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3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臧文仲(?—公元前617年),姬姓,臧氏,名辰,谥文,臧哀伯次子,故又称臧文仲。鲁国大夫。柳下惠(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并不姓柳,食邑在“柳下”这个地方,展氏,名获,字子禽(另字季),谥号惠。
孔子高度认可柳下惠之贤,同时对臧文仲“知贤而不荐”“知贤而不用”提出严厉批评,说其“窃位者与”,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
朱熹说:窃位,言不称其位而有愧于心,如盗得而阴据之也。柳下惠,鲁大夫展获,字禽,食邑柳下,谥曰惠。与立,谓与之并立于朝。
范祖禹说:臧文仲为政于鲁,若不知贤,是不明也;知而不举,是蔽贤也。不明之罪小,蔽贤之罪大。故孔子以为不仁,又以为窃位。
邢昺说:此章勉人举贤也。窃,盗也。鲁大夫臧文仲知贤不举,偷安于位,故曰窃位。以其知柳下惠之贤,不称举与立于朝廷也。《列女传》:“柳下惠死,门人将谥之。妻曰:‘夫子之谥,宜为惠乎?’门人从,以为谥。”《庄子》云“柳下季”者,季是五十字,禽是二十字。
孔子说的这种“知贤不举”的情况,不仅发生在彼时。千百年来的历史,这种事情在不同的领域内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更有甚者,不但“知贤不举”,还要变本加厉干出“陷害忠良”的事情。还用举例子吗?罄竹难书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