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经筵改革成,朝会的反应
- 让我禅让?我成劫运帝君
- 骏猫
- 2044字
- 2023-10-17 22:20:34
回到寝宫之后,赵雍忍不住的开始回忆刚刚和卢渊交谈的画面。
卢渊的善意对于现在的赵雍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
只是不知道他的这次试探在下次朝会上会到来什么样的连锁反应,最终的结果能否让他感到满意。
……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十二月十六天还没有亮,赵雍就在王崇等人的伺候下换好了衣服。
今天又是朝会的日子,赵雍和之前一样准时达到奉天门后,朝会就正式开始了。
高坐在龙椅上,赵雍强忍住看向卢渊的目光,尽可能的让自己表现得更自然一些。
下面大臣们争相发言,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就在这样的谈论之中被搁置、解决。
赵雍细细的观察朝会中各位大臣的发言,同时结合这几天他看到朝廷资料,不断的分析下方众人的立场。
朝廷斗争比起他之前想象的还要复杂。
在不同事情上不同的大臣拥有着不同的立场。
这件事情上两人配合默契,下一件事情上就可能针锋相对。
也是,人性并非单纯的黑白两面,政治斗争自然也是如此。
所谓的合作,也不过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而已。
区别在于这样的利益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
正当赵雍沉浸在观察学习之时,下方的卢渊终于站了出来。
他开口道:“皇上肇登宝位、上以继承列圣下以统御万邦。宗社永安皇图永固、天下蒙福、永远太平,其根本在致力于圣学、自古贤圣之君、未有不学而能致治者也……”
卢渊关于增加经筵频率的上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满朝重臣的目光。
赵雍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镇定,以平常心看向台下的众人。
和他猜想的一样,在卢渊上疏之后,台下的不少人都在仔细的打量赵雍。
仿佛在确定卢渊的这次上疏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赵雍的意思。
对于台下众人的想法,赵雍自然有所猜测。
不过他还是和之前其他大臣上疏之时一样,保持沉默。
整个朝堂在卢渊上疏之后,陷入了短暂的宁静。
直到左相杨国斌开口,这才打破宁静:“陛下年幼,正是学习的时候,卢学士所请,将三日一小经筵改为隔日,确实于国有益。”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杨国斌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因为卢渊的这次上疏,既代表了他的意志,同样也代表了整个翰林院的意志。
能够增加小经筵的间隔,意味着翰林院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皇帝的影响。
这样的上疏,无疑会得到整个翰林院的拥护。
别看翰林院看似手中权力不大,可素来清贵,在朝廷内外的影响力可不小。
在没有矛盾冲突的情况下,杨国斌自然不想得罪翰林院,哪怕他并不怕。
更何况杨国斌和卢渊在大魏朝堂上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寒门出身。
在世家勋贵势大的大魏朝廷,寒门出身众多大臣仍然可以占据大半势力,除了大魏皇帝的刻意经营之外,也和这些通过科举入士的大臣在某些事情上的默契有很大的关系。
在地方上世家勋贵的势力或许极为强势,可在中央朝廷这边,反倒是和寒门有几分势均力敌的感觉。
当然,这也和一众世家勋贵隐藏底蕴的惯例息息相关。
枪打出头鸟。
大魏立国千载,之前衰弱的世勋贵可不仅仅只是因为自身经营不善所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世家勋贵内部之间的斗争可并不比朝廷和平。
在杨国斌发表建议之后,下方的众多大臣,尤其是翰林院的众多瀚林纷纷出声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赵雍可以清晰的看到下方冯锵的脸上变化。
在杨国斌开口之后他本来也想说什么,可很快就被这此起彼伏的附议声打断。
面对众人的支持,他也没有办法开口反对。
在他沉默中和众臣的支持下,杨国斌刻意的开口问赵雍道:“此事事关皇上日程安排,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听到这话后,赵雍这才第一次开口说道:“能够多得翰林院众多卿家的教导,朕高兴还来不及,当然不会反对。”
在赵雍回话后,杨国斌这才开口定下:“既然如此,那就如卢学士所请,将小经筵改为隔日一讲。”
作为当朝左相,在朝廷上下共同赞成某件事情的前提下,杨国斌确实有做出最后决断的资格。
后续只需要完成相应的流程,小经筵隔日一讲的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无论下方众人心中的想法如何,赵雍总算是完成了他在大魏朝廷的第一次试探,并且结果如他想象的一样。
至于说这个动作会引发什么后续的影响,就只能够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卢渊的上疏被同意后,朝会仍然在继续进行。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刚卢渊上疏顺利通过让赵雍对朝会有了更多的参与感。
在接下来的议题上,赵雍也开始慢慢将自己带入到议题之中。
如果是自己,这件事情会选择怎么样去处理?
会交给谁去处理?
事情能否被顺利处理?
……
这样一代入之后,赵雍才真正的感觉到自己现在的稚嫩。
因为这些议题大部分赵雍都找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可在杨国斌等人的手中却又显得极为轻松。
抽丝剥茧之后,他们总是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马上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果然,能够在大魏朝廷经过无数斗争站到高层之人,就没有一个简单的。
文武双全,出将入相更是不在话下。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魏这样的超凡世界对于大臣们的要求确实高到了极点。
他们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政治手段,同时还需要有足够高的修为。
唯有两者都修行到一定层次,才能够真正走向高层。
在这样的条件下,庸庸碌碌之人自然没有办法走到后面,大魏也得以在这些人的手中维持住稳定。
这样的大魏会被取代的方式,除了邻国的军事入侵之外,恐怕也就只有世家的算计了。
除此之外,所谓的造反叛乱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