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研究
- 兰青松
- 1830字
- 2021-03-24 13:12:09
序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并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的发展理念。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把民族平等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并做出新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0年,兰青松老师考入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学习,他作为一名来自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傈僳族知识分子,深知如果对少数民族存在一点点歧视或忽略的话,民族平等就是一句空话,只有从各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的权利,真正平等地关心和帮助他们,才能逐步做到多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研究最应关切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兰青松老师在紧张的三年时间内,既兼顾了云南师范大学的工作任务,又围绕博士论文选题全身心投入阅读、思考、研究、写作,于2013年5月,经过艰辛的努力,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荣获博士桂冠。本书就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
本书从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平等思想的精髓和实质入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的思想渊源、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内涵作了理论分析,探讨中国特色的民族政治平等、民族经济平等、民族文化平等和民族社会平等,对中国特色民族平等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进行了思考。择其要端有: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进行分析。本书从思想渊源、主要特征、精神实质和重要内涵几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进行理论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广泛借鉴、吸收前人成果,并立足于具体实践,通过对当时欧洲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族观,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民族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平等思想是其重要的思想结晶之一。
二是对中国特色的民族政治平等进行系统研究。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之中国特色的民族政治平等为基础,以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作为起点,以宪法和法律法规作为民族政治平等的保障,具体从党的领导、民族立法、民族自治、民主监督、民主参与和民族素质方面落实和实践中国特色的民族政治平等思想。
三是对中国特色的民族经济平等进行研究。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之中国特色的民族经济平等为基础,以民族发展与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体现中国特色民族平等思想中的就业机会、投资机会、受教育机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机会、合作机会等方面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以生产关系范畴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作为基础,研究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平等思想。
四是对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平等进行研究。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之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平等为基础,以尊重文化差异基础上的文化地位平等作为起点,在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中,体现生产性民族文化要素、生活性民族文化要素、观念性民族文化要素、规范性民族文化要素和交流性民族文化要素,以此实践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平等,形成民族之间的文化承认。
五是对中国特色的民族社会平等进行研究。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之中国特色的民族社会平等为基础,以民族差异与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达到民族之间的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形成民族之间的价值目标。
六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进行研究。本书通过对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和谐、安定团结、社会发展进行实践思考,创造性地指出民族平等与“三和”理念的关系,即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边疆民族关系。
上述一系列学术知见,使本书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研究方面具有多重理论价值。同时,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学术观点颇有启迪作用。因此本书具有显而易见的实践意义。
综观全书,兰青松博士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和著作的基础上,立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实际以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实践,系统地探讨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全书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与深切的学术关怀,分析深入,条理清晰,逻辑结构严谨,语言叙述流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研究的一部创新佳作。
本书得到云南师范大学资助出版,值得庆贺。希望兰青松博士以此为契机,在治学道路上继续坚持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特别是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研究做出发展和贡献。
是为序。
朱新光
2016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