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一个时段以来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它世代相传、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普通老百姓的“信仰”,也是老百姓心中的“魂”。中华文明就是靠这种智慧、这种“信仰”、这个“魂”才得以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历史才得以不断推向前进。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科学不断发展的时代,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条件。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的东西不能丢,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丢掉了这些东西就等于丢掉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就等于丢掉了“魂”,一个人没有了魂,那就成了一具僵尸。丢掉了优秀传统文化,人的价值观就要混乱,人的道德底线就会被突破,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状态。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回归传统文化,让普通的老百姓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有助于对社会健康心态的引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去广泛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忠实地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我在“百家讲坛”讲史已经十年了,其间,解读了不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的学者,讲史的目的不在于为讲史而讲史,而是通过讲史,使听众能够从中领悟点什么。我曾经说过,真正让你看透历史的不是历史,而是现实,要让传统的、遥远的历史文化,与当今的现实热点对接起来,使传统文化焕发出当代的青春活力,为当代社会服务,这才是我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也是其意义所在、价值所在。

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用在净化自己心灵、丰富自身内涵、提升自我素养上;要把对传统文化的感悟与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把我们祖先的智慧更好地融入当代文明的要求中,要把学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的热情有机结合起来。

窦玉玺先生长期在高校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读〈史记〉说智慧》,从一个角度对《史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书共十六讲,是窦玉玺教授给学生开设的系列讲座。这本书的每一讲虽然独立成篇,但是,“智慧”二字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书始终,主题突出。其中在涉及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上,所体现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领悟。

《读〈史记〉说智慧》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把历史与现实作了很好的对接。这就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有用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达到了讲史的目的。这也就使得我们所要讲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讲的是历史上的为人之道、为官之道,看到的是现实的为人之道、为官之道,启发的是在优秀传统文化感召下的为人之道、为官之道等。

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前沿阵地,如何将中华历史文明与当代文明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如何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教育当代大学生,这是高等院校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课题,《读〈史记〉说智慧》这本小册子对此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书中讲到历史上的为政智慧、为官智慧、治军智慧、经济智慧、全身远害智慧、为人处世智慧等都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书中讲到的以国家安危、百姓利益至上,奉职循法、清正廉洁、恭谨、谦让、诚信、忠厚的优秀品格,正是普通百姓心中的“魂”。讲的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当代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做到了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契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社会价值。

这本书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一定的学术深度,语言通俗流畅,集史实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是一本面向社会大众的读物,也是一本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播的好教材。当然,书中所论,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同人会不断地推出新的见解。愿这样的交流能激发出新的耀眼的火花,也愿这样的探索迎来更多的商榷。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