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周郑互质

话说卫桓公起卫国之兵向郑国杀来。郑庄公心里着急啊,自己的部队还没有准备起来,现在时间来不及了,仓促应战的话没有多大胜算,他马上召集大臣商量。有个大臣就说,大王不要着急,卫国的诸侯起兵是因为不了解大王处理公子段的具体情况,多半是受了公孙滑的蛊惑,大王可以派人告诉卫国的大王,把真实的情况向卫国说明,卫国知道大王处理这件事符合情理,那么他出兵就师出无名,我想,卫国一定不会和我国开战的。当然,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一边写书信给卫侯,一边我们的精锐部队还是要调集起来。

郑庄公觉得很有道理,一边安排颍考叔调集精兵,一边修书一封给卫侯。卫侯接到书信,心里还在犹豫,旁边的大臣就建议说,现在郑国的国民都知道自己的大王是个孝敬仁慈的大王,我们贸然进攻,胜算还是不大,大王还是退兵了吧,犯不着为了一个失去大势的郑国子孙而打仗。卫桓公想想也没有办法,命令传下去,部队全部撤了回去。

再说公孙滑率领的部队,还不等卫国大军接应,自己先就把郑国的一座小城禀延城打了下来,听说卫侯退兵,心里很是不安,硬着头皮占着禀延不敢再进攻。颖考叔调集的精兵这个时候已经全部集结,大家都反对公子段的叛逆和支持庄公的仁慈,军队上下士气高涨,浩浩荡荡地杀向禀延。公孙滑抵挡不住,向卫国退了回去。颍考叔的将军杀得性起,大军直接杀入了卫境。

卫桓公正把军队分派回各个地方,这个时候京城空虚,眼看郑国军队就要杀过来了,他又急忙写了封信给郑庄公,说我呢是受了蒙蔽,不知道公子段做了叛逆的事情,现在呢我把他的儿子公孙滑拿下,交给你们,郑侯你看要得不?郑庄公回信说,我那个弟弟虽然大逆不道,但是我还是希望保存他的骨血,我这个侄子呢就一直待在你们卫国吧,以后我也不再见他了。

这边信还没有收到,那边郑国的几个将军已经一鼓作气接连攻下卫国三个城池了,郑庄公收到捷报,夸奖了将军几句,说我们教训敌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各位将军可以退兵了,寡人将犒赏大家。颍考叔这个时候才知道部队过了边界,命令军队撤退。知道自己的部队这样做,其实是得罪了卫国,但是自己又不好责备自己的手下,毕竟部队会打仗是个挺好的事情。

再说郑庄公在国内忙得不可开交,那边在洛阳的周平王就有点不高兴了,在那个时候,诸侯国有事没事的时候总要到京城去见见周朝的天子的,毕竟他只是一个地方的诸侯,他的土地还是周天子封给他的。这天,恰好有地方上的官员叫虢公的来朝拜周平王,周平王就拉着他的手说:“虢公啊,郑伯(郑庄公)这么长的时间都不到京城来了,看来我和他的君臣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了,我想把郑国的土地拿给你来管理,你觉得怎么样啊?”

虢公说:“大王啊,这个可不行啊。郑伯没有来见大王您的原因是他那个地方出了点事情,如果我去把他的地方zhan有了,感觉不大好。郑国的人也会对我有意见的。”他一再推辞,周平王也不好再说什么。

在中国古代,朝廷里面还是安排到有耳目的,郑庄公在洛阳也还是有那么一两个人给他消息,郑庄公知道这件事情后,就急忙赶到了洛阳,一见周平王的面,就连声向周平王问安,说:“我的父亲当年帮助大王当上了天子,多蒙大王的恩宠,我们父子才在郑地封了个诸侯,管理郑这个地方。现在我管理得不好,虢公是个十分能干的人,大王要分郑地给他,我是一万个支持的。我呢,没有什么本事,愿意回到老家,有两三个小地方养老就行了。”说完,就在那里眼睛红红地,看着周平王。周平王呢,也动了感情,别个郑庄公的父亲当年就是迎接他周平王当天子的那个大将掘突,自己现在怎么好意思把别人儿子的土地拿来分给其他人呢。

想到这里,周平王说:“郑伯啊,我不是这个意思的,我以为你的国内有事,想喊虢公暂时管理几天。现在他再三推辞,已经回他的属地去了,你呢,也不要再怀疑什么了。”

郑庄公又说:“国家是大王的国家,我们的土地都是大王的,大王想要谁管,谁就可以管理,如果我赖着不走,天下人怎么看我啊?。”周平王急了,说:“你们父子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功劳,我是会记住的,这样吧,你不相信我,我把我的儿子,就是现在的太子喊到你那里去居住,你替我管着他,这下你放心了吧。”

那个郑庄公怎么敢让太子在自己的属地居住啊,那不是当人质吗,郑庄公就不敢答应。

第二天,周平王找了几个心腹大臣商议,大臣们建议说,如果郑伯再不答应,那就再叫郑伯的儿子也到我们洛阳来,周朝和郑地互相交换,这下君臣都不猜疑了,不是更好。周平王说,这个主意还真不错。当下将太子狐派到郑国,郑庄公没有办法,只得叫自己的的世子忽到洛阳。

大家想啊,周平王是天下之主,郑伯只是一个诸侯,现在周天子和郑伯互相交换人质,不是把周和郑平等起来了吗,哪还有什么君臣的名分啊。

在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相互交换自己的儿子,是因为利益的缘故,秦始皇当年还在赵国当了多年的人质呢。只不过,今天周、郑交换人质不在一个对等的层面,多少显得有点滑稽。

毕竟不知道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