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明型街道”验证方法研究

科学研究既要将已有的理论解释应用于特定研究对象,又要运用科学方法对社会现象以经验事实对其进行验证。国际上流行的戴布拉图比率分析法和城市空间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法,与“文明型街道”建设的核心内容“五个文明”不谋而合。

一 戴布拉图比率分析法

(一)戴布拉图比率分析法的内涵

戴布拉图比率分析法,也称综合财务比率分析法,是日本企业界为进行综合实力评估而采用的一种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按这种方法所绘制的财务比率综合图状似雷达,故又称雷达图法。它是对客户财务能力分析的重要工具,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通过静态分析将客户与其他相似客户或整个行业的财务比率作横向比较,通过动态分析将客户当前与过往的财务比率作纵向比较。综合计算客户的成长性、生产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这五类指标,以此判断企业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企业的业绩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成长性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经营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一个客户即使现期收益性很高,但若成长性不好,它在未来的盈利能力也会下降。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企业,这对战略制定非常重要。生产性指标,有助于了解在一定时间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水平和利润的分配。如资产总额、销售总额、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率等。流动性指标,用于考察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资金周转状况,掌握客户资金的运用效率。如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安全性指标,通过考察企业一定时间内的偿债能力,判断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如资产负债率、所有者(股东)权益比率等。收益性指标,用于考察企业一定时期的收益及盈利能力。通过五类指标的综合考量,可以比较清楚地对企业进行判断。

雷达图的绘制方法分四步走:第一步,画出三个同心圆,同心圆的最小圆圈代表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2值或最低水平,中间圆圈代表同行业平均水平,又称标准线,最大圆圈代表同行业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的1.5倍。第二步,把这三个圆圈的360度,分成五个扇形区,分别代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和生产性指标区域。第三步,从5个扇形区的圆心开始以放射线的形式分别画出相应的财务指标线,并标明指标名称及标度,财务指标线的比例尺及同心圆的大小由该经营比率的量纲与同行业的水平来决定。第四步,把客户同期的相应指标值用点标在图上,以线段依次连接相邻点,形成的多边形折线闭环,就代表了客户的现实财务状况。使用者一看雷达图,就能对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形及其发展趋向一目了然。正因为如此,戴布拉图比率分析法不仅在财务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受到社会科学研究者的青睐。

(二)戴布拉图比率分析法与“五个文明”的对应性

龙城引入戴布拉图分析法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后认为,企业的层面如此,归结到“五位一体”的文明创建,提升城市质量也是如此,只有“五位一体”一起抓,文明才能得以有效实现,发展之梦才能圆。

龙城街道打造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和城市文明全方位提升的“文明型街道”,也正好对应了戴布拉图分析法有关安全性、生产性、流动性、收益性、成长性的五个方面。

政治文明的繁荣程度,是一个社会的“安全性指标”。政治文明建设的考察正向指标主要有党的执政基础、为民服务的意识、政府的正面形象、百姓的满意度、机关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负向指标有行政机构冗余、百姓办事效率及社会矛盾量等。党和政府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越牢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越强,在百姓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越提升,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越高,机关作风越严格,制度越完善,腐败现象越少,执政根基越稳固,而负面的、冗余的行政机构越少,社会的“安全性指标”就越高。

经济文明的繁荣程度,是一个社会的“生产性指标”。经济文明建设的正向指标有辖区企业总产值、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利润、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负向指标有辖区高污染、高能耗、高隐患、高成本企业的数量等。在有限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保障下,辖区企业的产值越高,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利润率越高,对周边社区建设的带动力越强,而淘汰高污染企业数、高能耗企业数、高隐患企业数、高成本企业数越多,社会的“生产性指标”就越高。

文化文明的繁荣程度,是一个社会的“流动性指标”。分析企业发展的“流动性指标”,目的是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资金运用效率。文化文明建设考察的正向指标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率、公民道德素养水平、辖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及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我们分析社会的“流动性指标”,目的是观察龙城街道在一定时期内,文体设施资源是否得到最大化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否覆盖更多群众?龙城的文化品牌是否得到最大传承?市民素质、常住人口文化素养是否有所提高?这些指标的总和越高,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社会文明是一个社会的“收益性指标”。主要体现在辖区社会文明自治水平及社会和谐程度。社会文明建设考察的正向指标有辖区治安水平、城区安全程度、社会和谐度和居民安居乐业的情况;负向指标主要是行政成本。社会治安好、城区安全系数高、人际关系融洽、居民安居乐业,而行政投入越少,社会的“收益性指标”就越高。

城市文明是一个社会的“成长性指标”。城市文明建设考察的正向指标有城市规划水平、建设水平、综合执法水平、城市资源利用效益、生态保护力度和市民素质,将这些指标与上年度进行对比,进而判断辖区城市文明建设的进展程度。一个城区在一定时期内,单纯经济指标上升,未必发展前景就好。龙城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在“硬件”上高起点规划蓝图,大力推动具有安全隐患、配套功能不全、市容市貌差等城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为提升城市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软件”上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市容环境,打造美丽家园,建设“四个一流”的国际化现代化先进城区。城市质量越高,社会的“成长性指标”就越高。

从龙城打造“文明型街道”的历程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要提升城市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必须以政治文明为先导,经济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城市文明齐头并进,“五个文明”一起抓,走“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之路,实施精细化、指标化的“城市质量标准体系”。政治文明为先导,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廉洁从政;经济文明为基础,发展经济一定要以人为本,不能为发展经济而牺牲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资源;文化文明为根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底蕴,文明不可能源远流长;社会文明与一个地区的公民自治水平密切相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城市文明保障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城市建设与管理越科学,空气、水、土壤质量越高,人们的生活才会越美好。这五个方面哪个做不好都将会成为区域发展的短板,甚至会成为其他文明建设的阻力和绊脚石,进而影响整个“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进度。

利用戴布拉图比率分析法,龙城街道得到了更为直观的文明指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城市五个文明,分别代表社会的安全性、生产性、流动性、收益性、成长性五个方面的评价,代表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委政府做得越多,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越近一步,五个顶点相连,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内涵就越多。当五个文明的各项指标都达到理想状态,龙城人的生活标准就呈现出一个完美的五边形。在几何的维度上,这是一颗五角星,代表了龙城人对五星品质生活的美好向往。

打造龙城五星生活品质,成就文明龙城,就是按照市、区要求,结合打造“文明型街道”规划,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力争率先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是龙城街道实现“中国梦”的愿望和重要途径。

二 城市空间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法

(一)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内涵

西方社会在向后工业时代转型的过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城市空间表现出郊区化、社会多极化、居住分异、底层阶级聚居等形态。人们开始关注空间发展这一概念,城市空间发展理论逐渐形成。

城市空间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同时也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城市空间发展是人类在一定时空范畴内的各种影响要素的发展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城市的空间发展不是单纯的城市经济或者某些方面的增长,而应该是在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动力发展机制推动下发展的结果。这一理论的出现将城市的发展由过去的平面视角扩展至全方位的立体范围,有利于更透彻了解城市发展的本质。

动力机制是指推动事物发展的各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以及各力量构成的动力系统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机理。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各种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及整个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它主要包括两层含义: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各种力量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按照其作用机理,推动城市空间发展和变化(见图2—1)。

图2—1 城市空间动力机制框架王洁心:《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载《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1年,第7025—7034页。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系统可以看作由一些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势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相互牵制约束,也可能相互依存推动,但绝不能相互替代。系统中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多个独立个体或因素,也存在对各个目标有各自不同评价标准的参与者,因此需要进行系统协调,即通过某种方法来组织和调控所研究的系统,寻求解决矛盾或冲突的方法,使系统从无序演化到有序,进而达到协调或和谐的状态。

协调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系统的目的,就是调节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降低系统的负面效应,提高系统的整体机能和效应。协调除了作为一种调节手段或一种管理和控制的职能之外,有时也作为一种状态,表明各子系统间或子系统内部在功能和目标之间的融合关系。

(二)龙城街道五位一体文明建设构建城市空间发展动力机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率先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调整;经济、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城市化快速推进等。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空间正呈现出重构与分异的趋势,各类矛盾突出:贫富不均、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社会矛盾激化等。

龙城街道将城市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引入推动街道发展的过程中,摆脱传统思维和理念的桎梏,通过审视历史、定位现状、展望未来,从城市空间发展上,寻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在系统的发展观指导下,走出了一条龙城特色的街道发展之路。在明确自身特点的基础上,龙城街道将城市空间发展的几大动力要素定义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建筑空间。龙城街道空间发展即为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建筑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动力系统共同推进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理。这五大要素分别对应龙城的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城市文明,也就是说,龙城街道“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体系即为推动城市空间协调发展动力系统(见图2—2)。

图2—2 龙城街道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空间动力机制框架

1.经济文明——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行为,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基础。经济文明,关注的不仅仅是创造了多少财富以及创造财富的速度,还关心如何生产和创造这些财富。经济文明的本质要求财富创造和积累的同时有利于社会文明与进步,而不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巨大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造成人类价值标准扭曲和道德沦丧。

经济文明要求必须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全面,一方面,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质量,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经济内部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发展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社会条件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就是要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及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所谓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孟安邦:《论经济文明》, 《前进》2004年第12期。

经济文明为其他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同时,其他四个文明是经济文明的制度保障、环境保障、智力保障等,是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2.政治文明——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制度基础

政治文明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日趋完善,它是整个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其性质由经济基础决定。随着整个文明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必然要求政治文明进行同步改革。

政治文明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等密切联系,互为作用,相辅相成。政治文明为整个文明体系提供制度和法制保障,为城市发展扫清体制机制障碍,维护社会秩序,使之更加健康、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而且会影响整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3.文化文明——整个文明体系的智力支撑,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助燃器

文化文明就是指人们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对群体行为和意识所达成的积极正向的思想共识。包括一系列认知、法制观念、科技思想、道德准绳、文化活跃氛围、公共环境维护、社会理念协调和审美价值标准等诸多方面。

文化文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一定反映。每一种社会形态都要求与其相匹配的文化文明,这种文化文明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革而变革。社会物质生产的连续性,决定着文化文明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文化文明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灵魂、凝聚力和创造力,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进程。龙城街道的“文化文明”特指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文化文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落后的、反动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形成阻碍。优秀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社会文明——联结五位一体文明体系的桥梁,是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社会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包括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等方面。社会文明建设是我国过去比较忽视的领域,这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大量增加,社会张力空前高涨,已经达到令人警觉的程度。正因如此,以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明建设开始被给予高度重视。

社会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和重要推动力。它既能弥补政府失灵,又能弥补市场经济失灵。社会文明能够降低政府行政管理的成本;相对于市场调节,它的调节方式更能够保证完成公平正义的目标。社会文明对于文化建设及城市建设也是有益补充,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社会文明能为城市发展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推动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反之,一种落后或者不适合的社会文明势必会破坏社会秩序和规则,影响经济文明乃至整个文明体系的发展。

5.城市文明——城市空间发展的传送带,是五位一体文明体系在空间上架构的物质媒介

城市文明是指城市立体空间中的服务功能,如市容建设、文明执法、市政设施等方面的供给能力及水平的不断提升。

从城市文明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来看,其决定因素首先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对于城市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城市功能及服务的不断完善。

城市文明为五位一体文明体系依赖的实质载体,为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

综上所述,龙城街道的“五位一体”文明建设,符合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要求,可以说,这“五个文明”建设,任何一个都不足以支撑街道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它们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协调稳定的动力体系,才可共同推动龙城街道的繁荣和富强。如果用一个图来表述“五个文明”建设的关系,那绝对是一个多对多的关联图。而这样一个交叉关联的关系也使得各个领域的发展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龙城街道的空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