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强国与粤澳未来发展:2013粤澳高端论坛文集
- 李向玉 温宪元
- 3348字
- 2021-03-26 00:34:51
一 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
海洋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总长达3.2万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是与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一样重要的“蓝色国土”。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做出经略海洋的战略抉择,对于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们熟知,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华文化和发明创造。到了近代,由于封建王朝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实施海禁等多重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华民族发展海洋事业,逐渐被世界发展潮流边缘化。在西方列强海盗式地掠夺和侵略下,泱泱大国沦为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惨痛的历史教训,一直激励着志士仁人们奋发图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蓝色国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在发展海洋事业的同时,珍惜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日益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对“蓝色国土”的开发利用水平、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海洋科技与环境保护水平,较之世界上一些海洋强国,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晋书·袁乔传》说:“夫经略大事,故非常情所具,智者了于胸心,然后举无遗算耳。”党中央提出经略海洋,既是对海洋事业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也是周密规划、有效治理,实现海洋强国的根本保障。随着世界人口增长、陆域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加剧等问题的日益凸显,海洋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领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的当代中国人,必须高度关注经略海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民族未来的支撑作用,必须倍加重视建设海洋强国对于粤澳未来发展的重大作用。
(一)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内涵和重要地位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内涵,主要体现在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的重要顶层设计,贯穿在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五方面。
第一,海洋经济建设方面,要求我们善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来发展经济,依照法律可持续地适度开发利用。海洋科技的发展,要从属于、服务于海洋生态环境需求,而不是一味追求海洋物质利益所导致的残酷竞争,竭泽而渔,造成海洋环境资源的破坏。
第二,海洋文化建设方面,要求我们善于认知海洋,发展海洋科技,了解海洋知识,讲求海洋发展的伦理道德,善待海洋,热爱海洋,敬畏海洋,感恩海洋,赞美海洋,保护海洋,善于认同、传承民族本土海洋文化遗产,尊重和保护世界海洋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海洋政治建设方面,要求我们善于管理、经略海洋,对国内必须管理好海洋事业的良性发展,对国外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相关海洋权益不受侵犯,善于处理和化解海洋争端矛盾,敢于和善于利用优秀文化传统主导世界海洋和平。
第四,海洋社会建设方面,要求我们善于建设和维护海洋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建设海洋资源国家所有,人民共享共用,并共同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社会。
第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求我们从思想上、制度上建设人海和谐共生、海洋环境良好、海洋景观美丽、海洋资源丰富健康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模式,保证海洋自然与人文生态的文明发展与可持续状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重要战略内涵,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资源环保等具有恰逢其时的重要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地位,主要从三方面看:一是维护和平与国家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受到以往内陆型发展模式的制约,海洋开发以及海洋战略一度成为我国发展的短板。从近代由于缺乏海洋防御,西方列强从海洋打开了侵略中国的防御缺口,使得丧失海洋发展机遇和主动权的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到目前东海、南海问题以及“两条岛链的遏制围堵”,也都与我国长期忽视海洋建设,奉行“近海防御”的战略短板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海洋强国战略是中国维护和平、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迫切需要。二是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根本保障。从空间资源的角度来说,海洋强国战略必将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所在。中国对陆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逐渐面临资源有限性的空间瓶颈,土地过度开发所产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已日益凸显。因此,转变单一内陆型开发模式,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海陆联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与支撑。三是提高全球话语权、逐鹿国际竞争的重要支撑。世界上各个海洋国家寄希望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的新一轮竞争,争夺全球话语权,以便占据海洋开发利用的世界领先地位。作为濒海大国,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岸线长度与海域面积等海洋资源,但唯有发展海洋战略才能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使中国更好地肩负起和平崛起的历史使命。
(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重点和实施步骤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实施步骤。我们需要渐进式的两大步骤,包括区域性海洋强国和世界性海洋强国。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完善海洋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我国在开发、利用、保护、管控海洋方面的综合实力,解决钓鱼岛、黄岩岛主权争端实现区域性海洋强国目标。在具备充分的海洋经济和科技等综合性实力后,进一步实现世界性海洋大国目标,包括无阻碍地管理我国30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以及适度自由地利用全球海洋及其资源的最终目标。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重点。实现区域性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党中央将建设海洋强国的内容是置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最为重要的是凸显了陆海统筹、集约使用、全面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为此,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应全面加强海洋经济建设、海洋高技术发展、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权益维护等,以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等,实现美丽中国之目标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第一,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年均增长11%,明显高于同期全球经济3%—4%的增速。美、日等国的海洋经济对GDP的贡献都超过50%。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年均增长8%,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才能达到10%。
第二,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基础。据统计,由于科研力量薄弱等因素,我国周边海洋资源的平均开发率不足20%,水产品深加工率仅30%,化工、能源资源等的开发利用效率也极其落后。只有掌握了一大批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高新技术,我们面对巨大的海洋宝库才不再“望洋兴叹”。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
第三,保护海洋生态是实现“蓝色国土”永续利用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海洋事业的发展,我国领海尤其是近海,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为保护海洋生态,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海洋意识,以对民族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保护好我们的“蓝色国土”。
第四,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前提。2013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整合海监、海警、渔政、海上缉私警等队伍的职责,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进行海上统一执法,提高执法效能。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本国海洋权益。我们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通过机构的整合实现整体力量的整合,“多龙”变“巨龙”,坚决维护好我们的海洋权益。
第五,粤澳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随着国务院对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相继批复,我国区域性海洋经济体布局基本形成。除了明确的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目标,与山东、浙江相比,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在海洋综合开发与区域合作方面将承担更多先行先试的使命。而创新合作方式,加强广东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海洋经济合作,将成为广东由陆地走向海洋,构建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的特殊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