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苟,诚。志,心之所之,志向。恶,作恶。句意好理解:诚心志向于仁,则不会做令人厌恶之事。怀有仁心,则不会为非作歹。南怀瑾老师理解“无恶”,是不“憎恶”别人。可前面孔子刚说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说明仁者爱憎分明,并非对恶人网开一面。
看看大家的理解:
朱熹《论语集注》: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杨氏曰:“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
何晏《论语注疏》:此章言诚能志在于仁,则其余行终无恶也。
南怀瑾《论语别裁》: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李泽厚《论语今读》:真决心努力于仁,也就不会做坏事了。
李零《丧家狗》:“志于仁”是有心求仁,“无恶”是没有恶可被人恶。
挺简单的一句话,大家理解也存差异。
文言,不是语言,白话文是”语言”文,不是“文言文”。语言随着时代变迁语义会发生很大变化。而文言文,字词语义相对稳定,是祖先们慎重选择的“语言文字化”表达的最佳方式,对文化本义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话文全面取代“文言文”,造成的后果就是阅读文化经典存在普遍性障碍,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闹不清到底谁有理的情况。“新”有时不一定代表进步,“旧”不一定代表落后。有时标新立异,是缺失文化的表现,比如对自己先祖传承下来的衣、冠、文、物一股脑地去主动破坏、铲除实物、消除记忆,就不是明智之举。拆除古建筑,推倒古城墙,回过头来再复建赝品以假冒真,都是在做令人厌恶之事,原因就是苟志于“非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