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接触过ISO,这是在正规的公司做专员才能遇得到的。但从ISO分出来的SOP倒是时常能在一些小公司遇到。初次接触SOP还是在做项目跟模工程师的时候,公司传阅的编码规则和PE做的工艺文件上写着SOP。然而对于常在几个人的小公司做习惯了的我来说,SOP的操作太繁琐了。本来三两下就能搞定的事情,按照SOP准备相应的文件再分发。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做文件上面,总觉得不值得。我觉得这个时间可以做更多其他的事情的,为什么整天浪费在制作各种文件上?后来做了结构工程师,进了一家ISO管理体系的公司。慢慢的才感受到,在多个部门的协作中SOP文件的意义。比如一份零件确认书,先需要由编码规则组成的SOP文件给零件赋编码,会签后分发给各个相应的部门。IPQC拿到确认书就相当于有了尚方宝剑,他们可以按照来料检验的SOP文件检料。是入仓?判退?还是特采?而不是一来料就叫工程的你去确认,那IPQC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SOP即标准作业程序,是将杂乱的操作流程化。每个人对每件事情的处理方式都是不同的,而SOP就是将人脑机械化,从而行成条件反射直至进化成非条件反射。我认为,任何问题只要是经过人脑思考之后就会有出错的风险,并且还要浪费思考这个问题所用的时间。然而工作中很多事情是不需要你去思考的,大多都是重复的操作。比如产线包装的时候少了什么配件?你不需要想是为什么少了?是哪个工位少放了东西?你只需要挑出来按照所缺物料分类摆放退回即可,或者缺啥就直接补啥。那些思考和追责的事情就丢给那些管理者吧,不然花钱请那些管理者干啥用呢?我一直认为,一分钱一分货。拿了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事情,只要做好你自己该做的事便好。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对不对?反正我是一直这样做的。那为什么要形成非条件反射?因为它不仅减少了错误的发生,更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刚做模具工程师的时候,看同事用UG分模特别的快,三两下就出了套3D图。后来才发现主要的几个原因:第一是他们用了快捷键来操作。当你还在屏幕上找命令的图标时,他早已用快捷键完成了一次命令的操作。第二是使用标准件,标准件是先前画好了存在那里的,下次直接调出来用就可以了。也不用再浪费时间去重新画一遍,最多只是调整几个小的尺寸参数。第三是拿到产品图后先从哪里开始画图,再画哪个部分?在大脑里早已经有了相应的操作流程,甚至一边分模还可以一边聊天。所以之后我也开始设置使用快捷键,闲着没事的时候就画画标准件存在那里备用。虽然一开始很慢,一旦形成了非条件反射就可以空出思考的大脑做很多其他的事情。一边分模劈行位下螺丝还可以一边打电话订料外发加工,妥妥的三头六臂了。并且还从来不出错,因为所有的流程已经走了无数遍了。时常画完一副模具突然清醒,不知道刚刚画了啥?犹如做了个梦神乎其神似的。所以不仅仅只是某几件工作中的事情可以有SOP,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形成SOP的非条件反射模式。虽然前期编写文件形成有效的反射条件是繁琐的、痛苦的,看似浪费了很多时间,但其对后续的问题追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我这种很少用大脑想问题而又特别忘事的人来说,将物品分类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减少了很多烦恼。要做什么事的时候不用去想,闭着眼睛伸手就知道在哪里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浪费时间挖地三尺的寻找一番。到什么时间要买什么东西等等?都是先前按照自己设定的规则形成地无意识的动作。对于简单而又需要重复做的事情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自己电脑中文件夹的设置。哪个文件夹放什么文件?子文件夹里要放什么文件?文件怎么命名?不同的修改版本和时间等等。这样在当别人找你要文件时,你可以很快的在对应的文件夹里找到正确的文件。而不用到处翻了一遍还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文件,即使找到了也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的文件版本?
我觉得ERP系统是各种SOP文件中最复杂的,因为它跟公司所有的部门和大部分的人员都相关。而不像每个部门有各自的SOP文件那样,不会涉及到太多其他的部门人员。ERP系统在公司试运行已经8月有余,仍然无法丢掉之前没有ERP时的EXCEL统计表而独立运行。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ERP实施顾问不给力。每次问的问题给出的操作方式都是非常复杂的,要么就是没有操作对策。我只有自己慢慢的摸索和询问以前的那些同事,他们是用的什么流程和模式处理对应的问题的?而别人公司使用的操作流程对于我们来说又并不完全适用,或者软件不能改成他们那样。然而我还是在别人的操作流程上总结整理出了适合公司的操作流程,并且一边用一边修正之前的流程。从之前的只有一个《正常工单》,无法满足正常的产线生产次序和PMC排单。研究出来了《维修工单》的操作使用流程,后来再此基础上又形成了《重工单》的流程。此三种工单便满足了目前产线生产与仓库及各相关部门在ERP系统上的流程化管理。
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上级领导不关心ERP的实施情况,而自己也没有领导别人的能力。至于ERP使用的效果,只要在不耽误正常的生产次序下能有多少作用就是多少。只是尝试着用这样的系统,对其他的利好并没有奢求太多。反正生产管理报表有EXCEL统计表格看,老板也从来都不从ERP系统上查阅报表。所以ERP的运行一直都只是试运行,远远超过当初两个月试用的时间。当我没办法让相关人员做到按流程工作的时候,要求老板一起开会整顿下时。老板认为:其他的人要工作,开会太浪费时间了,就我们俩之间讨论下就可以了。然而这样的事情只有你知我知大家不知,该乱搞还是在乱搞。我便不说了,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纠正,更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如何去做?老板也随我让ERP实施到什么情况就默认是怎么样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做自己本职工作,虽然系统的数据一团糟,但即使再忙的时候一旦同事遇到问题我仍然会马上去解决。因为这是团队协作的一个工具,一个人卡在那里其他的人也就跟着卡了。老板一直认为这样的模式不好,一个人出了问题那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做事了?老板理想的员工是全能型的,叫你上就能上的那种。可我觉得流程化管理是公司由小到大的必然趋势,任何尝试都要乘早。趁规模和人员不是很大的时候先把团队工作流程正常化,要是等到需要的时候再调整,浪费的时间和出错的成本都是极大的。不然,当初又为何想到要上ERP系统呢?
趁现在产线的生产不是很忙,看着杂乱的ERP数据早就想整顿一下。可是我要忙着结构工程师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也没有领导牵头。只能看着它继续的乱下去,而自己也无能为力去改变。生产主管也可能是看到了这种情况,带头整理了工单的结单和退领料流程。之前的工单生产一直是乱的,产线不按工单号退料领料,入库结单也是随便填的工单号。导致结单后,维修那里还有维修机不能再退领物料。只能用其他的单据来做,便有很多工单在系统上没有办法结单,一直挂在那里。这样就导致在系统上没有办法反应出每个工单的物料使用情况。很多使用流程也因为要适应本厂的产生流程而与ERP系统本身相悖的,一直存在着各种隐患。比如工单的维修机,先领物料修完后就直接给产线入库了,没有及时的去退维修替换下来的损坏件。等有空的时候再退时,又因工单已经关闭而无法按工单号退料了。要求维修一退一领,但他们说开领料单太麻烦了,浪费时间。他们一小时本来可以修十多台机的,现在因为要先开单领料不能一次多领就只能修两三台机了,修完一单又要去开单领料。还有个原因就是统一了物料名称,维修员领料时要先找到正确的物料名称报给仓库打单。之前是一个物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叫法,但维修员与仓库领料员之间因为工作时间长互相已经有了默契,所以用手写单据反而更快。现在说的名称不对,在系统上就找不到正确的物料无法打单出来,有时需要将拆机下来的物料拿到仓库给领料员看了才知道正确的名称。那这样到底还值不值得用ERP系统呢?我认为是值得的,ERP系统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现在用不好,是因为对物料编码的不熟悉和缺少专门的人员来做物料的领退单据。可公司的现状就是这样,一个人要做几种甚至更多不同种类的工作。不过,经过生产主管整顿之后,系统的数据规范了很多,至少没有未结工单挂在那里了。
相关操作人员的不足也是主要原因。维修那里没有人做表单,需要自己找物料的编码。很多时候旧物料又和新物料混在一起,不知道哪个是哪个编码?这便要浪费很多时间。PMC一直还兼着采购,所以这里也一直是重灾区。不仅是因为没有时间做完整的单据还跟个人工作习惯和性格有关。工程出的ECN变更单是要由PMC来实施变更的,而PMC没有ECN操作的习惯,也没有时间在系统上查库存。也是因为系统上物料的数据不准确,查不查都没有作用。在系统上的BOM表更改了物料,PMC做工单时都是自动带出来的。而此时则需要PMC由ECN和库存数据来判断这个物料还用不用在这个工单上?什么时候用?可现在的PMC不管这些,系统带出来是什么物料就用什么物料,这样就导致仓库按物料编码发料时没有料发。而如果物料已经到仓且ECN是用完旧料再用新料,那旧料便会一直呆滞增加库存成本,因为仓库是按照系统出的变更后的新物料发给产线的。而仓库如果看出了单据的问题发对了物料,可PMC一直没有时间将物料变更成仓库发的正确的物料,那系统上的数据就会和实际不符。这样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由于PMC没有及时操作导致物料数据不准确,等PMC再做单时所查的数据也就不准确,继续用错的物料编码。工程出了ECN之后,采购的单据如果没有及时的更正过来,就会导致仓库入成了错误的编码,也同样导致了恶性的循环。
虽然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但我相信每个人在这期间学到的东西都是有用的。不管是到哪里,不断学习的人才不会被淘汰。我想:未来是没有稳定的工作的,只有稳定的能力。让自己多一份本职之外的能力,这样今后不管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行业都有饭吃。让自己和家人不挨饿,才是你存在的意义。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SOP,只不过我们把它叫做“经验”。SOP的能力便是总结和正确地使用各种经验。
于2018年08月05日整理于2024年04月24日
ERP超长试运行8个多月了,无奈于自己的能力弱小无法改变现状而就此有了心结,此时的强迫症也越发严重。无法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这就成了后续离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就是黄小利,一个被工程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吸粉,分享我根据打工经历记录的自传小说,欢迎各位关注:流浪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