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领域新动能不断凝聚,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工业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发达工业化国家发展历史表明,制造强国需要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支撑、良性互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已进入“以软促硬、软硬并举”,依靠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下,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制造强国,不仅要以产业规模、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硬实力作为支撑,更要努力提高创新潜力、品牌影响力、标准、人才、制度、工业精神、规则话语权等软实力。

我们要充分认识工业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制造强国建设目标,推动工业硬实力和工业软实力同步提升。要强化自主领先的创新精神,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激励制度,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善质量标准,改善工业治理,加强企业家队伍、高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等多层次人才支撑,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要涵养诚信守法的契约精神,打造中国特色制造文化,提升社会诚信和企业信用,提升品牌和服务意识,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开展重大软课题研究基础上,集合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智慧,出版《工业软实力》一书。该书设背景、行动、案例三个篇章,深入辨析了工业软实力的内涵,系统梳理了国际经验,总结提炼了我国优秀工业企业软实力培育的路径与方法,围绕工业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提出我国壮大工业软实力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该书对于推进工业软实力提升和制造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期待《工业软实力》的出版能够引起全社会对发展实体经济更多关切和更深入思考,进一步凝聚培育提升工业软实力的智慧与共识,共同推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