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 康萍
- 5字
- 2021-03-24 22:40:08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 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背景
1.公允价值运用的历史背景
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人们日益关注对企业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由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财务报告存在重成本轻价值、重历史轻未来的局限性,而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则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为适应新的会计环境,以美国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提出了公允价值这一全新的计量模式,并随之逐步应用和推广至会计准则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4年首次将公允价值运用于金融工具会计,发布了SFAS80(远期合同会计),之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不仅力求全面彻底地对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且在传统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准则上也体现着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变迁。在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现行有效的国际会计准则(IAS/FRS)中有75%以上的准则应用了现值或公允价值,且越是新近颁布的准则,公允价值应用的比例越大。公允价值会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取代沿用已久的历史成本计量是不可阻挡的会计计量历史发展的潮流。
2.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一波三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对国外理论的介绍方面以及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借鉴。公允价值具体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更是一波三折。1998年6月,在财政部发布的《债务重组》准则中首次采用了公允价值,并且在后续颁布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中均直接采用了公允价值。但随后的抽查发现,有些上市公司在关联交易、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中滥用公允价值来虚增资产,调节利润,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2001年,在我国发布的6项准则中,大幅度慎用公允价值,并对《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等6项准则进行了重大修订,减少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场合,严格约束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之后,随着国际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国家纷纷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初步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中国会计准则(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CAS),其中重新大量引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与列报。据统计,在这次发布的新准则中,有35项约占90%的会计准则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重新启用并大量应用,到底是因为我国的公允价值应用条件已经成熟,还是迫于顺应会计国际化潮流的压力?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后者。那么我国的会计环境到底是否适应公允价值的大量应用?尽管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上仍有所保留,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起步晚,市场经济还不是非常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资本市场,一股独大、关联交易、交叉持股等中国特色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会计人员素质还比较低下,适应“公允价值”生存的土壤还未正式形成。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是否能适应这一改变,是否会造成利润操纵,以及是否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等问题都有待研究及实践验证。因此,笔者认为,还需要对公允价值本质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这不仅对学术界有着正本清源的作用,而且对实务界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金融危机环境下对公允价值运用的争议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Breeden在1990年就指出: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对于预防与化解金融风险毫无用处,公允价值信息是最相关的财务数据,提倡金融机构和所有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可见,公允价值运用的初衷是反映、揭示和化解金融风险。
然而,在公允价值被大范围使用后,尤其在2007年11月FAS 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正式实施后,美国爆发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以美国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界,将批评的矛头直指美国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无法控制的根本原因。其批评的逻辑是,市场陷入了“按公允价值对次贷产品进行计量—确认巨额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损失—投资者恐慌,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的股票—迫使金融机构降低次贷产品的风险暴露—金融机构进一步确认减值损失—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他们认为不停止公允价值计量,危机就无法消退。
2008年9月30日,由美国60多名议员组成的两党联立团体致信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敦促其暂停公允价值会计准则。10月3日,在众议院通过的《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中,其中内容之一就是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暂停所谓的按市值计价会计准则,并授予其对金融产品进行重分类的权利。即允许其在极端特殊的情况下,将以公允价值计价、影响损益表的金融产品,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价并做减值测试的持有至到期投资。
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了关于是否暂停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公允价值及市价会计不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倒闭的“原因”,因而不应暂停现行公允价值及市价会计,但鉴于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压力,还是同意采取额外措施,以改进现行公允价值的应用,对FAS157进行了修改,放宽了金融机构对金融工具分类的标准。
可见,在金融危机环境下,美国社会对待公允价值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第一,以银行家和金融机构为代表的实务界认为,以市值为基础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使得公司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信息表现较差,影响公司投资者信心,尤其在金融危机环境中螺旋式下跌的市场上,以公允价值计量某些金融工具会使市场失去信心,陷入恶性循环。为此,应停止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并恢复成本计价,以稳定人心。
第二,以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为首的理论界则认为,公允价值能反映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尤其适用于价格经常波动的金融衍生产品。在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能使危机更快地暴露出来,让投资者尽快看到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不应片面否定这一计量方式,而更应该考虑如何完善公允价值,使其更好地体现企业的实际情况。
目前,虽然金融危机已经暂时退去,但SEC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紧急修订只不过是临时的救市措施,并不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解决方案。而且应当承认,公允价值准则远非完美,还没有经受过环境的考验,面对金融危机中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指责,以及公司治理风险的加剧,需要不断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尤其应加大从公司治理风险的视角研究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风险及解决方案,以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看,虽然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但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以减少国际交易成本,至于公允价值会计怎么操作、应用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与完善。且2008年的金融危机把公允价值推至风口浪尖,美国、欧洲等国家争相对公允价值进行修订,这使得本来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与运用起步就比较晚的我国会计准则无所适从,我国的公允价值会计应该何去何从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起步比较晚,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外部机制还不完善,公司治理环境与欧美等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差异,虽然此次金融危机没有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应防患未然,应尽快建立公司治理评价和预警体系,特别是加强对金融机构治理的监管,防范公司治理风险。同时,加强公允价值的适应性研究,在完善公司治理的视角下对我国未来公允价值会计走向提供政策指导与建议。
二 我国的公司治理现状分析
公司治理实质是一种机制,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现代公司治理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别是随着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2006年新《公司法》的实施,我国公司治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整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有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起步比较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公司治理还比较薄弱,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完善的地方。
1.总体股权结构不合理,中小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尽管2005年以来,随着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得到了改善,但由于其实施的效果与进程仍不够不理想,国有股比重过大状况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从全国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在40%以上,上市公司的股权过于集中,处于大股东控制状态,这必然会诱发种种弊端,造成上市公司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比如大股东通过操纵股东大会、董事会等非法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通过内幕交易、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产等,总之,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使得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状况仍旧存在。
2.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状况下,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监督和制衡经营者,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效益最大化。而对公司经理人的激励,应该是建立在科学、客观、公正评价基础上的激励,因此科学的业绩评价是有效激励的基础。我国目前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指标是利润和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这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度依赖会计信息和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关注不够;二是没有区分企业绩效和经营者的个人绩效,往往把企业的绩效等同于经营者个人绩效,忽视了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实际上,企业绩效决定于企业所处的环境状况和所掌握的资源禀赋,直接拿企业绩效作为经营者个人绩效进行评价是不够科学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对管理者的激励不足。另外,由于经理人市场的不健全以及大部分国企管理人员的“任命制”使得管理人员所面临的约束也受到限制。
3.盈余管理现象普遍存在,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使用者做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而由于我国公司治理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较普遍,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根据针对公司所有制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调查显示,所有权集中度大的公司,更加有可能发生盈余管理行为,股权集中度与财务舞弊行为显著正相关。另外,相关研究还发现监事会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明显,不能有效监督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对利润的调节与操纵,盈余管理必然会影响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最重要的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信息发布主体的中立立场。而在盈余管理过程中,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这种为谋求某一方面利益的倾向与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中立性要求是相悖的。因此,盈余管理必然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影响。
4.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公司治理环境不完善
资本市场是公司治理最主要的外部环境之一,对公司治理的完善有很大的作用。资本市场的股价形成机制有利于出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等信息,降低监控成本。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营管理的效率,以便更换经理人或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另外,最近几年开始兴起的管理者期权报酬合同作为向经营者提供的一种激励机制也是借助于资本市场实施的。这些虽然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加强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但是以上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基础上,如果资本市场不够有效,那么资本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就难以发挥,甚至产生负面作用。
很多研究证实,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弱有效的,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虚假信息披露、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盲目的融资圈钱行为、大股东通过资金挪用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来掠夺中小股东利益等。另外,资本市场投机行为严重,交叉持股比较普遍,利用内幕信息操纵股价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一系列因素的存在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从而也为公司治理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看,公允价值应用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不利的经济后果,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状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的公司治理环境能否适应公允价值的应用,或者说公允价值会给公司治理带来哪些方面的冲击,这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