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研究理论与方法

本书借鉴经济学上的供需理论,将教育视为政府供给社会的一种产品,在近现代中国,私塾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提供的公立小学校的资源不足,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学要求。由于政府提供的教育产品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供给民众对于小学教育资源的需求,客观上给私塾的存在留下了一定的空间,即私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不足的一部分。本书将供求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围绕政府提供教育产品与民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

从教育学学科分析,私塾政策属于教育政策的一小分支,因此本书引入教育政策的视角,将私塾政策纳入政策分析框架,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分析私塾改造活动,探究私塾政策的特色。

本书主要采用查阅档案资料以获得第一手材料的研究方法,然后参阅相关的资料集、回忆录、文史资料、报刊文章以及地方志等二手文献,在此基础上,利用田野调查和口述方法,去印证或补充档案文献的不足。在具体撰写过程中,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法、计量史学方法等,力求用谨严的态度将多种方法融合在一起。具体而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及辩证法为理论指导,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方法,拓宽研究视野,全方位评估中共改造私塾的政策。主要研究方法有:

(1)文献法。搜集相关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包括档案、报刊、资料汇编、外文资料等,力求尽可能做到广泛地占有材料,以做到论从史出。

(2)田野调查及访谈法。进行田野调查,走访健在的塾师和相关人士,将口述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弥补文献记载之不足,从而更加客观真实地求得历史真相。

(3)比较法。将中共不同历史时期的私塾政策进行比较,分析中共私塾政策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4)利益分析法。教育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重新调整相关方利益或利益再分配的过程,通过研究私塾改造主体、客体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和互动过程,提示中国共产党改造私塾的理论、特征和模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