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姜盛借粮

姜盛出身特种兵,尤为精通近战搏击术,这十余名家丁一拥而上的时候,姜盛左右腾挪,一眨眼功夫就下了这些人手中的木棍,而姜盛却毫发无伤,不过总会有人倒霉,姜盛的四名随从被打得鼻青脸肿。

那管家本就是善于察言观色之人,见姜盛功夫不凡,知道自己这点人根本不是姜盛的对手,就高喊道:“今天不收柴了,伙计们,打道回府!”

黄家一众人掉头就走,可苦了这些卖柴的,黄家不收柴了,到下一个集市之前就断了炊,于是蜂拥着过去围住了黄家众人,苦苦哀求他们不要走。

这边也有不少百姓过了求情,希望姜盛跟那管家道歉,留住他们。

姜盛很不理解,就问道:“他们走了你们可以卖给别家啊?”

一名老农说道:“此处乡里只有他黄家一家米粮满仓,若是他们不收柴发粮,则全乡就无粮了。壮士是名好汉,但有时候做好事不一定有好结果啊,唉,我得回家了,看看上山能不能寻些吃的。”

黄家确实是走了,众百姓都围到姜盛这边来,吵着闹着要姜盛发粮,大堆的干柴堆积在姜盛面前,更有甚者,开始骂姜盛,包括刚才被姜盛救下的那个。

那人把那百钱扔给姜盛,吼道:“我们要的是米,不是钱!”

姜盛被震撼了,自己当了没几天乐安太守,完全不了解下面的情况,看来是应该想想辙了。

面对群情振奋的百姓,姜盛道:“各位乡亲,我乃新任的乐安太守。此番是来体察民情的,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海涵。”

“你这什么太守!我们都吃不上饭了,你体察有用吗?”

“就是啊,你们当官的哪里知道百姓的苦难,还整天的加税,他*娘*的,老子反了,打倒官府!”

百姓跟着附和着,这时听得一声大吼:“谁这么大的胆子?还敢打倒官府?”

众人转身看时,只见县尉带着数十名兵丁围了过来,对着这些百姓就是一顿暴打,姜盛连忙出言制止,那县尉这才看到姜盛,连忙跪地道:“下官千乘县尉,不知太守大人在此,还望大人恕罪!”

众兵丁见县尉都跪下来,赶紧停了手只把那高喊“打倒官府”的人抓了起来。

百姓们见姜盛果然是乐安太守,顿时跪地求饶,姜盛道:“民以食为天,是我没有考虑周全,贸然出手,以致害了大家,本官恕你们无罪,县尉,把这两个也放了吧。”

公审张浑的时候,这县尉也是被姜盛邀请到现场的,所以认识姜盛,见姜盛发话,只得放开了那两位。

百姓见此场景,呼啦跪倒了一大片,“大人开恩,救救我们吧。”

姜盛面对这些穷苦的百姓,无话可说,这还只是一个乡,乐安境内还不知道有多少个乡会是这种情况。

县尉道:“太守大人不必理会他们,下官护送大人回县城。”

姜盛对县尉道“你去把你们的县长和此间黄家的家主召来,本官有话与他们说。”千乘县是小县,县的长官叫做县长。

县尉连忙屁颠屁颠地去了,留下众兵丁在此处照应,姜盛对县尉的做法还是认可的。

姜盛就留在原地与百姓交谈,百姓只是苦求姜盛救他们,就是不反应真实情况,姜盛无可奈何,只能傻站在那里。

过了许久,千乘县长和黄家家主姗姗来迟。

“下官拜见太守!”“草民见过太守!”

黄家家主是个低矮的胖子,那县长倒是长得精瘦,姜盛之前就留意过这个人,看起来贼眉鼠眼的。

“县长,你治下的乡民无米下炊,而这位黄家主却是米粮满仓,不知此情是否报与太守府?”

“下官失察,请太守治罪!”县长拱手道。

“好,即日起你就不用穿这身官服了,回乡下好好体验一下乡民的感受。”

“这?”千乘县长面色惊慌,转口道:“下官也是捐过修宫钱的,大人就这么罢免了本官,不知上头?”

“我就是你的上头!”

四名随从扑了过去,摘掉了县长的官帽,县长这才知道遇到硬茬了,大呼求饶,姜盛不为所动,对着县尉道:“即日起,由你担R县长,好好治理一下,若是依然如故,你的位子也不保!”

那县尉感觉到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这种好事竟然轮到他的头上,忙不迭地连声称是。

“你还不交出官印吗?”姜盛盯着千乘县长道。

千乘县长不为所动,县尉即喝令兵丁去强夺,那县长不得不交出了印绶,但怨恨之心已生。

办理完这一切,姜盛又对着黄家家主道:“黄家主受惊了,本太守要求你办件事。”

“大人您尽管吩咐,小的乐意效劳。”

“本太守向你借粮万石,不知黄家主可否答允啊?”

“小的不敢,太守大人需要多少米粮,尽管开口,十万石米粮,小的后日,啊不,明日就送到府上。”

“本官不需要这么多粮,只是希望黄家主能够体谅本地乡亲的苦处,开仓放粮,让他们度过年关。等来年,太守府收得米粮上来,再连本带息偿还。”

“不必了,小的这就回去放粮,只是这乡民颇多,小的家也没有那么多余粮啊。”

“不必多了,每人一斗米即可,都记在太守府名下。”斗是计量单位,一斗相当于后世的12.5斤。

“小的遵命,且请大人移步至我府上,小的当场放粮。”

姜盛一行人就跟着黄家家主到其府上粮仓。好家伙,十几个大型粮仓矗立在他的田庄里,黄家家主令家丁们召来量具,开始发粮。

百姓们都跪谢姜盛,然后排着队伍去领米,领米回去的百姓们又一传十、十传百,乡里百姓都来领粮。

姜盛看了半天,发现有人是第二次来领,就令县尉带人甄别,若是发现有人浑水摸鱼,则原本给的米也要收回来。

县尉宣布了这项决定,顿时有十余名百姓悄悄退了出去。一直到黄昏时分,来领粮的人越来越少,最后等了一刻钟都无人再来领粮,黄家家主向姜盛禀报,计发出米一千五百石。

姜盛道:“真是辛苦家主了,取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