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伴侣暴力
《天水围的夜与雾》:男性气质焦虑下的家庭暴力
英文片名:Night and Fog制片国家/地区:香港
上映时间:2009年
片长:122分钟
推荐指数:5星
该片取材自曾轰动香港全城的灭门惨案。影片讲述了中年离异的“港伯”李森在大陆娶来年少美貌的晓玲,一家四口靠政府救济在天水围生活的故事。
李森以前做装修,过去香港地产好时,他工作多得做不完;但现在经济萎缩,李森只好整天去河边钓鱼,表面是气定神闲地钓,内心却是无限郁结。
而晓玲则在酒楼做侍应。面对自身工作的不顺心及妻子在工作中的周旋有度,李森总是担心妻子红杏出墙而渐渐埋下妒忌种子。有时,当李森骑单车送两个女儿到幼稚园上学后,便装成顾客到王晓玲当女侍应的茶餐厅“监视”着她。稍有不顺心,还打骂晓玲和一对女儿。
晚上李森黑暗的一面就更不节制了,在床上他就通过性虐待王晓玲发泄自己的种种负面情绪。半夜王晓玲受不了,就逃到楼下公园黑暗的角落偷偷地哭,血从大腿流到小腿。
在这个家庭中,肢体暴力、性暴力、行为控制,都齐了。
家庭暴力与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和性别权力关系有密切的关系。文化鼓励男性追求“阳刚”“勇猛”,并允许和怂恿他们用暴力证明自己的地位和解决问题,与此相应,文化认为女性的价值低于男性,并应当服从男性的支配。这种文化实际默许男性对女性施暴,当一个大男子主义思想强烈的男性认为妻子或女友没有忠实履行女性的屈从义务时,他就“有权”对她施行暴力。
暴力是建构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的重要途径,或者说,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为暴力的实施提供支持。李森对刚性/支配男性气质的追求,在影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作为一个无业人士,他是职场的失败者。但他通过对妻子的暴力,满足他“像个男人”的心理需求。他与前妻的儿子吹牛,谈自己的性能力多么强的部分,同样是对刚性/支配男性气质的一种强调。
占影片很大篇幅的,是早年李森生意顺心时,随妻子晓玲回四川乡下老家的戏份,也成为影片中最核心的部分。面对晓玲的寒酸家境和晓玲父母的奉承,李森获得了一种救世主和上等人的心理满足,这是在香港无法获得的感受,就像在香港没有人会把他这个装修工头称为“工程师”一样。李森人格的异化也正是在这种心理的膨胀下完成的,进而他也觉得觊觎晓玲的二妹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而李森与前妻的儿子在接受警方询问时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李森的前妻很凶,李森原本是怕老婆的。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李森从四川回香港后就立即离婚了。他在新的家庭中找到了“男人”的感觉。李森前妻“很凶”的信息也说明:伴侣之间不平等的关系是容易引发问题的,不管是女方凌驾于男方,还是男方凌驾于女方。
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在强调男性强者形象时,还要求男性勇敢、粗犷,凌驾于女人之上。当男人无法通过事业成功及其他方式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实际上被父权文化贬损为“不像一个男人”了。家庭暴力本质上是为了维持“硬汉”形象的一种表现,实施家庭暴力的男人潜意识深处埋藏着对“不像一个男人”的深深恐惧,他以暴力来显示自己的强者形象,从而使女人蒙受伤害。
有学者提出了“男性气质焦虑”的概念,指男性在面对自己的男性角色面临瓦解的时候产生的情绪。当面对男性气质焦虑的时候,当事人会组织或重新组织他的认知、行为及记忆来支持其理想男性气质。在这种焦虑中,当事人的道德推理能力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心都可能被存在性恐惧所压倒,这也是其可以无自责地实施暴力的原因之一。
因为职场失意,如下岗、无法晋升、被领导训斥等,都可能带来针对自身缺少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的“男性气质焦虑”,也都可能转而向伴侣和孩子施以暴力,在施暴的过程中展示其刚性/支配趋势男性气质的一面,以解决其男性气质焦虑。但是,柔性/从属趋势的男性气质、柔性/关系均衡趋势的男性气质等,都不需要通过暴力来获得。
李森的“男性气质焦虑”,仅靠打老婆和强奸老婆还远远无法缓解,于是,最终导致了杀人惨案。晓玲和两个女儿都被杀死。
影片还检讨了社会支持体系的欠缺。晓玲曾在邻居的帮助下向议员求助,向社工求助,入住受暴妇女庇护中心,但是,这些都没有使她摆脱受暴致死的命运。
李森既是施暴者,又是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受害者。
反思性别暴力,不可以不反思支配性男性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