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2016年第1辑)
- 张江
- 9514字
- 2021-03-24 13:09:28
“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专题
论“文学批评三性”
——文学批评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探讨
丁国旗
摘要 本文对“文学批评三性”的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释。客观性要求对文学批评持有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这是由文学创作及文学活动规律所决定的;而倾向性的产生既有批评者的个性差异,同时更是批评者升华了的个人情感和认知,即立场、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的不同所造成的;多维性就是面对一部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与评论,多维性的存在对于丰富作品的艺术与思想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文学批评三性”的认识和了解,将扭转以往人们对于文学批评的模糊认识和诸多误解,促进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文学批评三性;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
当下我国文学创作的数量是惊人的,然而红火的表面背后,却隐藏着太多的问题。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提到了这一现象:“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至于那些低俗不堪的作品,单纯追求感官娱乐、甘愿拜倒在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下的创作,就更是满天乱飞,横行于世,充斥于公众的视野之中,新的媒体传播方式以及现代社会极其宽容的心态,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些作品的存在。网络新媒介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而全球消费文化的洗礼,也使人们将当下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视为一种消费,文学也被纳入到了单纯个人消费的行列之中,成为一种纯粹个人化的事情。消费社会语境下,只张扬个人的喜好,而很少考虑公众的道德、人性的高尚、人类的前途。而这些也正是当下文学批评在面对文学诸多问题时,无从应对的原因所在。消费文化无处不在,那些愿意守护精神家园的批评家处境可怜,已成为孤独面对夕阳西下的守墓老人。而更多的文学批评者,则是不知道为何批评,拿什么批评,又批评什么。于是批评变成为一种程式,变成为一种职业,像种田卖货一样成为养家糊口的赚钱手段。而批评家过于主观的批评,已使批评丧失了“批评”的意义,沦为一种为创作装点门面的摆设,对文学乱象毫无针砭之力。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本文想从文学批评三性,即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三个方面,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以期厘清认识,推动批评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 文学批评的客观性
任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由独立的个体创作出来。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在文学世界里也没有在情节安排、情感表达、思想呈现、语言运用等方面完全一致的作品。虽然文学创作多样复杂,作品的呈现丰富多彩,但文学批评却不可以五花八门、随心所欲,文学创作对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以及“文学”门类创作的特殊规律的遵循,决定了文学批评应该是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工作。批评家必须去发现文学活动中某些规律性的或本质性的东西,必须对批评工作抱有科学客观的态度,有客观稳定的标准,这是文学批评安身立命的本分所在。可以说,客观性是文学批评的基本性质之一。
文学批评的客观性首先表现为批评是一种理性分析的过程。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创作需要重视作家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独特理解不同,它要求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和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判断,从而去发现作家创作的优点和缺点,总结文学创作规律性的东西。这种对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判断的过程,是一种凝视静观、冷静分析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因此,如果说创作是一种偏重于个体感性的活动,那么批评就是一种偏重理性分析的活动,虽然它也表现批评者个人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但这种表现是通过对作品细节的理性分析来完成的。另外,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总是建立在自己对作品充分鉴赏的基础之上,需要比一般的读者更多地熟悉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与作家创作的意图等。批评者还要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储备、理论修养以及足够的从事批评的逻辑思维训练。这些既是理论分析的前提,也是批评必须客观的前提。总之,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批评,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完成的,就像一个外科医生面对一位等待手术的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感情介入,只要有高超的手术能力就可以了。
文学批评的客观性还在于如何批评要受到文学创作规律的制约。文学创作虽然有其强烈的个性化特征,但创作不同于写日记,可以随意发泄、随性涂鸦。实际上作品的故事情节安排、结构设定、典型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都必须在遵从创作规律的条件下进行,并始终围绕作家情感的审美表达、人物性格的合理变化来推进,这是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创造的根本要求。作品虽然是作家创作的,但并不意味着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是万能的,可以主观地决定一切,改变一切。有资料显示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尾安排安娜以卧轨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的时候极为痛苦,当有人问他既然如此痛苦为什么不把结局改变一下,让安娜有一个好一点的生活。托尔斯泰的回答却是“我试过,但我做不到”。作品中人物的塑造与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成长是一样的,人物也要受到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恩格斯所提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就是这个意思。人物一定是环境中的人物,他性格的形成、处世的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和成长过程密不可分。一个孩子出生以后所接触的人和事构成他的成长环境,他在该环境的影响下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学会了判断与思考,之后,他便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待人行事。同样,小说中的人物也有一个慢慢长大的过程,只是他是被作家慢慢塑造出来的,而一旦作家给人物创造出了社会的、家庭的乃至地理的生存环境,人物便一定会形成与这样的环境相配衬的性格与行为方式,他也就不再听由作家的摆布,而会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交友或恋爱;这时候作家已不能随意地支配人物,而只能顺应他。也就是说,如果托尔斯泰真要改变安娜的命运,那他就必须重新为安娜安排一次人生,要从她出场之初,就为她将来美好的结局安排好一切。
所有优秀文学作品的产生都是这样,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属于人物自己,属于人物的出生环境及他周围的人和事对他的影响。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是鲁迅给她的,鲁迅只是写出了她的故事,造成她悲剧的原因是旧时代的封建社会,以及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状况。文学创作需要遵循艺术规律,而文学作品一旦完成,其所携带的可供分析解读的符号系统就会是相对稳定的,而文学批评也必然要立足于作品本身来展开,依照创作的基本规律来辨析。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批评的对象是客观的,人物的生存环境及其性格的生成是客观的,作家在创作作品时遵守的创作规律也是客观的,这些决定了批评也应该具有客观性,它有规律可循,依规律而评,而不能乱弹琵琶。那些完全凭个人的感觉和体验就进行的批评是伪批评,没有一种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批评,也一定会伤害创作,偏离主题,影响阅读。
文学批评的作用主要是推动作家更好地创作,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同时又能在开展文学批评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文学运动的规律,推动文艺理论的发展。文学批评的对象是具体的作家作品,作家创作上的得失成败都可以在批评中被挖掘出来。因此,好的批评可以帮助作家总结创作上的优点,也可以指出他的不足和缺憾,使其在以后的创作中扬长避短。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出现读者难以理解,难以接受,甚或根本读不懂的情况,这时候也需要通过文学批评的分析引导,消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隔膜,在作品和读者之间、作家和读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与欣赏作品,认识作品的价值。说出作品的好坏,摆出其好坏的事实和道理,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创作的规律、阅读的法则、作家的风格和特征,这就是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文学批评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对批评要有所敬畏,要多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要熟悉文学批评的规律,要有丰富的艺术体验和感受,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不断加强职业训练,有较高的逻辑分析与理性思考能力。
二 文学批评的倾向性
批评是客观的,但也是有倾向的。既然批评是由作为主体的批评家来完成的,那么批评家个人的立场、思想、情感、好恶就会在批评中自然流露出来,从而表现出批评家个人的倾向性,批评的倾向性是批评家的社会历史观和个人价值观共同促成的结果。由于文学批评首先要求是客观理性的分析,因此批评的倾向性并不表现为批评者个人基于生理、心理上的不同而出现差异,而是这种差异的升华,也就是说,这种倾向性是升华了的个人情感和认知,即立场、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的差异性表现。
任何作品都是有倾向性的,因为任何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以及作家思想情感的反映。文艺反映生活,并不是作家消极冷漠地对现实生活进行自然摹写,而是需要经过作家头脑加工、改造的一种能动的反映,是作家以一定的社会生活为原料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精神活动,它总是或隐或显地反映出作家对被描写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渗透着作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因此,作品既反映生活,也反映情感,反映倾向,是主观与客观融而为一的结晶。莫泊桑曾经说过:“须知绝对的真实,不掺水分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因为谁也不能认为自己就是一面完美无缺的镜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思想倾向,教我们这样或那样去看待事物;同一桩事,这个人觉得是正确的,另一个就可能觉得是错误的。”批评也是如此,批评是对具有倾向性的文学作品的批评,因此,怎样发现与看待文学中所表现出的倾向,怎样评论作家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以及作家在创作方法运用上的个人特点等等,背后都要有批评者的立场、价值观、世界观、历史观的介入与影响。《红楼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遭遇的不同待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由最初的“淫书”到现在思想艺术上的典范之作,差距如此巨大,就是因为批评者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鲁迅先生在谈到《红楼梦》时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每个人所站的立场、所持的观点不同,自然便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批评必然要反映批评者的立场观点,从而表现出批评的倾向性。
文学的倾向性是越隐蔽越好,批评的倾向性则是越直截了当越好。关于文学的倾向性问题,恩格斯在评论玛·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时说道:“我决不是责备您没有写出一部直截了当的社会主义的小说,一部像我们德国人所说的‘倾向性小说’,来鼓吹作者的社会观点和政治观点。我决不是这个意思。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在另一篇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恩格斯同样指出:“我决不是反对倾向诗本身。……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显而易见,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作家虽然可以表达倾向,但这种倾向的表达需要通过作品自身来完成,即通过故事的推演、人物性格的变化等来完成,而不需要直接在作品中说出来。对文学作品而言,不去直接说出的倾向性是更高的对于倾向性的表现。然而与强调作品的倾向性需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同,文学批评的倾向性则必须“直截了当”地说出。我们仍然以讨论文学的倾向性这一问题为例,看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进行文学批评时是如何直接表达观点和态度的。
批评必须是明确的、直接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推介优秀作家作品,贬斥庸俗作家作品,以及总结规律、推动创作的作用和功能。恩格斯对于在作品中直接表达倾向性的文学作品一直都持有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文中,恩格斯批评了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影响下,德国文学所发生的变化。他说:“当时几乎所有的作家都鼓吹不成熟的立宪主义或更加不成熟的共和主义。用一些定能引起公众注意的政治暗喻来弥补自己作品中才华的不足,越来越成为一种习惯,特别是低等文人的习惯。在诗歌、小说、评论、戏剧中,在一切文学作品中,都充满所谓的‘倾向’,即反政府情绪的羞羞答答的流露”,他们只是一些散布“杂乱思想的作家”。他还批判那些“真正的社会主义”作家,说他们“无论是散文家或者是诗人,都缺乏一种讲故事的人所必需的才能”, “对叙述和描写的完全无能为力”,是他们“诗篇的特征”。在这里,恩格斯显然对那些由于缺乏才华而直观流露倾向性的创作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亮明了自己的态度,讥讽他们是“低等文人的习惯”。同时在评价巴尔扎克和左拉时,恩格斯更是明确而坚定地指出:“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关于歌德,恩格斯的批评与肯定则是兼而有之,认为“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而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也是中肯而清晰的,他说:“托尔斯泰的作品、观点、学说、学派中的矛盾的确是显著的。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的“莎士比亚化”的肯定,对“席勒式”的批判,如此等等,都非常鲜明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的观点、态度和立场,让我们看到了在评论作家作品时他们爱憎分明、“直截了当”的品格和勇气。
关于文学批评的倾向性问题,还有一点必须说明,这就是批评的倾向性并不意味着批评的政治性,更不是批评的党性。倾向性和政治性、党性是有区别的,倾向性的内涵与外延远远大于政治性或党性。新时期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以致造成文艺创作的限制越来越多,直至出现极“左”时期8亿人民8个样板戏的荒唐年代。新时期之后,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以替代过去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从而根本上扭转了文艺对政治的依附关系,大大拓宽了文艺的创作空间,解放了文艺创作的活力。因此,对文艺批评而言,只要是求真向善趋美的作品,我们都应该认为是有正确倾向的作品,都应该得到肯定。如果将倾向性仅仅界定为政治性甚至党性,将会阻碍文学正常健康的发展,同时对政治性和党性也会是一种误读和损害。总之,文学的倾向性可以包含党性、政治性,但党性、政治性只是倾向性的部分内容,对倾向性不能做狭隘的理解。当然,批评的倾向性虽然不是批评的政治性和党性,但文学批评却是有阶级性的,批评作为一种思想武器掌握在谁的手里,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主义文艺而言,提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文学批评,应该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文学批评的倾向性。文学批评的这种倾向性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要加强思想修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认识文学对于人性塑造的陶染作用,以及对于审美价值的培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真正读懂作品,利用好文学批评这个武器,让文学批评为文学自身、为社会、为人类的未来服务;必须坚决抵制庸俗错误的文学批评倾向,因为错误的倾向性会将作家引向歧途,将读者引入斜路,让文学迷失方向。
三 文学批评的多维性
文学批评的多维性就是面对一部作品,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与评论。虽然批评是客观的,但对作品的批评并不是单一的。虽然批评是有倾向性的,但有同样倾向的批评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批评的角度不同,评论者的兴趣点不同,所得出的批评的结论也就会不同,这就是文学批评的多维性。文学批评的多维性,使同一部作品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得到批评者的关注与研究,这对展示作品的整体风貌以及创作诸方面的优劣得失都是有益的。文学批评的多维性是以文学批评模式的多样性来体现的,以下本文将对文学批评模式做一粗略的探讨。
所谓批评模式,学界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一般而言它应该是在某种具体文学理论指导或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批评视角或读解方式。对于批评的具体模式,理论界探讨的比较多,尤其是对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模式的研究。20世纪是西方各种文艺理论观念大爆发的世纪,因而也就相应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批评模式。关于文学批评模式,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之后,对文学批评所作出的四种模式的划分,分别是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客观说。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艾布拉姆斯对这四种批评模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释和梳理,这里不再详解。当然由于《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出版于1953年,因此国内有学者认为艾氏所论述的四种批评模式只是20世纪前期轮流上演的批评模式,而在20世纪后期还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多视角的批评模式”即“文化批评模式”,这样“20世纪的西方文学批评就是在这五种模式的交替中进行的”。然而在笔者看来,仅仅将“文化批评”模式加入到艾氏已经绘制的文学批评四模式图谱中,显然也还远远不够,因为艾氏的文学批评四种模式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总结之上,而发生在20世纪西方最新的理论与批评流派都不在其视野考察之内,倘若一定要在其四种批评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新的批评模式,就不仅仅是加上文化批评模式而成为五种批评模式这么简单。从数量上说,恐怕要增加到十余种,甚至数十余种,才算符合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艾氏《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关于批评模式的探讨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重要的不在于他给我们归纳出了多少种具体的模式,而在于他所提出的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的文学四要素观点可以成为我们梳理20世纪众多批评模式的一个分类标准,以便于我们对已经出现的数十种批评模式加以归类。有学者正是根据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模式作出如下的分类与归纳:(1)强调文学与世界联系的:社会历史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文化批评等,这些批评强调外部世界中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种族身份、时代精神、意识形态等因素与文学之间的关系;(2)强调文学与作者联系的:精神分析批评(心理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等,这些批评强调作者的情感经历、个人心理或集体无意识心理对文学的影响;(3)强调文学与读者联系的:现象学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理论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等,这些文学批评都强调文学活动中读者的重要作用;(4)强调文学文本自身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构主义批评等,这些批评强调对文学文本本身的结构、语言等形式因素的研究。应该说,这样的梳理与归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模式的基本概况。
当然关于文学批评模式的讨论与归纳远不止这些,除按照文学四要素提出或建构文学批评模式之外,许多理论家还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出发提出了许多新的关于文学批评模式的具体分类或种类,这里再列举一些以更好地说明这一情况。美国霍斯特大学的英语教授韦尔伯·斯克特在《文学批评的五种模式》一文中,通过洞察当代和过去的文学批评的各种流派,提出并系统分析了道德模式、精神分析模式、社会学模式、形式主义模式和原型模式这五种批评模式,并对这些批评模式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局限性都作出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该文基于对当代和过去文学批评流派的高度概括所提出的五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这五种模式的提出如果对照起来看,并没有全面反映出文学史上文学批评的整体风貌,尤其是对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的概括与分析,给人以挂一漏万之感。另外,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萨义德在其《世界、文本与批评家》一书中则提出了“世俗批评”这一批评模式,作为又一个第五种批评形式,“用以替代实用批评、文学史、文学鉴赏和诠释以及文学理论这四种在他看来在智性上不再能很有效地发挥作用的传统批评形式”。萨义德的文学批评模式从界定上来说,视角显然要广大得多。而为大家所熟知的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学者伊格尔顿也在他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提出了“政治批评”这一形式,虽然“政治批评”在他这里主要是针对文学理论而言,但将其用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上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因为在伊格尔顿看来,“文学,就我们所继承的这一词的含义来说,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以上这些例子再次证明,对于文学批评模式的探讨或许本身就像是西西弗斯的巨石一样永无止境,对其模式数量的考证显然没有太大意义,也如伊格尔顿所说:“试想一个文学批评包括多少方法吧!你可以讨论这位诗人的有气喘病史的童年,或研究她运用句法的独特方式;你可以在这些‘S’音中听出丝绸的窸窣之声,可以探索阅读现象学,可以联系文学作品与阶级斗争状况,也可以考察文学作品的销售数量。这些方法没有任何重要的共同之处。”一种批评模式实际上就是一个批评方法,有多少种方法也就意味着有多少种模式,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批评模式,这才是文学批评多维性的真实面貌。
过去一谈到文学作品,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而文学批评多维性的存在将打破我们对于作品分析的原有局限,为丰富和开拓文学批评的手段与思路打开局面。文学批评的多维性要求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对于一部作品既可整体把握,也可局部分析,既可从作者出发,也可以从读者入手,既可讨论与社会的关系,也可以专注于文本分析,当然也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或具体的作品作出更为具体的批评。文学批评的角度是开放的,要允许发现一部作品不同的美,通过不同维度的分析,帮助读者认清作品,帮助作者总结经验教训。文学批评的多维性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与价值,也为文学批评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
以上本文从“文学批评三性”的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探讨了文学批评的性质这一基本问题。客观性要求在评价作品时要尊重艺术创造规律,做到实事求是;倾向性要求在分析作品时要充分发挥批评主体的能动性,将批评的价值尺度运用到批评中,站稳立场,把握好方向;而多维性要求在批评中要以开放发展的眼光,充分发现作品的潜能和价值,全方位展示作品的魅力。客观性、倾向性是文学批评的基本性质,是任何批评所必须具有的;多维性是文学批评延展出来的性质,是对多次批评总结把握的结果;客观性、倾向性、多维性共同构成文学批评的本质特性。关于“文学批评三性”的探讨,对于当下我国文学批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意义。很多时候人们不把批评当回事,忽视了批评家个人对于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与了解,忽视了批评者个人的人格修养与境界的提升;有很多人,甚至一些专业从事批评工作的也认为谁都可以当批评家,以致造成批评界整体水平的下降,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混迹于批评行列。因此,“文学批评三性”的提出,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出存在于批评界的诸多问题,改变学界对于文学批评的诸多误解和模糊认识。去年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表达了对文学批评的重视,并且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四个观点,明确指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的应有立场、基本观点。结合本文对“文学批评三性”的解读,笔者认为,要做好文学批评工作并非易事,它需要文学批评工作者有较高的学术修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坚实的理论支点,服务艺术献身艺术的精神追求;文学批评绝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它关乎我国文学的未来发展,关乎文学能否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诸多大是大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