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抉择》:多重父权压迫下的受暴者

英文片名:Sophie's Choice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时间:1982年

片长:150分钟

推荐指数:4星

电影《苏菲的抉择》改编自美国作家维廉·斯泰伦的同名小说,这部1979年出版的小说获得了198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是美国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经典英语小说”之一,被视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美丽非凡的苏菲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子,战后同男友内森移民纽约,结识了同楼居住的年轻作家斯丁克。三人成为好友。

内森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具有超凡魅力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与苏菲之间爱得死去活来,但他又经常莫名其妙地对苏菲施暴。平常的日子里,内森是个好伴侣、好朋友,才华横溢,激情四射;但当他施暴的时候,却变成了地道的魔鬼。

影片充分地体现了内森对苏菲的伴侣暴力,他有许多伴侣暴力者所共有的特点,如施暴时残酷无情,平时却温柔体贴。这也是受暴者会反复原谅施暴者的原因之一,因为受暴者还抱有幻想。

内森施暴的形式,既有肢体暴力,又有精神暴力。苏菲一次次选择了原谅,正如很多受暴者一样在暴力与爱情的双重禁锢下走不出来。

虽然后来我们知道,内森是有精神疾病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伴侣暴力的性质。

影片没有交代内森从一位少年天才到一位精神病人,社会是否承担了什么责任。笔者更倾向于将内森也理解为一位受害者。从他对纳粹物品的狂热收集和对纳粹的憎恨中,笔者更愿意推测他的精神症状与那段历史有着某种联系。

苏菲不知道内森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吗?别人不知道,同床共枕的女人怎么会真的不知道?当他坐在柔软的大床上念诗时,当他暴虐地提起她的衣领时,在他温柔如水的目光中,在他歇斯底里的嘶叫中,苏菲怎么可能没有察觉?

苏菲对于内森的忍耐,除了一位对生活几乎绝望的女人拼命抓住了爱情的救命草之外,是否与她一直的忍耐有关呢?影片通过苏菲的回忆,呈现了她悲惨的过去,而这过去同样是伴随着暴力的。

苏菲的父亲是波兰一位反犹太的大学教授,苏菲深爱着父亲,但不赞同父亲对犹太人应该进行“种族灭绝”的主张。但是,她仍然完成了父亲交代给她的录入反犹讲稿的任务,而潜意识中那份抗拒的力量使她的录入稿错误百出。当父亲咒骂她“你就是一个弱智”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女儿的暴力。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反犹的苏菲之父,最后也被送进了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此时,纳粹是父权制的施暴者,而苏菲的父亲却成了受暴者。这似乎呈现了法西斯和那些反犹民众间的权力关系。在面对犹太人时,他们都是施暴者,但在他们内部,又存在着施暴与受暴者的差异。

苏菲也未能幸免,她和一儿一女也被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影片中,苏菲做了四次选择:第一次是面对纳粹军官让她必须选择放弃一个孩子的生命时,选择放弃女儿,留下儿子;第二次是选择向纳粹军官献媚,幻想他可以救出自己的儿子;第三次是面对男友的暴力,选择留在他身边继续受暴;第四次是面对斯丁克的爱情和平静生活的前景,她放弃新生的可能,选择回到施暴者内森身边,一起自杀。

四次选择的背后,都是父权制的压力。

第一次和第二次,纳粹、军人、屠杀是父权制的代表,选择放弃女儿的瞬间是否也有性别因素,我们不能妄下断言,但在人类历史上,面临类似选择的时候,我们总是选择留下男性;对笔者自己而言,也没有办法谴责个体的弱者为了生存向强者俯首帖耳、乞求生存;第三次,爱情比“人权”重要,女人把爱情看得重要于一切,何况是一个内心伤痕累累的女人,她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可以主宰命运;第四次选择,基于对施暴男友的内疚,甚至可能包括一些“贞洁”观念。

苏菲已经习惯于在暴力的高压中生活,纳粹集中营的暴力是这样,男性伴侣的暴力也是一样。这两种暴力有着共同点:都是父权型的暴力。男人对女人、军人对平民、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纳粹对犹太人……这些不同的主宰、统治、欺凌有着共同的内在规律。

苏菲最终选择和内森一起死亡,有人也许视之为这是内森对她最大的暴力:带着她一起死。但是,在苏菲自己的心目中,这也许才是她唯一既拥有爱情,又从暴力中解脱的方式。通常,我们爱这个人,这个人也爱我们,但这个人又对我们施暴。基于人权和反暴力的视角,我们倡导对暴力“零容忍”,但是,具体现实中的个体,基于很多个人的因素,有时确实难以走出来。苏菲的经历中,从来没有女权主义的“赋权”,而一直都是父权制的“夺权”。亲密关系具有复杂性,“政治正确”的亲密关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及时拥有的。

苏菲之死,似乎暗示着苏菲成了父权制的最彻底的牺牲者。这就是苏菲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受制于父亲、纳粹、内森。她一直是屈服,屈服于男人,屈服于暴力,始终没有逃出父权制的囚笼。但是,笔者仍然更多地将矛头指向父权制,而不是作为弱者的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