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诉求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的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哺育着勤劳善良、果敢勇毅的中华儿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表现形态多样,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思想观念,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凭据之一。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界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诗经》、《说文解字》、《尔雅》、《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楚辞》到《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一部部著作典籍书写着中国文学与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从祖冲之的圆周率、张衡的地动仪到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四大发明,无不记录着我们祖先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及追求科技进步的卓越品质;从仓颉造字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到草书,无不记载着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维新变法、思想启蒙运动,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公车上书、科举废除,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亦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这一切无不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前进轨迹。总而言之,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较为重要的记录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人类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从未断绝、延续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之林五千余载,而历史上曾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荡然无存。在此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探究的。然而,在当今时代,有人却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曾几何时,中华传统文化遭到了打压,甚至变成了“保守”、“落后”的代名词。一段时期,人们唯西方文化是从,崇洋媚外,言必称“希腊”,甚至摒弃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然而,时至今日,人们经历了“群魔乱舞”或“众神狂欢”的喧嚣之后,逐渐开始转为内省,审视昔日的一切,痛定思痛,许多国人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在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甚至曾享受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背弃,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已极为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活动中恶性事件的频发,以致不少人缺乏内心的安全感。当今,不少人即使主动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也可能会遭遇被抢劫或偷窃的厄运。民众在反思,学者在反思,社会在反思。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的时代魅力。教育部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还专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呼吁全社会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计划分阶段有秩序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相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的规范和要求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一定会落在实处。这无疑让国人备感振奋,能使其在“迷茫”中找到方向,找到指引前进的启明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去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既能充分说理,又不无实证,始终以关心现实社会人生为怀,这些特征不是一般宗教文化能比拟的。一般而言,宗教文化往往建立在人对神灵等异化力量信仰与膜拜的基础之上。因而,宗教与现实社会难免会有脱节之处。虽然也有人根据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的相关特点,提出了儒教与道教的说法,但“儒教”终究不是一种宗教,道家学说和宗教意义上的“道教”也是有区别的。即使依据道家学说而存在的道教,也将希望寄托于今生今世,而非来生来世。今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诱惑中,一些人常常经不起外界的引诱,他们的信仰也难免发生动摇。当宗教不能准确、科学地解释自身及现实社会人生的时候,关注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的学问无疑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今天,航天科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等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科学观念当然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尽管如此,人类所面临的困惑仍然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面对现代科技的负面效应而产生的困惑。在此形势下,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哲学与生存智慧无疑又成了当代人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因此,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深入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无疑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建构和谐社会。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与广大青年学生畅言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潘旭涛:《民族的根与魂》,《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7月31日第5版。。不仅如此,在国内多个场合,甚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话里,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尊重不同文明的重要性。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前贤时俊曾多角度、多维度撰文阐释,我们在这里不赘述前贤的研究成果,而是在前贤时俊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文化习得的角度,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一,可继承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先辈哲人思想的凝结,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习得。因此,其具有可继承性的特点。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发表了《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的讲话;2014年2月,习总书记会见连战先生时,作了《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演讲。在这两个重要讲话中,习总书记都谈到了继往开来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性。基于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仅不能对中华传统文化妄自菲薄,而且应该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当代广西》2014年第5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日第3版。因此,我们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继承不能仅仅局限于口头上,还必须将其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中,必须去伪存真,切实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同上。

第二,可创造性。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坚持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所谓文化创新就是指文化的可创造性,是在文化守正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经过无数的风雨洗礼,流传于后世的文化大都是先民或前辈的心血凝结,是不同文化积淀的结果。不同的文化层,对当今人们的影响力是有差异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使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魅力。当今社会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又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成了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路径。为此,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并融入时代内容,赋予其新的生命。

当前,我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日第3版。,对于文化创新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受众广。中华民族人口众多,加上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和华侨,已经占世界总人口的相当比重。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中华民族,耳濡目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以至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深处。世界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华传统文化从未断层,一代代口耳相传,绵延至今。不仅如此,中华文化还曾对韩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影响甚大,今天,人们依旧能感受到中华文化对这些国家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中华儿女越洋过海到世界各地求学、生活,他们将中华文化远播四海,并对其他文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如今,研究中华文化的外国汉学家已越来越多,中华文化典籍的外译工程也日渐成熟,国外的孔子学院在逐年增多,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在逐年递增,这一切都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无疑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受众。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相比,中华文化受众的广度就可想而知。基于此,我们应加强对受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受众“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日第3版。

第四,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通常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尽管对外交往受到某种限制,但中华文化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如吸收佛教文化等;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了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为出发点,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力求实现其自身价值。

传统文化能否成为治国理政的政治资源,这关涉的乃是“道”的选择,而非仅仅是“术”的运用。一国的政治文明的成熟,固然需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但根本还是要把这棵大树栽培在本国历史的土壤之中。这不仅仅是出于“历史的惯性”的考虑,更是政治的智慧。每个文明都有自己内在的肌理,强行打乱这些理路,只会造成血脉的闭塞、身体的萎靡。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价值与作用就无法被忽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