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明确合理地配置公司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等方式反映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经营成果,并在期末将汇总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变动等会计信息通过披露的方式报告给利益相关者,作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剩余价值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信息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契约与权益制衡关系的联结点。会计信息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入会计体系是会计计量的一次重大变革,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务界曾认为公允价值是罪魁祸首,因而危机后公允价值曾再次成为国内外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非常多,但主要集中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公允价值应用中操作的技术性和规范性(如何在复杂环境下确定公允价值、如何防止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以及公允价值应用的经济后果(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引致金融危机)等方面,而对微观层面上公允价值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影响方面研究比较零散。笔者一直觉得,公允价值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是通过其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告的影响而对外传导的,研究公允价值对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是更加现实的问题。

由于公允价值应用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必然会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引导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变化。因此,本书研究的切入点在于公允价值对公司治理中利益制衡机制的冲击。研究思路:首先,研究公允价值的内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及总结,研究公允价值的含义、公允价值的本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研究公允价值的各种估价方法,并辨析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分析决定会计计量的外部治理环境、内部治理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导致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必然性,对未来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再次,通过研究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分析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公允价值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影响,以及公允价值运用带来盈余管理和薪酬激励等相关公司治理问题;最后,根据会计信息的市场传导机制,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特点,分析公允价值应用对资本市场产生的潜在风险。

本书研究发现:

(1)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非常谨慎的。表现为公允价值计价的资产比重比较少,以公允价值计价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比例非常小。这主要是因为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另外,公允价值的应用处于相关监管机构的严格监控之下,这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具有威慑作用。

(2)公允价值对经营成果的影响比较大,且不稳定。根据近几年公允价值应用结果分析来看,无论是对利润还是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计价对经营成果的影响波动是比较剧烈的,而且波动幅度有大有小,显然无规律可循。但这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剧烈震荡是比较相符的。

(3)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企业首先要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运用公允价值选择权,并通过对资产分类等方式选择公允价值会计处理方式。本书对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公司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计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4)公允价值会计对绩效评价产生了很大的挑战。本书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公允计价公司的高管薪酬明显高于非公允计价公司的高管薪酬;②高管薪酬不仅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有相关性,还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金融资产的持有量具有相关性;③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确实存在“重奖轻罚”的现象。

(5)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市场效应。主要表现在:①波动对计入当期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且股价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远远大于其对经营业务利润的敏感性;②交叉持股公司股价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