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破广宗(9)

二人在帐内聊了许久,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帐外亲兵禀报道“主公,哨骑有紧急军情求见。”

赵越闻言,回到榻上安坐下来,冲外沉声说道“速让他进来。”

张宁儿见赵越安然而坐,哪里像个伤患?不禁一脸好奇的盯着赵越屁股。

哨骑闻令匆匆撩开帐帘走进帐内,见帐内还有一女子,脸上有些尴尬,急忙低头,竖立在旁。

赵越眉头轻皱,开口问道“此间无外人,有事速速讲来。”

“喏,属下出外探得消息,皇甫坚寿奉命押解降卒,欲要坑杀,如今已经出营。”

侍立在旁的张宁儿闻言一声低呼,回头看向赵越,赵越豁然起身向外便走,边走边说道“速令张飞、张燕二人率两百弟兄前去拦阻,我这就去面见皇甫嵩。”

张宁儿闻言一脸期盼的看着离帐而去的赵越,心中暗暗祈祷“父亲在天之灵,保佑赵越成功。”

赵越出帐后,翻身上马,仅带上十名亲兵,一路打马如飞,直奔中军大营。

此时皇甫嵩刚刚用过晚饭,细细看着一封京师传来的书信,脸色时而疑惑,时而恼怒。

这时亲兵在外轻声禀报道“将军,赵越有紧急军情求见。”

闻得赵越之名,皇甫嵩抬头看了眼帐外,复又低头看了看手中书信,冷哼一声,冲外高喝道“不见,让他滚回军营待命。”

帐外等候的赵越闻言,心里暗自嘀咕“这皇甫嵩哪里来的这么大火气?还为日间之事生气呢?”不待亲兵开口,急忙冲内喊道“将军,末将却有军情,十万火急,还望允末将入内详说。”

“我的话尔等未听见吗,给我轰出去。”

亲兵闻言只得迈步横在赵越身前,低声说道“赵都尉,莫要叫我等为难,还是回去吧,将军不想见你。”

赵越火气也被激了起来,自己心中也纳闷,自从跟着郭达练习什么霸王之气以来,霸王之气没感觉到,可这脾气怎么噌噌的见涨,有时自己都不知为何这般,伸手推开挡住自己的两名亲兵,冲内怒声嚷道“末将有破城之策,特来相告,难不成将军因私愤,竟视军情如此儿戏吗?”

两名亲兵吓得一身冷汗,这赵越果然是个楞头青啊,竟如此对皇甫将军叫嚣,随即拔出佩刀,怒喝道“若再不滚,我等不客气了。”

“哼,我倒想看看你们如何不客气。”赵越豁然抽出佩刀,怒喝道。

就在这时,沉默半晌的帐内,传来皇甫嵩无奈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亲兵闻言闪到两旁,赵越正想收刀回鞘,亲兵猛然喝道“兵刃留下”

赵越冷哼一声,反手将刀插入地上,迈步走进大帐内。

“赵越拜见将军。”赵越俯身一拜道

皇甫嵩将书信放在案上后,冷眼打量着赵越,“赵越,你很令我刮目相看,我与众人恐怕都小觑你了。”

赵越不明觉厉的抬头看了眼皇甫嵩,以为皇甫嵩指的是破城之事,遂拱手说道“末将自来广宗后,寸功未立,却生了许多事端,全赖将军气度与赏识,未受重责,子兴心中愧疚难当,每日苦思良策,终不负将军期望,末将已经想到破城之策。”

言语十分诚恳,语气不缓不燥,皇甫嵩深受感染,仔细的看了赵越良久,心中着实看不准赵越,暗叹一声自己老了,开口叹道“你说的不错,麾下诸将,老夫的确看重你,还有孟德、文台他们二人,你们三人在老夫看来,就是大汉的希望,只是子兴啊,你这般年轻,就立下不菲功劳,前程似锦,许多事更要三思而行,切莫自误。”

“将军之言,子兴定当谨记在心。”赵越沉声说道

“恩,那你将所思之策说来我听听吧。”皇甫嵩言道

“这…将军,说之前,末将还有一事相求。”赵越犹豫一下,开口说道,见皇甫嵩脸色不悦,急忙续言道“当然,若是将军不答应,末将也会说的,万不敢以军国大事相要挟。”

“哼,你知道便好,说吧,什么事。”皇甫嵩闻言,脸色稍缓,开口问道。

“末将为何如此急切的从涿郡赶来?除了助将军一臂之力,报效朝廷外,还为了黄巾降卒。”赵越将路上早就措好的言辞,缓缓说了出来。

皇甫嵩疑惑的问道“怎么?你要为黄巾求情?”

“黄巾叛逆,末将不敢有此心,只是幽州黄巾虽被末将击破,却也留下许多隐患,如今涿郡一地,便有近万亩良田无人耕种,几近荒废,更有良乡一城十室九空,百姓凋零,无法生产,末将恳请将军勿要痛下杀手,留下黄巾性命,添为幽州人口。”赵越说完,微微底下头,暗暗打量皇甫嵩神情。

皇甫嵩脸沉似水,双目微眯,盯着赵越许久,不发一语,帐内陡然寂静无声,充满十分压抑的气氛。

良久后,皇甫嵩忽然问道“此间仅你我二人,你实言告知老夫,你那表妹到底何身份?”

赵越细细琢磨着皇甫嵩的语气,见其自称“老夫”而非本将军,意思显然是以私人身份相问,赵越心知此事众人心中雪亮,如今皇甫嵩直言相问,恐怕是试探自己是否坦诚相待,若是自己回答不好,恐怕黄巾之事便泡了汤。

遂抬头看向皇甫嵩,沉声回道“是张角之女。”

“嘶”皇甫嵩虽早猜到,可经赵越之口证实后,也不免有些吃惊,开口叹道“你倒是胆大。”

“末将与黄巾素无瓜葛,更是亲手击破了九万之众,如今救下此女,也是为了朝廷着想。”话都说了,自然要圆谎,能否打动皇甫嵩,就看自己接下来的说辞了。

“如何为朝廷着想的?本将军却看不出留下此妖女有甚好处。”语气虽说沉重,却不见怪罪之意。

赵越信心倍增,开口劝道“黄巾之乱的根源,不必赘述,想必将军心知肚明,末将认为,如今黄巾大势已去,朝廷应着眼于如何安抚,若是一味杀戮,不仅大失民心,更让其它州郡的善民,对日后失去期盼,倘若朝廷只诛首恶,饶过其他一众,妥善安置,并予以生计,则天下百姓不但感念朝廷恩典,更会对朝廷重拾信心与希望,试问还有何人会生异心铤而走险?张角之女只是一弱女子,又翻不了天,若是将她饶恕了,其余一众,心中自然安心,再由末将亲自领军镇守,数年后,当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