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公允价值理论透视

第一节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一 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被作为会计计量的属性来进行定义,首见于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年公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四辑,其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包含货币价格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额,或者,在不包含货币或货币要求权的转让中的交换价格的近似值”。该定义只针对货币性资产交易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资产的计价,其中货币性交易中资产的实际交易价格就是公允价值;非货币性交易中,公允价值是收到或出让资产的近似值。该概念将负债排除在公允价值计量范围之外,对交易各方和交易市场也没有具体限定。

1991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FAS 107《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自愿的交易者之间,当期交易的价格,而非强迫或清算状况下形成的价格,在存在市价情况下,公允价值是交易数量与市价的乘积”。该公允价值定义涉及对“交易者”进行限定,即交易双方是“自愿”的,且将市场价格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参考。

1996年,FASB在《金融资产转让和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FAS 125)中修订了FAS 107中的公允价值定义,指出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在当前交易中,双方自愿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一项资产(负债)所使用的金额。该定义中公允价值计价不仅用于资产,而且还用于负债的计价。

1998年,FASB在《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FAS 133)中的公允价值定义与FAS 125的定义基本一样。不过,FAS 133比FAS 125更简明地阐述了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活跃市场中的公开报价是公允价值最好的基础,如果公开市场报价不能获得,公允价值估计就应是该环境下可以得到的最好信息。

2000年FASB颁布的第7辑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该定义没有限定市场状况。

2006年9月FASB发布了FAS 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其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价格或为转移债务所支付的价格”。可见,该定义中所指的市场是“报告主体”所参与的市场。

另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95年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IAS 32——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同时,国际准则制定机构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于2000年年底完成的《金融工具和类似项目:准则草案和结论基础》(金融工具综合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如下:“公允价值是企业在计量日有正常营业报酬趋势的正常交易中销售资产将收到的或解除负债将付出的估计价格。”

我国于1997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并在1998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定义与其一致。

二 公允价值的特征

1.公允价值的公允性

“公允”一词的真正含义是“公平恰当,不偏袒任何一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均强调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an arm's length transaction)”或称为“正常交易(an orderly transaction)”中的价值。而交易的“公平”与“正常”将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①交易各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②交易各方完全出于自愿(即无外部强制),以实现各自的利益为目标;③交易各方理解自己的利益所在,即所实现的交易价格被交易各方均确认符合自己的利益;④交易各方理解自己利益所在的基本条件是有足够的交易知识和有关信息。满足这四个条件的交易属于公平交易,在公平交易中,自愿交易所涉及的金额就是公允价值。以这种方式确定的金额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结果能最公允地反映交易和事项的金额,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形成相对公允的最佳表述,最容易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所接受。因此,公允价值具有“公允性”特征。

2.公允价值兼具现实性与虚拟性

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交易信息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认定。公允价值的确定依赖于市场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交易,而这些现实的交易或信息正是估计公允价值的基础,基于此,公允价值具有现实性。

但当某项资产或负债需要运用公允价值计价时,与该项资产或负债本身的交易并未真正发生,即公允价值并不是基于已实现的交易,而交易及交易双方是假定的或虚拟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公允价值具有虚拟性。

3.公允价值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由自愿交易的双方所达成的价格,而不是交易一方主观预期希望达成的价格。而且估计公允价值依据的交易价格或相关参数在市场上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公允价值具有客观性。

但由于公允价值是基于虚拟的市场交易,而该虚拟交易的交易双方、交易价格(或其他估计方法中的相关参数的确定)都需要报告主体依据主观判断来进行估计,因此公允价值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4.公允价值兼具动态性与静态性

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认定。市场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市场信息本身具有较大的时空性,即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价格、不同的时间点价格也瞬息万变,因此公允价值具有动态性。

公允价值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经济状态下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价值确认,是一种现时价格,最终反映在财务报告中的只能是某一时点的价格,所以公允价值具有静态性。

可见,发生在资产计量日前或后的交易价格都可以成为公允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未来成本之间的区别。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应强调其计量的现时性,当然在操作上是有困难的。

三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对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谢诗芬在其著作《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中,指出了公允价值的10大理论基础:公允价值符合经济收益概念、全面收益概念、现金流量制和市场价格会计假设、现代会计目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未来会计确认的基础、现值和价值理念、计量观和净盈余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本原逻辑。卢永华、杨晓军(2000)提出: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夏成才、邵天营(2007)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进行了理论透视,主要分析了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全面收益决定的要求这两个理论基础。总的来看,谢诗芬对公允价值理论基础的研究是比较全面的,此后,学者在研究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时多是借鉴和参考了其观点转引自王建刚《朱金一的“公允价值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但笔者认为,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提出的直接依据,是公允价值理论的逻辑起点,理论基础应该具有普遍的科学性、基础性和根源性,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公允价值理论本身之间应该具有引致关系,不应把公允价值的优势和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混同。基于此,本文认为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有产权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会计计量理论、经济收益理论。

1.产权理论

从经济学意义来讲,产权就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权,而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产权理论以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借助于交易费用等产权分析方法来对诸多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预见。产权理论与会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产权的界定、产权利益的维护以及产权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会计的基础性作用,“会计之所以重要,其原因就在于它所进行的反应和控制贯穿于产权价值运动的全过程,会计在对产权收益实现的确认、计量、考核、披露与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郭道杨:《论产权会计关于产权会计变革》,《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而无论产权安排还是资源配置,计量问题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产权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这与公允价值确定的原则是一致的,公允价值是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的交易中自愿达成的交易价格,只有按公允价值计量才能实现产权地位的平等,才能实现多元产权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另外,会计确认和计量必须坚持诚实守信更是会计最基本的要求。可见,公允价值体现了产权制度的本质要求。

产权理论涉及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保护产权就没有清楚的标的物,保护产权就无从谈起,仅界定产权,但不保护产权,那么产权的界定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产权的界定包括产权主体的界定、产权客体的界定和产权内容的界定,界定方式主要有定性界定和定量界定。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主要依靠法律来对产权进行定性界定,而产权的定量界定则主要依靠会计计量来完成,在界定清晰的基础上,再通过法律、会计监督等手段来实现产权的保护,维护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因为产权的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产权不仅有初始界定,也有后续界定,所以需要对产权进行动态界定。会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都与产权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有关。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特点就是盯住市场,反映市场各种因素变动导致的价格变动,依据市场价格(或估计的市场价格)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计量,才能真正界定法人财产权所对应的财产范围和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对产权的正确界定才能对产权进行科学的保护。

产权的主要功能有资源配置功能、外部性内部化功能和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产权主体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依据会计信息进行的决策,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具有显著的决策相关性,可以帮助产权主体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产权的外部性内部化功能的实现也有赖于清晰的产权界定,采用公允价值公平公正地界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可激励产权主体把对其他利益主体的影响转变为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实现外部性内部化。产权的激励功能是为减少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等代理问题而进行的一种产权安排,公允价值计量是以公开的市场信息为基础,形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公允的评价,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有助于产权激励功能的有效发挥。

总的来讲,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的内在本质诉求是产权会计呼唤公允价值的根本原因,产权功能的发挥需要公允价值计价,产权理论是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石。

2.会计目标理论

赵德武在其著作《会计计量理论研究》(1997)中指出:“一方面,会计目标是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会计目标的不同选择对会计计量的地位、计量单位、计量属性、计量尺度等有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会计计量是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于它的定量性,如果没有会计计量的理论和方法,会计目标的实现是难以想象的。在这个意义上,会计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计量的问题。西方会计学界普遍认为,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是会计理论的重要方面。一种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受会计目标的制约。”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会计目标流派,即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强调受托方对委托方的忠实性,为了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反映、不偏不倚并可以验证,即要求会计信息具备较强的可靠性,而传统的观点认为历史成本根据实际发生金额据实记录,有据可查,符合受托责任学派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因而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采用历史成本,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在资本市场上所有权结构的不断变化,以及其他利益主体对会计信息需求不断受到重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促使决策有用学派开始成为会计目标的主导。决策有用学派主张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强调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性和相关性,以及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的选择上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尤其是“公允价值”被认为是最相关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最有用的,从而公允价值被引入会计并备受推崇。

当然,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受托责任学派强调真实、客观,目的也是为了依据会计信息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有用学派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是以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为前提的,不可靠的会计信息肯定不具备决策相关性。因此,“客观、有效”是两个学派对会计计量的共同要求。那么,究竟哪一种会计计量属性才是实现“反映客观,控制有效”这一科学会计目标的最佳选择呢?历史成本是资产实际发生的成本,反映了资产或负债在实际交易中的历史记录,传统观点认为,历史成本会计信息是客观有效的。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采用历史成本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时,由于其初始投资很少或者为零,且在未来结算,其签约时的初始投资(历史成本)并不能反映其价值和风险情况,并且在持有期间,由于其价格的波动较大,历史成本缺乏对市场价值的变动情况的追踪,导致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虽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财务会计报告显示了“良好”的金融业绩和“健康”的财务状况,却在财务危机中陷入财务困境。这使得历史成本在计量金融工具方面的可靠性受到质疑,认为历史成本反映的信息不客观,当然也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而公允价值是盯市价格,能够反映市价的变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才是客观的、有效的。这为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大面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3.会计计量理论

会计计量理论由会计计量模式、资产计价理论和收益决定理论三大部分组成。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会计计量模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货币计量是我国四大会计基本假设之一,这一假设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二是币值稳定。计量属性的选择与计量单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必然涉及以“多少金额”的货币来计量,这个金额的确定是不同计量属性的关键。比如,历史成本是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计量,公允价值按计量日市场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来进行计量。但货币计量还涉及币值稳定,严格来讲这个假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商品的价格受各种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影响,物价频繁甚至大幅波动是一种常态,如何处理物价的变动对会计计量的影响是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难点。历史成本是历史上某一时点的交易中形成的价格,这个价格所反映的金额是历史价格水平,不能反映物价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因而在物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失去意义。而公允价值是基于市价的计量模式,本身已包含了物价变动因素,自然而然地协调了货币计量假设下币值不稳定的情况。因为市场价格是客观的,即使是通货膨胀,也不是某一个会计主体所能控制的,所以公允地反映物价变动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无疑是计量属性最好的选择。

资产计价是会计计量理论的核心,而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有控制的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传统会计倾向于从成本的角度理解、界定资产,但随着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引入会计,人们逐渐从关注资产的成本转移到关注资产的未来潜能,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当然,未来经济利益很难预测与衡量,而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一金额通常能够反映交易主体对该项资产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预期,是资产的真实价值。公允价值“是对某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控制的资源及其变化的计量”。

收益决定理论与资产计价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根据动态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就是企业的收益。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并按配比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依此计算收益。但传统的会计学收益由于资产计价采用历史成本,即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而收入按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与费用的计量属性本身存在差异,造成收入与费用实质上不配比,收益不能保证实物资本保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则可实现在反映实物资本保全基础上的收入与费用的真正配比,收益确定更加科学合理。

4.经济收益理论

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一直存在着差异。上面已经提到,传统的会计收益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是基于已发生的交易,而对于未发生的交易所产生的收益则不予以确认。另外,传统会计收益没有反映物价变化。而经济学收益则强调“在期末和期初拥有同样多物质财富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在本期内消费的最大金额”,这里所说的“同样多物质财富”是按现行价格重新购置实物资产所需支付的金额,直接体现了物质资本保全,考虑了物价变动对物质资本保全的影响。经济学收益考虑的是实物资本保全下净资产的增加,是从资产负债本身的变动来计算收益的,而不需要专门考虑收入费用是否实现或是否发生。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其所著的《价值与资本》(1946)一书中对经济收益所下的定义为:“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在该时期分配的最大金额;或是扣除业主投资和不计派给业主款后,收益为当期净资产的变化额。”相比较而言,经济收益比传统的会计收益在概念包含的内容方面更加真实和全面,除包括传统会计的已实现收益外,还包括未实现的资产价值的变动,既考虑交易的影响,也考虑非交易因素的影响。从收益确定方式来看,传统会计收益强调已实现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的配比,所体现的是以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为基础的“收入费用观”。而经济收益则根据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差额确定,所体现的是以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

会计是为经济服务的,经济收益理论对会计收益如何确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了提高会计收益的信息相关性,会计收益开始向经济收益靠拢。以经济收益为理论基础,FASB早在1950年就提出了全面收益的概念,并在1997年6月颁布的FAS 130《报告综合收益》中将全面收益分为净收益和其他全面收益。净收益旨在计量某一时期已确认且已实现的全部净资产价值变动(相当于传统的会计收益),而全面收益旨在计量某一时期所确认(已实现和未实现的)的全部净资产价值变动。因此,全面收益不仅包括会计收益,还包括在各个会计期间内的其他非业主交易引起的权益变动,如持有资产价值变动、未实现汇兑损益、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损益等。总之,全面收益比较接近经济收益,如果会计对全部资产、负债都用现值计量,则全面收益将更加接近经济收益。因此,要由会计收益向经济收益转变,就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新会计准则在收益的衡量方面体现的是综合收益观。在新准则中,所有者权益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剩余,并明确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新会计准则强调的不是单纯的利润,而是一种净资产的增值,强调的是综合收益,而综合收益的计量直接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大范围使用使得资产负债能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会计收益开始接近经济学收益。同时,与经济收益理论相适应,新会计准则已经突破了传统会计中对利润的过度重视,开始由利润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资产负债观着眼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提升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对资产、负债的定义、确认、计量、报告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所有者权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增加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增加和股东的财富增长,这样就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概念,有助于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优化资产和资本结构,限制企业短期行为,着眼于企业的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