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卫灵公15.24

15.24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谁进行过诋毁?又对谁进行过赞誉呢?如果有所赞誉,也一定是有所考证和根据的。我这样的言行,犹如夏、商、周三代的人,直道而行,言辞实事求是,不妄加毁誉他人。”

从《论语》前面的篇章能看出,孔子爱臧否人物,这里这句话似乎是在辩解,自己并非是无事实根据去毁誉他人。按照朱熹的解释“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论语》中孔子评说的人物没有庶民百姓,几乎清一色都是天子、国君、大夫、士等“有政、为政”之人。孔子对他们有道德要求,但没有“称其恶而损其真”去诋毁,也没有“扬人之善而过其实”去谄誉。猜测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大概是有人妄议孔子对别人的评价,孔子的一句解释:“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我的理解对不对呢?不好说。看看如下几位老师的不同释义。

邢昺说:此章论正直之道也。“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者,毁谓谮害,誉谓称扬。言我之于人,于谁毁?于谁誉?无私毁誉也。“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者,言所称誉者,辄试以事,不虚誉而已也。“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者,斯,此也。三代,夏、殷、周也。言如此用民,无所阿私,夏、殷、周三代之令王所以得称直道而行也。

朱熹说:毁者,称人之恶而损其真。誉者,扬人之善而过其实。夫子无是也。然或有所誉者,则必尝有以试之,而知其将然矣。圣人善善之速,而无所苟如此。若其恶恶,则已缓矣。是以虽有以前知其恶,而终无所毁也。斯民者,今此之人也。三代,夏、商、周也。直道,无私曲也。言吾之所以无所毁誉者,盖以此民,即三代之时所以善其善、恶其恶而无所私曲之民。故我今亦不得而枉其是非之实也。

尹焞说:孔子之于人也,岂有意于毁誉之哉?其所以誉之者,盖试而知其美故也。斯民也,三代所以直道而行,岂得容私于其闲哉?

南怀瑾:孔子说,我对于人,毁誉都不计较,即如说那个人说某人好,那个人说某人坏,很难据以定论。……孔子这里说,听了谁毁人,谁誉人,自己不要立下断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有人攻讦自己或恭维自己,都不去管。假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这中间一定有个原因。过分的言词,无论是毁是誉,其中一定有原因,有问题。所以毁誉不是衡量人的绝对标准,听的人必须要清楚。孔子说到这里,不禁感叹:“现在这些人啊!”他感叹了这一句,下面没有讲下去,而包含了许多意思。然后他讲另外一句话:“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夏、商、周这三代的古人,不听这些毁誉,人取直道,心直口快。

李泽厚直译:孔子说,“我对于人,批评了谁?称赞了谁?如果我有所称赞,那是经过事实考证的。这样的老百姓,就是夏商周三代正直做事的规矩。”

李零:“试”,同《子罕》9.7“吾不试,故艺”的“试”,这里指考察。孔子自问自答说:我骂过谁?我夸过谁?骂谁,他没讲,怎么骂,不知道。夸谁,他说都是“有所试”,即经过亲自检验,有根有据,并非虚誉。他是夸必有据。孔子是复古主义者,他认为上古三代就是靠这种人推行直道。

孔子谈自己的毁誉观。这确实是人生的大课题,也是人生的大问题。人的嘴除了会吃饭,还会说话,还要说话。吃饭吃的都是真饭,吃假饭就会挨饿,连续吃假饭就会饿死。说话则不然,可以说真话,也可以说假话,说真话不一定有好处,说假话有时候却大有好处。说话可以赞美人,言过其实谓之誉;也可以陷害人,恶语相加谓之毁。中国很早就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说法。更有“积毁销骨,众口铄金”的历史典故。

下面节选一段司马迁《史记》记录的历史故事。侧面展现一下人言可畏、旦夕“毁誉”和自证清白的不容易。同时也可说是一个“自诉”案件的历史典范,能从被谗言陷害濒临死亡的境地,靠一篇文章得以自救。其中名句:“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邹阳(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齐人,西汉时期文学家,以文辩著称。汉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旁征博引,自证清白。梁孝王见书悦,于是释放邹阳,并尊为上客。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中多历史典故,有兴致的朋友可借助文献细读之,引文不再注释):

……

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曰: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喻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悟也。愿大王孰察之。

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详狂,接舆辟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孰察卞和、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无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昔樊于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之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髌脚于宋,卒相中山;范睢摺肋折齿于魏,卒为应候。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自沉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缪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借宦于朝,假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生奸,独任成乱。昔者,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蒙而强威、宣。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阿偏之辞哉?公听并观,垂名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越人蒙是矣;不合,则骨肉出逐不收,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义,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称,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寤,捐子之之心,而能不说于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复就于天下,何则?欲善无厌也。夫晋文公亲其仇,强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词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兵绝天下,而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霸中国,而卒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慠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蹠之客可使刺由;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之湛七族,要离之烧妻子,岂足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诡,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至前,虽出随候之珠,夜光之璧,犹结怨而不见德。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欲尽忠当世之君,而素无跟柢之容,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有按剑明眄之迹,是使布衣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于卑乱之语,不夺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之蒙嘉之言,以信荆轲之说,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故秦信左右而杀,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沉于谄谀之辞,牵于帷裳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摄于危重之权,主于位势之贵,故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肯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书奏梁孝王,孝王使人出之,卒为上客。

太史公曰:鲁连指意虽不合大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邹阳辞虽不逊,然其比物连类,有足悲者,亦可谓抗直不桡矣,吾是以附之列传焉。

(节选完)

孔子欣赏“直”,反感“曲”。司马迁为邹阳作列传也因为邹阳“抗直不桡”。

孔子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实为反问,是说自己何曾诋毁过人,即使是美誉,也是有考证依据的。孔子对某些“有政、为政”之人持否定看法,同样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讲事实讲根据,“直道”而行,不玩“弯弯绕”,不搞人身攻击和陷害,不贴标签,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己所不欲,不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