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日英同盟和华盛顿体系
1902年,日本与英国结为同盟,这个同盟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俄国,实质上是列强间的争霸。对于英国来说,俄国这一大陆国家的势力在远东扩张和南下甚至想独霸远东将损害英国在远东的权益,令它不能接受,这如同英国不希望拿破仑、希特勒独占欧洲一样。另外,新兴的列强日本也不希望看到俄国称雄亚洲大陆。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日英结成了海洋意味浓厚的同盟。
英国是个典型的岛屿国家。地理上缺乏战略纵深,制海权就成了关乎英国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相对于陆军,海军力量和制海权成为保障其生存的决定性手段。
历史上英国曾插手欧洲大陆,或是与法国进行百年战争,或是夺取欧洲大陆的部分领土。但是近代以后再采取这样直接的方式愈发困难。于是,以情报战为基础,用外交战与海军力量配合行动便成了确立主导地位的基本方式。英国还成功地同欧洲多数中小国家结成了伙伴关系,并为这些国家保持独立提供支持,同时,英国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支配了大片的陆地领土及港口。如此一来,作为岛国和海洋国家的英国,既主导和支撑了“多元”的欧洲体系,又成为“海陆兼备”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是个岛国,被海洋环绕的意义和优势不仅仅在于军事防卫,还意味着拥有以海权基础的通商线路,意味着自由进行世界贸易。这使英国得以促进自身产业能力的提升,并辐射到全世界。这一时期英国的发展道路践行着由“岛国”向“海洋国家”转变的理念,即近代海洋国家的理念:海军能力、情报能力、外交能力、产业能力、通商能力,基于这些“海洋国家”的优势资源,形成以自由通商为基础的具有“弹性”的国际秩序,并以此达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的最终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类似当今的美国。
再看一下日英同盟潜在的对手俄国的情况。如果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和远东舰队力量加起来看,其海军实力超过日本。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德、美、日、俄的海军都在崛起,威胁着头号海军强国英国的绝对优势地位。正当俄国试图成为陆军和海军双料强国的时候,由于它在日俄战争中惨败,波罗的海舰队和远东舰队遭到重创。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大陆扩张。为此,日本在侵略中国台湾、吞并琉球、控制朝鲜半岛的同时,也与欧美列强竞争和协调,以消除影响和阻碍日本战略实施的“域外力量”。日本凭借甲午、日俄战争的胜利跻身于列强之列,也试图修改欧美强加给自己的不平等条约。在列强当中,日本尤其重视与英美的关系。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大体情况是,外务省偏重对英美的外交,陆军则热心向亚洲发展。
1905年的朴茨茅斯媾和会议上日本收获良多。除了日英同盟发挥作用,美国也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日英美三方事实上结成针对俄国的同盟,而这个同盟也标志着20世纪初叶亚洲、欧洲、美洲的“三强”构成的海洋同盟正式形成。但后来事态发生了逆转。日本陆军在国家的政治生态中趋于强势,呈现独霸中国东北的动向。这样一来,日本实际上破坏了“门户开放”这一英美支持日本并与其结成海洋同盟的前提。对此,日本政界也出现一些势力试图阻止这个动向,但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狂妄的陆军并不妥协,日本普通民众也倾向陆军。日本许多国民想得到的是诸如大陆领土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战果。但这实际上是大陆国家的思维和目标,如果是海洋国家则更致力于获得软性的成果,通过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国际关系来增加影响力,获得更多利益。而看一下当时的日本社会氛围,民众并不理解情报能力、外交能力、战略能力这些所谓海洋国家的基本“素质”,而是走上了对外扩张、与列强为伍的近代化之路,并借助日英同盟,使自己成为远东的帝国主义国家。但美国不希望看到日本在太平洋对自身利益的挑战和挤压,于1921年的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上,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西太平洋的势力均衡,试图遏制日本,并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随着华盛顿体系在“一战”后的建立,日英同盟走向瓦解。日本更加重视对美协调,希望由日美共同主导太平洋地区的秩序。但是,日本当时重视大陆扩张的势力认为这一路线过于保守,相反在海洋国家论者看来,比扩大领土更重要的是日本借助华盛顿体系,可以创造有利于扩大通商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