理好“平等一员”与“第一责任者”的角色关系,对于能否调动支委一班人的积极性,发挥支部班子整体功能是非常关键的。党支部书记还要善于协调好支部委员之间的关系,做好思想上的沟通,工作上的协调,使支部班子增强团结,密切配合,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是处理好党支部班子与行政班子的关系。搞好党支部与行政班子的团结协作,是党支部认真贯彻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更好地围绕中心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内在要求。党支部与行政班子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党支部书记与同级行政领导人工作关系的团结协作上。党支部书记与同级行政领导人对本单位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负责,只是职责不同,工作角色不同。
三是处理好党支部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关系。协调好党支部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面完成本单位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党支部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既要加强领导又要放手工作的关系。党支部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对他们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支部要及时研究解决,使他们的工作重点与党组织和行政中心工作保持一致。但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又是相对独立的,有各自的章程和特点,党支部必须支持他们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地开展工作,不能包揽他们的具体事务。同时,党支部还是行政组织与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之间关系的协调者,只有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和矛盾,才能使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生机勃勃地开展工作。
四是处理好党支部与群众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既要宣传教育群众,又要相信和依靠群众的关系上。党支部必须用正确的思想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和武装群众,重视和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又必须相信群众,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更好地团结和带领群众做好工作。
五是处理好本单位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党支部书记主动做好团结协作工作,与左邻右舍搞好关系,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促进本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身处生产、经营、工作第一线的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范围,不能局限于党支部自身建设,在生产经营工作过程中,许多业务要同行政领导密切配合,一道去做。本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随时都要与外部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既有本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也包括同外单位的联系。党支部书记应主动做好与相关单位的团结协作工作,为本单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党支部书记搞好团结协作的方法主要有:
(1)政策统一法。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党员和群众中对一些重大问题不能及时统一认识,就会涣散党的组织,削弱党的战斗力。党的政策是全党意志的体现。用党的政策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指导协作,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这是党支部书记团结协作开展工作的主要方法。
(2)思想疏导法。在现实生活中,党员群众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解决这些矛盾,党支部书记要善于运用思想疏导法,使矛盾双方通过调解,互相理解,消除误会。在思想疏导过程中,要坚持以理服人,讲道理要耐心,富有说服力,说到点子上;坚持启发引导,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去解决和克服消极因素;坚持平等公道,用公正的立场、和气的态度、商量的口气和讨论的方法,来调解矛盾、处理问题,做到一视同仁。
(3)感情交流法。支部书记不仅要靠经济手段、制度手段的约束来管理,更主要的是靠善于关心人、帮助人、理解人,与群众经常交流感情来实施领导和管理。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人,而且要在政治上关心群众的成长和进步,帮助群众特别是青年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造就人才。要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疾苦,主动为群众解决困难。帮助群众解开思想疙瘩,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理顺群众情绪,使其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和精神鼓励,从而达到化解矛盾,调动群众积极性的目的。
(4)双向沟通法。双向沟通是指党支部书记和工作对象之间,通过对话达到彼此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统一认识的工作过程。主要是在沟通思想、沟通感情、沟通认识上下功夫。要建立定期与群众沟通的制度和细则,如领导接待日、定期对话、定期向群众报告工作制度和形式,使群众中出现的思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映、及时的疏导,把思想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领导者要建立和保持与群众的经常联系,广泛联系群众,不仅把思想工作做到岗位上,而且要延伸到家庭、社会;与周围群众不仅要保持工作上的联系,还要建立感情上的联系,真正成为党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使党始终保持与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通过沟通联系,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统一和提高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5)协商对话法。协商对话是在党组织或人民群众内部,领导者和群众就彼此关心的热点问题或某项重大决策,从平等的地位出发,面对面讨论的形式,发扬民主、互相交流、沟通思想、统一认识的一种思想交流形式,是党支部书记做好团结协作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进行协商对话时,要做到循循善诱,入情入理;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摸准脉搏,“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排除思想障碍,既要敢于纠正错误倾向,又要与人为善,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
(6)批评和自我批评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是纠正错误、增进团结的有效途径,是纯洁党的组织、实行党内监督的有效形式,是党支部书记加强团结、搞好协作、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党支部书记要做到:一要虚心接受批评,不能怕别人批评自己,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二要敢于开展批评,对党员和群众中存在的错误言行不能姑息迁就,要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三要敢于自我批评,要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开展自我批评是党支部书记的必备素质,是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搞好协作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开展自我批评,主动地承担责任,达成谅解,使矛盾缓解。即使主要责任不在自己,党支部书记也应主动进行自我批评,以表达解决矛盾的诚意,赢得对方的信任,提高自己的威信,使自己处于化解矛盾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