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工业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尽快使本国国力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西方各国纷纷提高本国的工业化水平,从而带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德国、法国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设计理论和形式语言。20世纪50年代,国际交往频繁,市场的国界逐渐消失,产生了国际化的设计趋势,形成了“国际式”现代风格。20世纪6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等流派应运而生,加之日本和意大利设计的异军突起,形成了设计多元化的局面。

2.4.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工业设计

战后工业设计的重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技术性的,一种是艺术性的,而这两种重建方式在欧洲国家都有体现,例如德国发展强调机器效率的设计风格,把生产的重点放在技术产品上,而意大利和斯堪的纳维亚则试图通过产品设计创造稳定的、能够体现个人成就又被大众认同的环境。

2.4.1.1 德国设计

德国是现代设计的发源地之一,其工业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有坚实的基础。第三帝国时期,由于纳粹政权的反对和压制,德国的现代设计运动基本结束,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设计大师纷纷离开德国,对德国的设计形成巨大的打击。二战后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部分,民主德国的设计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此处不讨论民主德国设计。

战后德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恢复期,到60年代以后,德国设计才得以全面恢复。由于德意志制造联盟促进艺术与工业结合的理想和包豪斯的机器美学仍影响着战后的工业设计,因此德国发展了一种以强调技术表现为特征的工业设计风格。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是战后德国能够把理性设计与技术美学思想变成现实的关键。乌尔姆造型学院(Ulm Institute of Design)是一所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高等学府,是德国战后设计思想与理论集大成的中心,其指导思想是培养科学的合作者,即在生产领域内熟练掌握研究、技术、加工、市场销售以及美学技能的全面人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影响十分广泛,它所培养的大批设计人才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乌尔姆设计方法的普及与实施,使得联邦德国的设计有了合理的、统一的表现,真实地反映了德国发达的技术文化。

德国设计史上的另外一个里程碑是发展了以系统思维为基础的系统设计方法,它以产品功能单元为中心,通过其组合实现产品功能的灵活性和组合性来满足不同的需要。系统设计的奠基人是乌尔姆造型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汉斯·古戈洛特(Hans Gugelot,1920—1965)和博朗(布劳恩,Braun)股份公司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1932—,见图2-36)。1956年他们共同设计了一种收音机和唱机的组合装置,被称为“白雪公主之匣”,其中的电唱机和收音机是任意分合的标准部件,使用十分方便,这种积木式的设计成为以后高保真音响设备设计的开端,见图2-37。到了20世纪70年代,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采用这种积木式的组合体系。

图2-36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1932—)

图2-37 布劳恩公司生产的“白雪公主之匣”

乌尔姆造型学院与德国电器制作商博朗(布劳恩)公司的合作是设计直接服务于工业的典范。这种合作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不仅使乌尔姆的理性主义设计风格成为战后联邦德国的设计风格,而且使布劳恩的设计至今仍被视为优良产品造型的代表和德国文化的成就之一。在乌尔姆造型学院教师的参与协助下,博朗(布劳恩)公司设计制造了大量优秀产品,并成为世界上家用电器重要的生产厂家之一。博朗(布劳恩)生产的一系列产品,都具有均衡、精练和无装饰的特点,造型简明直接地反映出产品的功能和结构特征,色彩多采用黑、白、灰,这些一致化的设计语言形成了布劳恩产品的独有风格,见图2-38、图2-39。如果说包豪斯代表了现代设计的艺术化体系,乌尔姆造型学校则发展了工业设计中的科学化体系,它的影响不亚于包豪斯对工业设计体系的影响。

图2-38 博朗公司生产的电动剃须刀

图2-39 博朗公司生产的电风扇

2.4.1.2 意大利设计

意大利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在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将自己打造成工业大国,设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在的“意大利设计”是“杰出设计”的同义词。意大利设计蕴含着一致性的文化特征,融汇在产品、服装、汽车、办公用品、家具等诸多设计领域中,这种设计文化根植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意大利设计的特征是通过形式的创新造就与众不同的风格和个性,设计师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纯粹的意大利式设计。意大利设计中心米兰举办的三年一度的展览在国际设计界令人瞩目,通过展览既可吸收世界各国的设计精华,也有助于传播意大利的设计文化。1951年的米兰三年展第一次向世界宣告:意大利开始正式开展自己的设计运动。

生产办公机械和设备的奥利维蒂(Olivetti)公司是当时意大利工业设计中心,几乎每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工业设计师都为其工作过。1948年尼佐里(Macello Nizzoli,1887—1969)为该公司设计了略带流线型的雕塑形式的“拉克西康80”型打字机,见图2-40。1950年他又从工程、材料、人机工程以及外观等各方面考虑,设计了“拉特拉22”型手提打字机,这款打字机机身扁平、键盘清晰、外形优美,见图2-41。

图2-40 “拉克西康80”型打字机

图2-41 “拉特拉22”型手提打字机

20世纪50年代,许多设计师与特定的厂家结合,产生了工业与艺术富有生命力的联姻。1936年,尼佐里为尼奇缝纫机公司设计了“米里拉”牌缝纫机(图2-42),机身线条光滑、形态优美,被誉为战后意大利重建时期典型的工业设计产品。意大利的公司喜欢采用新材料、探索新的形式,这种特别的企业习惯形成了意大利独特的生产方式——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例如,1948年皮列里(Pirelli)公司要求扎努索(Marco Zanuso,1916—2001)利用新材料泡沫塑料设计新产品,设计成功后,该公司特意为生产新产品成立了分公司。

图2-42 “米里拉”牌缝纫机

艾托瑞·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2007,见图2-43)是另一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意大利设计明星,他的设计经历了从严格的功能主义向更为人性化和色彩斑斓风格的转变。1969年他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情人节”打字机采用大红色塑料机壳和提箱,将严肃的办公机器装扮得颇有情趣,与其他公司办公设备冷峻严肃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见图2-44。

图2-43 艾托瑞·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2007)

图2-44 “情人节”打字机

意大利汽车工业在战后有很大的新发展,工业设计师们为汽车工业设计了大量优秀的汽车。平尼法里那(Pinifarina)设计公司曾设计了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等诸多名车。1972年,公司开始启用风洞试验研究空气动力学及车身造型。平尼法尼那公司最有影响的设计是法拉利牌系列赛车,见图2-45。法拉利赛车的设计将意大利车身造型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每一个细节都透射出豪华气息与超强的速度感,体现出意大利汽车文化独有的浪漫与激情的特征。

图2-45 法拉利赛车

由工业设计师乔治亚罗(Giorgo Giugiaro,1938—)与工程师门托凡尼(Aldo Mantovani)在1968年共同创建的意大利设计公司(ITALDESIGN)是一个国际性的设计中心,成功的产品包括大众高尔夫、菲亚特熊猫、阿尔法·罗密欧、奥迪80、沙巴9000、BMW-MI等世界名车,其中不少车型是为国外公司设计的,标志着意大利设计开始引领世界潮流。

2.4.1.3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五个国家,其中以瑞典、丹麦、芬兰在设计上发展得最为稳健和迅速。自1935年以来,这几个国家的设计伴随工业发展迅速。在1954~1957年间,名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展览在北美22个城市巡回展出,使“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形象在国际间广为流行。与美国设计着眼未来、发展出流线型风格不同,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比较注重传统风格,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将现代工业设计的理性原则与本地的传统文化特征相融合,同时充分结合自然资源与资源特色,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富有人情味的独特风格,在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几何形式被柔化了,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

瑞典是北欧现代工业基础最雄厚的,也是最先发展工业设计的国家,拥有大批创造性天才人物,以适应新的工业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瑞典的汽车、家用电器及通信等现代产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工业产品设计。例如艾格里(Christoph Egli)和胡高(Hugo)为菲塞特电气公司设计的电动打字机,见图2-46。

图2-46 艾格里和胡高设计的电动打字机

丹麦进入现代设计的时间较瑞典稍晚,丹麦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日用工艺品设计均体现出独特的设计理念,显示出周围环境对设计的影响。设计风格简练、轻巧、实用,将材料、功能和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汉斯·维纳(Hans Wegner,1914—2007)是丹麦战后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他对家居的材料、质感、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了解,他所设计的产品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给人以亲近感。维纳最著名的设计是名为“椅”(The Chair,1949年)的扶手椅,它使得维纳的设计走向世界并成为丹麦家具的经典之作,见图2-47、图2-48。

图2-47 维纳(Hans Wegner,1914—2007)

图2-48 名为“椅”(The Chair)的扶手椅

建筑师、设计师阿诺·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1902—1971)是丹麦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另一位人物,他将刻板的功能主义转变成了精练而雅致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丹麦设计的特色。雅各布森的作品强调通过细节的推敲达到整体的完美。雅各布森在20世纪50年代采用仿生手法设计了三种座椅——“蚁”椅、“天鹅”椅和“蛋”椅,均采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形,外形简洁而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堪称座椅设计的经典,见图2-49~图2-51。

图2-49 “蚁”椅

图2-50 “天鹅”椅

图2-51 “蛋”椅

除家具外,丹麦的灯具和玻璃制品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保罗·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1967)设计的PH灯照明原理科学,美学质量高,使用效果非常好,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见图2-52。

图2-52 PH灯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芬兰、挪威的设计也大幅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其中芬兰的纺织品设计以其大胆、强烈的色彩特征享誉世界。在家具设计领域,芬兰与其他邻国一样具有悠久的设计传统,家具设计简单明确并具有传统美感,功能性良好,是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典范。但与丹麦不同的是,芬兰家具重视机械化批量生产,塑料产品光滑可人,强烈的现代感令世界各国对其刮目相看。

2.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早年包豪斯的领袖人物格罗皮乌斯等把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美国。成立于1929年的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对美国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末,为了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了工业设计部,工业设计部首位主任、著名工业设计师艾略特·诺伊斯(Eliot Noyes,1910—1977)和他的继任者埃德加·考夫曼(Edgar Kaufmann Jr.,1910—1989)都竭力推崇“优良设计”,反对商业性设计。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把设计完全看作商业竞争的一种手段,产品改型不考虑功能因素或内部结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刺激。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有时以牺牲部分使用功能为代价。随着经济的繁荣,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了消费高潮,进一步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美国汽车设计是最典型代表,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等公司不断推出新奇、夸张的设计,以纯粹视觉化的手法来满足美国人对于权力、流动和速度的向往。通过年度换型计划,设计师们源源不断地推出时髦招摇的新车型,让原有车型很快在形式上过时,车主在一两年内就会考虑弃旧迎新,这一举措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效,在商品经济规律的支配下,现代主义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逐渐被“设计追随销售”所取代。

对于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厄尔(Harley Earl,1893—1969)等人认为这是对设计的最大鞭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并且在自己的设计活动中实际应用它,见图2-53、图2-54;另一些人,如诺伊斯等则认为它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因而是不道德的。随着经济的衰退、消费者权益意识的增加,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商业性设计走向衰落,工业设计更加紧密地与行为学、经济学、生态学、人机工程学、材料科学及心理学等现代学科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独立完整的学科,并开始由产品设计扩展到企业的视觉识别计划。工业设计师不再将追求新奇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更加重视设计中的宜人性、经济性、功能性等因素。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工业设计师积极参与政府和国家的设计工作,同时向尖端科学领域发展。

图2-53 厄尔(Harley Earl,1893—1969)

图2-54 厄尔1955年设计的凯迪拉克“艾尔多拉多”汽车

2.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工业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众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设计,价廉质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崛起,日本经济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经济上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很快赶上和超越了许多发达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设计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倾销被自由竞争取代,日本工业设计面临着这种压力,先是从模仿欧美产品入手打开市场。1951年日本成立了隶属于日本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现改名为日本对外贸易组织),该机构一方面为日本政府提供有关产品设计的情报,另外一方面选派日本学生到外国学习设计,并且负责邀请国外重要的设计专家来日本访问讲学。

日本是一个极擅长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在日本现代设计的开端,他们也照搬照抄欧美产品设计的式样,但很快,他们就注意到要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扬长避短,如日本汽车设计汲取了美国汽车设计发展过程中注重形式、忽视质量的教训,学习的是欧洲汽车讲究功能注重产品质量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他们频繁邀请欧美著名的设计师传授设计知识,其中包括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国设计师雷蒙德·罗维。他们还举办欧美的设计作品展览,派遣学生到欧美学习或通过旅行搜集欧美的设计经验。60年代,日本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开始通过举办国际设计会议、产品出口展览等活动开始把日本设计推向世界。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如家用电器、汽车等以优良的品质、精美的外形设计和低廉的价格迅速打入国际市场。70年代,欧美国家已明显感觉到了来自日本的威胁,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销售,美国甚至以提高进口关税来阻挡日本汽车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威胁。1981年,日本成立了设计基金会,组织国际设计双年大赛和大阪设计节,继欧美之后,日本成为新的国际设计中心,日本设计也得到国际工业设计界的认可。

日本设计在紧随国际设计发展步伐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其民族化的设计风格,这使日本设计独具特色。日本设计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采用“双轨制”。设计在形式上与传统没有直接联系,但设计的基本思维还是受到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产品设计注重小型化、多功能及对细节的关注等。高技术与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平衡共存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特色,如柳宗理(1915—2011)设计的蝴蝶椅,见图2-55。

图2-55 蝴蝶椅(设计师:柳宗理)

日本工业设计的成功首先在于日本工业设计界非常注重实务,整个设计界都和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再者,日本设计界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贴合,社会生活的变迁能够马上得到设计师的重视并形成探讨的课题,形成理论。日本工业设计立足于自己的特色,放眼世界的需求,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