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妈还没明白情况的时候,我已和豆角坐在了去往嘉峪关的高铁候车室座位上。大冬瓜一直送我们到车站才走,她本来也特别想参与到这次旅行当中,可是无奈工作上走不开,作为全能员工,必须代替很多离职的同事去完成原本应该是他们做的事。
豆儿刚从香港交流三个月回来才几天,也不方便出行,就只有我这个闲人了。
楼下宿舍的师兄们给我们舍起了一菜园子的外号,学霸的叫“豆角”,因为她长得细细长长、瘦瘦弱弱的,到今天为止,还是这个风格。
高铁终于从XJ到兰州有直达的了,所以才有了这次的“河西走廊之行”。
和学霸出游,必须准备足够的历史知识,比如这次出行的主题就是《金戈铁马之旅》,而中央台刚播过的《河西走廊》的纪录片,也让这次出行前,有了足够的知识底蕴,我们把这叫“预习功课”。
好久没有这么放松的旅行了,因为不用带笔记本电脑,这次的背包格外轻松,比我去喀什轻松太多了,而且全程豆角都做了充分的提前安排,包括所有的住行,所以,我简直就是带一颗陪吃陪玩的心就成了。
正由于没有做那么多预习功课,当“天下第一雄关”真切插入天际,在步行一段上坡路之后猛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那个雄伟的感觉,才足够震撼。
电影电视中也不止一次地看过这场面,可真当自己置身其中的时候,各种感觉就一齐涌来,自己的渺小,历史的更迭,城墙的高大,战鼓的巨大,旌旗的飘展,如钩的云朵,蓝天的清澈,游人的喧嚣,最最煞风景!舞刀弄枪的摆架势,让这里的军事感更加深刻了。
我们和太阳比着速度,7点不卖门票,日落即关门,给到我们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而我们想寻找那西出阳关的沧桑感,当年“左宗棠,林则徐,张骞,霍去病”,都一一从这里走出的身影,怀古的情绪上来了,我们努力收拢着自己的思绪。
抓紧时间拍落日,以及落日给城墙上的一切带来的光影变化,豆角不够时间去到关外,就让我去到关外,城门下,我来和她对拍,补足两个角度,在有限的时间内。
幸亏有这样的安排,我才有了一人差点被独自“关在关外”的独特感受。城门下,是一片戈壁,远山是古代的羌人,也就是现在的XZ、青海的人。旅游专用的骆驼队,被主人们拉着踩着落日一步一步撤退了,一溜插开的仿古三角黄色旗帜随风摆动,几个专门的摄影爱好者正忙着和太阳抢时间。
城墙下,一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头,被我拍了下来。豆角在城墙上正在拍我,我也正在拍她,终于把镜头推到她那儿,却被对拍的手机挡住了脸。于是,不停打电话,让她放下手机,我好拍全身。
终于,她对着我不停招手,我算是完成了在城墙上找到她的部分,顺利收工。等我再向城门走的时候,真的看到了城门紧闭。
哇,不会把我一个人给“关在关外”了吧!我可没有攻城设备!
怀着各种担心,飞步向城门缝跑去,直到门前,才发现,门缝后还站了一位正拿着锁,等我进来后就锁门下班的工作人员。
“多谢关照!”
这倒不是戏言了,“关照”一词就是从此“关此门”开始流传开来的,入关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