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

侗族大歌作为中国第一个被发现的多声部民歌歌种,澄清了“民族音乐中没有复调音乐”的偏见,在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因此,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学者众多,成果丰硕。据笔者的考察,侗族大歌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 宋代至20世纪40年代:侗族大歌演唱场景的描述

事实上,对侗家人演唱侗族大歌时的场景,我国古代史书中早有记载,只不过当时没有“侗族大歌”这一称谓而已,并且在演唱内容和演唱形式上和现在的侗族大歌展演肯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南宋陆游笔下“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页。的描写,是迄今能查阅到的对侗族先民的民间音乐艺术活动进行描述的最早记载。明代沈庠对“峒人”风俗亦有“暇则吹芦笙、木叶,弹琵琶、二弦琴……以为乐”(明)沈庠:《贵州图经新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21页。的记述;明朝诗人邝露《赤雅》(上卷)中亦记录过大体一致的场景:“侗亦僚类……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明)邝露:《赤雅》(上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页。民国时期姜玉笙总纂的《三江县志》专门记载有:“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音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拟扬其音,殊为动听。”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995年版,第774页。上述四则史料已经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侗族先民们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为媒的活动情景。

二 20世纪50—60年代:侗族大歌的挖掘整理

“侗族大歌”这一称谓最早见于50年代初期。当时,贵州省群众艺术馆的萧家驹和薛良(本名郭可诹)等多位学者在参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土改工作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以“多声部支声复调”合唱形式为特征的民间艺术“嘎老”。1953年,薛良先生首次将侗语“嘎老”汉译为“大歌”(见于《侗家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一文),侗族大歌由此而得名。该文刊出后,许多研究者对将侗语“嘎老”汉译为“大歌”表示认可。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樊祖荫评论说:“这是音乐界人士明确提出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存在有多声部民歌事实的第一篇论文。”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此后,许多民族音乐研究者深入黔东南侗族生活区域开展了音乐调查工作。1957年,萧家驹率队进行了近6个月的调查搜集工作,调查区域在黎平、从江、榕江三县,搜集到在当地演唱较为频繁的“嘎老”130余首,后经过筛选整理,于1958年8月将其中57首“嘎老”交由贵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就定为《侗族大歌(嘎老)》。在这57首侗族大歌中包括了“大歌”的几种类别:声音歌、叙事歌、踩堂歌、拦路歌、侗戏歌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序言》(实为萧家驹所写,因当时的历史原因未署名)部分研究价值很高。萧在《序言》中对侗族大歌的人文背景、地理环境、生存现状、形态特征、歌唱形式、多声特点、大歌分类以及该书资料的采集过程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介绍,这无疑对以后侗族大歌的研究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此后有方暨申发表于《音乐研究》1958年第4期的《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一文。该文以翔实细致的材料、自然生动的剖析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1963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侗族民歌》,系由贵州大学艺术系编辑,收录了歌曲57首(含大歌、小歌、叙事歌),这本书对从事侗族大歌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

三 20世纪80—90年代:侗族大歌的研究蔚为大观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侗族大歌的研究日渐兴盛。获得学术自由后的国内外学者纷纷前往侗族南部方言区进行田野调查,搜集了大量的侗族大歌以及相关歌种,最具代表性的有:杨通山、过伟等合编的《侗族民歌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杨国仁、吴定国等整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艺研究室和贵州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的《侗族祖先哪里来(侗族古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承祖主编的《黔东南民间歌曲选集·第一集》(黔东南州文化局1981年铅印资料,未公开出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艺研究室编写的《民间文学资料·第一集(侗族古歌、礼俗歌、情歌、劝世歌、哭歌)》(1981年12月铅印内部资料);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编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五十六集(侗族民歌)》(1983年5月铅印内部资料);石宗庆等整理、龙宝成等翻译,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间文艺研究会编印的《侗族文学资料·第六集(侗族叙事歌和琵琶歌)》(1984年铅印内部资料);杨国仁、吴定国等整理的《侗族礼俗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杨国仁编的《侗族叙事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广西杨保愿采录翻译、过伟作序的《侗族远祖歌——嘎茫莽道时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杨国仁编的《侗族坐夜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张中笑、罗廷华所著《贵州少数民族音乐》(侗族音乐篇为马名振执笔,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杨盛中等整理的《侗族叙事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黔东南民间歌曲选集·第二集》(黔东南州文化局1990年11月铅印资料,未公开出版);杨宗福、吴定邦、张明江主编的《侗歌教学演唱选曲一百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以及龙耀宏、龙宇晓翻译、整理、编纂成汉语书籍的《侗族大歌·琵琶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歌曲集。还有冀洲的《侗歌在巴黎》(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对侗族大歌在法国的演唱场景以及法国政要对侗族大歌的高度评价进行了介绍。同时,学者们还撰写了大量有关侗族大歌的科研文章,这些文章的研究视角已涉及侗族大歌的诸多方面。

一是分析和探讨了侗族大歌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演变。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伍国栋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粤江流域西部各族多声部民歌研究》(1982届)、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祖荫发表于《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的《鼓楼、吃新、斗牛与侗族大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伍国栋1989年5月发表于《贵州民族音乐文选》(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的《从侗族鼓楼坐唱管窥侗族大歌的历史渊源》、普虹发表于《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的《侗族大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王承祖发表于《民族艺术》1991年第3期的《论侗族大歌复调之由来》、田联韬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的《侗族的歌唱习俗与多声部民歌》、石林发表于《民族论坛》1995年第4期的《侗族三大文化瑰宝》、杨朝忠发表于《音乐探索》1999年第1期的《侗族大歌历史价值考略》等。

二是对侗族大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剖析。如袁燕妮发表于《音乐研究》1980年第4期的《侗族民间合唱的多声音乐手法》、王承祖发表于《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2期的《试论侗族大歌复调的形成与发展》、伍国栋发表于《音乐研究》1985年第4期的《侗族民间合唱旋宫实践的初步探讨》、董团和吴定邦1989年发表于《贵州艺术研究文丛》的《侗族大歌复调研究》、赵德义1997年发表于《和声学术报告会论文汇集》的《侗族民歌的调式与多声部研究》等。

三是叙述了侗族大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最有代表性的是张中笑发表于《中国音乐学》1997年增刊的《真·善·和谐——论侗族大歌之美》一文,该文从大歌的和声、旋律、节奏、结构、歌词等方面详尽地论述了侗族大歌与大自然的协调、结构的对称、节奏的平稳等内容,最终构成了侗族大歌的整体美。此外,张泽中发表于《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的《论侗族文化之根性及其美学特征》、朱慧珍发表于《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6期的《侗族审美特征漫议》等文也分别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侗族大歌的审美属性。

四是对侗族大歌进行了比较研究。如徐新建发表于《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年第2期的《侗族大歌:“文本”与“本文”之间的相关与背离》,该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现代性语境下侗族大歌的“电视文本”与侗族大歌的“原生态本文”进行了比较,从侧面诠释了侗族大歌作为“文本”和“本文”的“互文性”。

四 21世纪初至今:侗族大歌的研究成绩斐然

进入21世纪后,对侗族大歌进行研究的队伍逐渐壮大,除关注侗族文化的专家、学者外,一些博士、硕士以及本科、专科学生也加入了研究队伍中。可以说,这一时期对侗族大歌的研究是异彩纷呈、硕果累累。无论是从侗族大歌歌种的搜集、翻译、整理,还是对侗族大歌进行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文化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论述都是成绩斐然。

首先,从公开出版的侗族大歌图书看,数量不断增加。一是对侗族大歌的汉译推广。如由张勇、石锦宏、杨芳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长大要当好歌手》;由杨志一、郑国乔、龙玉成、杨通山等4人共同主编,民族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侗歌三百首》;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侗族大歌》;张勇选编、邓敏文审订,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人与自然的和声——侗族大歌》; 《侗族叙事歌二十首》编委会译,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侗族叙事歌二十首(侗汉对照)》。以上五本图书的歌词都以侗文和汉文进行记录,这既利于侗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与歌班成员演唱,也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二是对侗族大歌的田野考察实录。如刘亚虎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杨曦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寻访侗族大歌》。上述二书通过真实细节和生动情节的描述,使作者在田野考察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思考和生命感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并将这些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三是对侗族大歌进行阐述的论文集。如杨秀昭、吴定国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侗族大歌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侗族大歌研讨会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张中笑、杨方刚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这两本论文集共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事侗族大歌研究的学者论文122篇(不含序言),而2014年出版的《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论文集》(罗杨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也收录了吴定国等侗学专家有关侗族大歌相关内容的论文10余篇。这些论文主要从对侗族大歌的起源与生成环境、音乐形态与审美、现状与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四是对侗族大歌进行论述的专著。如石干成著,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和谐的密码——侗族大歌的文化人类学诠释》;吴定国、邓敏文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蝉声中的文化——侗族大歌拾零》;杨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侗族大歌》;杨晓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侗族大歌》(内容与前书相同,略有改动);乔馨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杨永和、吴新华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侗族大歌》;吴霜、潘林紫、杨柳成、陆璎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侗族大歌》;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侗族大歌》;黎平县文体广电局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的《侗族大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侗族卷])等。这些论著大多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对侗族大歌的起源、类别、艺术特征、生态环境、文化蕴含、社会功能以及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阐释,为读者了解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和谐的密码——侗族大歌的文化人类学诠释》一书,作者以手中掌握的各种翔实资料,充分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音乐学和人类学的知识,全视角地观照了侗族大歌的音乐艺术现象,解码侗族大歌与大自然的和谐、与人类的和谐。可以说,该书是第一部运用人类学知识解读侗族大歌的论著,填补了侗族大歌在人类学领域研究的空白,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有些图书既有翔实的文字描述,文后所附经典的侗族大歌还有原始侗语言的汉字记侗音和侗文记录歌词,这不仅可以供人们进行学术研究和欣赏,而且在若干年后依然可以进行还原。

其次,一些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生(特别是一些本土子弟)出于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加入了研究侗族大歌的行列,为侗族大歌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从他们撰写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来看,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已经融入了多学科的方法,多视角、学科互涉的研究态势已经形成。如罗涛的《日常与狂欢——侗族大歌审美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从美学视角对侗族大歌进行了阐述;赵晓楠的《小黄寨侗族音乐调查报告——兼论小黄寨侗族音乐的生态环境》(中央音乐学院2000届硕士学位论文)、陈守湖的《天籁之音——生态诗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武汉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从生态视角谈及了对侗族大歌的保护,极具现实意义;任胜洪的《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西南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乔馨的《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岩洞嘎老文化传承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李善兰的《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研究》(西南大学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三篇论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分别从教育人类学和影视人类学的视角对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进行了探讨;杨晓的《小黄歌班中嘎老传承行为的考察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届硕士学位论文)、田李隽的《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广西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焦瑞的《侗歌与性别传承——对广西三江冠洞村的个案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谭厚锋的《宰荡村侗族大歌研究》(云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黄菊的《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大歌为例》(湖南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尹庐慧的《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赵建霞的《侗族大歌浸润下的儿童成长场域研究——以广西A村为个案》(广西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七篇论文分别以侗族村寨为田野调查研究点,力图通过此研究点来探讨现代性语境下侗族大歌的传承状况,以期为保护侗族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个深入观察的个案;潘永华的《从侗族歌师的教唱窥探侗族大歌的演唱特色》(中国音乐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潘永华(与前者同名、同校)的《论侗族大歌音乐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思维基础》(中央音乐学院2012届硕士学位论文)、徐亮的《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实地调查与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李英的《侗族大歌演唱及形式特征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谢娟的《侗族大歌艺术风格及其社会功能研究》(贵州民族学院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杨涛的《浅析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对基层合唱训练的启示》(云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六篇论文分别从艺术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的视角对侗族大歌的音乐形态、社会功能、演唱方式以及训练方法等进行了深度剖析;张琪芳的《小黄侗歌的实地考察及教育价值分析》(西南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和张春田的《侗族社区内两种侗歌教学的价值分析》(贵州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两篇论文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了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对文化传承的特殊功能;马芳芳的《侗族大歌歌师的生存困境与出路——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中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一文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长期生活在侗区的侗族大歌歌师生存状况以及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路,提出了改善侗族大歌歌师生存状况的可行性路径;杨晓的《嘎老音乐传统与侗人社群认同》(香港中文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一文对侗族传统的“嘎老”音乐与侗族的族群认同进行了阐述;谢琛的《贵州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武汉音乐学院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曾志的《鼓楼下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两篇论文对侗族大歌现代传播方式的利与弊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一些传播侗族大歌的可行性建议,值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借鉴和参考。

最后,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已经涉及了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侗族大歌来源、社会结构等进行的考证。如张中笑的《走近侗族大歌》(《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年第3期)、石家国的《侗族大歌来源新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吴唤梅的《关于贵州侗族大歌发现历程》(《考试周刊》2007年第41期)、杨晓的《南侗“嘎老”名实考——兼论侗族大歌一词的多重内涵》(《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2期)。

二是阐述了侗族大歌的艺术特征。如樊祖荫的《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独特地位》(《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2期),耿耘的《侗族大歌多声部探究》(《大舞台》2012年第7期),黄明政的《心灵与自然的融合——论侗族大歌的艺术特色》(《民族音乐》2007年第2期),梁梅的《侗族大歌的符号学解读》(《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毛云岗的《从侗族“大歌”看中国多声部民歌》(《音乐探索》2004年第3期),毛云岗的《浅谈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侗族大歌”》(《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孙岩的《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谈侗族大歌》(《语文学刊》2010年第12期),涂致洁、张丹宁的《侗族大歌——民族复调的瑰宝》(《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杨方刚的《文化基因和社会条件——侗族大歌多声成因一说》(《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潘永华、夏鸿雁的《以“哎呜所”为划分标准的侗族大歌曲式结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徐开胜的《侗族大歌的调式与旋律关系研究》(《黄河之声》2013年第2期),杨毅的《侗族大歌的独特艺术魅力》(《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周恒山的《侗族大歌的精·气·神》(《黔东南日报》2009年8月11日第8版)。

三是论述了侗族大歌的审美建构与民族认同。如常钟文的《试论侗族大歌的和谐之美》(《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第3期)、杜成材的《侗族大歌:生计方式与文化模式的和谐之音》(《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杜成材的《侗族大歌:因和谐而生》(《中国民族》2009年第1期)、蒋晓音的《美学人类学视域中的侗族大歌——仪式与族群诗性想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龙初凡的《和谐:侗族大歌的精神文化内涵》(《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杨光白的《贵州原生态音乐的审美和保护浅析——以侗族大歌为例》(《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3期)、杨旭昉的《侗族大歌:行云流水的和谐之音》(《民族论坛》2008年第6期)、杨毅的《多声部和谐与原生态审美——论侗族大歌的审美建构》(《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四是剖析了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功能。如申茂平的《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赵媛的《侗族大歌生态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罗卉的《论侗族大歌的历史演进及人文生态保护》(《音乐创作》2010年第3期)、任胜洪的《侗族歌班及其社会功能的人类学研究——以从江县小黄侗寨为个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吴定国的《侗族大歌生存土壤研究》(《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2014年6月)、陈守湖的《侗族大歌生境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五是陈述了侗族大歌的价值体现及意义所在。如杨晓的《南侗“嘎老”传承的当代变迁及其文化意义》(《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李莉、兰晓原的《试论侗族大歌在侗族文化旅游市场营销中的作用》(《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吴丽云的《侗族大歌的文化表现空间、艺术特色及社会作用初探》(《艺术探索》2009年第3期),谢娟的《试以功能主义探析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何家国的《侗族大歌结构对专业音乐教育、创作意义的思考》(《黄河之声》2010年第2期)。

六是归纳了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如杜方芳的《从把侗歌引入课堂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第3期),高翔的《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龚荆忆的《高增侗歌的传统传承方式》(《中国音乐》2001年第2期),龚荆忆的《高增侗歌传承的文化变迁》(《中国音乐》2001年第4期),杨殿斛《论侗族大歌音乐传承》(《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2期),乔馨的《论侗族大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何平的《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李秋玉的《从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大舞台》2011年第5期),李婷婷的《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大众文艺》2011年第6期),李发耀的《人类学视野下侗族大歌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龙初凡的《论侗族大歌传承保护的软件建设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侗族大歌及其保护》(《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潘永华的《侗族大歌传承现状分析》(《民族音乐》2009年第4期),孙家家的《侗族大歌的传承及其意义》(《群文天地》2011年第4期),杨晓的《社会结构变迁与侗族大歌保护的多重两难》(《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3期),王昕的《从侗歌教师口述实录看侗族大歌传承状况》(《大舞台》2011年第1期),王喜洋的《浅谈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吴文梅的《浅谈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吴大华、郭婧的《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承与其法律保护》(《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杨逐原、郑凯平、刘荣相的《侗族大歌的跨文化传播价值研究》(《新闻传播》2013年第1期),谭榕榕的《论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播策略》(《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年第4期),王偲郦、梁晓丹的《论侗族大歌的活态保护》(《传播与版权》2014年第4期),刘莉的《黔东南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以从江县贯洞镇德发村个案为例》(《音乐时空》2014年第12期)。

七是对侗族大歌与他民族民歌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杨秀昭的《壮侗语族与高山族多声部民歌比较》(《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一文从侗族与高山族两个族群的多声部民歌比较切入,对歌唱习俗、歌唱形式、多声形态(包括合音、织体、节奏、旋律)、多声观念和调式音列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八是对侗族大歌研究现状的综述。如张中笑的《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上)(《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2期)、《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下)(《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3期),徐新建的《“侗歌研究”五十年》(上)(《民族艺术》2001年第2期)、《“侗歌研究”五十年》(下)(《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

此外,在网络上还有大量从不同视角介绍、艺术特性分析、遗产保护等研究侗族大歌的文章,如杨秀灼的《侗族歌谣教化蕴含的儒家礼乐思想》(侗乡网:http://www.dongxiangwang.cn)、杨洪涛的《侗族大歌:从侗寨飘向世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杨正权的《生态环境变迁与侗族大歌保护》(贵州文化网:http://www.gzwht.gov.cn)等。

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有关侗族大歌的文章来看,篇幅较多,有分量的文章也不少,但出现雷同的文章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在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所写作的硕士论文中,内容描述整段整段地相同。对此,笔者也不敢妄断为抄袭,但至少说明其写作的态度是不够审慎的。从文章内容来看,论及侗族大歌的传承、侗族大歌的艺术特征的文章几乎占到一半以上,这说明侗族大歌的艺术特征已成为人们重点观照的对象,侗族大歌的传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