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于一身的现代化物流装备与技术,在如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里,又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工业机器人、光电、条形码、射频、传感器、WMS、TMS等技术在物流工程及物流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又把物流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物流技术的特征更加国际化、系统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社会化、实时化、电子化、高效化和保管高层密度化。

随着国际物流技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供应网络化,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连成一个组织结构,实现了商品从制造商到消费者的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转移,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无缝对接,实现物流无缝化。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物流装备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先进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现代化的物流系统对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任何交易,必须包含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在网络化时代,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都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结算、沟通,实现虚拟化的经济活动。然而,只有物流才能实现商品的实体转移。

把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有机结合起来,是高速、便捷的电子商务的基础。通俗地表示: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和结算+物流。在网络安全、网上银行、信用制度完善的条件下,物流滞后便是电子商务的瓶颈,而现代化物流则是完善电子商务的最后环节。只有现代化、高效化、信息化的物流系统才能够满足电子商务的需要。

满足消费者需要是现代物流业的目标和宗旨。把制造、配送和市场营销统一起来,形成一条龙服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活动主要由生产、流通和消费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流通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必要环节。只有流通才能体现出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支持现代化物流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物流技术装备。先进的物流装备及其科学的物流管理技术,是现代化物流系统的重要物质和技术保证。现代化的物流装备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惠及民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物流装备是现代化物流系统的重要内容,先进的物流设备是物流全过程高效、优质、低成本运行的保证。近年来,以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等全新物流业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正在我国蓬勃兴起。与此同时,物流装备的设计制造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趋于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物流设备是贯穿于整个物流系统全过程、深入到每个作业环节、实现物流各项作业功能的物质基础。物流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物流功能的发挥,影响着系统的效益。因此,正确理解物流装备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物流设备的概念、分类、特点及用途,合理选择与配置物流设备,正确使用和科学管理物流设备,是对从事物流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现代化物流中心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货开单、集中分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库存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统一管理。现代化物流系统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超市连锁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的费用,减少仓库面积,节约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为促进我国物流装备业迅速发展,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物流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经验,结合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图书、文献、物流企业的实用技术资料、工程实践中的素材以及案例,走“产学研”道路,理论联系实际,与南京六维物流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编著了本书,旨在满足我国物流发展形势需要,促进物流装备业的迅速发展,普及现代物流装备知识,使广大读者系统掌握有关物流装备的科技知识,吸引众多志士同仁从事物流装备研发与设计工作。

本书把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的精华、经典、重点、要点等部分,通过彩图展示并辅以文字解说,经典扼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易于掌握。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具有先进性、可靠性、示范性和趣味性。书中所载大量的图形和实例是物流装备制造业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建造现代化物流中心及自动化仓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书由5章组成:第1章现代物流中心装备与技术 ;第2章物流配送中心储存设备与技术;第3章装卸搬运设备与技术;第4章自动输送装备与技术;第5章自动分拣技术与装备。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物流装备企业以及欲从事物流事业的相关人员参考。此外,本书对建造现代化物流中心及自动化仓库也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徐正林、刘昌祺、毛建云主编,参与编写的人员有:韩绍军、赵德平、王爱忠、阚冬青。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康馨同志给予许多技术性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