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陆主海从”与“海主陆从”
总体上看日本在“二战”之前并没有沿着“海洋同盟”的道路一直走,反而走向了“大陆帝国”。其渊源来自山县有朋。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山县有朋提出“利益线”和“主权线”原则。所谓“利益线”是指能够确保“主权线”绝对安全的重要的缓冲区域,如果失去它,本土防卫(即“主权线”)将出现危险。山县等人认为,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最主要的利益在朝鲜半岛,朝鲜半岛若成为敌对一方的势力范围,日本将陷于危险境地。实际上,也正是为了使朝鲜半岛成为本土防卫的天然屏障,日本挑起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半岛后,日本凭借日俄战争后确立的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优势,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侵占整个中国东北,接着侵略华北,不断向中国大陆扩张。这种向大陆方向“利益线”的扩张,是当时日本陆军主导国家战略的结果。如果以英国式的海洋国家模式的观点看,“主权线”同样是日本本土的防卫,而“利益线”是制海权及海军实力。当然也包括情报信息能力、外交能力,以这些手段来构建有利于自己的国际体系。但在当时的日本,多数军人及民众所接受的“利益线”是向朝鲜半岛和大陆扩张。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让日本尝到了甜头,日本也随之进入帝国主义列强之列。日本人也因此感到“主权线”和“利益线”理论具有说服力,很少有人反对以山县有朋为首的陆军在政治上的主导权,军部也更自信满满,愈加狂妄。
近代日本出现过关于海洋国家论的理论思考。如,德川幕府末期的坂本龙马提出“船中八策”;明治前期有人计划率领商船队进行环球海上通商;主张“小日本主义”的石桥湛山;重视自由贸易的清泽洌等。在“陆主海从”的大环境下军方也有不同的声音。代表性的人物是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他的《帝国国防史论》显然以英国为模型,主张日本应学习英国选择海洋国家的生存之道,反之,日本如果获取韩国和满洲将无暇他顾。但是,在陆军方面来看,这些观点是为了海军自身的利益。“陆主海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陆军出于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敌视,渲染北方的威胁。另外,日本海军对华盛顿条约中所规定日本与美军的舰艇保有率6:10不满,加之世界经济萧条带来的社会矛盾,军部在政治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加,军国主义氛围日益浓厚,日本更积极推进大陆政策,也加深了与英美的矛盾。在此过程中日本开始与德国接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更为明显地走向领土扩张式的大陆国家、陆军国家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日本高估了德国在欧洲战场的优势,并没有与英美一起建立海洋同盟,而是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了作为“大陆同盟”的三国同盟,并试图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日本海军以获取东南亚石油为目标南下。但是,战争的发展并非如日本的预想,德国在欧洲的闪电战未能持续,苏德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在中国大陆深陷泥潭,日本海军也无法保障补给线,被美国海军夺取了西太平洋制海权。日本最终战败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