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模式与实现机制研究
- 肖祥
- 4193字
- 2021-03-26 20:10:05
三 泛北部湾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分析
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经济区的资源能源需求日益增加,资源、能源消耗大大增加,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和资源承载力较小的制约作用愈加凸显,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作用和生态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经济与环境不协调问题逐渐显现。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二元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区重化工产业项目布局增加,环境污染事件和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问题,将使区域内环境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加大了区域内生态环境风险。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区内开始凸显,经济与生态环境不协调问题频频发生。
按照《规划》的发展目标,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以重化工业为发展重点,广西北部湾沿海或许将成为“沿海老工业基地”。短暂经济繁荣后,北部湾经济区环境状况也令人担忧。一方面,北部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各种投资项目落户,为了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引进的这些企业和项目大多数都是重化工业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重点布局石化、冶金、林浆纸、火电等临海重化工业,比如钦州布局规划中石油的一个1000万吨的炼油项目,在相距不远处中石化也成立了石油分公司落户钦州地区;防城港建立武钢的一个钢铁基地;玉林建设有海螺集团投资的大型水泥生产项目。这些重化工业和制造业的项目纷纷落户,对能源消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形成新的增量,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对北部湾经济区的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和自治区出台“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北部湾经济区经济与生态的二元矛盾凸显,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面临很大压力。
(二)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
北部湾属于半封闭海湾,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随着北部湾不断升温的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势必对该区域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使生态环境承载力压力越来越大。
城镇化加速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承载力。根据《规划》, 2005年年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总人口为1255万,城镇化率为39.23%,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提高20多个百分点。人口的急剧增加及城镇化大幅度提高,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增加生活污染物产生量,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会带来扬尘、噪声、尾气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地方经济发展繁华吸引大量人口的持续涌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随之配套的生活居住用地及基础设施用地面积也与日俱增(见表3-1)。
表3-1 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2010年)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11)。
工业发展加大生态环境承载力。按照《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5年内布局建设第二套1000万吨原油加工装置和100万吨乙烯工程。到2020年,广西沿海石油化工将有可能成为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产业,北部湾经济区将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新兴的石油化工基地。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广西沿海港口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新能源等产业。在这些重化工项目及制造业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会给当地陆地、海洋环境增加压力。这些大项目背后还有很多与之配套的产业项目,形成一连串的产业链,产业链条上增加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再加上生产区人口增加,生活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会让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剧增。经济区的工业项目的纷纷落户,工业用地规模也在扩大,2010年工业用地面积约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3%。按照《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各城市将实施扩大城市市区及县级区域面积以及引进项目的占地面积的举措,这些举措将会使土地资源的承载力进一步加大。
(三)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难度大
区域性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区域合作。例如,区域流动人口的管理,跨区域物种入侵,区域性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失衡,有害微生物和病毒的传染等。跨国河流的污染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协商处理;跨省、跨市河流污染问题的解决不仅依据国家环保制度,也要求相关流域省、市的共同协调治理。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快速扩张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江、河、湖、海的水污染,跨区域大气污染、沙尘暴污染,以及固体废物的跨城乡、跨地区转移污染等问题,不是某一个省、市、县、乡所能解决的,必须进行全流域和跨区域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解决。
因此,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对外需要协调与越南等东盟各国环境保护关系,对内需要协调与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以及与大西南、泛珠江三角等区域环境合作的关系,只有在共同的协商治理下才能真正地在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目前经济区内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与协调职能机构,还不能形成一种共识及区域合作的生态环境战略框架,导致合作渠道不畅,加上北部湾经济区地处边境地区,环境问题变得更加敏感,区域环境问题协调难度加大,影响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区域整体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和能力的限制,缺乏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导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综合利用程度较低,造成了生态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1.水资源开发单一,综合利用配置不合理
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储量丰富,但分布分散,多处河流位置险峻,受到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区内水资源还不能充分开发利用。在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配置现状不合理,现有供水工程分布不均匀;经济区内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的供水水源单一,甚至一些地方没有备用水源,因此,在遭遇特殊干旱期和重大水污染事件时,缺乏应对解决的能力。
2.矿产资源开采无序,综合利用程度低
北部湾经济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及利用方式粗放:绝大多数矿山企业规模小,矿产开发总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地质勘查设备比较简陋以及技术落后,开采工作难度加大;开发的原矿产生产工艺落后,经济效益比较差,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缺乏前瞻性开采规划,矿资源开采地点分散,造成开采设施设备及人力在开采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无序开采也会产生浪费资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矿区生态环境遭破坏突出。
(五)生态污染恶化隐患众多
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生态污染恶化隐患日趋严重,环境问题日益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环境存在局部污染
据广西环保厅监测数据可知,2011年各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表示城市受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范围为0.99—2.23,平均值为1.40。南宁市和贵港市空气质量均出现轻微污染,超标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虽然近年来,广西北部湾各市开展酸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仍然很大,酸雨频率居高不下,有些城市频率还保持较高水平。火力发电厂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污大户。按照《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中,总装机120万千瓦的北海电厂、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钦州电厂和总装机240万千瓦的防城港电厂的建设投产,将对空气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隐患。此外,经济区重化工产业的集中分布,使大气环境风险事故概率加剧,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周边城镇、居住区和自然保护区大气环境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2.矿产资源大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
矿产不合理的开采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对被占用土地的理化结构和生产力造成破坏,特别是土壤表层的丧失或性质改变,使土壤失去利用价值。开采也会破坏表皮植被,加速水土流失,引发地面沉降、滑坡、坍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矿产资源开发形成的废渣、废水会对大气、河流、地下水等造成污染,导致周围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恶化。桂西南大新、天等等县黑水河流域是广西采矿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由于开采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产生的废渣直接排入河域,不仅河流水体被污染,流域的不少农田也被污染。
3.河流污染风险加大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产业项目落户和人口聚集,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污染排放量增大,加上部分工业及居民区临江临河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河流生态环境污染的风险。例如,制浆造纸工业是耗水和废水排放大户,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按照《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将木浆纸基地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如金桂木浆纸一体化项目、铁山港木浆纸项目、芬兰斯道拉恩索北海木浆纸一体化项目等木浆纸开发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大邻近河流污染的风险。规划中将重化工产业临江布局排污,如南宁市化工、浆纸等产业的纳污水域——邕江、郁江。这与下游贵港市主要水源地相连,重化工产业的大力发展将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影响下游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
4.海域污染扩大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沿海的开发开放,对海域的综合处理率和利用率不高,各种危险废物未得到有效处置,固体废弃物直接倾倒入海的事件没有具体的措施进一步制止,海洋生态环境退化趋势仍在加剧。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防城港、大风江口等局部水域。防城港钢铁基地在防城港沿海岸,钢铁工业产生含煤废渣及灰尘对海洋生态、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产生很大影响。海洋中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的污染。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染物情况严重,对邻近海域造成的环境压力较大。2010年,广西环保厅对18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开展了监督性监测,并重点监测了5个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其中,北海市沿海8个、钦州市沿岸7个、防城港市沿岸3个,分别占总数的44.4%、38.9%和16.7%。北海电厂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影响明显,温差最大达到9.4度。工程用海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渔业带来较大影响,大规模填海、大面积疏浚开挖,使一些红树林及其生境受到破坏;大幅度建造人工岸线,使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发生变迁,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一些养殖场过密,海水养殖生产布局也缺乏全局规划管理,海水养殖项目尚未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超过环境容量的有害排出物影响海洋环境。此外,经济区沿海正在抓紧建设大型炼油厂,大型油轮进出沿海港口将越来越频繁,油田开发力度也将越来越大,存在大规模溢油等突发性海洋环境灾害风险(见表3-2)。
表3-2 2010年广西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
资料来源:广西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