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与水平测度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构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苏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与比较,其中影响较大者,如中国社科院多年来的全国“百强县”排名,苏州市所有市(县)全部入围前10名,昆山市、张家港市曾经名列榜首;2012年,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苏州市位列第九,比2011年上升1位;而在由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发布的“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中,苏州市被评为“中国特色休闲城市”中的“园林休闲之都”,其下辖的常熟市被评为“中国休闲小城”; 2016年5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2015年度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前10名城市名单,依次为: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苏州市为第8位;等等。这些评价和结论可以反映社会各方面对于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和认可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么,苏州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到底达到什么水平了呢?借助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方法,我们尝试对其进行测算和评估。

(一)城乡一体化测度指标与方法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发展过程,涵盖经济、生活、社会、生态等多个子系统。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估测度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十分重要。在此,我们在分析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原则基础上,立足苏州市实际状况,构建了综合评估测度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具有多维性、系统性等特点,各项指标之间应具备内在的联系性与独立性,且指标能用数据量化。鉴此,我们认为,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多维性原则。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应是多维的,能够真实反映区域城乡关系的诸个领域,科学地衡量城乡融合的程度。同时,多维化的指标体系可以更好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实现对接,体现居民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状况。

(2)科学性原则。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一方面避免指标选择的主观性,克服主观因素对评估的影响。另一方面应注意指标层次的设置与具体指标的选取,避免数据过多或过少对评估的负面影响。

(3)人本性原则。城乡一体化涵盖各领域,内容丰富,但其核心应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融合与发展。因此,指标体系应以此为核心,有重点地反映城乡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情况。

(4)可行性原则。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应结构简明,指标易于收集与监测,各项统计指标数据间应统一口径,以便提高评估的可行性。

2.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遵循上述原则下,我们从经济、生活、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指标选取,力争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估指标体系。本书结合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实际,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对各项指标数值进行收集与查询,剔除了无法获取数据的指标,最终形成了对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2个综合系统层,11个单项指标层组成(见表2-5)。

表2-5 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苏州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

3.评估方法

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估,需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构建模型。我们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查询相关理论著作与文献基础上,立足科学的、适用的角度,选取了主成分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基本原理。在评估中,为了测度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综合程度,我们必须考虑各项相关因素。这些可以量化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或变量。由各项变量形成的指标体系虽可从较全面系统的视角反映问题,但是指标的重叠与烦冗会增加研究问题的难度。主成分分析法正是应对这样的问题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数学上降维的思想,通过一个正交换,将众多的指标转换为反映原始信息量较多的少数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这样的综合指标即是分析中的主成分。每个主成分要求尽可能多地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用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来解释变量的方差-协方差结构。

在对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中,为了测度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综合指标,可利用少数几个主成分来代替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加以专业知识对主成分进行科学的解释,便可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与综合程度。

(2)基本步骤:

①对原始数据标准化,消除变量间在量纲上或者数量级上的不同;

②根据标准化矩阵求出相关系数矩阵;

③求出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与特征根;

④确定主成分,对主成分进行命名并构建表达式;

⑤对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与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对主成分进行综合测度。

(二)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

根据上述已构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并结合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1.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为了使指标具有可比性与同趋性,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有两种情形: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

(1)正向指标的标准化方法:

(2)逆向指标的标准化方法:

上式中,设有i个评价对象,j个指标,每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值为Xi, j, Max(Xj)、Min(X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Zi, j为Xi, j经标准化之后的相应数据值。

2.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我们将经标准化后的数据导入SPSS16.0软件,计算出结果如下。

(1)得出相关矩阵与检验结果(见表2-6)。

表2-6 KMO和Bartlett检验

在标准化数据基础上得出的相关矩阵和检验结果显示,各个指标的相关系数较大,绝对值大部分在0.4以上,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检验结果显示,KMO=0.701>0.5, P=0.000<0.001,说明变量高度相关,足够为分析提供合理的基础,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2)得出公因子方差表。表2-7给出了初始变量的共同度值大部分在0.8以上,表明这些因素可较好地解释方差。

表2-7 公因子方差

(3)根据总方差表与主成分特征值曲线图显示的特征值与方差贡献率状况,提取主成分(见表2-8)。

表2-8 总方差解释

第一初始特征值、第二初始特征值分别为6.918、2.251,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83.356%,即总体近83.356%的信息可以由这两个成分来解释。旋转平方和载入得到的方差贡献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与未经旋转对比,每个成分的方差贡献值有变化,但最终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变化不大。

根据主成分特征值曲线图(见图2-4),曲线在主成分3处特征值小于1,我们以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来提取主成分,因此选2个主成分来代表原来的变量,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3.356%,表明前2个主成分就可以代表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完全可以用来评价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图2-4 主成分特征值曲线

(4)用方差极大旋转法,导出旋转成分矩阵(见表2-9)。

表2-9 旋转成分矩阵

一般认为,因子载荷的绝对值<0.3称为低载荷,≥0.3称为高载荷,越接近于1,表示对变量的解释程度越强。设F是所提取的主成分,F1F2分别表示2个主成分,从表2-9可看出,第一主成分F1更能代表X2X4X5X6X7X8X9X11,第二主成分F2更适合代表X1X3X10

(5)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主成分得分与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数(见表2-10)。

表2-10 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Y1Y2为各年在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上的得分值,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则有计算公式:

Y1=0.123Z2-0.139Z4-0.116Z5-0.124Z6+0.127Z7+0.124Z8+0.138Z9+0.140Z11

Y2=0.324Z1+0.354Z3+0.366Z10

根据各主成分得分及其方差贡献率,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得分函数:F=W1Y1+W2Y2,其中W1W2分别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的权重,计算公式Wi=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方差累积贡献率,计算出权重的数值W1W2分别为0.753、0.247。把各个主成分权重和得分代入综合评价指数得分函数,得出历年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得分(见表2-11)。

表2-112000~2014年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得分及排序

(三)评估结果分析

从整体上看,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呈波动中上升趋势,综合评价指数从2000年的-1.66分上升到2014年的0.63分,除2009~2012年增长幅度较低以外,基本上是逐年稳定提高。具体来看,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化解。

第一,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解,城镇化稳步推进,但是产业结构仍要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质量需要提高。我们计算出了2000~2014年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反差系数,以便于对苏州市二元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从表2-12可知,二元对比系数从2000年的0.24提高至2014年的0.42,表明苏州农业与非农业部门发展差距在缩小;由二元反差系数数据值可知,二元性逐步消失,城乡一体化正迈向整体协调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消减必然伴随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相对下降,2000年苏州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分别为5.9%和21%,两者绝对差距为15.1个百分点;而2014年两者分别为1.5%和3.5%,绝对差距缩小为2个百分点。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相对上升,加上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数据可知,苏州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第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很多,不利于一体化的深入与推进。目前,苏州市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经很低,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继续下降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下一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点应该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以减轻工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城乡一体化过程必然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苏州市着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2014年城镇化水平已达到73.95%,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阶段。总体来说,二元对比系数、城镇化率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共同推动了苏州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见表2-12、图2-5)。目前,苏州市的城镇化率在全国遥遥领先,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下一步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消化和提高,重点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等与民生关系极大且棘手的问题。

图2-5 苏州市城镇化、二元对比系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苏州统计年鉴》(2001~2015年)整理。

表2-12 2000~2014年苏州市二元结构变化趋势测度

注:①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某部门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间的比率,反映城乡二元结构水平及一体化程度。在二元结构加剧阶段,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降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升高;在二元结构消减阶段则相反。

②二元对比系数指二元结构中农业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反映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程度;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③二元反差系数是指农业和工业产值比重与劳动力比重之差的绝对数平均值,反映两部门产值转换与劳动力转换之间的速度差异,它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呈正方向变动关系。

数据来源:根据《苏州统计年鉴》(2001~2015年)相关数据计算。

第二,城乡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融合,但城乡收入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随着以“三大合作”为主体的富民强村机制的构建,农民收入水平上升,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显著变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二者收入差距趋向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亦然,2000年城镇居民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5462元、4073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为1.34; 2014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为1.53,总体上呈倒U形下降趋势。2007~2014年,城乡居民恩格尔差异系数连续8年为负,且曲线仍处于下降态势。这表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苏州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相近,在生活方面一体化基本形成(见图2-6、图2-7)。但是,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处于高位,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曲线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除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其变动区间为0~1,小于0.5,处于城乡二元结构状态;介于0.5~0.8,处于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时期;大于0.8,表明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可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有拉大趋势,绝对差距从2000年的3812元扩大到2014年的2311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2000年的1.70上升到2014年的1.98,总体上保持在2以内,二者收入差距有待进一步缩小。

图2-6 苏州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恩格尔差异系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苏州统计年鉴》(2001~2015年)相关数据整理。

第三,城乡社会、生态等领域齐步并进,共同推进一体化进程,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深化。苏州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率先接轨,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2014年苏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462.96万人,五大社会保险覆盖率均在99%以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14年底,苏州全市已经实现了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和低保的并轨。但是,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乡居民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满足群众需要,特别是要配合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外来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图2-7 2000~2014年苏州市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苏州统计年鉴》(2001~2015年)相关数据整理。

目前,贯通城乡的一体化生态景观系统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也基本实现了在城乡间均衡配置和对接。但是,这些成果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