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尉迟恭和孔夫子

(求推荐票)“王爷,王爷。”

仿佛是从深不可测的崖底,又似乎是自高不可攀的云端,朦朦胧胧传来这一声呼唤。

杨小宽懒懒地翻了个身,拥被而卧,模模糊糊地脑子里产生了点儿意识:这一准是隔壁三姥爷屋里的小狗子一大早就在看《隋唐英雄传》了。真是的,好容易能睡上个懒觉,又被这小子给搅了。

杨小宽侧身躺在床上,闭着眼皱皱眉头,无声地张了张口,想叫小狗子把电视的声音关小一些,别吵着自己睡回笼觉,可话到嘴边,才陡地想起:在这个家里,自己和妈妈都只是客人。于是,生生把话又咽了回去,拉起被子蒙上头,随着那两声呼唤,头脑开始进入到《隋唐英雄传》剧情的回忆和联想当中:

隋唐十三条好汉: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第三条.......第十三条半好汉,尉迟敬德。

还有今世孟贲罗士信,风尘三侠.......

那可真是叫人一想起来浑身上下热血沸腾的年代啊!

这十三条好汉当中,最令杨小宽记忆深刻的就属第十三条半好汉尉迟恭了。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之中,这位尉迟恭将军无论是武艺、还是功业,可比排在他之前的那些个好汉要强多了,号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君之一的李世民李二爷,若没有玄武门前尉迟恭那一箭,帮他射穿了大哥、太子李建成的喉咙,只怕还坐不到那张他朝思暮想的龙椅上,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之后的“贞观之治”了。

杨小宽身为有两年讲解经验的省博物院“国宝讲解小明星”,谈论起历史来,可没有那么好糊弄的!

但眼下,杨小宽却顾不得为一千多年前尉迟大将军在演义、小说中受的那点儿委屈鸣不平了,他要趁着妈妈还来叫他起床背英语单词的这段宝贵时间,再美美地眯上一会儿。

杨小宽是距离这座群山环绕的小山村——井底村三百公里外的省城迎泽路小学六年级三班的一名小学生,更加确切地说,是六年级三班的前任班长。今年开春一进入小学最后一个学期,在省城一家不小的民营企业担任销售经理的妈妈便冒着客户流失和自己收入大幅下降的风险,向老板请了三个月的长假,并替杨小宽办妥了暂时离校的手续,独自带着他回到自己打小生长的井底村住了下来,屏除外界一切干扰,全心全意地备战小升初考试。

“国外人少,竞争也没国内这么激烈,可既然爸爸妈妈没本事把你生在国外,你就只能从小升初开始,学会适应国内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儿子,只有考上一所好的初中,你才有希望考上好的高中,继而考上好的大学,最终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过上好的生活......”

自从升入小六以来,杨小宽的耳朵几乎被妈妈的这番唠叨磨出了茧子。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妈妈为了自己的小升初,这回可算是下了血本:不但自已暂时放弃了月薪数万元的工作,甘愿陪着他来到几百里外的大山里做他的家教兼保姆,而且不惜花费重金,向省城最著名的校外培训机构——状元学堂订制了语数外三门的远程视频VIP课程,以使杨小宽即便身在穷乡僻壤的井底村,也能随时聆听省城最先进的补习课程。

就这样,自从来到井底村三姥爷家住下,到今天为止,在将近九十天的时间里,在妈妈的亲自监督和教导下,杨小宽每天过的都是“早六晚十”的生活:早上六点起床开始背英语单词,直至晚上十点做完奥数卷子上床睡觉,一天到晚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在无休无止地听课和做卷子中度过。

到后来,以至于二十年前硬是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从这座小山村中成功走出来,直至成为企业销售精英的妈妈都不无怜惜地拍着他的脑袋,对三姥爷说道:“现在的孩子们哪,生活是比我们那时不知要好上几倍,可小小肩膀上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要重了好多。当初我备战高考,也没他这样辛苦呢。”

虽然内心万分苦逼,可每逢这时,懂事的杨小宽都会笑着安慰妈妈:“没关系,妈妈,你只要肯把买学区房的钱省下来,支持我将来周游世界,参观全世界的博物馆就行了。小升初,我就两个字:拿下。”

可是,嘴里说归说,打心眼儿里,杨小宽每天都在巴望着这场令人万分讨厌的小升初考试能够早点儿结束,好让自己早一天回到省博物院,重新佩带上“国宝讲解小明星”的胸章,畅游在充满新奇和神秘的历史海洋之中,享受各式各样新奇的发现带给自己的那份愉悦。

每个父母可能都会把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但事到临头,也总会做出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吧!杨小宽每天早上将醒未醒时都忍不住打心眼儿里产生这样的感叹。

妈妈十几年前从国内一家名牌大家的历史系毕业,结果却阴差阳错地干上了销售。而打自己小学四年级起,妈妈就把他亲手领进了省博物院的大门,将他一手带入了历史考古这一片神奇天地。眼瞅着儿子一路过关斩将,从数百名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考入了“国宝讲解小明星”的行列,妈妈乐得心底乐开了花,曾向杨小宽许下承诺,将来一定会尽全力支持儿子畅游全世界的博物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谁知,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如今,一旦面临最为现实的升学压力,生性倔强的妈妈还是向大多数家长一样,紧急叫停了他在博物馆里的所有历史实践活动,匆匆忙忙地把他拉回到了紧张备战小升初的轨道中来。

杨小宽懂得妈妈的无奈,所以,尽管他十分留恋小学最后一学期与同学们相处的时光,甚至作为一个小吃货的他,还颇有些舍不得省城里那些个随处可见的西式快餐店,可是他依然一句话都没说,顺从地跟随妈妈来到了只有新鲜空气的井底村。

杨小宽每天六点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后,准时到井底村中唯一的一条青龙河边背诵完英语单词和古诗名句,尔后便可独自一人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发一会儿呆,而这一小段宁静且难得的时间也是他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间了。每逢这时,他想的最多的便是自己这六年的小学生涯是如何渡过的,还有和自己相处了六年之久,却在临近毕业分手的最后一学期无法相聚、玩耍的同学们。

譬如孔子,尽管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到了今天仍倍受人尊崇,可如今有哪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宝贝过孔子那样一生颠沛流离、三月不知肉味的生活呢。

正是懂得了这个道理,杨小宽对妈妈这番不辞劳苦的折腾尽管不十分情愿,但也能充分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暗下决心,一定不叫妈妈失望,顺利地考入一所理想的初中,来回报妈妈。

莫小瞧了杨小宽这个十三岁的小六学生,经过了近两年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在博物院讲解实践的熏陶,他的思想可要比同龄人有深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