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这又是个好剧本。
陈,陈国。舜的后代所居之处,陈公子完携《韶》入齐演奏,孔子闻之“三月不知肉味”。司败,官名,即司寇。
孔子在鲁国曾官至大司寇。陈国的司寇来访,属于对等接待。
鲁昭公(前541年—前510年在位),姓姬名裯。鲁昭公在位时,孔子(前551年—479年)10岁到41岁。正是“十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黄金年龄段。所以对于鲁昭公的作为,好学而著称的孔子自然很熟悉和清楚。
巫马期,孔子弟子,名施,字期。巫马,官名,掌管医疗马病事务。《周礼·夏官·巫马》:“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
陈司寇到鲁进行国事访问。与孔子交谈,问鲁君昭公知礼否?按说这种问题本身就犯忌讳挺无礼的,到别人家串门,问人家的家长知礼不知礼。孔子回答“知礼”,本身就是“礼”,外国人和自己谈自己的国君“知礼否”,如何能回答“不知礼”。
孔子接见完陈司败,有事先走了。巫马期鞠躬而进,准备和陈司败交流讨论医马的心得体会。但陈司寇没理会马的事,发了通感慨:“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这是怎么回事呢。“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是说孔子贵为君子,不应该与国君同党(党,相助匿非,互相帮助、隐匿缺点的两个人及以上人群称为“党”)。
“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鲁昭公娶妻妾,犯了礼规。礼规定:同姓不婚。鲁国和吴国,都是周的嫡系,均姓姬。同姓不婚,有两个道理:一是伦理伦常。二是优生优育。鲁昭公或许出于真爱,把同姓不婚的礼法礼规放脑后了。按周礼女嫁男后,国姓不丢,后加男方姓氏,比如张女嫁给李男,女婚后叫张李。鲁昭公娶了吴国媳妇,按说应该叫吴姬,但明显有悖常“礼”,于是乎昭公别开生面给新娶的夫人取了个好名:吴孟子(朱熹说这名字一看就是鲁君娶了宋国女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陈司败说:如果昭公都算知礼的,那天下还有不知礼的人吗?一语中的,既批评了昭公“无礼”,又埋怨了一向以君子自居的孔子“匿非”而党。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巫马期把陈司寇的话讲给孔子,孔子检讨了自己“外交辞令”的过失,说自己很幸运,一有过错,大家就都知道,想隐瞒都隐瞒不了。
孔子很坦荡,很可爱。
朱熹说:礼不娶同姓,而鲁与吴皆姬姓。谓之吴孟子者,讳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孔子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娶同姓为知礼,故受以为过而不辞。
邢昺说:此章记孔子讳国恶之礼也。“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者,陈大夫为司寇之官,旧闻鲁昭公有违礼之事,故问孔子,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者,答言昭公知礼也。“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者,相助匿非曰党。孔子既答司败而退去,司败复揖弟子巫马期而进之,问曰:“我闻君子不阿党,今孔子言昭公知礼,乃是君子亦有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者,孰,谁也。鲁、吴俱姬姓。礼同姓不昏,而君取之,当称吴姬。为是同姓,讳之,故谓之吴孟子。若以鲁君昭公而为知礼,又谁不知礼也?“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者,巫马期以司败之言告孔子也。孔子初言昭公知礼,是讳国恶也。讳国恶,礼也。但圣人道弘,故受以为过,言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也。
这段剧目,值得艺术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